中国纸牌屋《冰山之下》

反目的朋友,才是你最可怕的敌人。

——《纸牌屋》台词

前一篇的文章《冰山之上》,隐晦的写到,负责外交的王岐山如果出师不利,那么,“老同志与总统本就比较脆弱的信任关系,将面临崩溃的可能。”

在老大刚刚成功续用73的背景下,岱岱对老大和73关系,却下了这样不乐观的判断,似乎有点大出所料,似乎有点危言耸听。

然而,君子见微知著,一叶落可知天下秋,已经有很多细节透漏出老大内心真正的态度了,这里,就让我们探寻下,老大隐藏在冰山之下的心理活动。

“有大权却无大威”的老大

说老大有大权而无大威,似乎有点不太恰当,不过却禁得起逻辑推敲。

说老大有大权,是因为他的权势已经超越了邓,直追太祖。

太祖权势自不必说了,看看老大是否超过了太宗。

邓掌权之时,虽经过了文革的大风暴,但第一批革命功臣们还未死绝,大佬众多,加上邓是叶帅扶起来的,所以他掌权后搞集体领导制,也是形势使然。

在邓时期,看似邓贵为太宗,一言九鼎,然而,当时至少有陈云李先念叶帅三人,能与太宗分庭抗礼。

陈云,早在遵义会议的时候,陈云就是党中央的重要领导了,而邓当时还只是列席会议,就资历而言,陈远在邓之上,而且陈早在延安时期就主管组织部工作,人事系统内陈云耕耘日久,后劲十足。

陈云为保守派,曾在晚年悔恨的说道:**“主席是对的。”**为此太宗不得不加快干部四化,默许偏右的耀邦提拔团派人马,以消解以陈云为首保守派的梯队力量。

所以当时中南海有言:邓老有主要决定权,陈老有一票否决权,大事都得邓陈二老通气才能决定。

陈云主要是没有枪杆子,军队无人,所以不得不屈尊,而叶帅和李先念就有枪杆子了。

李先念是枪杆子出身,竟然做到了国家主席,地位非同寻常,当年耀邦惹的元老齐声反对,正是没有枪杆子的陈云和李先念结盟了,才让邓不能不放手,才有了耀邦的黯然离场。

邓是通过百万大裁军,越南动兵,并先后扶持杨家将,山东帮,才在后期将枪杆子抓在了手里。

花帅就更不用说了,粉碎四人帮,威望如日中天,却在邓复出后被邓请去广东,不得插手中央事务,留在中央军委的嫡系耿飚,更是被邓费尽心思的终结政治生命。

从叶帅有擎天保驾之功却不入治国八老之位,就可知邓对叶帅的忌惮了。

所以可见,当年邓的权势,是受到一定的制约的。

而老大呢?

先从枪杆子里说起,徐郭落马,余毒肃清,武警削权,刀把入鞘,军改完成,枪杆在握,嫡系许其亮与世交张又侠又成功上位军委副主席,请试看,现任常委和前任大佬,在今天,有哪个对军队的掌控力能比得上老大?

邓于枪杆子,有叶李之掣肘,而老大无此之忧。

邓于政局,有治国八老集体领导制之制约,那么老大呢?

前五年,最能制约老大权势的,第一是北戴河的老人政治,第二是超级常委刘云山的笔杆子,第三是习李分歧的府院之争。

核心的提法出自太宗,在太祖时期,是没有什么“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论述的,就是因为集体领导制下的邓想突出其地位,才有了核心的提法,而且,江核心的地位是邓给的,是江承诺继续改革开放和不对邓公子下手的前提下,由邓亲自定下的核心地位。

所以我们看到,涛哥并没有核心的说法。

而在16年的封核之战中,老大不是隔代指定,而是自行封核,这样阻力可想而知的大。

是故,上面提到最大的三方制约,在那一年皆粉墨登场。

还好,老大争取到了北戴河资历最深的宋平的支持,并在笔杆子之争中借e租宝打开刘云山儿子的突破口,借赵薇打开马云新媒体帝国的突破口,并在附院之争中借权威人士之口和小强大打嘴炮。

如今封核尘埃落定,两会更已结束,封核成功,北戴河老人干政态势得到明显遏制,去年曾军师甚至发表与曾伟断绝父子关系的声明,老人干政已正式成为过去式,不然修宪这种事怎么能通过北戴河呢?

沪宁上位,执掌笔杆子,大会后首虎就是云山旧部的鲁炜,本次机构改革更对宣传机关做重大调整,央视被整合为中国之声,在私营媒体上,特殊管理股被大力推行,网信办开在了公司了里。笔杆子如此大动作,连带着周小平两次文章被删,一次是对修宪的赞美,一次是今天三胖来京,穿过黄马褂和瞻仰过龙颜的周小平,两篇文章被删,只能说他辞任作协主席是明智的。

小强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小组治国下的副组长就已经够被削了,这次机构改革,更直接把国务院并入了党中央,还塞了刘鹤当副总理,现在还有什么府院之争呢,十九大后,连各大常委都要向老大递交述职报告,小强就算气不过投反对票又能如何呢?不过抗争下还是有用的,想想杨晶如果不是小强死保,就算是交出全部家产,也肯定是要双规坐牢的。

从老大与邓公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封核成功,修宪通过,机构改制后的老大,权势已然超越了邓公。

权势超越邓公,此乃一喜也,却有一忧也。

权威权威,权与威互为里表,老大有大权势,有大威望吗?

当年太祖太宗的威望,是经过战争淬炼出来的,是经过铁与血淬炼出来的,这是老一辈领导人和新时代领导人不能比的地方。

相比太祖太宗上位前金戈铁马名望扬于天下的情况,老大上位前却是不声不响,低调老实,国人皆知大连足球、唱红打黑的薄帅哥,又有几个人知道福建省长记的胖子?

是的,没有金戈铁马,没有烽火狼烟,老大却比战争年代滚出来的太宗更有权势,这的确显得难能可贵。

与太宗相比更显劣势的,还有官僚集团的态度。

文革风暴,官僚集团被太祖大清洗,邓上位后拨乱反正,造反派被彻底打倒,永世不得叙用,而老干部则各种平反,纷纷归位,整个官僚集团对邓心里,可以说是感恩戴德的。

而且,在红色贵族这一群体里,太宗对昔日受苦受难的诸位兄弟,各个安抚,让他们占山为王,这样就不至于抵制太宗权威。

如当时的吕正操将军所言:

  • 我这个人,不合群,当年跟不上主席(指毛)的步子,如今也跟不上小个子(指邓)的指挥棒。
  • 年初,我去了趟广州,很好嘛,大产业都姓叶(指叶剑英)了!
  • 中央没给他留位子,就用下面的产业补偿,很有手腕嘛。
  • 去年去南京,军区也是一个铁桶,姓许(指许世友)了嘛。
  • 再往北瞅,山陕那一片,王胡子(指王震)给自己划拉了多少?
  • 好嘛,主席这个错,那个错,我看最错的,就是不让你们一个个占山头、当财阀嘛!
  • 小个子为了坐稳位子,封官进爵赏产业,把这天下都分封了,很好嘛!
  • 他老人家(指毛)在天有灵,不知会不会气得醒过来!

可以说,太宗是通过加官进爵分封江山,用物质利益捆绑了各个利益集团,才换来了集体领导制里核心的位置——也换来了邓家儿女的富可敌国。

相比之下,老大取得核心位置的做法,**不是分封江山,而是天下削藩,反腐抄家搞得利益集团鸡飞蛋打,**在一边大肆破格提拔自己的嫡系的同时,对江派团派干将进行处理,两相一对比,就可以想象出各个利益集团对老大怨气有多重了。

另外,太宗采纳了陈云的建议——**“还是我们的孩子可靠,不会掘自己的祖坟。”**太宗不仅放开红二代从政经商的禁令,并有意识的在第三梯队中支持红二代卡位接班,后来红孩子们的官倒倒逼了学潮,差点让太宗下不了台,这也是天意啊。

而老大对红色群体的做法,看过老大流氓系列的,都懂。对于中低层红色后人,老大任人唯贤,凝聚人心,军队中红色后人影响力持续增大,而对于顶级红贵,那些门庭高于老大的,能挑战分割老大在红色群体影响力的家族,老大是下狠手整。

毕竟太子党的精神领袖只能是他,所以想二次扶龙的那位,请走好,毕竟天下是平的,所以小鲁不够想小天下的那位,请拜拜;毕竟中国不可能出一个经济总统,所以立九龙牌坊的那位,请养老。

出身红贵,却是出身二流红贵的老大,在称孤道寡的路上,注定要踩着顶级红贵才能走下去。

好的,我们在威望方面再一次将太宗与老大做了比较,得出了个很明显的结论:

对比下邓老头,老大既不是战争年代滚过来的,威望是先天不足,而且在封核的时候不仅不分封权贵,反而大加削藩,并对顶级红色子弟大力打压,而且还进行修宪想要连任,要实现东宫变里的最高纲领——可以说,朝堂大臣,皇亲国戚,如果还能服老大,那真的是见鬼了。

当然,老大失去的仅是“官心”,而不是“民心”。

广大的人民,是坚定地站在老大这一边的,古人曰,“得民心者得天下”,老大是不得官心得民心。

“有权无威”下,老大的顾虑忌讳

通过与太宗的对比,我们能看出老大比较薄弱的官心基础,再结合他之后遇到的一系列事故,就能解释老大为何有这么大小动作了。

首先,因为反对者众多,导致了老大一直具有很深的危机意识。

在上位之前,周薄将乱未乱之时,老大观察时局后,通过在海外的弟弟,在离岸中心搞了个皮包公司,大概几个亿,以备接班不成跑路海外之用。

后来在军改斗法关键时,老大弟弟的公司被江派爆出,的确,那是他弟弟的公司和钱,不过在成功上位后,弟弟关闭公司被召回国,姐姐姐夫退出万达,彭丽媛父亲在山东的工厂也关了。

到了反腐攻坚阶段,老大更喊出这样的口号:“与腐败作斗争,个人生死,个人毁誉,无所谓!”

是的,“个人生死,无所谓!”他已经把生死都说出来了。

没办法,那个时期,反腐的阻力太大了,老大随时有被腐败力量吞噬的可能。如郭伯雄在一次开会上敢明目张胆说的话一样:“反腐有什么用,换掉我们,下面还不是我们的人,我们怕什么!”

到了封核成功,反腐已呈压倒性态势,军改也已完成,本来以为能松一下的老大,又遇到了张阳的背后一枪。

张阳这背后一枪,着实令人心惊,怪不得在宣布张阳自裁后,有的笔杆子媒体,还在文章下对张阳洪灾救援和军事贡献颇多赞誉,原来是心怀戚戚,觉得张阳是他们的**“烈士”**是吧。

当然,老大既是吉人天相,也是因祸得福,就像陈水扁靠子弹助威成功竞选一样,靠着这一枪,老大不仅先斩后奏了政才,更在十九大上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逼迫各方做出重大让步。

然而危机意识,如一根刺般,依然扎在老大心中,十分扎心。

就像投票表决器上,那两张反对票一样,如此扎眼又扎心。

他越有危机意识,他就越需要安全感。

而权力,才能给他最大的安全感。

“权力安全感”缺失下,老大的权力制衡

首先,在展开这章之前,岱岱先表个态:

船载千钧,掌舵一人,特别是在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国更需要集权,更需要强人政治才能披荆斩棘,**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个人坚定支持习近平主席的领导,坚定支持中央的核心领导。

好,表态完了,我们看看安全感缺失下的老大,是怎样通过权力制衡来达到核心集权的。

改开后,由常委兼任党校校长是是惯例,即使唯一不是常委的高扬,也是中顾委,按制度,常委沪宁和刘云山一样,身兼职务有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中央党校校。

然而,沪宁并没有兼任党校校长。

党校校长,虽然没有蒋介石黄埔校长那样名头吓人,但因党校在培养我党高级干部方面的权威性,所以党校校长并不是虚位,而是具有一定人事实权的位置,是需要常委级别的人一手抓的重要职位。

而沪宁并没能兼任党校校长,也就是说,沪宁失去了这份人事大权。

而代之者陈希,是老大当年读清华的上下铺……

为何沪宁会被削权,他不是一直被尊为帝师的吗?老大对其不是言听计从的吗?

吃瓜群众还记得,老大上位初期,让沪宁两次当众作检讨的往事吗?

那是因为令计划。

沪宁历经三朝而不倒,从江到胡都将沪宁视为心腹智囊,深耕中南海,在这一过程中,他和令计划在大内有过多年的交往,两人又都是书卷气较重的人,有一定私交。后来令狐狸后来因儿子车祸被冷处理为统战部部长,沪宁在那一时期曾劝令坦白从宽,并有过为令求情的举动。

然后我们知道了,令并没有坦白从宽,反而利用办公厅旧部盗窃了一大批机密情报,让弟弟令完成带着跑路美国,后来办公厅人员被栗战书全部清洗,而有同情令计划倾向的沪宁先生,则承受了老大的雷霆只怒,被勒令在政治局会议上作检讨。

而且做了一次还不够,被勒令做第二次。

这是沪宁历经三朝几十年以来,唯二的两次检讨。

有人说,这是老大公事公办,也有人说,这是因为沪宁事主过多,有忠诚之嫌,加三朝老臣身份,所以老大要对其敲打一番。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经过两次敲打后,老大似乎还没有完全对沪宁放下心来,所以才有了用心腹嫡系陈希夺取沪宁人事权的举动。

被何新誉为“出淤泥而不染”的读书人王沪宁,都得不到老大的完全放心,那么老大能对谁完全放心呢?

当然,就沪宁未能兼任党校校长一事,不排除沪宁主动请辞的可能,毕竟,待在老大身边那么久了,以沪宁的政治智慧,也许会主动让出这一敏感职位,毕竟,北京的人说他三朝以来,从未对财政和人事发过任何表态,所以这一次的党校校长之位,不排除有明哲保身的沪宁为避嫌而主动辞任的可能性。

好,略过小强的组长和沪宁的校长,我们来看看赵乐际的国监委主任。

首先,赵是不可能主动辞任国监委的,因为和一府两院平行的超级权力机构国监委,其一把手势必和一府两院一把手同级,不然就从法理上过不去。

也就是说,从法理上讲,从宪法精神上讲,国监委主任一定是常委兼任。

然而令吃瓜群众大跌眼镜的是,国监委主任,是杨晓渡。

而他,是中纪委副书记,是赵乐际的下属。

嗯,在中纪委里看,一个书记一个副书记,杨是赵的下属,所以,杨的地位低于赵。

而在党国体系里看,国监委与一府两院平行,中纪委属于党的机构,所以,杨的地位高于赵。

这大概就是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吧…………

对赵特别讽刺的是,筹备国监委的组织,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这个小组的组长,一直是赵乐际,杨晓渡一直是副组长。

这下好玩了,筹备小组的组长被副组长**“篡位”**了。

而和沪宁情况类似的是,赵乐际并非老大嫡系,只能说偏向老大一面,杨晓渡是老大从上海带进中央来的藩邸人马,和谁在上铺的陈希一样,才是老大的嫡系。

老大是冒着重重阻力建立了国监委这一超级政治机构,让它有了与一府两院平行的政治地位,如果按照法理,让赵乐际兼任国监委,那赵的地位就和总理平行了。

在参考小强被极度削权的背景下,横跨党政体系的赵乐际,将成为实际上的第二常委,权势直逼老大。

而因为赵并非嫡系,所以老大并不放心他有如此高位?

然而,俗话说的好啊,“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老大冒天下大不为韪,甚至有悖宪法法理地让赵下杨上,实话实说,这样做,是不是过于厚黑了点?

你可以在国监委里掺沙子,让杨做副手,钳制赵,或者对赵进行萝卜大棒的敲打示意。

然而你没有,然而你没有。

你选择了筹备组副组长中纪委副书记的杨晓渡直接任职。

你选择了有悖宪法法理的霸王硬上弓。

你选择了根本不给赵一点威胁自身地位可能性的做法。

你选择了向天下毫不掩饰自己心声的宣告:

“朕即国家!”

这一宣告后,世人也看到了隐藏在你内心最深处的缺失:

“权力=安全感”

思之,一感,念之,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