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词|削弱运气的价值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乔新亮,很高兴能在极客时间,和你聊聊我的一些认知和想法。
首先,请千万别叫我乔老师,虽然大家喜欢这么称呼我,因为我说话总是“一套一套”的……但无形之中,这称呼让我自己也有点惶恐,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学生”带错了方向。因此,我总是避免站在“老师”的角度教授知识。我更愿意作为一个朋友,与你平等地交流探讨。
况且,我也不认为这世上存在“银弹”,可以直接将一名程序员变成 CTO —— 毕竟作者与读者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难以直接套用方法论。而且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成功往往都有一定的偶然性,这让成功者的方法论受到局限,带有很大的“先知先觉”色彩。
有一次和 TGO 鲲鹏会一起去台湾做交流,大家讨论创业必备的基础素质有哪些,有勤奋、努力、协作能力……总之,列举了很多项,最后发现,最重要的是运气。
因此,在制作专栏之初,我就打定主意,它只能是真实个人经验的总结和阐述,只能源自我个人的工作见闻与实践,只能是作为一名 CTO 的自我复盘。我必须老老实实地和大家聊聊,我是如何从一名程序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 CTO 的。
为何我要向你复盘
我是个来自内蒙的农村孩子,2002 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先后就职神州数码、Vitria、BEA、IBM,并逐渐从程序员成为管理者,开始为组织的成功而承担压力。好景不长,2009 年,我确诊了重度抑郁症,当时真像生活在地狱之中。幸运的是,我走了出来,整个人的认知和生活方式被颠覆、被改变,宛若新生。
康复之后,我成长得更加迅速。从苏宁、环球易购到如今的彩食鲜,我经历了总监、副总裁、CTO 等多个岗位,管理过上万人的技术和业务团队,也拿到过千万的年薪。我给自己制定的下一阶段目标是:向优秀的 CEO 学习,从 CTO 变成 CEO。
所以,如今我的生活节奏是,每天应对技术和业务的双重挑战,学习企业经营的秘诀;上下班的路上,我会用手机听书,学习财务知识;业余时间,我为一些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并参加各类技术和管理会议,分享、交流。
一晃 18 年过去了,我很努力,也很幸运:得到了不错的锻炼机会、遇到了不错的 Leader、受到公司频繁的正向激励、也获得了业界很多朋友的认可。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 我认识的很多朋友、同事、下属,并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也许他们在职业生涯的开端,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导师;也许他们恰好入职了一家疏于管理的企业,白白耽误了自己的成长;也可能,他们只是有点糊涂、有点懵,温温吞吞地就浪费了三五年时光。可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时间还是很重要的。
也许,他们依然会成功,只是过程中的弯路没少走。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历练,在大厂、小公司间来回求职、飘荡,感到痛苦、迷茫,可能还会遇到“中年危机”。每次出去分享,都会有这样的同学加我微信,给我留言。说真的,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痛苦,我的心里也会有点难受。
我想,如果我能将自己的“血泪实践”完整分享出来,一定能帮助你少走弯路。那些成功者通过好运气获取的经验,那些幸存者付出惨痛代价得到的教训,我想将它以文章和音频的形式分享给你。
我希望,在你日后的无数次成功中,运气只占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其余的皆来自努力奋斗、无休止学习、充分的交流和探索。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你能快乐,我们还要工作 30 年、40 年,别让这段时光显得那么漫长。
所以,我决定创作这个专栏。
梳理成长的中轴线
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出发分享经验,分别是「对个人认知的复盘」、「对管理工作的复盘」、「对专业成长的复盘」。在我看来,当前时代,对于认知、管理和技术的思考,将成为大部分技术人成长的中轴线。
正确认知的形成十分漫长。举个例子,在我职业生涯的前七年,我会为了钱而跳槽,为了钱而工作。我也想把自己说得牛一点,“高端”一点,但事实就是这样。
2009 年以后,我经历了人生震荡,开始逐渐忘记薪资,为了成长而工作;现在,我在自己身上充分验证了这项认知的价值,开始将它传播给更多人。
这是一个有痛苦、有成就、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的过程,对这样经历的追述、总结和提炼,将是我们专栏的主要内容。我和专栏编辑也相信,用真实经历代替理论方法,也是帮助大家少走弯路的最佳形式。
其他的关键认知还有很多,比如:
- 如何进行职业规划?规划一定要做,且每五年就要迈上一个新的职业生涯台阶;
- 如何保证工作任务成功交付?认知到位 + 彪悍执行 = 成功交付;
- 如何理解平台选择和个人努力的关系?选择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
……
基于文章体量和结构设计考虑,它们有的独立存在于一章,有的则贯穿于其他章节的字里行间。梅花创投的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说,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我非常认可这句话,认知,或许是我们一生最大的“隐性消费”吧。
希望这个专栏,能帮助大家多成长、少买单。
对管理工作的复盘,则重点面向技术管理者,以及向往管理岗位的朋友,应该也包括此时的你。从岗位职责的角度讲,管理者有三大类必须完成的本职工作:
- 组织调整到位;
- 加强协同效率;
- 激发团队活力。
无论其中哪一项,都不需要重复造轮子。比如我会建议大家将职能型研发组织结构,调整为产品型研发组织结构,也叫做“Pizza 型团队”:
- 每个研发中心为一个最大产品团队;
- 二级部门按产品下分多个产品组织为三级部门,每个产品组织均形成一 个产品团队;
- 每个人员至少归属到一个产品团队,暂不限制归属产品数量;
- 每个产品团队约为 7 ~ 8 人,人数受限,最多 10 人;
- 三级部门产品团队 Leader 可以是团队任意成员;
- 产品团队 Leader 要求(综合能力):专业能力、领导力、汇报能力;
- 团队 Leader 任命原则为能者居之,能上能下。
你可能会想,刚承诺过自我复盘、不讲虚的,这就开始搞理论了,能落地、能实践吗?答案是,一定能。当 2020 年 10 月 26 日,本篇文章上线并与大家见面时,彩食鲜就正在使用着上述组织结构和调整机制,连团队人数都精确复刻了,几乎等同于管理层面的“开源”。
来源于实践,回归到实践,这个原则不会变。
除此之外,我也会系统化地为大家分享,关于技术架构的思考和总结。管理不是空中楼阁,任何一名技术管理者,都应该有深厚的技术功底,请大家谨记。
不知道以上内容是否对你的胃口?如果你有其他的困惑,也欢迎与我交流、给我留言。你的困惑可能会在加餐部分得到解答,我也会时常在评论区回复大家的提问。
旅途的起点
写下这章开篇词前,专栏编辑问我,乔老师,你做专栏的初心是什么?相对于你的个人收入,做专栏的 ROI(投资回报率)很低吧?
我说,确实很低。但我会这么做也谈不上什么“初心”,没有多么高大上,只是觉得能帮到大家是件挺有意义的事儿。
如果非要拔高一下立意,我认为,这是对整个社会有积极意义的。无论我们说起数字化转型,还是聊到新基建,其真正的关键永远是人,是每一家科技企业的中层技术管理者,而不是冰冷的代码或机器。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中坚力量都要面临如此多的成长困扰,还谈何发展、谈何进步?这也是我的真实想法。
所以,甭管这份初心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我都想邀请你共赴这段学习之旅,一同复盘、一同成长。
让我们下一讲再见。
文章作者 anonymous
上次更新 202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