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们的往事

上一篇文章,写的是“金融副省长”,讲这群年富力强且能力出众的人, 是如何赶上历史进程。昨日文章的最后,岱岱引出了“共青团、航天系” 这两个快车道群体,与金融副省长们做比较,很多瓜友后台留言询问, 故想写一篇聊聊共青团的文章。

关于共青团的文章,之前写的很多,**大家对共青团应该不言自明了吧。**因此本篇文章,岱岱就不踩线了,不写那些敏感的。

1、小平同志

一说起共青团,很多人都条件反射的想起了胡耀邦同志,想起了这位对共青团影响深远的人,却常常遗漏了另一位人物。

是的,小平。

很多人都知道小平旅法求学,但并不知道,1922 年,小平正是在法国, 参加了我党领导下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即后来的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青年小平

也正是旅欧共青团支部,小平正式开始了他革命者的生涯,也开始了磨豆腐的工作。

为了给旅欧共青团提供活动经费,在周恩来的倡议下,由邓小平负责主持,在巴黎开办了一间“中华豆腐店”。

大家各自分工,有的捡豆子,有的泡豆子,其余的轮流摇磨,大家边干边说边笑,劳动局面十分欢快。

周恩来还吟起古人的豆腐诗:“旋轮磨上流琼液”,邓小平则和起下句来:“煮月铛中滚雪花”,大家听了都拍手叫好。

这样,旅欧共青团活动经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小平同志的经历生动的告诉了我们:

要入党,先入团,要干革命,先磨豆腐。

这是共青团和小平同志最早的渊源,建国后老毛大手一挥,五马进京, 进京的邓长期主持的工作中,就包括共青团。

对共青团,小平一直很上心。1975 年小平复出,四人帮势力还很大, 在人事组织上多次夺权。那次开第四届人大大会,邓在会前直接砍掉他分管的共青团、工会、妇联 3 个代表大会的筹备组,砍筹备组,就是怕

“四人帮”操纵和控制这 3 个组织。

也正是 75 年老干部们对四人帮的成功阻击,急于抢班夺权的四人帮野心被遏制,王洪文气急败坏的跑到上海肆无忌惮地叫嚷:

“十年后再看!”

1975 年,王洪文刚满 40 岁,而那一年,邓已经 71 岁了,王洪山叫嚷“十年后再看!”让邓心惊肉跳,他对李先念等老同志说:

“十年之后,我们这些人变成什么样子?从年龄上说,我们斗不过他们啊!”

老干部们清醒的意识到党和国家面临一场潜在的危机,那就是后备梯队建设的问题,老一辈革命家大都年事已高,在文革十年中又被整的一身是病不成人形,一旦撒手尘寰,谁来接班呢?

于是我们看到,在老干部们粉碎四人帮后,第三梯队的建设几乎瞬间被提上国家日程,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被越级提拔。

而共青团系统,本来就是青年打交道的团体,年龄优势极大,更长期在小平的关怀下开展工作,这波新老交替的人事更替,

另外,改开初期,地方保守势力依旧,拨乱反正难度较大,地方上多任用思想开放、敢干敢闯的年轻人,像娃娃市长这样的来打破僵局,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世人看共青团,只想到胡同志,是不应该的。 毕竟,没有董事长的首肯,何来总经理的执行?

而新时代的航天系统的光彩,和共青团一样,也是受益于年龄优势:

美国NASA 前局长格里芬,曾向白宫和五角大楼发出警告:

“中国航天最令人感到可怕的,不是它所取得的载人航天工程那样的成就,而是它所拥有的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

中国航天“少帅军团”:

比航天大国同行平均年轻 15 岁 ,60 后唱主角,70 后挑大梁,80 后当中坚……

6.7 万名航天工程师、技师、科学家的平均年龄为 36 周岁,

33 周岁以下工程师占到全部人员的 66%。

当然,共青团还是人数众多,且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组织系统,这一点是航天系和军工系都没有的优势。

2、过往云烟

共青团在中国的组织架构中,曾经有着很重要很特殊的位置,由于共青团组织一向的定位,是国家培养选拔**“可靠后备军和有力助手”的大本营,因其年龄优势加上仕途““快车道”“仕途助推器”**的升迁优势,各级共青团组织历练出来的官员,特别是团中央出身的干部,都有着繁花似锦的未来。

这一点,众所周知,无需多提。

然而,到了新时代,随着中央巡视批评共青团“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的问题,随着国家对共青团公共预算开支砍掉一半,随着青年政治学院的关门大吉,随着南方省份团系干部的大崩盘,随

着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彼时彼刻”已不是“此

时此刻”。

红楼梦写的好: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3、计划生育

写一个比较冷门的典。

计划生育政策,随着实施的越久,就越显露出越多的弊端,在 08 年前后,社会各界人士也早就各种抨击计划生育,请求国家放开一胎。

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计划生育还是拖到了新时代才完全放开,然而, 大家都已经生不起了,人口断崖近在眼前。

很多人想,如果早几年,在上一任的时间里终结计划生育,放开二胎, 现在中国的老龄化压力会不会缓解下。

很多时评人士,一想到计划生育的“衰而不死”,就想到那些砖家叫兽, 那些满族人为主的计生 wei,那些对中国实行暗地里“灭华”政策的共济会。

也许,大家漏了一点。

即计划生育,是谁的政治遗产?

早在 1979 年,胡同志就抱怨毛泽东没有采纳马寅初计划生育的政策,

也是当年的 6 月 21 日,陈云副总理将该马寅初平反的报告批转胡处理。胡当天批请中共中央组织部、统战部商量解决:

“马寅初的问题,应该平反,如何请酌。”

平反马寅初后,胡曾说道:

错批一人,中国误增了数亿人。

而在 1980 年,胡同志作为领导人,发表了一份《公开信》,《中 gong 中yang 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chan 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每个同志都要积极地耐心地向周围的群众做工作,每个做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都要成为宣传员,帮助群众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上面的胡同志,是想搞计划生育,是想缓缓搞,但下面的主管部门为了政治正确和工作成绩,是不可能缓缓搞的。

下面部门充分利用《公开信》的发表,把一个且在党团员中倡导的做法当作中央认可的一份重要文件,把“一胎化”生育政策当作完全合理合法的政策在全国予以强制推行,并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

从那篇公开信到后续的政策发布,计划生育在中国上下大力推行了起来,而计划生育,也被视为胡同志的政治遗产。

而在中国,政治遗产是很敏感微妙的,否定一个政治人物,常常从否定这个人的政治遗产开始,“**人去政废,人亡政息”**成了常态。

特别是胡同志本来就敏感,是否中止计划生育的讨论,无可避免的变的棘手。

如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所言:

中国的事,不在于你想要干什么,而在于只能干什么。

因此,即使计划生育早早的暴露了诸多弊端,但上一任领导集体终究无法定夺,最终,计划生育“坚挺”到了新时代,交给了没有政治羁绊的后来人。

4、彩蛋

同志们,前面没人,大家可以坐前面来。

——胡耀邦于甘肃的一句话

背景:

70 年代末期,胡曾赴甘肃调研,一次与当地干部演讲,因当时胡受到过错误批判,所以甘肃干部对胡态度很是冷淡,当时礼堂中无人坐在前一排,都坐的远远的,令胡很是尴尬,于是他发言请同志们坐到前排来。

据称,当时只有一个年轻人站了起来,在众人的冷眼下坐到了前面第一排,胡演讲完,问了身边人,从此记住了那个年轻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