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炒炒。

今天,是我们这个课程的第一讲,我想先和你聊一聊用户的体验这件事。

记得有一次,我的老板在工作群里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这是我用过最难用的新闻资讯产品,字小、加载也慢、新闻还是几天前的。我想把新闻分享到微信群里,我也没找到入口在哪,多刷几次居然闪退了,体验真差!”

老板指责的正是我们新做的一个新闻资讯模块,这老板一吐槽,各关联方马上联动了起来:

  1. 产品经理开始回溯新闻资讯的供应商,梳理新闻来源,优化现有的新闻推送机制,还马上将单条新闻分享到第三方应用纳入到紧急需求,优先级也从 P2 调整到 P0;
  2. 设计小伙伴赶紧查了老板的手机型号和操作系统,并对同类产品做了分析,还分析了用户的年龄分布,制定了字号、行距等标准规范,同时排查多种手机型号和系统的适配问题;
  3. 开发小伙伴立马监控了系统的稳定性、与第三方对接的响应时效等情况。

你发现了吗,在这个故事中,体验不好 是一个感受问题,导致 体验不好的 原因 是多方面的。

那么,当别人在说一个产品体验不好的时候,他到底在说什么?作为设计人员,我们怎样才能发掘出他吐槽和埋怨的背后原因呢?

为此,我给你总结了一个“一句话”方法:到底是 谁发现了 问题发现的是哪种体验问题?

你是不是感觉这句话也太简单了,这谁不知道呀?但其实,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接下来,我就带你一起来分析一下如何利用这句话,挖掘体验差的背后原因。

用户到底是谁?

首先,是谁在说体验不好?是用户。用户是谁?用户是使用产品的人。

产品可能都是一样的,但是使用产品的人却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的消费偏好都不一样。

比如说,我们现在给一个老人送一台最新款的华为 Mate xs 5g 折叠屏手机,他会说:这不好用,还不如我花 59 块钱买的纽曼老人机呢!老人机字大、声音大、充一次电用一个星期,还是按键的,按一下响一下,有手感,特别得劲儿。

这位老年用户说的华为 Mate xs 的体验不好是真的吗?是真的。

在这个老年用户面前,59 元纽曼老人机的体验确实大大好过于 19288 元的华为 Mate xs 5g 折叠屏手机。但换一种说法,华为这款手机的目标用户也并不是这位老人。

所以,虽然我们无法生产让人人都满意的产品,但是我们却可以让一类人满意,而这一类人才是我们的目标用户。有的时候,不是产品不好,只是用户和我们的产品不适合。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个结论,我们定义目标用户,应该要以我们所处的行业为边界,立体地去刻画一类人。

然后在体验设计的时候,我们要确认,我们的产品是不是符合这类人的整体消费偏好。

什么是整体消费偏好?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个属性部分:

  1. 整体消费偏好 = 核心属性 + 向往及偏好属性。

其中,核心属性决定了一个自然人的底层核心属性,是在时间和际遇的长河中缓慢形成的,很难突然发生很大的变化。它和向往及偏好属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最终影响用户的整体消费偏好。

比如说,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喜欢旅行和萌宠,男性比女性更偏爱于游戏和数码电子。不同的目标用户对同一类产品有着不同的诉求,所以,在体验设计上,就会有不同的倾向性。

其实,明确目标用户这件事,很多人都懂,但是很多人也常常会忽视。尤其是刚入职的新手设计师,往往想的总是怎么做出一个精美或者酷炫的设计,却忘了他的用户喜欢不喜欢。

体验如何分层?

拆解完用户,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一句话”方法里的后半句:用户发现的是哪种体验的问题。

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的时候,也许他会说,这个产品哪里体验好,或者这个产品哪里体验差。那么,我们能不能把“体验”分个类呢?

虽然体验看似很抽象,但也是可以拆分的。如果你了解过体验设计,那么你可能听说过 Garrett 老师在 2007 年出版的《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Garrett 提出了一个从五个要素自下而上地建设用户体验的观点,如今看来,这样的划分还是非常系统、专业和适用的,而我们就可以利用书中提到的五个要素,把“体验”这件抽象的事具体落下来。

从图上来看,这五个层次还是很好理解的。我举一个我的例子,来给你简单地说明一下。

最近,我在一个电商 App 上用积分买购物卡,一张购物卡的面值是 100 元。我想购买 500 元,就将购买数量改成了 5,点击购买,订单提交成功,系统把 5 个购物卡拆成了 5 个 100 元的单独订单。但在支付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我决定还是先买 3 张购物卡。

等我在原有订单上选择 3 张购物卡支付时,发现订单不能只选择 3 张卡,付款 300 元,只能一次性付款 5 个订单的 500 元,而且,取消订单也只能一次性取消 5 个订单。你看,体验很不好!

那么,这个“体验”,主要说的是哪个层次的体验呢?因为它是在流程上对极限情况并没有考虑完整,所以这里说的是框架层体验。

接下来,我们试着练习一下,看你能不能把下面例子中的体验分层。

半夜 3 点,你的肚子饿了。于是,你下单了一个外卖,但是太晚了,你担心商家不接单,你就等呀等,突然,页面弹出了这么一个提示,“商家接单了”,你饥饿的心一下子就稳了。

在等待的过程中,你想知道外卖小哥到底去取货了没有,距离你还有多远的配送距离。这时候,你再次打开了 App,找到了“我的 - 我的订单 - 查看配送”,诶,还有 5 分钟,你的外卖就快到了。

这个例子,我相信你也不陌生。很多看似日常的体验场景,也是可以分出层次的:

App 很明显地告知你“商家接单了”,这个提示信息是为了让用户看到,用弹窗或者某种更加亮眼的配色、动效等,这个体验设计属于表现层的设计;你通过“我的 - 我的订单 - 查看配送”的路径查看配送详情,这是在规划用户使用产品的路径,所以这块的体验设计属于框架层。

表现层和框架层的设计还是比较好区分的,接下来我再说一个结构层相关的体验问题的例子。

小红书这个 App,我想你应该也听说过。在小红书早期的时候,主打的是内容社交,后面随着流量的增多,希望通过流量变现,就逐步上线了商城的功能。但其信息结构上,“我的”Tab 里面只包含了我的笔记、我的收藏、我的点赞等和内容相关的功能入口,但“我的订单”功能入口却被放在了“商城”Tab 里。

所以,在小红书的“我的”Tab 里面,是找不到“我的订单”相关入口的,这个结构划分就会跟大多数用户的操作习惯相矛盾。因为,依据目前一些购物类 App 的结构划分,订单之类的功能入口都设置在了“我的”模块里面,用户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认知和使用习惯。

你看,用户在小红书查找“我的订单”时遇到的问题,是不是就属于结构层的体验问题呢?

在用户体验五要素中,表现层、框架层、结构层会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的好坏,设计师应该重点关注。但如果想把用户体验做到更好,你还应该对范围层和战略层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

范围层一般指的是产品要包含哪些功能,并且这些功能的优先级怎样排序等;战略层一般指的是要做一个什么产品、这个产品能满足什么用户的哪些需求、要达到什么商业目标等。它们虽然不会直接影响用户的 操作 体验,但是在大的方向上,也决定了用户体验的好坏。

当你熟悉用户体验五要素并加以运用到你遇到的每一个体验问题中,你就可以很快地定位问题的所属层次,也会很快地就想到精准的解决办法。

用户体验设计是一种底层思维

用户是目标用户,体验是分层体验。用户体验就是,你的目标客户从认识你的产品那一刻,到决定购买、使用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过来的感受。

所以,如果我们再一次遇到用户对产品吐槽,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1. 这个用户是我们产品的目标用户吗?
  2. 这个用户在吐槽什么问题呢?
  3. 他吐槽的这个问题是哪个层次的呢?
  4. 反映了他有什么样的需求呢?
  5. 他是不是为了吐槽而吐槽,纯粹只是刷个存在感呢?

分析工作做完,我们就有了一致的导向目标,各个职能就会想尽办法,把这些目标一步步拆解成可落地的执行方案,然后发挥自己的专业实力,最优化地解决问题。

其实,不光是处理用户的吐槽,我们还可以通过用户体验的角度去优化我们产品的现有设计。举个我最近在做的一个 B 端金融产品的例子,这个产品的目标用户是小微企业主。

当时,在拜访一个企业主之前,我们观察到这个用户在我们产品上的行为数据,只有转账、复核这种基础操作行为,也就是说,他对我们这个 B 端金融产品的其他功能完全没有兴趣。

可是,我们那个阶段的目的是希望用户能使用记账功能。于是我们试图去找企业主聊一聊,了解情况。

但是,他们平时的工作很多,很杂,所以一开始,这个企业主并不愿意花时间跟我们聊,后来我们观察他吃饭、喝水都比较简单,我们就买了些奶茶和零食,才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我们:记账功能好用吗?

他:好,很好,挺好的。

我们:好的话,为啥不用我们产品上的记账功能呢?

老板回复说:用纸和笔记习惯了。

另外,我们也观察到他使用微信的一些习惯,字号设得特别大,在使用转账时会在输入金额后将手机放远一点,眯着眼睛再确认一下,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同时还会用 qq 群来获取商机。

后来,回去后,我们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1. 在结构层,优化了产品的入口,让记账功能的入口更显眼,在布局上占更大区域;
  2. 在框架层,打通支付宝和微信的收支数据,引入 OCR 识别,用户拍一下手工记的帐,就可以综合生成自己店铺的账本清单了;
  3. 在表现层,把字号也相应调大,让用户再也不用眯着眼睛远远地盯着手机看了。

过了段时间,我们再去调研这位用户,问他产品跟上次比起来有变得更好用吗?这次,他不再假笑说好用好用,还主动提到了记账功能,说可以帮他复盘各平台一个月的收支,简直太好了。

讲这个故事,其实就是想分享一下,我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将用户体验 设计 这件事情变成日常的一个思维模式。我们要养成日常仔细观察目标用户的习惯,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思考模式、沟通方式等,这都有助于我们反向推动产品的设计优化。

用户说体验不好时,我会快速地反应,他说什么不好?为什么说不好?哪怕用户不通过语言表达,我们也要主动观察他的行为,并反哺到产品当中,帮助产品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基于这个理念,我们提出:用户体验设计是一种底层思维。面对生活或工作中的所有交互,我们可以反复用这种底层思维去拆解用户、拆解体验、拆解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

炒炒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了一个问题:当别人在说产品体验不好的时候,他在说什么?

为什么要先讨论这个问题?很多设计师在听到用户的抱怨和吐槽后,第一时间就是急急忙忙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针对问题好好拆解,分析问题背后的用户需求。

所以,我给你总结了一个“一句话”方法:到底是谁,发现了哪种体验上的问题 ?也就是,在用户说体验不好时,要先确定他是不是目标用户,要以所处行业为边界,立体去刻画一个人 / 一群人。

其次,在体验方面,我们要通过用户体验五要素来帮助我们定位问题,找到用户说的体验不好是在说哪个层面的体验不好。这样,我们才能确定好改进的目标,拆解我们的行动,找到最优的方案。

最后,用户体验 设计 是一种底层思维,我们要将用户体验这件事变成日常的一个思维模式,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用户、拆解用户行为和想法,并形成可落地的方案,反哺优化我们所负责的产品。

课后题

在你负责的产品中,最近一次用户吐槽是在吐槽什么?你解决了吗?用户给你的反馈是什么?或者在你印象中,你有没有吐槽过哪个产品体验不好,学完了这节课,你觉得它为什么体验不好?

记得在留言区和我讨论、交流你的想法,每一次思考都会成为你进步的基石。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也欢迎你把这一讲分享给你的朋友。

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