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挖坑,今天填坑。
我们聊一聊那些美国政坛的年轻精英们。
岱岱发现,美国这批年轻精英,可以分为四大出身。

1、白人中产精英出身
2、世家大族子弟出身
2、非白种人出身
3、网红跨界出身

之前岱岱聊的最多的是沙利文,写了好几篇了。

此电脑〉本地磁盘(F:)〉人物系列〉沙利文

名称修改日期类型
?5.13沙利文王毅这次会唔,太多魔鬼细节了2023/6/16 20:59WPS PD
?6.12布林肯自取其辱,日韩经济分化(1)2023/6/12 21:29WPS PD
M白宫内乱!布林肯和沙利文的权斗(1)2021/8/20 22:23DOCX文
?共和党的沙利文?特朗普的继承者?2022/10/17 21:26WPS PD
马斯克改变态度,沙利文吃定普京2022/10/14 21:27WPS PD
?沙利文,不让普京等到11月2023/5/22 18:19WPS PD
?沙利文,越来越有总统的样子了2023/5/8 22:56WPS PD
2沙利文和布林肯2023/6/16 21:00WPS PD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2023/6/16 21:00WPS PD

还写过懂王的潜在接班人甚至潜在威胁者,德桑蒂斯。

这两位都是美国白人中产出身。

父母给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自己也努力有天赋是学霸,考上名校参加各类精英社团,早早就有详细的仕途规划。

沙利文德桑蒂斯已经详细写过了,让我们看其他青年俊杰。

一个是贾里德·科恩。

贾里德·科恩Jared Cohen

谷歌智库主任和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兼职高级研究员

预约

他的故事,和沙利文一样,带有点传奇性质。

美国的精英们其实相当厉害,当然这些精英不是台面上的82岁的白老师。

随便举个例子,

贾里德科恩,美国犹太人,24岁就进了国务卿政策规划办公室。

当年在牛津读硕士的时候,弄到了伊朗的签证,跑到伊朗联系反对派,学习阿拉伯语,去黎巴嫩参加当地的教会排队,在麦当劳和真主党辩论,到巴勒斯坦难民营会见法塔赫领导人。专门去哈马斯所在地,问哈马斯成员,如果一个犹太人加入他们,他们会怎么样。哈马斯回答,会砍掉他的头。

他表示自己就是犹太人,然后发现哈马斯没有愤怒回应。

发现中东年轻人是通过网吧互相交流,通过蓝牙技术组织异性恋和GAY的狂欢,去叙利亚,到伊拉克库尔德,再到摩苏尔,最后回到大马士革。

贾里德科恩在走访了整个中东,他的身份敏感,“美国犹太人”,光这个身份在中东,尤其是在伊拉克和哈马斯所在地,简直是找死的行为。

科恩根据他的所见所闻,建议国务卿赖斯通过互联网搞事情,为了获取支持,他又去找当时还活着的布尔津斯基,卡路奇,斯考克罗夫特。

去了谷歌进行联系,他是外交关系委员会的高级研究员,是google idea第一任董事,是Jigsaw创始人。

2010年,他和当时的谷歌CEO施密特合著了《新数字时代:重塑人民、国家和企业的未来》,明确阐述了如果利用数字技术来塑造世界。

同年,阿拉伯之春爆发。

阿拉伯之春是如何猛烈的爆发的,为什么和互联网息息相关。

一直到2022年,高盛宣布,聘请他为全球事务总裁,担任合伙人兼公司管理委员会委员。2022年,科恩前往乌克兰会见泽连斯基,这是自战争爆发后美国金融部门首次和泽连斯基会。

美国精英怀揣改变天下的梦想,精力充沛,走访世界最危险的区域,把自己的理想和美国的战略利益高度统一。

如果你去看英国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的顶尖毕业生,你会发现,他们不在政坛,而在银行界、金融界和各个专业;英国国会里的政要往往并不是顶层精英,他们也不是从最好的律师或外科医生选拔出来的,美国人是天生的传道士。他们无法抗拒肩负起改变他人的使命。 ——李光耀

CSG的发起人之一贾里德·科恩尽管没有军方背景,也是谷歌“旋转门”的成功案例之一。加入谷歌之前,科恩任职于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担任过赖斯和希拉里·克林顿两任国务卿的顾问,被称为“国务院的创新者”。

科恩了解其他国家——尤其是伊斯兰国家——的青年人,擅长运用新技术煽动当地的反对派团体。他是美国“数字外交”的旗帜,是当年推特上受关注第三的美国政府雇员,仅次于奥巴马及其竞选对手麦凯恩。作为“数字外交”的实践,他曾直接要求推特支持伊朗的反对派团体。

科恩加入谷歌以后,谷歌专门为他成立了名为“Google Ideas”的智库(后来改组为Jigsaw)。这个组织充分发挥了科恩的才能,让他“做了连CIA也做不到的事”:直接参与埃及、伊朗、伊拉克、巴勒斯坦、土耳其、阿联酋等国家的“政权更替”。

科恩在这些国家煽动反政府活动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利用互联网引导和串联对现状心怀不满的年轻人,他为此发起了NGO组织“Movements.org”,后来该组织与罗伯特·伯恩斯坦的“促进人权”组织合并,其网站宣称的使命是“联结威权主义国家的活动家,赋权异见人士,放大反对独裁者的声音”——伯恩斯坦还发起了另一个NGO“人权观察”,该组织每年发布的《世界人权报告》都对中国极尽抹黑之能事。

2009年科恩在阿富汗试图说服阿富汗四大移动电话公司将天线转移到美军基地上方。在黎巴嫩,他不声不响地针对真主党建立了一个策略和宗教上的对手—“高级什叶派联盟”。而在伦敦,他给宝莱坞电影高管提供资金,在他们的电影中嵌入反极端主义内容,并承诺将它们引入好莱坞圈子。

在来福克郡埃林厄姆堂会面结束的三天后,科恩飞往爱尔兰去领导“解救峰会”(Save Summit),一个由谷歌智囊团和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共同资助筹办的峰会。大会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曾经的城市帮派成员、右翼激进分子、暴力民族主义者和“宗教极端分子”,旨在商讨打击“暴力极端主义”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法。这样的会上难道还能出什么岔子么?

在科恩的世界里,这种事总是一件接着一件:在一本正经的“公民社会”标语背后,是供精英领主与百家诸侯互惠互利、无穷无尽的社交聚会。

—同时,Gen Next基金会自身也在支持一个非政府组织,而这个组织正是由科恩在他国务院任期快结束时发起的,目的是通过互联网吸引全球“倡导民主的积极人士”加盟美国外交关系的赞助圈子。这个组织最初叫做“青年社会运动联盟”(Allianceof Youth Movements),首次峰会于2008年在纽约市举行,既有美国国务院资助,也有各企业赞助商的标志环绕。参会人当中,来自委内瑞拉和古巴等“问题地区”的社交媒体积极人士都是经过慎重挑选的,他们前来观看奥巴马竞选运动新媒体团队和国务院詹姆斯·格拉斯曼(James Glassman)的演讲,还可以和公共关系顾问、“慈善家”以及美国媒体人士打打交道。

如果说沙利文出道是凭借他高超的地缘政治水平,那么科恩就是凭借他高超的意识形态能力。

阿拉伯之春,互联网舆论,颜色革命,意识形态,拉拢吸引其他国家的优秀年轻人,都是科恩的关键词。

如果说沙利文是美国的王毅,那么科恩就是美国未来的王沪宁了。

这个人也和沙利文一样不怕死,是把脑袋别腰上去干事业的狠人,足迹遍布中东欧美乃至印度。

科恩这个人如此年轻有为,不让岱岱感到担心不安。

但是美国能持续不断诞生科恩这类青年俊杰,才让岱岱感到担心不安。

科恩出身谷歌系,谷歌是七大科技公司里和美国政府合作最密切的公司,外包了很多美国政府的工作。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威廉·林恩会见贾里德·科恩 (图源:wikimedia)

特别是军方和情报的合作。

美国中情局官员曾明确表示:“通过互联网输送美国价值观,这比派特工到目标国或在目标国培养认同美价值观的当地代理人更容易。”

2010年6月,两个年轻的美国人出现在了大马士革街头。亚历克·罗斯、贾里德·科恩,跟随美国国务院代表团到访的这二位此行有个特殊使命。他们对此次大马士革之行非常满意,科恩像游客一样发推特称:“不开玩笑地说,在大马士革北部的卡拉姆恩大学,我喝到了最棒的星冰乐。”表面轻松的背后,他们正在酝酿一场阴谋,线索就在亚历克·罗斯的推特上,他说:“此行是对叙利亚政府是否愿意参与美方主导的‘互联网自由’战略的一次测试。”

所谓“互联网自由”战略是指希拉里·克林顿在担任国务卿期间,大力鼓吹要在全球打造所谓开放、透明的互联网。在美国看来,利用“互联网自由”这一道德工具,既可以传播美式价值观,塑造于己有利的公共舆论,又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对他国社会、政治生态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美国中情局官员曾明确表示,通过互联网输送美国价值观,这比派特工到目标国或在目标国培养认同美价值观的当地代理人更容易。在这一思路下,社交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成为颠覆者的重要工具。

时任美国国务卿 希拉里:对于美国来说,支持(中东)民主过渡进程,并非是理想主义,而是一种战略性的必然需要。

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员 贾里德·科恩:毫无疑问,(互联网)技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加速器”。

美国国务院创新高级顾问 亚历克·罗斯:(互联网)就像一个“加速器”,所以传统意义上需要几个月,甚至数年的(政治)运动,被压缩到了仅仅几周。

曾经对大马士革的星冰乐赞不绝口的贾里德·科恩就此离开了美国国务院,加入谷歌公司,并成为新部门“谷歌智库”的创始人和掌门人。在“谷歌智库”的公开资料中,科恩创建的“谷歌智库”拥有先进的技术,可以对全球的人口贩卖、网络犯罪等行为进行追踪。但科恩没有告诉公众的是,“谷歌智库”这一工具已经被应用到了国际政治领域。

根据维基揭秘公布的材料,2012年7月,正当叙利亚局势日趋复杂之际,科恩给美国国务院发去一封电子邮件,称“谷歌智库”可以“跟踪和定位叙利亚政府的叛逃事件,并确认叛逃人员来自叙利亚政府的哪个部门。”他说,“这将有助于更多人从叙利亚政府中叛逃,从而帮助叙利亚反对派”。

科恩的这封邮件当时发给了三个人,其中一位就是现任拜登政府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杰克·沙利文。

当时,沙利文是美国国务卿办公厅的副主任。很快,沙利文将科恩的邮件转发给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并附上了这样一句话:“供您参考,这个主意实在太酷了。”希拉里随后又将这封邮件转发给了自己的助手,并给它起了个标题:“叙利亚附件:叛逃追踪器.pdf”。

科恩和沙利文,这一对美国版本的王毅王沪宁,在这一刻,精彩联动了!

然后,两人联手,成功发动了阿拉伯之春。

沙利文是希拉里出身,科恩则是谷歌出身。

谷歌和美国政府合作密切。

2012年,时任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局长的基斯·亚历山大将军在给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邮件中称谷歌是“美军国防工业的重要基石”。亚历山大将军的这一说法绝非空穴来风。谷歌从其创立之初便与美国情报机构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在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同时也与情报机构建立了日益深入的合作。

解读一个“政治化” 的施密特一个富有政治野心的硅谷工程师

截至2013年,埃里克·施密特与奥巴马政府的密切关系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施密特的政治精明度也已又上了一个台阶。八个共和党人、八个民主党人还有两个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成员都受到施密特的直接资助。同年4月,3.23万美元到了美国共和党参议院委员会手中。一个月后,一分不差的3.23万美元转入了民主党参议院竞选委员会。施密特给两党献款金额完全相同,个中缘由不言自明。

这让我想起,也正是在1999年,施密特加入了华盛顿特区的“新美国基金会”(New America Foundation)董事会。这个基金会云集了一批关系甚好的中间派势力(用华盛顿特区的常用词汇来说)。其100名成员将基金会打造成一个影响力工厂,依靠人际圈内在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和技术方面的专家每年为报纸贡献数百篇特写稿发表观点。

到2008年,施密特已成为新美国基金会的董事会主席。2013年,新美国基金会的首要资助者(每位资助100万美元以上的人)名单上列有埃里克·施密特和温迪·施密特、美国国务院、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Foundation)。二级资助者包括谷歌,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和亚洲自由电台(Radio Free Asia)。

新近成立的美国智库“中国战略组”(China StrategyGroup,CSG)起草的一份题为《非对称竞争:应对中国科技竞争的战略》的报告。该报告从国家安全立场出发,全面谋划了一场针对中国的科技新冷战。

尽管CSG是去年7月刚刚成立的新生智库,但该智库的两位发起人和联席主席——前任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和现任谷歌下属智库机构Jigsaw的CEO贾里德·科恩——在美国军队和国家安全系统有着深厚的根底。

这两位科技界的精英、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美国科技巨头企业,早已是美国军事科技复合体(Military-TechnologyComplex)的核心组成部分。他们从科技视角提出的政策建议,非常可能受到国防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过去几十年中,军工复合体(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一直是美国政治中重要的利益集团,对美国的国防、外交乃至产业政策起重要的影响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美国互联网巨头企业与国防领域的关系日益加深。不仅通过政府采购项目向军方提供技术支持,并且通过高级人才的“旋转门”积累政府关系,形成新的军事科技复合体,对政策产生显著的影响。施密特、科恩和谷歌与国防领域的关系,正好映照了军事科技复合体成长的历程。

施密特和科恩,研究的对华策略,就是新冷战,就是技术封锁,就是颜色革命,就是利用年轻一代。

这他们的拿手好戏,我们得注意。

曾经有上海的干部对重庆干部说,上海对重庆最大的支援,不是什么几亿几十亿的合作项目,而是送出一个黄奇帆。

可以这么说,谷歌给美国作出的最大贡献,不是什么系统工程的建设,而是培养出了科恩。

从科恩的崛起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培养人才,是通过两只手培养的。

一个是政府行政培养。

一个是企业商界培养。

沙利文是前者,科恩是后者。

因为美国有政商旋转门能保证企业商界的人才被吸引到政府里来,谷歌的一把手未来可能竞选国务卿,谷歌的工程师里可能出一个王沪宁。

但中国没有这么高级别的政商旋转门。

百度的李彦宏只能在政协当花瓶,不可能竞争政治局委员,百度的几万工程师也最多为国搞一些软件合作,不可能出现王沪宁。

这是中美国情的不同。

科恩这个俊杰的出位崛起,不是孤例,美国虽然日落西山,但人才梯队的培养的确恐怖。

谷歌不仅有科恩,还有个女强人。

2011年,米切尔·韦斯兰德-奎德加入谷歌,担任对公业务首席技术官。在此之前,奎德曾在NGA、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国家侦察局(NRO)等军事情报机构任职,加入谷歌前最后一个工作单位正是资助高地论坛的国防部长办公室。

米切尔·韦斯兰德-奎德被《企业家》杂志评为“最有权势的7名女性"之一(社交媒体截图)

2004年,谷歌收购Keyhole之后,当时在CIA下属投资机构In-Q-Tel(正是Keyhole的前一个投资者)担任技术评估总监的罗伯·佩因特也加入了谷歌,成为谷歌地球企业版的联盟经理。在他的努力下,谷歌迅速建立了面向军方的销售能力,并与老牌国防厂商洛克希德·马丁合作将谷歌地球应用在伊拉克战场,“全球鹰”无人机的制造商诺斯洛普·格鲁门在给军方的供货中也采用了谷歌地球的技术。

像这样有着深厚军方背景的高级人才,在谷歌还有很多。例如香农·苏利文,毕业于美国空军大学、在空军服役20年的老兵,在谷歌云担任联盟总监,曾推动谷歌云在陆军和国防部的应用。吉姆·杨,曾经的CIA分析师,供职于CIA下属的科技局(正是这个部门投资成立了In-Q-Tel),后来在谷歌担任国防部销售经理。

正如奎德所说,这些对军队了如指掌的人才加入谷歌后确实成为了硅谷与五角大楼之间的桥梁。在对外塑造“逐渐远离五角大楼”公众形象的同时,谷歌实际上与军方建立了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

可以说,谷歌人才济济,未来美国的白宫内阁,出几个谷歌履历的高官,大家完全不要意外。

白人中产精英出身的,除了沙利文德桑蒂斯科恩外,还有这几个人。

“90后”格维茨:曾为《财经》杂志实习生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朱利安·格维茨,是一名“90后”,他的父亲葛维宝(Paul Gewirtz)是耶鲁法学院中国中心主任。受家庭熏陶,格维茨从小就学习中文,做过阿里巴巴(香港)和《财经》杂志的实习生,2013年从哈佛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后来到牛津大学攻读中国现代史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政治和经济改革。完成博士学位后,格维茨成曾进入外交关系协会,任中国研究高级研究员。

对中美经济交流非常感兴趣的格维茨,还曾短暂休学,进入奥巴马政府,担任能源部副部长的国际事务特别顾问。2017年,他出版了一本专门讲这方面问题的专著《不可能的伙伴》,系统性地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经济学界与西方的交流,以及这种交流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产生的影响。他在书中将中国对外国,特别是西方经济政策的学习,比作一条河。今年他还将出版新书《重塑中国》,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变化。

格维茨崇尚多边主义,主张美国应与其在亚洲和欧洲的盟友配合实施战略,还建议美国利用包括“人口老龄化、生态危机、大量边界争端以及国际声望下降等”制造话题,公开指出中国的弱点,让外界认为中国战略道路是可以动摇的。

还有个80后:

“80后”杜如松:曾到云南大学交换一年而格维茨的上级,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杜如松,是一名印度裔“80后”。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就攻读东亚研究。2012年,他获得美国政府资助的富布赖特项目奖学金前往中国交流。当时,他没有选择北京、上海等热门一线城市,而是在昆明的云南大学交换一年。

在这期间,他游历了喜马拉雅山, 研究中缅、 中巴、 中印边界问题。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

2018年,杜如松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哈佛期间,杜如松师从于江忆恩,他是美国学界最早开始研究中国外交战略的学者之一。江忆恩反对所谓美国对华“接触失败”的说法,认为中美和平共处更为重要。尽管杜如松延续了江忆恩的研究,继续研究中国的对外战略,但更为关注中国目前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的进展。在他个人网站首页上就赫然显示,他的研究聚焦在中国、大战略以及“印太”安全。

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的经历,给他的中国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精通中文,擅长搜集解读中国官方文件。据报道,杜如松今年即将出版的新书《长远的策略:中国取代美国秩序的大战略》,就引用了大量的官方文件和出版物以及官员回忆录等资料。

杜如松虽不倾向于在对华政策上采取冒进的强硬手段,但注重中美竞争的长期性。2021年初,杜如松在与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人坎贝尔共同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出,美国在面对“中国的挑战”时,应该优先考虑代价低且具有不对称性的措施,也应灵活地根据不同议题组建盟友团体。

这两位年轻人, 一个80后一个90后,比沙利文科恩还年轻。

这两位特点更鲜明,一个擅长分析中国内政,还懂中国人口问题,一个重点研究中国的西南边界问题,十分的细分专业。

相比沙利文科恩的聚焦全球,这两位都是专攻中国。

美国的确人才济济啊。

沙利文德桑蒂斯,格维杜如松,都是美国传统的白人中产精英的典型代表。

现在,我们来介绍世家大族的代表。

一个加州州长纽森。

纽森是不折不扣的加州本土派,先后担任旧金山市长、加州副州长、州长。纽森家族在加州盘亘三代,势力庞大,他爷爷是有名的加州地产商人,父亲是加州法院的法官,姑姑是国会众议员、卡特政府时期的美国驻联合国代表。

注意了,纽森的姑姑芭芭拉,嫁的男人叫做罗恩·佩洛西。你没看错,上面提到的那个当了十年议长的南希·佩洛西,和芭芭拉·纽森是妯娌和闺蜜。

纽森家族和佩洛西家族的捆绑,铸就了加州民主党的基本盘。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的选区就是在加州,也得靠纽森稳定后方,稳定选情。

纽森的父亲威廉是一名优秀的律师,他有一个死党叫戈登·盖蒂,是当时世界首富保罗·盖蒂的儿子。当年,保罗的孙子被绑架一事闹得沸沸扬扬,送赎金的就是威廉。后来,威廉一直做到上诉法院法官。

到了纽森这一辈,又和戈登的儿子比利结为好友,继承了家族的人脉和资源。在盖蒂家族的支持下,纽森刚开始创业搞的就是酒庄、金融这种高端局,年纪轻轻就成为了百万富翁,那叫一个顺风顺水。

正所谓,商而优则仕,纽森很快就不满足于当一个有钱人,开始进军政界。靠着家族在加州的影响力,他很快就搭上了时任旧金山市长威利·布朗。这个人来头可不小,别看他是个黑人,在民主党内部也算是叫得上名字的。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就是靠着给布朗当情妇才上位的,按辈分的话,哈里斯勉强算纽森的小师娘。

在布朗的支持下,纽森在37岁的年纪就当选旧金山市长,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市长。

旧金山市长的经历为纽森的政治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他顺利当选加州州长,并在去年年底成功连任。

纽森的州长任期并不像往常一样顺利,他算得上是比较激进的民主党人,极力推动LGBT、废除死刑、大麻合法化和气候议题,即便是在老牌蓝州加州,这些举措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尤其是在控枪这件事上,纽森的决心远远超过犹豫不决的拜登,赢得了不少路人的好感。

要不是拜登、奥巴马等一众民主党大佬帮忙站台,纽森很有可能在2021年被共和党弹劾下台,给自己光辉的政治履历留下污点。

纽森在年初硅谷银行的破产中失分,被拜登狠狠敲打,因而他识时务的对外表态,不会在24年参选总统。

民意调查结果一直显示,有很大比例的民主党人希望在2024年大选能出现新的党内候选人。而相比于拜登,更加“年富力强”的纽森被广泛认为是未来民主党的潜在总统候选人,一些人甚至明确认为,他会是2028年大选的潜在候选人。不过,至少对于近在眼前的2024年大选,纽森本人一再否认可能会站出来挑战拜登的党内候选人提名。在中美关系飘摇之际,纽森以APEC地主之宜访华,还在访华前访问了以色列。这是民主党大佬们在给他国际舞台的曝光机会,也是为了检验他的对外关系处理水平;

国内,纽森将与共和党的明日之星德桑蒂斯在11月30日举行全国范围的电视辩论,代表民主党就美国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进行全面阐释。

拜登是敲打过纽森的,他担心纽森明年会出来争位置。

敲打过后纽森表示不争了。

明年大概率还是拜登vs懂王。

但是再下一次,可能就是纽森vs德桑蒂斯了。

看完纽森,再看这个。

总统竞选人小肯尼迪。

小肯尼迪是美国民主党人,出生于民主党名门“肯尼迪家族”,父亲是前联邦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伯父则是美国第35任总统。

然而尽管家世显赫,小肯尼迪的政治名望却远远比不上他的家世背景,他最为出名的壮举,当属为环保的努力和反疫苗的坚定主张,当然还有吸毒被捕。

但是就在今年4月份,小肯尼迪宣布要以民主党人的身份参与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并提出了在美国政坛可谓是“异端”的执政主张。

小肯尼迪声称,美国需要放弃如今奉行的霸权风格,向中国学习将更多精力放在国内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上来,走和平主义的道路。
小肯尼迪认为,他的伯父约翰·肯尼迪就是一位强调和平发展的优秀总统,然而却不幸被反对者暗杀,他有义务继承对方的遗志。
小肯尼迪承诺,如果他能够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将停止一切挑衅中俄的行为。

实际上,虽然是民主党人,但早在提出“反疫苗”的主张时,小肯尼迪就已经在党派内“不得人心”了,支持率远远赶不上拜登。

这位小肯尼迪,和纽森比起来,家世差不多,但能力和支持率差太多了。

基本可以当小丑看。

纽森和小肯尼迪是美国世家子弟的代表人物。

但众所周知,美国文化标榜白手起家,并不喜欢世家子弟,小布什当年能竞选成功都具有侥幸,即便上台也被认为近几十年来最失败的总统。

纽森算是目前美国世家子弟里最接地气的一个了。

说完白人中产和世家大族,再说说后两类。

2、非白种人出身

3、网红跨界出身

非白种人出身很简单,现在美国黑人已经 $14%$ ,拉美人口已经占据 $18%$ ,白人人口已经跌破 $60%$ 。

未来美国第一大人口,不是白人,也不是黑人。

而是拉美人口。

美国会从白人国家变成彻底的混种国家。

这是一个缓慢但巨大的变革。

美国是看选票的,总统看选票,地方议员也是看选票。

未来占人口最多的拉美人口,必然会投出他们信任的拉美后裔政客。

甚至现在已经有美国政客撒谎说自己是古巴后裔来选票的了,后来谎言被拆穿。

比如,佛罗里达州参议员、共和党人马尔科·鲁比奥多年前曾四处宣称自己父母是所谓来自古巴的流亡者,以打造个人政治形象,但事后被《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拆穿真相“打脸”。

看下这个,AOC。

28岁“超级网红“AOC“逆袭政坛对美国僵化的两党制意味着什么?

亚历山德拉·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a.k.a “AOC”,1989 年出生于纽约布朗克斯区(Bronx)的一个天主教家庭。

她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众议院议员。

她的出生地纽约布朗克斯区,少数族裔聚集地。拉丁裔 AOC一家就住在这里。从小到大,贫困的阴影无时无刻不缠绕着她,靠着父母打零工的工资和助学贷款,AOC 从公立高中读到了波士顿大学。

2016 年,一直致力于为美国政界带来新气象的伯尼·桑德斯在党内选举中输给了希拉里·克林顿。桑德斯的支持者一直是追求新鲜事物的代名词,为了摆脱陈旧思想,改变所谓的“老白男”的政治游戏法则,桑德斯的支持者成立 Brand New Congress组织(BNC),旨在选出年轻有为的“新议员”,取代尸餐素位的养老议员,为民主注入新鲜血液。

aoc的从政之路,根子上是传统的,但方法论却是和共产党一样的群众路线。

AOC16年就是桑德斯大选团队成员,是BNC主办方的嫡系部队。大学念的是国际关系,从政算是科班出身。真正的从政起点,其实是学生时代给民主党大佬,肯尼迪家族成员,老牌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当实习生。整个从政路线,根上说还是挺传统的。

AOC 和她的团队(还有她未成年的小侄女)开始挨家挨户上门拜访、收集签名、分发传单,说她“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一点都不违和。

从 17 万个电话、12 万户人家、12 万条短信到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会议员,这是竞选的一年间 AOC 和她的团队做出的成绩。

AOC 和其他三位女性的竞选历程被 Netflix 录制成了政治纪录片《登堂入会》(Knock Down The House)。四位女性,是矿工的女儿,是单亲妈妈,是服务员,是护士,是最最普通的人,是对抗无为政客的人。

她的主张也挺激进。

—一直对移民文问题秉承开放态度的 AOC 喊出了“废除ICE”的口号;绿色能源新政(Green New Deal ),全面推进可再生的新能源发电,比如太阳能、风能,为因能源产业转型而受影响的工作群体提供就业保障,解决新能源在早期和晚期处理中产生的污染严重的瓶颈问题;向富人征税,“年收入超过1000 万美元的人,高于 1000 万的部分应该按 $70%$ 的税阶征税”……

在政治主张上 AOC 略有激进之意,AOC 也成为包括同党内人士眼中的“钉子”

这个女的前途无量。

自身是拉美后裔,加分。

还是女的,加分。

传统路子出身各路大佬能接受,加分。

在一群不接地气的政客里能搞群众路线, 更加分。

这个aoc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众议院议员,真不是没道理的。

拉美后裔除了aoc,还有一个男的,弗朗西斯·X·苏亚雷斯。

共和党总统初选再添新人,这位拉丁裔有何来头?

弗朗西斯·苏亚雷斯(英文:Francis X. Suarez)是美国律师和政治家,现任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市长。苏亚雷斯目前将作为总统候选人参加2024年共和党总统初选,是共和党目前参选人中唯一的拉丁裔。

苏亚雷斯于1977年10月6日出生于迈阿密市,来自一个古巴血统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丽塔,父亲是曾任两届迈阿密市长的泽维尔苏亚雷斯,他有四个兄弟姐妹。他的妻子是格洛丽亚,目前育有两个孩子。

苏亚雷斯的父亲是迈阿密政坛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在制定城市政策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凭借父亲的政治遗产,苏亚雷斯进入了政界,并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一名城市专员,并最终成为迈阿密市长。

这家伙主要是迈阿密基本盘,影响力不出迈阿密。

属于地方豪强。

想在全国博出位还需要很长的路走。

除了非白种人出身外,还有个网红出身。

这是特朗普带来的巨大改变。

特朗普的成功,表明美国群众已经不相信传统政客了。

沙利文科恩这类中产白人,纽森这类世家子弟,美国很多群众都不买账,认为是既得利益群体带来不了改变,他们宁愿选懂王这个异类。

乃至比懂王更离谱的网红,都愿意接受。

比如这几个。

下一个美国政坛新秀要用什么当政坛第一桶金?贩毒吗?

盘缸先生一个跑得很慢的新闻工作者

BNC出身的民主党人,科里·布什,这人踏入政坛的第一桶金是啥呢?答:她被警察揍了一顿。

这个布什是共和党那一家子布什的反面:民主党,黑人,女性,纯草根,穷得曾经homeless过。参政起点是2014年的弗格森骚乱。当时黑人布朗被密苏里州小镇弗格森的白人警察开枪打死,引发反种族歧视抗议,最终与警方冲突升级演变为骚乱。科里·布什以护士兼牧师的身份成为了抗议的组织者之一。2018年被BNC支持参选,这姐姐化身祥林嫂,逢人就说:“当时我正试图帮助一位看起来心脏病发作的妇女,结果六七个警察围过来,把我向布娃娃一样踢”。一顿来自警方的毒打,俨然成了参政第一桶金。

不过这第一桶金还是不够用,虽然她是那年BNC除了AOC以外成绩最好的参选人之一,但还是没选上。于是这姐姐就回家叠buff去了:

先是赶上了20年的弗洛伊德案,组织了更强大的黑命贵运动,提出了更激进的口号(撤了警察局的资);
然后这姐姐又发现,竞争对手的一个大金主,是个搞消费贷的。一拍大腿:这个我熟啊,我不光挨过警察的毒打,还挨过资本家的毒打啊!
于是她跟选民痛说家史的时候又加上了一条:我当年就是还不起贷款,付不起房租,被和两个孩子一起赶出家门在车里过夜的。这些房贷的人,放的是掠夺性贷款!

于是美国人纷纷表示俺也一样,于是就成功当选了。

再看共和党—

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共和党又出来一位政坛新星,没错,就是里滕豪斯,拿枪突突出来的。

17岁的半大小子,特朗普粉丝,警校学员,拿着突击步枪跑到另一个州的黑命贵现场,被黑命贵围殴。当着N个摄像头,一顿突突导致对面两死一伤。

在检察官内鬼般的拉胯操作之下,小伙无伤通关法院副本,所有罪名统统木大。刚宣布无罪,多名共和党国会议员争先恐后地邀请里滕豪斯加入自己的团队实习,亚利桑那州联邦众议员戈尔萨,佛罗里达州联邦众议员盖茨,这俩甚至准备现场掰手腕,决定里滕豪斯加入谁的团队。

所以你看,我要是AOC我也得被里滕豪斯破防:这年头想在大佬办公室里混个实习的出身,都得动用AR-15了吗?

共和党大金主,美国步枪协会(NRA)高调送他一支AR-15步枪(他去年就是用这款步枪打死了两名抗议者),理由是里滕豪斯“捍卫了美国的持枪权利”。

这小伙自己也不含糊,出了法院马上跑去FOX接受专访。

Home/USA News

Rittenhouse calls out Biden over’defamation'

23 NoV.202103:00

Get shont URL


Fox News va AP

上了节目先是表态,我不是种族歧视者,我认可黑人的命也是命,把自己周身防住。

然后转头对着拜登和白左一顿疯狂输出,说拜登个老年人不讲武德,偷袭我一个17岁的小同志,精心剪辑视频说我是白人至上主义者,这不对。你们民主党还有脸说我煽动仇恨,你看看你们把我网暴成啥样了先。拜登你一个总统来评论陪审团的决定,还有脸说什么对判决结果愤怒和担忧,你自己先回去读一读我们大威斯康星律是怎么写的……

对白左,小伙说你们压根不是和平抗议者,你们就是一群想看着世界燃烧的joker。基诺沙早就应该派出国民警卫队维持秩序,如果你们做好你们的job,我为什么要苦哈哈冒着生命危险跑来这里?

反正看这小伙从法庭出来直奔FOX接受采访,对着拜登一顿COMBO的熟练劲,说不定下礼拜咱们就能看见他背着AR-15,在国会门口跟一群共和党大佬合影自拍。

当街突突死两个敌对政治派别的人,然后以此为资本踏足政坛,我都不知道该说这是通辽宇宙还是起点宇宙了。

我真怀疑,哪天我得回来更新,写一个在深夜脱口秀上连着说一礼拜自己如何被警察欺负的段子,然后以此为资本踏足政坛的故事。

我觉得我的想象力已经要不够用了,下一个美国政坛新星,到底要掏出什么大杀器来当自己从政的敲门砖?

这位知乎博主写的很有趣生动。

将共和党民主党的两个年轻新星交代的很清楚。

一个男枪小胖,一个祥林嫂阿姨,本来是网红流量经济的产物,但却以流量争议为筹码,打开了从政的大门。

互联网时代下的美国政治,的确太魔幻了。

懂王可能是美国第一个成功的网红政客,未来美国还会有络绎不绝的网红政客诞生。

介绍完毕,因为人物众多且信息量大,岱岱干脆直接大段复制过来。

岱岱可以下总结了。

美国政坛的年轻精英们,主要是这四大出身

1、白人中产精英出身

政治功底最扎实,精通国际博弈,是对中国威胁最大的一批人,不管是世家大族上台当总统还是网红拉美后裔当总统,都要用这批人办事,他们是美国政府乃至美国社会的中流砥柱。

2、世家大族子弟出身

基本看不到本人多大的能力成绩,主要亮点全在其人对美国争议话题比如堕胎禁枪的态度

2、非白种人出身

拉美后裔遥遥领先黑人,黑人想再出一个奥巴马很难啊。

而且拉美后裔毙传统白人精英还接地气,这批人有巨大的基本盘选票又能接地气,不精通国际博弈但选票能打,未来美国内阁成员会越来越多混色。

3、网红跨界出身

这批人一个比一个奇葩,将政治搞成了博出位的噱头游戏,相比之下懂王都算正常的了。

美国将议员总统放在网红手里,真是无语至极。

但懂王这类网红搞政治斗争都出其不意不按常理出牌,对中国来说比拜登沙利文还麻烦。

我们看完美国,也看看自己,感慨3点。

——美国虽然日落西山,但的确人才济济,90后都出来挑大任了,我们现在还是70岁王毅在本破,60多岁的秦刚难堪大任,

我们的年轻人才在哪?

——美国政坛变成了网红流量政治,滑天下之大稽,我们规定部级干部就不许在网络公众平台上个人发声,是很正确的。

——美国的人才来源丰富,行政培养,企业培养,律师培养,人才来自五湖四海,用人有些不拘一格,我们目前不够五湖四海啊,就不说我们没有政商旋转门不能从企业家吸引人才,就单说行政口,我们不能只看重福建浙江陕西那几个地方的人,我们需要五湖四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