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合肥最大的问题_离长江太远_离南京太近_6
文章目录
瓜友们,晚上好。
继续,合肥。
关于合肥的赞誉很多了,我就不凑热闹,写几个比较实在的东西。
合肥想进一步发展,主要有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可谓是合肥三道坎。
很好的迈过这三道坎,合肥不仅更上一层楼,就超越南京也不无可能。
如果这三道坎卡住了,乃至绊倒了,那合肥的增长速度就会泯然众人矣。
哪三个?
不急,我们一个个说。
一、先天禀赋局限
岱岱对合肥没有偏见,只是实话实说的告诉大家,合肥先天禀赋不是很好。
一个历史底蕴。
安徽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而合肥没有历史底蕴,这个不用说了,历史上合肥长期是一个小县城,大家都知道,老省会、皖江文化之邦安庆,到皖南门户、通商口岸芜湖,再到皖省传统铁路老大、皖北中心蚌埠,这些城市都不服合肥。
有瓜友指出:“安庆和徽州是安徽省的名字由来,但这两个地方现在的样子就是安徽现状的尴尬体现。”
合肥在省内的首位度是牺牲安庆和徽州达成的,但其本身却是没有根基的,与之类似的还有河北的石家庄。
一个是地缘条件。
合肥承接南北,对接东西,看起来是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的地方。
但是,合肥东面有郯庐断裂带、江淮丘陵、巢湖三者阻碍合肥与东部江浙沪地区、皖南沿江地区的对接,西面有大别山区阻碍合肥与武汉的长江中游地区对接。南北方向上合肥没有长江水运之便,这点合肥就羡慕南京了。
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合肥都可以,但都受阻了。
而且合肥因千年以来都是县城,周围缺乏卫星城,合肥搞城市群难度比一马平川周围都是县市的郑州,难度要高多了。
所以国家同意的是南京搞南京都市圈,而不是合肥都市圈。
首个国家批复!南京都市圈凭什么脱颖而出?
2021-04-16 22:39
今天,国家层面批复同意的首个都市圈发展规划—《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发布。这个最早从1986年南京区域经济协调会开始酝酿起步的跨省都市圈,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步入全新发展阶段。
一方面是南京副省级,比合肥高一个级别,另一方面,也有合肥自身地缘局限的原因。
还有,安徽整个省就是泄洪的背锅侠。
皖南被淹是因为长江,皖北被淹是因为淮河。
合肥在中部,怎么也被淹过?
为了保南京,长江水倒灌巢湖,巢湖水倒灌合肥。
毕竟南京是副省级,是江苏门户,要保下游,中游的合肥就牺牲下吧。
更尴尬的是,能被淹的城市,按理说都不缺水吧,但合肥不同。
合肥市吃水都靠周边城市提供。
2019 年,安徽六安自己都缺水,省会合肥居然下了一道政令,要求六安一定要把淡水供上不能停。
以至于当时六安人民很不满,说安徽是掏空全省之力供养省会。
合肥的地形禀赋真的一般,没有水运条件,没有一马平川,没有优渥资源。
合肥千年来都是县城不是没有原因的。
岱岱说一段可能让合肥瓜友很扎心的话:合肥这地缘条件放在全国省会中,是能进倒数前三的那种。
另外两个省会是哪两个,会不是你家乡的省会,岱岱今天就不扎心瓜友了,
瓜友可以自己先试试分析推导。
其他两个自然条件倒数的省会,一个在南,一个在北。
也就是高铁网络让合肥逆天改命,安徽全省集中资源支持,让这个天赋资质一般的合肥逆袭,不然合肥真的脱颖不出来。
最直观的,就是合肥扩容。
制约南京发展的一大因素,是南京面积太小了,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都只有 6000 平方公里的狭窄城市面积。
合肥本来也就 6 千,和南京一个档次,发展不够看,后来安徽放手合肥扩容,才有了合肥今天 11445 平方公里,接近南京两倍大的面积。
历史5大扩容城市基本数据 | |||||
扩容城市被扩容城市/区域 | 原本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 | 扩容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 | 扩容后面积 (单位:平方公里) | 扩容比例 | |
济南市 | 莱芜市 | 7978 | 2246 | 10244 | 285 |
成都市 | 简阳市 | 12390 | 2213 | 14603 | 18% |
西安市 | 西咸新区 | 10106 | 653 | 10759 | 64 |
合肥市 | 集湖部分 | 7085 | 4411 | 11496 | 62% |
长春市 | 公主岭市 | 20565 | 预计4027 | 预计24592 | 预计20% |
不是吞巢湖撑大自己,合肥面对南京,几乎无还手之力。
二、押注高新产业高收益也高风险
一开始,我以为合肥最大的问题,是地方财政。
毕竟,金龙烧钱搞风投的欠下的地方债,是合肥十年财政都压不住的。
地方财政问题,是个雷,凡是跨越式发展的城市,基本都有这个雷。
过去十年,中国发展最快的三座城市,贵阳合肥昆明,都有。
主要城市GDP10年增幅(前十) | ||||
排名 | 城市 | 2020年 | 2010年 | 10年增幅 |
1 | 贵阳 | 4311.7 | 1121.8 | 284% |
2 | 合肥 | 10045.7 | 2701.6 | 272% |
3 | 昆明 | 6733.8 | 2134.9 | 215% |
4 | 西安 | 10020.4 | 3195.1 | 214% |
5 | 重庆 | 25002.8 | 8065.3 | 210% |
6 | 福州 | 10020.0 | 3242.7 | 209% |
7 | 成都 | 17716.7 | 5889.5 | 201% |
8 | 郑州 | 12003.0 | 4029.3 | 198% |
9 | 厦门 | 6384.0 | 2149.1 | 197% |
10 | 武汉 | 15616.1 | 5458.4 | 186% |
这三个城市解决财政问题的法子,异曲同工。
贵阳的钱袋子,依仗贵州省府,贵州省府的钱袋子,依仗茅台。
茅台股价一飞冲天,大大缓解了贵州的地方债问题,贵阳乃至贵州,都靠茅台续命。
所以现在行情不同后,茅台股价跌,贵州贵阳都很难受,让赣州李入贵,是正确的,希望他的金融资源能拉一把贵州。
现在贵州欠钱都不怎么还的,就是一个拖字诀。
他们想拖到 20th 后,届时如果一切顺利,贵州都不用茅台续命了,直接和当年的重庆一样,地方债国家兜底。
看贵州的运气了。
昆明财政乃至省府云南,靠的就是烟草税,自 1987 年起连续 13 年云南烟草占据云南财政收入的 $70%$ ,云南省公布的纳税 100 强中前20 强中有 15 家是烟草企业。
这个烟草税可比茅台股价稳多了,股市有风险,烟草税可是旱涝保收的。
一个业界冥灯罗永浩搞电子烟,和烟草公司抢食,立马被政策铁拳。
合肥的方式,和他们不一样。
合肥靠的是股票。
合肥在京东方蔚来上风投入股,这些企业发展的好了,合肥不仅产业链赚 gdp,股价上也赚。
特别是蔚来趁着这波东风,股价暴涨后,合肥直接浮盈一千个亿。
这一千个亿,就顶了合肥近两年的财政。
合肥的问题是地方债,合肥解决地方的手段是风投高新产业。
但是,合肥的蔚来京东方股票,毕竟不是贵阳的茅台和昆明的烟草税,不如这两者坚挺,更何况贵阳还能做两手准备,而合肥的高新
产业是高收益高风险的。
如果贵阳昆明的压力是三百,那合肥的压力就是一千。
合肥押注的这些公司,继续成长,股价继续向好,那么合肥的地方财政问题,就不是问题。
如果产业竞争失败,蔚来不给力半导体也不振,那合肥的财政高血压就上来了。
合肥,只能在赌桌上继续赌下去。
可问题,决定继续赌下去后,合肥遇到了他最大的问题。
是的。
越南曾经哀叹过,越南的问题就是离美国太远,离中国太近。
合肥也有同样的哀叹,合肥的问题就是离长江太远,离南京太近。
合肥离长江太远,吃不到新时代的政策红利。
离高一级的南京太近,随时面临南京发展的压力。
先说长江。
合肥是政策兴市,上个十年钦定的合肥强省会战略,把合肥托起来了,而现在是新时代了,时代不同了。
虽然,安徽依然在大力强调强省会战略,但是,在新时代将长江经济带摆在极高地位后,安徽也在大力强调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
安徽沿江轴,是安庆芜湖等城,安徽跟进长三角,就是要押注沿江发展。
而芜湖表现十分亮眼,在省府爹不疼妈不爱的情况下,以三百万的人口一路逆袭,成为过去十年城市排名上升最快的城市之一芜湖用自己的成功,有力的捍卫了安徽沿江发展的路线正确性。
2020 年 12 月发布的安徽省“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并打造成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
不过安徽依然还是口惠实不至啊。
别的省设立一个省域副中心,都是要标配省委常委的,真的认定要捧芜湖,怎么芜湖一号连个省委常委都不是?
说到底,现有情况下,安徽强省会战略和协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间,是有一定矛盾冲突的,安徽对芜湖的犹豫,背后是对两大战略的犹豫。
然后,我们说南京。
南京对合肥,主要是两大威胁。
一个腹地重叠。
一个产业重叠。
经济腹地重叠:
南京和合肥,地理相距只有 150 公里,只隔了马鞍山或滁州,两座城市经济腹地严重重叠。
因为南京在江苏不受人待见,虹吸不了江苏十二太保,又离安徽近,几乎切入了安徽中部的一个突出部分,从人口流动也能看出,南京虹吸安徽大于虹吸江苏。
南京都市圈把皖北两个城市画进去,问都不问合肥的想法,而皖北两座城市,也不理会合肥,开开心心的去和南京玩耍。
更严重的是,几乎所有安徽通了高铁的城市,都有去南京的高铁站。
江苏人笑着说,南京其实是徽京。
安徽人笑着说,南京是所有安徽人心中的耶路撒冷。
还真别说,很多合肥人都喜欢跑去南京的。
这一切一切,都给霸都合肥带来很大压力。
在经济腹地上,合肥和南京是正面对决的,合肥避无可避。
在经济产业上,合肥曾经以为能避开。
合肥产业,以新兴产业为主,有家电、液晶显示器、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业等。
用合肥政府的话说就是
集终生智,芯屏汽合
南京因为是省会,所以多为国企和事业单位,主要是电子、石化、钢铁、汽车、电力产业种类。
南京只有部分产业,和合肥重叠,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但两座城市还不是完全的竞争对立,如果南京不折腾,合肥还是可以和南京差异化共存,愉快的做朋友的。
然而,南京身处江苏怪物房,江苏十二太保各个不是省油的灯,南京不能落于人后,特别是近在眼前的合肥崛起, 严重刺激了江苏省府的神经,江苏这些年也开启了强省会战略。
芜湖安庆蚌埠什么的安徽省内城市,怎么折腾,合肥都不怕。
但是南京一折腾,合肥就倒吸一口冷气了。
举个例子,合肥重金押注半导体产业,早于南京 4 年搞半导体集群,本来南京没有半导体产业的,两者差异化共存,结果南京请动了台积电来南京。
南京这个动作严重打脸合肥,南京直接将晚于合肥 4 年的半导体产业,拔高到两者平行的地步,现在每年半导体大会都要在南京举办,南京投资中科院系,把剑桥唯一的海外研究所都整来了。
还有 lg 化学,还有新能源锂电池全球四大巨头齐聚南京,南京甚至在新能源产业上对合肥都产生了竞争压力。
南京和合肥,最好的情况当然是产业错位,搞差异化竞争。
然而眼下的经济风口,就那么几个,半导体新能源啥啥的,风口就那么几个,南京不可能后知后觉的看着合肥搞这些无动于衷。
看合肥和南京的十四五规划就知道,两座城市均对下一个五年的产业进行了规划布局。
下个五年,合肥南京,难免形成竞争关系。
而南京一旦启动,副省级级别比合肥高,可调动的资源比合肥多,合肥就算先行一步,南京也能迎头赶上,这让合肥压力很大。
想体验下合肥的压力如何,可以看下两座城市的实力对比图。
序号 | 指标 | 南京 | 合肥 |
1 | 市域面积(平方千米) | 6587 | 11445.1 |
2 | 常住人口(万) | 850 | 818.9 |
3 | 城镇化率 | 83.20% | 76.30% |
4 | GDP(亿) | 14817.95 | 10045.72 |
5 | 人均GDP(万) | 17.43 | 12.26 |
6 |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60606 | 41619 |
7 | 社消总额(亿) | 7203 | 4513 |
8 | 人均消费支出(元) | 32844 | 24168 |
6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 | 1637.7 | 762.9 |
10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 | 1754.62 | 1164.8 |
11 | 额(亿) | 40056.45 | 18675.31 |
12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 额(亿) | 38189.99 | 18166.57 |
13 | 保费收入(亿) | 890.26 | 393.09 |
14 | 上市公司数量(家) | 126 | 63 |
15 | 上市公司总市值(亿) | 13912 | 7346 |
16 | 市场主体(万户) | 151.2 | 113.89 |
17 | 国家实验室(个) | 0 | 4 |
18 | 大科学装置(个,建成 +在建) | 2 | 10 |
19 | 省级和省级以上重点实 验室(家) | 92 | 176 |
20 | 高新技术企业(家) | 6507 | 3328 |
21 | 专利申请量(件) | 120938 | 76651 |
22 | 授权专利量(件)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 76323 | 41054 |
23 | (件) | 82.86 | 35 |
24 | 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亿) | 1024.9 | 572.13 |
25 | 高等学校(所) | 53 | 60 |
26 | 双一流院校(所) | 12 | 3 |
当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对合肥,要莫欺少年穷。
毕竟, 合肥是创造过奇迹的城市。
2000 年,合肥 GDP 总量为 325 亿,全国排名 82 位,跟湖北黄冈与四川绵阳一个水平。
那年的南京 GDP 多少?1021 亿,全国位列 19。
20 年弹指一挥间,合肥从 325 亿冲到了 10046 亿,增长了 30.9 倍,而南京只增长了 14.5 倍,前者总量从占后者的 $31%$ ,一跃至今天的$67%$ 。
毫不客气地讲,合肥真正做到了“跨越式发展”,因为在全国百强城市里,以一代人的时间横跨 60 位排名的城市,只此合肥一家。
合肥:“莫欺少年穷!”
然而,即使如此,南京家底也还是有些的,即使合肥一路追赶,也很难赶超。
合肥 145 规划,定的是年均 $8%$ 的增长率,全国最高,第二名成都定的是 $6%-8%$ 。
南京定的比较保守,是 $6.5%$ 。
一个 $8%$ 一个 $6.5%$ ,看起来合肥很有信心啊,要赶超南京?
no。
合肥现在是 1 万亿,南京是 1.48 万亿,南京基数大了近乎一半。
就算合肥 5 年年均增长 $8%$ ,南京年均增 $6.5%$ 。
5 年后,南京也是 2.02w 亿,合肥才 1.46 万亿,合肥依然没缩小多少差距。
合肥真的要挑战南京的话,不年均增长给 $9%10%$ ,是不够看的。
但合肥定 $8%$ 这个增长目标,都已经是全国第一高了,合肥敢定更高的 $9%$ 和 $10%$ 吗?
合肥心里也没底啊。
合肥最大的希望,可能是寄托在南京犯错上。
这次南京抗疫十分拉胯,如果秋后算账,能直接震荡,塌方式反腐,将大大延缓南京经济发展,一大退一大进中,合肥才真的有机会。
四、破局
南京对合肥,一个经济腹地重叠,一个经济产业重叠,是合肥未来发展最大的不可预期因素。
合肥和南京的关系,一个可以说是在华东地区复制了成渝争霸格局。
合肥是成都,南京是重庆。
南京和合肥经济腹地重叠,南京要发展就要西进安徽,这个国家改变不了。
国家能改变的,就是统一规划统筹两城产业格局,保证南京合肥差异化竞争,一体化发展。
这个带头协调的机构,最好由长江经济带发展小组带头。
这样,合肥才能比较好的破局离南京太近的难题。
另外一个问题,离长江太远的问题,合肥有高人,安徽有高人,或者说,国家有高人。
给出了漂亮的解题方法。
那就是引江入淮 一号工程。
合肥不是离长江远吗?无法跟上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吗?
没问题,我把长江挖到合肥门口!
“如果听名字好像这是一条引水工程,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不过它的意义除了引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航运。
引江济淮的主体部分位于合肥境内,缺水的合肥居然是全国 28 个主要的内河港口之一,是不是很出人意料,要知道合肥无论离长江还是淮河都超过了一百公里。
合肥的航道居然是一条名不见经传,叫南淝河的小河,这条河流基本上位于合肥市境内,也是巢湖的一条重要的支流。
这条运河是按照千吨级的航道标准建设的,并且还向北延伸到皖北和河南省,到时候千吨级的大型货轮,可直接从河南及皖北进入长江甚至入海。
引江运河修好之后,千吨级船队可由长江和淮河直接进入合肥。
试想一下,从长江中上游运输大物进入山东、苏北、皖北和河南,当然还有长江以北的安徽,走哪条航线最近最快?
走京杭运河要绕行半个安徽和整个江苏,而且京杭运河运力已经饱和。
南北的经济互动日渐频繁,无论是安徽还是山东和河南,都是人口
和经济广阔的市场。
这样一来合肥港将成为全国性的航运枢纽,更是整个安徽的航运中心,到时皖北的阜阳和蚌埠的航运地位也会得到加强。
现在合肥的高铁和高速及航空能力都十分强大,运河一旦修好,合肥的全国交通中心地位将变得更加牢靠。”
省府之所以对芜湖还在犹豫,就是因为这个工程吧。
这个工程搞好了,不靠长江的合肥就是真正搭上了长江经济带的东风了。
而南京相对合肥来说的黄金水道优势,也就没了。
安徽也真的舍得下血本。
合肥城市面积 pk 不过南京,那就让合肥吞地。
合肥没有南京的水运条件,那就给合肥挖河。
不过,你要知道,这个工程不仅是安徽的天字第一号工程,也是国家层面上的工程。
2011年03月任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15年07月任安徽省委副书记;
2015年08月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兼);
2016年08月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兼);
2016年09月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党组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兼);
2016年11月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代理省长、党组书记;
2017年01月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2-3]
2021年01月任水利部党组书记; [1]
2021年02月任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4】[6]
注意到了细节没有。
水利部的副部长下去历练,去的地方正是安徽。
然后,17 年引江济淮工程正式开工建设,17 年那位就顺利接任职安徽二号。
随后,他带着安徽父老乡亲的期望,重返京师,执掌水利。
所以岱岱说,引江济淮这个解决合肥发展制约的重大工程啊,不仅是安徽的意志,也是国家的意思。
不得不说,合肥真的是幸运啊。
“合肥,你在抱怨离长江太远,离南京太近?”
“地方没有竞争不是好事,竞争没有悬念也不是好事,南京对你的优势也太大了,这样搞不好调动你们的积极性,合肥,我给你个米字型高铁,再给几个国家实验室。”
“合肥崛起了,散装江苏总该眼红心急了吧,总该知道还是要强下南京了吧。”
“对了,你合肥既然不靠长江,那我就派个人下去,帮你把长江挖到你家门口吧。”
合肥,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合肥的瓜友,要努力奋斗,用心奋斗啊,和南京好好上演一场华东地区的龙虎斗,在良性竞争中彼此进步,携手共进,不要辜负了国家的一片厚爱哦。
关注唯一备用号不迷路不失联岱岱唯一备用号唯一备用号,关注不失联
公众号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 $^+$ 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sevenmona (每日最新圈文)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