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都在搜集信息资料,昨天都拖更了,今晚怕又要写不完,湖南省内格局,可能有上下两篇。

拿破仑说,“看一个国家的地图,就能知道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

岱岱今天也可以这样说, “我只要看一眼湖南的地图,就能知道湖南的省内格局。

不多说,上干货。

左边是三座山,南边是南岭,右边是罗霄山,北方是洞庭湖。

可以说,湖南是三面环山,一面隔湖的类 “盆地” 地形。

湖南的地形,是椭圆形的,看起来有东西南北中四个重点。

看行政区划图,湖南的四方重点,应该是西北角的张家界,东北角的岳阳,西南角的邵阳市,和东南角的郴州市,以及中部的娄底湘潭。

但是,人类的主要活动区域或者说更适合发展的地区,一般都是平原丘陵地带。

山地高原是不适合人类大规模发展的,在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山地高原也一直是发展舞台上的边缘角色。

湖南的地理导致了,湖南精华区域不是呈现椭圆形,而是呈现条状的骨头形状。

换算成行政区划上,大概是这样——原谅岱岱美术拉胯,不会作图,大家将就看下吧。

是不是像一个骨头?

这里,没有说湖南是一根难啃的骨头的意思。

单纯从地理形状上来说是骨头的样子,这个意思。

如果湖南是椭圆形,那么就会闪有四大支点一个中心的。

但湖南本质上,是骨头状的,那么重点就是骨头的前后两个头,和联通骨头的中间了。

是的,这几个地方就是:

西北角突出部的常德东北角突出部的岳阳西南角伸出去的永州东南角伸出去的衡阳以及骨头中间的长沙P一张图,就是这样——首先,岳阳,是最好了解的。

湖南这样的地形三面闭塞,只有北方的洞庭湖,对外交流最方便。

整个湖南的精华,就是洞庭湖平原。

长沙作为湖南千年以来的省会中心,就是如此由来。

所以, 长沙对湖南,很重要。

有意思的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是链接起来的,湖南湖北这个南北分野,就是洞庭湖。

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中国的版图可能是这样,看看你家的位置什么样?

2018-12-18 00:26

洞庭湖平原上的岳阳,早时候就一直是湖北的。

但是封建时代有个惯例,中央王朝为了削弱地方割据的地缘潜力,常常让各省犬牙交错。

在这个军事考量的背景下,明清时代将湖北的岳阳,分给了湖南。

这对长沙和岳阳,都是天大的利好。

因为岳阳位于长江岸边,是湖南省唯一的战略出口位置,它是湖南省的长江之窗,其战略意义好比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欧洲之窗,

记得建国后广西的张云逸,找到叶剑英说,可以把广东的钦廉地区给广西吗,因为广西没这个地区就完全没有出海口,成了内陆省份。叶剑英同意了,这才有广西后来的北部湾战略。

广西获得出海口还是建国后的事,而湖南在明清时代就拿到了宝贵的长江门票。

这对岳阳也是巨大的利好。

如果岳阳留在湖北,其长江水道的优势在省内不再独特,湖北不会对岳阳有多少优待措施。

岳阳在湖北就是凤尾,在湖南就是鸡头。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就是这个道理。

常德也好了解。

看到这一块地了吗?

是的,这一块地绿油油的,平原,大好发展潜力。

还有几个水系,交通跟是便利。

常德实际上拥有湖南最好的自然条件,坐拥西洞庭和澧州平原,独享沅澧两大水系,其下辖的津市实际上是地级市的架构,只是现在由常德托管。常德下辖的各区县大部分处在平原地区,都具备独立发展的能力,不存在岳阳的平江、衡阳的祁东这样拖后腿的贫困县。

历史上,常德的地区产值甚至经常超越长沙,居湖南第一的位置。至今,常德农业产值仍然是湖南第一,以不到湖南十分之一的面积,可以养活湖南三分之一的人口。作为全国性的粮食产区,这就是当年为什么日军要进攻偏僻的常德,而国民党派王牌74军驻守常德的原因。

还有,常德因优越的自然条件,而诞生了芙蓉王,千亿烟企。

了解这一点,就可以理解,常德的经济下限反而是三个市当中最高的,常德的发展可以辐射带动湖南西北地区的发展。

在地形图上看一眼,就能知道常德的优越性的重要性。

常德曾经很风光,但后来却很被冷落。

因为常德帮。

令计划落马引发的反腐风暴:中央开始点名“湖南常德帮会”[图]

时间:2017-10-23 15:14:10

今天这篇是地理视角,后面岱岱再写。

常德人是湖南人里的异类,这个后面岱岱会好好的写下。

岳阳和常德,这骨头上的两个头,好理解。

永州

但是,骨头的其他地方,长沙和永州,出现了问题。

你看长沙,虽然处于骨头联通南北的中部,但长沙是一个正经的扁平区划。

而湖南这根骨头,是呈倒立的南北方向。

长沙要贯通湖南这块骨头的南北,要更好的辐射带动全省发展,长沙就应该朝南北发展,而不是朝东西发展,去带动湖南

东西发展。

西部是隔壁江西,要你长沙带动吗?东部又是山地没啥人,干嘛多费力?

所以长沙往西发展,有些人的意见挺大的。

一句话,长沙往西发展,是长沙地方的最优解,但不是湖南整体的最优解。

没办法,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就是有这样一个致命的缺陷——行政区划东西扁平无法有效带动湖南南北发展!

所以湖南的最优解,绝对不是强长沙这个省会。

要是单纯的强长沙,湖南这根骨头是要南北不通,要被拦腰斩断的。

而长沙这个行政区划的缺陷很难改变,湖南为了解决这个缺陷,出了个高招——长株潭一体化!

你不是嫌弃长沙不是上下走向吗,那长沙加上株洲湘潭,你再看看,这是什么走向?

是的,原本东西走向的长沙,加上湘潭株洲,就是南北走向了。

就成了骨头中间联通上下的重要部分了。

永州

这里,最关键的是株洲。

株洲的地形完全就是南北条状,简直是为弥补长沙缺陷而量身定做的一样!

株洲,是长沙的天赐!

可以说,株洲是需要长沙,但是长沙更需要株洲!

没有株洲的长沙,不是一个合格的省会!

所以, 长株潭一体化中,株洲优先度比湘潭高。

湖南用长株潭一体化解决了长沙无法有效辐射带动整个湖南的困境。

但是在骨头西南角的永州上,湖南就无法解决了。

为啥?

因为长沙的问题根源,还能通过省内资源的调度统筹解决,但永州的问题根源,却是省外。

是的,省外虹吸。

从方向上看,永州是靠近广西的。

但广西的经济实力远不如广东,湖南南部受到的省外虹吸,就是珠三角。

永州要是自己立得住,还能守住元气不被吸。

但是,永州是连接广西和湖南的节点,湖南对和广西打交道的热情没有,永州自然在省内的重要性远远不够。永州只是连接广西和湖南的节点,重要性不够。永州目前只有湘桂线、洛湛线两条铁路经过,通往广东的高速公路主要也只有G55,交通限制了永州的发展。

于是继郴州人屁颠颠的跑去珠三角发财后,永州人也调头南下,去珠三角愉快的玩耍了。

永州常住人口547万人,户籍人口645万人,人口流失相当严重,近100万永州人在外地工作生活。

湖南这根骨头的左下角,断了。

左下角断了,湖南下面就站立不稳,还好,湖南下面还有一角。

是的,衡阳。

衡阳比永州实力深厚的多,在人口和规模上都是湖南第二大城市。

交通是永州的死穴,但衡阳不是,衡阳是铁路、高速、运输物流的枢纽,是湘南地区地理的中心。现在的南宁铁路局,武汉铁路局,广铁的前身都是衡阳铁路局,可见其交通优势。

衡阳古时候就因为区位优势和地理位置,成为湖南南部的大哥,建国后,也是湖南的工业重地,厂矿企业多如牛毛。

当然,衡阳也就是比永州更血厚,该被珠三角虹吸的时候,还是得虹吸的。

当年国企改制以后,衡阳大量厂矿企业倒闭停产,原企业里面的技术骨干、产业工人大都南下深圳,为深圳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现在深圳的很多厂矿企业,老板或技术骨干多是湖南人。

湖南要的不是衡阳发展的多好,要的衡阳有一定发展,对珠三角虹吸有一定抵抗能力,这样南部的郴州永州,就不至于人口全跑去珠三角。

就近原则跑去衡阳发展,湖南就还能肉烂在锅里。

“衡阳还是湖南接壤城市最多的城市,分别与娄底、湘潭、株洲、邵阳、郴州、永州六市接壤!如果衡阳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那么将会有强大的聚集效应,从而带动整个湖南南部经济的发展。

目前湖南的经济就是北强南弱!

所以,衡阳是湖南的南大门。

如果衡阳再失守,那株洲都要被珠三角虹吸了,等于珠三角打到了长沙城墙下。

湖南也就彻底的北强南弱。

现在,永州失守衡阳补上,长沙加上湘潭株洲弥补自身缺陷,湖南这根骨头,在今天就这样成型了。

常德岳阳

其中,岳阳和衡阳是湖南地级市,省副中心城市。

为什么同为骨头重要部分的常德不是副中心呢?

还不是因为常德帮。

下一篇聊聊这个常德吧。

以上,就是湖南的省内格局。

有意思的是,湖南这些年省内GDP排名,也遵从这个规律。

省内前五,都是骨头的重要部位。

当然,湖南这篇仅仅是精准角度切入的一篇。

从一张湖南地理图入手,告诉你地理不仅决定一地的战争外交,还能决定经济发展。

后续岱岱会重点写这几个湖南城市。

长沙一路向西的前景到底如何?

株洲的历史为何说是一路屌丝逆袭的历史?

长株潭战略有何利弊?湘潭发展为何总差一口气?

湖南对岳阳的战略认知有几个阶段?

当年衡阳贿选案背后是省委斗法?

惊动中央的湖南常德帮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为什么说常德人是湖南人里的另类?

以上这些,岱岱争取都塞进下一篇吧。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

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

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十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sevenmona (每日最新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