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_怎么崛起
文章目录
上个十年,我们有四大地缘经济发展格局。
沿海开放,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
前面,岱岱讲了广东江苏为代表的沿海开放,讲了 $3+3+3$ 的西部开发,就差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了。
东北的事,要说来话长,今天, 我们聊聊中部崛起吧。
中部崛起提出的背景:
我们是改开初期提出的沿海开放,90年代末酝酿的西部开发,04年提出的东北振兴。
中国虽大,区域划分就几个,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前三区域都有政策扶持了,就中部没有,加上那几年,中部因发展质量比不上东部,发展速度又不及西部,“中部塌陷”在02-04年,成为全国上下热议的一大区域话题,推动中部崛起势在必行。
然后,兼顾全国平衡的中部崛起,在06年,给出了。
“中部六省间频繁互访,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中部六省间多条高速公路、水运航线开工,在合作中迈出了第一步。
与此同时,中部办的成立为促进中部崛起,加强区域协作创建了新的机制,而中博会、中部崛起高层论坛等也为探讨、完善中部区域合作搭建了交流、沟通、合作的平台。”
至此,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都凑齐了。
中部崛起的重点:
胡编有句话,大家都发钱,等于大家都没发钱。
我们同时提各区域战略发展,其实就是哪哪都要发展。
哪哪都要重点发展,其实就等于哪里都没有重点发展。
所以虽然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都有了区域发展政策,还是需要搞出个轻重缓急的。
宏观上,重点当然还是当时最弱的西部。
一个细节就可得知,我们给了西部最低的企业税率,这个中部和东北都没有的。
谁最弱,谁就最急需扶持,力度就最强,政策也要搞按需分配,中部东北还有历史根基,就不要和西部抢了。
那么中部发展的重点是哪呢?
中部有六个省份。
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看起来,我们似乎应该提倡六省雨露均沾,实际上,我们没法做到他们也不想这样做。
提出中部崛起,中部六省实际上没啥战略互补的地方,有南有北,行政无法协同发展经济,基本都是中部竞争的态势,
另外,中部六省各大城市中,有一个城市行政级别和历史成绩,鹤立鸡群。
那就是武汉。
行政级别——中部6个省会里,只有武汉是副省级城市。
副省级城市从1994年起,就再无扩容之举,基本固化了。
郑州、长沙就算今天GDP早已破万亿、人口超千万,但至今依旧只是普通省会城市,不是副省级。
历史成绩。
山西省会是太原,河南省会是郑州,安徽省会是合肥, 江西是南昌,湖南是长沙,湖北是武汉。
六个省会中,郑州和合肥的历史资格最低,属于建国后才发的一批,历史上太原南昌长沙还行,但近代就嗝屁了。
只有武汉,在古代近代建国后,都是独一的存在。
特别是近代,上海号称大上海,武汉号称大武汉。
从历史表现看未来预期,从行政级别看资源优先,武汉都是中部六省当之无愧的第一城市。
当年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一经提出,最利好的城市,就是武汉。
岱岱旧文写过,武汉当时风头最劲,野心也最大,一时成为华中武霸郎。
让我们回顾下,大武汉的霸气历史——同在长三角地界混的合肥,是金龙搞起来的,特点时代下的光辉成就,但合肥霸都的名号其实应该让给武汉,因为合肥也就靠做强省会的战略称霸安徽省内,但武汉在上个十年就已经“拳打省内”了,吃掉了十堰的东风,搬走湖北其他省市的家底,新时代武汉不仅“拳打省内”,还“脚踢省外”,是中部真正的武霸郎。
新时代坐大省会战略,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平铺发展已没有足够资源支持和土地的时候(零几年的研究表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最消耗耕地的,耕田红线下中国不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而采用了坐大省会搞城市群),采用的指望省会虹吸全省资源后辐射带动全省的战略,但往往事与愿违。
合肥贵州这样的,坐大省会后还有点可能辐射带动全省,毕竟位置正中且高铁网络,自身肚子也大的有限,可武汉不在湖北中部而偏处东部,湖北地势是南阳盆地 $^+$ 山地围绕,地缘位置注定了武汉辐射能力有限。
南昌坐大对江西也辐射带动不了,南昌太偏北部了,赣州如果不起来,西就一只翅膀飞,南昌赣州比翼双飞双核驱动,一个抱长三角大腿,一个抱珠三角大腿,是最好的,所以赣州省委常委的位置的确是价值千金。
而且武汉胃口太大,人口千万级加高校资源,土地面积又大又是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多少产业链都吃得下稳的下来,湖北爸爸对有武汉这样能吃的娃,也是亦喜亦忧。
武汉港口
好在,湖北在21世纪初就不奢望武霸郎辐射带动湖北了,已经定下了多点开花的战略了。
湖北有武汉、宜昌、襄阳这三个国家钦定的省中心城市,特别是襄阳经过了一次“官场血洗”,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襄阳被被寄予厚望。
湖北襄樊发生该市最严重腐败案74名官员落马
NEWS.SOHU.COM 2003年10月13日08:35 红网潇湘晨报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
“前后6任襄阳书记,共同出席19th,全国都属罕见。”
看到庶出的襄阳被定位省中心城市,而且如此受重视,广西的柳州哭了。
柳州所在的广西,首府是南宁,南宁虽然看起来处于中部,人口面积都适中,但南宁和武汉都是填不满的无底洞,武汉是自身发展上限高,湖北举全省之力都填不满,南宁是自身能力不济,广西全省怎么喂都喂不饱。
这就苦了柳州了。
堂堂的广西工业之光,堂堂的五菱汽车所在地,连一个省委常委的位置都捞不到,别的省要是有柳州这样能自力更生的工业城市,早就当块宝了,柳州这些年不仅完全没有条件像襄阳那般得到省里的精心照顾,铁路交通卡卡卡,企业厂子搬搬搬,不得不倒贴喂养省会,一路咬着牙发展,可以说,只要广西给柳州一个省委常委的位置,柳州人的底蕴和拼劲绝对能给广西物超所值的回报。
好吧,扯远了,回到武汉。
既然省内对武霸郎开绿灯,武霸郎拳打省内后就开始脚踢省外了。
不说离得武汉近的长沙是彻底熄灭了中部称雄的心,长株潭一体化的发展上线竟然不是长沙,而是武汉能不能哥俩好拉长株潭一把,长沙还是安心过小确幸的日子吧。
就是南昌九江的昌九一体化都过的不顺意,南昌没有长江的港口,昌九一体化南昌最想要的就是九江的长江港口,没想到长江边上的武汉还想横刀夺爱,想整合长江中游港口群向下游皖苏叫板,而且江西是农业省不是工业省,自然资源输出省的年生成箱量有限,九江港绑定江西发展前景一般,也需要找别的生意做,这下南昌郁闷了:
“武汉你吃着碗里的还要看着锅里的,可我碗里的都没有啊!”
其实,历史上九江人还是很牛逼的, 江西商帮最牛逼的宋明时代,民风彪悍的九江人在武汉客场作战,垄断了武汉的很多生意,都是九江人和武汉人打架打出来的地盘。
九江人的战力令人印象深刻,上个世纪的时候,九江人足球很是牛逼,很是牛逼,九江人超喜欢足球那时候,有次九江人跑去南昌看九江和南昌的足球比赛,足球比赛后发生了球迷打架冲突,九江人战斗力十足,客场作战在人数少于南昌人的情况下,从球场一路打到火车站,硬是没让南昌人占便宜,最后从火车站安然回九江,给南昌球迷留下了一辈子耻辱的记忆。
九江老表
九江人客场作战 就没输过,宋明时期客场作战武汉,就流行这样的话:“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十个湖北佬抵不过一个九江佬”,讲的就是宋明时代九江人在武汉叱咤风云,后来演变成“十个湖北佬抵不过一个江西老表”。
九江人也是为所有江西人脸上贴光了。
这样战斗力彪悍的九江人,当年曾力压武汉的九江人,现在只能和南昌一起抱着武汉的大腿叫声“大佬手下留情啊”,不得不说,风水轮流转啊。
昌九一体化对武霸郎的喊话
记得郑州还没定位国家中心城市的时候,中原城市群还没出现的时候,武汉有次做了一个发展规划,规划中武汉把郑州拉进了武汉大都市圈的范围,要中原给武汉当经济腹地!
可见武汉的心有多大手有多长。
这让郑州十分的反感,郑州有人隔空对骂:“你武汉手也伸的忒长了吧”,后来郑州在上面直接的关怀下两级跳,被扶正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落地,武汉才彻底死了对中原经济腹地伸手的念想。
所以啊,安徽的合肥算什么霸都啊,安徽的瓜友就不要和岱岱诉苦了,你们家的合肥也就“窝里横”,让他出来走几步试试?和南京杭州比划比划?
看看湖北的武霸郎,那才是真正“拳打省内,脚踢省外”的狠角色,长沙南昌才是要宝宝心里苦。
武霸郎
武汉的上限的确很高,武霸郎一直有个和上海齐名的念头,毕竟民国初期是“大上海”和“大武汉”并称的,长江经济带侧重内循环的新时代,武汉的确有追求达成这一愿望的可能,国家也有动力酝酿给疫情后的武汉大礼包,就是武霸郎真的神功大成的话,估计周边的长沙南昌都要佛系了。
武汉最有机会从中部崛起中脱颖而出,小览众山,而有些地区的发展,更不争气。
比如山西。
山西那些年赶上煤价上天的好时节,可能是近千年来山西最有机会跨越式发展的时代,但山西只想着挣快钱,发展煤炭能源产业升级转型和工业培育没有成功,反而是煤炭黑金腐化了一批山西干部,白白浪费了宝贵的那几年。
新时代初始,山西塌方式腐败震惊中国,随后干部大动荡,大病初愈的山西后来转型当时正在风口的旅游业,大搞市政建设,让各地干部领导上台宣传城市旅游,结果遇到了地方债收紧和消费降级下的旅游业回归理性,赛道再一次踏错。
连错两次,山西发展基本固化了。比如江西
江西完美的错过了中部崛起。
三个原因。
1、 苏大老虎来了,不搞工业搞绿化。
这个是最重要的,主帅无能累死三军,这个岱岱之前写江西时候写过,前任给江西留了承接东部制造业转移的良好基础,但苏大老虎一来那些都浪费了,就搞绿化,这个不用细说, 江西人都知道。
2、 押注昌九一体化。
江西在那些年大搞南昌,大搞南昌九江一体化,除了了上海来的文涛把南昌拉了一把,搞了红谷滩新区外,南昌就没啥拿的出手的东西了,对接上海对接长三角一直原地踏步。
还费力气搞昌九一体化,也不想想,昌九一体化是南昌和武汉竞争长江中游的港口,武汉的经济腹地和南昌的经济腹地比,九江的港口优势和武汉的港口优势比,昌九一体化的上限,摆在那里,自己图个温饱是可以的,想带动全省发展,昌九一体化远不够格。
3、 赣州也耽误了
江西在那个年月,忽略了赣州的发展,省里不重视,加上贪官耽误。
李bingjun之前的赣州,可以说都是在混日子,那个前赣州一把手还是个有名的贪官,辞任搞万民伞的作秀,耽误赣州好多年。
赣州的人口和面积,几乎是江西的一半,江西又是长条状的省份,南昌在北部的顶上,南昌发展的再好也无法带动一个省的人,需要赣州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安徽建国后设立省会,没有设立在长江口的芜湖,而是设立在中部的合肥,就是一个高招,当时安徽经济发达的地方都是南部的长江沿岸,北部都穷死,如果省会还是南部,那安徽的区域发展分化就更无法控制了。
合肥定为省会,是真的太精准了。
江西的南昌也很靠北,不适合带动全省, 江西能不能学安徽一样换个中部的省会城市呢?
江西学不了的。
因为安徽最牛逼的城市也就芜湖那些个,历史成绩可以但不能说是毫无争议的省会,而江西的南昌是有历史定位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千年以来都是江西的省会。加上八一建军都在南昌,南昌是建军的地方啊,南昌的省会地位是无可动摇的。
江西不可能改省会城市,只能两头发展,南昌拥抱长江经济带,赣州拥抱大湾区。
但江西已经错过了中部崛起的那些年了。
湖南:
湖南要写,是要写一个系列的,这里先简单提几点吧。
在中部崛起那几年,湖南的长沙不是没有机会,但可惜长沙对面就是武汉,在武汉武霸郎号称要将整个华中都纳入经济腹地的年月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湖南人也有点心虚,怕重注押长沙和武汉硬碰硬,上限很难达到。
所以湖南很务实的没学押注昌九一体化的江西,掉头搞了长株潭城市群,分散投资,不和武汉刚正面。
另一个原因是,湖南多是三线建设留下的国企,各个国企都分在各个地级市,如果要强省会就得学南宁那样,吸血全省,把企业都搬过来。
南宁因广西省情特殊,自治区嘛,所以有这样的推动力,碗里抢肉,而湖南民风彪悍,官场风气也好斗(湖南干部这点不讨人喜欢,另外湘籍干部意识偏左,敢把打压炒房定性为阶级斗争,所以湖南过去出高层人才出的不多,希望以后能多给湖南一些机会),长沙抢肉是抢不动各个地级市的,湖南就顺水推舟的搞轻度强省会下的分散投资。
在这里湖南利用国企的优势,押了三个产业集群,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航空动力产业集群、
湖南这三大产业集群基本成形,已经有世界级规模的雏形了。
民营企业的话,湖南不怎么给力,好像就手机屏幕的那个产业链,和槟榔产业链。
因为是分散投资,所以长沙在当时未能脱颖而出和武汉叫板,现在长沙靠着房价低和网红经济,反倒更有势头。
那时,六个省份中,其他省份的省会,基本都无法叫板武汉。
看起来,武汉真的能一统中部了,然而,让武汉跌眼镜的是,两个城市的意外崛起,打破了武汉一统中部的野望。
哪两座城市?
一个郑州,一个合肥。
上个十年,郑州和合肥是怎样崛起的?
郑州和合肥的未来发展预期又是如何?
我们,下回分解
吃瓜群众关注小号
岱岱唯一备用号
唯一备用号,关注不失联
公众号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
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
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sevenmona (每日最新圈文)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