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减税,中国到底跟不跟?

这两天在忙小圈子的事,邮箱的事很费力费时,但为了安全长久,还是得整理完,这也导致昨天拖更了,岱岱在这里说声抱歉。

一小圈一个微信群,打算把人数都限制在 500 人以内,既小而精,这样发文不乱也好交流。目前吃瓜 1 圈已满,已暂停加圈,下次开圈再行通知,圈里的文章收集完邮箱后即发。

这两天,都被美国减税刷屏了,估计都是渲染美国如何英明,是如何的一招出而天下定,中国成最大输家。

但实际上,美国人自己都对这次减税,忐忑不安。

这是最近美国人的一个段子:

美联储的格林斯潘,去见上帝了,一脸忧郁。

格林斯潘:“上帝,我有三个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上帝:说吧孩子。

格林斯潘:上帝,你能让企业雇用美国人而不提高企业成本吗?

上帝笑了:我不能。

格林斯潘:你能让人们用美国货而不提高生活成本吗?

上帝皱了皱眉头:我不能。

格林斯潘忐忑了片刻,还是开口了:“我的上帝,你有办法大规模减税而不提高财政赤字吗?”

上帝支支吾吾的说:我……不能。

格林斯潘摊开手说:“但是,上帝,我知道有人能。”

上帝惊呆了:“谁?”

格林斯潘:“特朗普。

上帝晕死过去…

世上从无万全之策,宇宙遵从质量守恒,减税这招,又岂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十二月,美国加息势在必行,这边要加息这边就减税,一边要缩减财政赤字,一边要扩大基础建设,一边还制定扩军计划,真不知道川普是怎么画出的这几块大饼的。

想到这些方方面面,美国国内,也是吵的是不可开交。

华盛顿权威智库(官方机构),对特朗普减税政策,公布的研究显示:减税的大部分收益,无论是按美元计算还是按税后收入的比例计算,都将由高收入家庭获得。

最后得出的是:到 2027 年,近 $50%$ 的减税福利将由 $1%$ 富豪阶层所独享。

即使美国减税能拉动一定的低层就业,但是底层已然分不到那块最大的蛋糕。

川普税改方案,一言以蔽之:

富人吃肉,中产买单,低产喝汤。

想想美国之前一直赖以自豪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要在川普手里变成胡夫金字塔了。

而低层民众喝汤的日子,也不会持久,因为在全球大减税的背景下,你还不一定能成功回流产业。

去年 G20 会议上,通过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加强国际税收政策的协调。

完善全球税收治理构建国际税收新秩序 G20为国际税收改革指明

2016年8月29日-各经济体要加强政策协调,制定更具针对性税收政策更好支持研发和创业创新税收新秩序,需要提高税收的透明度,加强税收能力建设,这也是G20国际税收工作.
world.huanqiu.com/hot/.百度快照

楼继伟:G20国家在税收领域协调合作空间很大搜狐财经搜狐网

2016年7月23日-增长的国际税收新秩序》时表示,当前,G20国家在税收领域的国际协调与合作仍加强税收能力建设方面,G20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税收政策领域www.sohu.com/a/1072631..-百度快照

中国主场上,老大拍胸脯地说:干了这杯酒,大伙别乱搞减税啊。老大是一口闷了那杯酒,然而西方友人们干了那杯酒后,并不给我们面子。

17 年 4 月 1 日,英国新的财政年度,一系列新减税政策生效,公司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等都将降低,企业税率定在主要经济体中的最低水平,从目前的 $20%$ 调低至 $15%$ 以下。

这是英国,看下法国,17 年 7 月 8 日,法国宣布,18 年法国强制性征税金额将减少“约70 亿欧元”,“2022 年以前,强制性征税将减少 200 亿欧元”。

$\bullet$ 英法是这样做的,德国呢?早在 17 年 1 月,精明的德国人就搞事了,对税收体制进行彻底改革,通过减税政策每年为企业和经济发展减负 150 亿欧元。

$\bullet$ 这是发达国家,再看看发展中国家,也是早在 17 年 2 月,印度宣布减税,占纳税人比例高达 $52,7%$ 的人群将直接收益。

以上新闻,皆可百度。

一句话,17 年一开始,世界各大国就开始进行减税竞争,从年初欧洲到年末的美国,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性减税战争已经打响。

经济摆烂多年,各国暗无天日,大国们这下集体发作,纷纷修炼七伤拳以求打通任督二脉。

如果不是因为这股国际风潮来的太猛,一年就吹遍全球,对法案争论不休的美国参议院能否顺利通过,还真难说。

51 比 49 通过,真悬。

当年里根减税,造就美国“20 世纪最持久的繁荣阶段” ,这次川普减税,结果会如何?

西方有一句名言,黑格尔说:历史喜欢重复两次,一次是喜剧,一次是悲剧。

里根是喜剧,那么川普是?

果然是喜剧……

而随着美国减税的尘埃落定,杭州西湖畔的 G20 一纸协定,彻底化为乌有。

某人很头痛,面对这轮全球竞争性减税牌局,中国到底是跟,还不是不跟呢?

上曰:”刘鹤先生,有何教我?

“政治和经济从来没法分开,经济学从来都是政治经济学。
1、由于税收急剧减少,支出的压力全面加大,政府赤字的规模占 GDP 的比重也有所提高。
面对各方面要求减税的压力,财政和税务部门出现了明显的惜税心态。

2、严肃财政纪律,力争使财政经常项目的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3%$ 的水平,政府扩大财政赤字的要求将受到各方面制度的有力制约。

3、深化财税改革(特别是建立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财政体制和推进资源税、增值税扩大范围,所得税等改革)

4、开展试点,在建立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征收对象和标准、税收归属和使用等方面积累经验,研究开征房地产税,以此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并获得扩大公共服务的税源。

危机爆发后,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三大挑战同时摆在决策者面前,应当采取行动的时候总会错过时机,应当采取宏观扩张政策的时候则采取紧缩政策,应当开放和进行国际合作的时候往往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应该压缩社会福利、推动结构改革的时候却步履艰难甚至反复和倒退。

金融危机后的市场力量从来都是高度政治化的力量,如果仅从经济角度认识问题而忽视了政治属性,就会犯重大的判断性错误。

权威人士上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