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都没有经济学,只有政治经济学。

题记瓜友们,晚上好。

昨天文章,写了美国大放水导致了它历史新高的通胀,让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压力山大,并在昨天的最后,铺垫了关于人民币汇率和大宗涨价的关系。

今天,岱岱好好和大家聊一聊这些复杂深奥的经济学名词背后,真正的政治真相。

首先,这轮大宗涨价的本质是什么?

看起来,是全球货币滥发,资本天然投入到大宗商品中推高的行情。

就像当年次贷危机后美国大放水,大宗也应声而涨,美国CNN采访别国投资者,有个法国投资者对着美国的镜头,说了一句名言:

“美国可以创造美元,但只有上帝才能创造石油。

历史来看,这轮大宗上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但从政治角度来看,大宗上涨有很多政治意味。

凯恩斯说:“任何政府都天然有通货膨胀的冲动,因为通胀能让政府收隐性的铸币税。

中国大放水,会推高cpi推高资产泡沫,自受其害,因为人民币的池子不多不大,人民币也不是国际货币,无法大规模流出去。

而美国大放水不同,美国有美元霸权,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还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所以美国比中国多了两个货币池子——海外美元+大宗商品。

这两个池子,够大够深,全球仅美国才有,这大大缓解了美国超发货币的压力,让美国可以更加任性的印钞票。

每次超发美元,要么流向海外,要么流向大宗,而大宗上涨,基本等于将通胀压力转嫁给世界承担。

主要是转嫁给需要购买大宗的生产国家,中国、印度、越南、台湾等制造大国和制造地区。

在之前,大宗涨价最影响的就是中国,而这轮疫情中,全球就中国复工复产回来,台湾地区疫情都爆炸了,印度更不消说,所以可以说,中国受大宗涨价影响首当其冲。

中国怎样的影响呢?

主要有两个传导路径。

“第一条路径是过剩的美元流入到国际贸易循环,带来了进出口贸易繁荣的假象,中国一季度对美出口贸易额创新高,美元哄抢物资,国内对美过度出口的后果是国内某些品种也出现缺口,通胀从国外传导到国内。

第二条路径是国外金融资本和垄断产业资本合作,通过炒作供应,利用期货、期权等工具集中资金、信息和渠道优势将上游原材料价格炒高。

美元霸权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用物资换取贬值的美元,而换来的美元只能高价买美国指定的铁矿石、芯片、大豆、原油等美元定价的品种,实现美元的回流。”

所以最近外贸火热,但很多人依然不满。

中国外贸的结构性还是比较中低端,没有多少议价能力,也不懂联合起来涨价,大宗涨价了原材料涨价了,出厂价不敢涨,利润被大大侵蚀了。

看起来开工开的火热,开工开到广东江苏浙江都电力不足停电了,但单子一结,根本没赚什么钱啊。

不是说全球抗疫中国最好,不是说成功复工复产的中国能有外贸的红利机遇吗?结果这个抗疫成功的红利机遇几乎没吃到。

而美国还离不开中国的低廉产品,现在美国厕纸都涨价15%了,美国人在抢购厕纸,在中国低廉的产品支持下,美国通胀都历史新高的4.3%,如果中国能涨一下,美国通胀岂不是更要上天?

中国被美国坑,累死累活的降低美国的通胀压力,自己被输入性通胀搞不能自理,所以有人不服了。

在一个劲的吐槽:

有人就在吐槽了:

“钢板的吨毛利已经达到1500,成本低一点的企业,估计已经达到2000。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中国盈利能力最强的自主品牌车企,长城汽车,一季度毛利额47亿,销量33.88万,平均一辆车有13900的毛利,一辆车按照1.6吨来计算,吨毛利8700。这还是一季度的情况,最近仨月大宗商品继续猛涨,车市不太景气优惠略微加大,这个吨毛利很可能跌到7000左右了。

一辆高精尖的汽车,需要顶级的研发、巨大的营销投入,精密的组织管理能力,吨毛利7000;一块傻大黑粗的钢板,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也不需要多少销售费用,吨毛利2000。

下游辛辛苦苦搞研发、搞品牌,参与国际竞争,钱却被上游轻轻松松赚走了,就这还总是发出灵魂疑问,为什么中国会被卡脖子?

对中国技术和中国品牌卡脖子最厉害的不是外国人,就是中国自己啊。

说到底,还是这个本质:

国内经济的弱点是两头在外,市场在外,以及原材料进口在外。美国金融资本联合四大粮商、三大矿商等产业资本炒高中国没有定价权的大宗商品价格,国内面临输入性通胀具有深刻的国际博弈大背景,单靠央行货币政策无法解决,这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定价权的具有的很高的战略意

就像岱岱在群里说的那样:

大宗涨价对中国很头痛,中国没有定价权不好解决,但还是可以局部解决的。

比如用行政手段提高手续费,比如公开约谈喊话,等等,都可以,也是我们现在在做的。

之前为什么没做呢?

不是不想做,是之前风头太猛了,不敢顶风做。

9月底2月底目前前段涨幅后段涨幅
668690001053835%17%
17632157253922%18%
铁矿石8091151131542%14%
热卷36924887661132%35%
螺纹钢35604677613031%31%
焦煤12711659211731%28%
原油40.0461.6665.3154%6%
动力煤614609937知当%小葱讲斯 54%

从上表可以看出,国际定价的铜、铝、铁矿石和原油,后段涨幅明显弱于前段涨幅,表明欧美需

求增长最旺盛的阶段已经过去,这就是央行提出的“输入性通胀是阶段性的,风险总体可控”的主要根据之一。
行政手段是违背不了市场意志的,但行情末端还是可以压一下的。

比如之前股灾,一开始千股跌停,领导要金融口去救市,金融口的周同志等人,表示恕难从命,因为风险还没释放完全,现在去救市成本太高,再让跌一阵去救市好一些,现在去救救市暴力救市,不可持久。

后来我们直接一句:“我就是要暴力救市!

带枪进入证监会的历史一幕,就出现了。

当然,行政难逆市场,也的确如周等人所说,初始阶段就救市不可持久,缓了一下,还是继续蹦。

不过给了一群关心新闻的股友,逃脱的机会。

这个大宗也是一样的道理。

中国没有定价权,行政难逆市场,在大宗涨价风头正盛的时候,政府就去顶风压大宗,是成本很高效果很弱的,压也压不住。

等央行给出“通胀是暂时的”,上面开了几次会,评估局势后得出这轮周期差不多到了,再密集出手,才能比较轻松的压下来。

然而,除了行政手段压大宗外,抵御输入性通货膨胀还是有很多市场手段的。

比如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等,都是央行的抗输入性通胀的工具。

其中最特殊的,就是汇率。

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可以抵御通货膨胀。

但却是自伤三百的手段。

主要有三点:

1、人民币升值预期一定, 海外热钱涌入中国,市场钱多了,中国就得被动的紧缩货币政策。

而目前央行一直说货币政策不急拐弯,不急着关紧水龙头,人民币急速升值,就会倒逼货币政策加快拐弯,和这个有比较大的冲突。

2、海外热钱涌入的方向地方不可控,中国货币政策放水是滴管,方向能大致可控。

看起来,海外钱进来,中国放水少,中国的货币流动依然没受影响,广大中小企业似乎不会有流动性危机,但实际上,因为如上的区别,因为海外热钱不是来中国扶持实业的,所以中国市场上的钱,总量看似没变,但中小企业压力变大了。

这压缩了负责扶持实体经济的有关部门的操作空间。

2、外贸中低端的多,人民币升值对外贸打击有之前小布什的美国,压我们人民币升值,就是我们出口太火了,想压低我们的外贸竞争力。

因为有这三点,所以人民币汇率升值抵御输入性通胀,是需要内部时机的。

什么时机?

那就是1、中国有紧缩货币政策的可行性和准备工作。2、中国外贸总体情况向上较好可承受升值压力。

这两个内部时机有的话,人民币升值来抵御输入性通胀,就没有多少人能公开反对了。但是。

是的,有个但是。
凡事有了但是,就有转折了…上面写的,是内部时机。
还有外部时机呢

如上所言,这轮大宗上涨就是美国利用金融霸权搞我们,让我们无法抓到抗疫成功的发展红利,让我们为美元超发做代价。

而美国的如意算盘,就是中国勤勤恳恳的做牛做马,努力帮美国降低通胀,让美国能从容安排加息时间。

不然美国每个月通胀4%以上,美国就要被逼提前加息,很多规划就被打乱,美股泡沫也加大风险。

而美国一旦加息,就基本是对中国金融决战的发令枪,打响了。

而中国这边呢,也一直在谋求人民币国际化,按理说,在美元滥发的背景下,人民币应该抓住机会跃跃欲试的,俄隔壁罗斯更是直接退出美元结算了,中国你不给美国一刀就算了,还如此老实的帮美国干吗?

是的,所以对美强硬派,所以力主人民币国际化的人,就打算用人民币汇率升值,给美国一闷棍。

可惜这帮人,不得势。

因为从公开新闻来看,我们召开了院里大会,提出的是汇率稳定。

三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然后央行发研报,说通胀是暂时的。

央行:输入性通胀风险总体可控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

新华社新媒体发布时间:05-1212:24丨新华社官方帐号

岱宗岱 阻力很大的05-23 23:52:07
岱宗岱05-23 23:52:13
岱宗岱 说输入性通胀是暂时的,不会持久05-23 23:52:25
岱宗岱 其实就已经不支持用人民币升值来抵御通胀了05-23 23:52:43
岱宗岱05-23 23:52:56
岱宗岱
央行报告就不能将输入性通胀说是暂时的
岱宗岱 甚至可以夸大其词05-23 23:53:52
岱宗岱 对美国释放出05-23 23:54:01
岱宗岱 我不是故意搞你给你闷棍哈05-23 23:54:11

岱宗岱

我是输入性通胀解决不了不得不升值哈

基本上,懂行人一看这两个新闻,就知道是定调了——我们不会动用人民币汇率升值这个手段。然而,异变突生。
有人不赞同不支持。

【央行周诚君:人民币国际化如何更好承担国际责任】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表示,在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中国央行最终要放弃汇率目标;一旦放弃该目标,央行就可以明确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坚定地追求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账户开放。详情见:央行周诚君:人民币国际化如何更好承担国际责

一开始,很多人说啊央行有人放话了,这是给人民币升值吹风啊。

其实,这里有魔鬼细节的。

1、这个言论是一个多月前的不公开言论。

“四月的北京香山,春风拂面、乍暖还寒、丁香盛开。2021年4月16日,莫干山研究院携手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等著名智库,在此召开第四届春季莫干山会议。”

莫干山的会议发言,是不对外公开的,关门会议。

如果当事人觉得有必要,可以选择对外公开,不过很少。

而为什么一个月前的不公开言论,当时没公开,要现在放出公开呢?

在央行研报和院里会议提出后放出?

而且这两者经济主张是抵触的?

你懂的。

2、莫干山会议,争论很激烈。

岱岱搜集了今年莫干山仅有的公开的讲话,发现了这个魔鬼细节。

2021春季莫干山会议丨正本清源:财政“三元学论”与美国货币宽松等问题

“我们不必讳言,前面财科院尚希院长与央行研究所诚君所长两位的发言里面,都有非常值得看重的内容,但他们的认识有明显的不一致之处,这种不一致就是需要讨论和争鸣的。——贾康”从仅有公开的言论的只言片语,我们可以看出,周提出的升值主张,是有争论的,而且很激烈。

在战略方向定了后,放出一个月前不公开的言论,而该言论其实有路线抵触的。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圈内早已唇枪舌剑,不过之前是关上门来吵,这次是打开窗户捅出来。

这两个魔鬼细节一出, 瓜友们懂了吧。

懂了为什么岱岱看到这个新闻,立马写“神仙打架”的评语的原因了吧。

岱宗岱

05-23 23:55:36

就是有鹰牌觉得气不过

岱宗岱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05-23 23:55:40

岱宗岱 05-23 23:56:17

想把这事搞大,最好上达天听,修改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既定政策

岱宗岱给美国一个闷棍

05-23 23:56:27

而他们,估计是要失望了。

在央行有人抛出言论,将圈内争论捅出圈后,各行的人都出来了。

先是副手表态。

央行副行长: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

这什么意思?

是要升值吗?

双向波动是有升值有贬值,这句话的意思的这汇率够高了,不要大动了,起伏横盘是最好,不要想中长期升值。

然后是正手。

中国央行行长:不要过多把数字人民币研发和人民币国际化联系在一起

再结合下之前的前任言论:

周小川谈数字人民币研发:不要过多和人民币国际化联系

2021-05-2303:08:03来源:智能理财小助手

甚至还有更直接否决路线的。

钮文新:央行不宜公开评论人民币汇率一一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再现 真相"

2021-05-21 14:38 来源: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钮文新

$\stackrel{\scriptscriptstyle\uparrow}{\scriptscriptstyle\downarrow^{*}}\stackrel{\scriptscriptstyle\G}{\scriptscriptstyle\downarrow}$ 手机扫一扫 字号: $\boldsymbol{\mathbf{\Tilde{T}}}$ T

这个钮文新,几乎是指着周诚君的鼻子说啊。

一抛出来就被打,强硬派的主张,似乎得不到多少支持。

而时间,更没站在他们这边。

岱宗岱

时间几乎只剩下一个本月了

岱宗岱

本次输入性通胀

岱宗岱

如果如央行所言

岱宗岱

最多7月份就要到顶了

岱宗岱

到时候升值就没有坚实的理由

岱宗岱

就不好糊弄国际,内部推动也更大阻力

岱宗岱

如果央行预判错误,输入性通胀不是暂时的,那最后升值这手就得被掏出来

岱宗岱

不过那时候,时间晚了,升的就会更急速,操作空间不好,对外贸影响更大

岱宗岱

如果预测失误,央行研报的那些人是要背锅的

岱宗岱

这次国家出手用行政手段,也是抓准了通胀的尾巴才能有所影响

岱宗岱 18:17

就看后续了

岱宗岱 18:17

后续美国的通胀指数

岱宗岱 18:17

和中国是否扛过了输入性通胀

当然,圈内反对人民币升值的理由,岱岱都能列出来。

最重要的,肯定是和既定国策,货币政策不急拐弯有冲突。

这个强硬派没法解决,的确是有冲突。

除非采取极端,不然必定冲突。

要想货币政策不急拐弯,就不能有那么多的热钱涌入中国。

热钱涌入中国是因为笃定人民币升值预期,有套利空间。

打掉人民币升值的套利空间,就能断绝热钱的涌入。

怎么打掉?

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到位!

是的,人民币如果一次性升值到位,那么热钱就会从跃跃欲试到裹足不前,因为都升到位了,后

面没多少套利空间了,他们就会掂量。

当然,这样的做法, 历史上只有朱相搞过一次。

不过那次朱相是在入世前夜,人民币一次性贬值到位,直接给美国来了一招撩阴腿。

让中国产品瞬间提高竞争力,惹得国际资本破口大骂,因为有这个前车之鉴,所以国际对中国搞小动作很提防。

我们就有人给国际下过保证书。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人民币不再一次性大幅升降

啊。

夏斌:不排除一次性大幅调整汇率

来源:东方财富网

2011年03月15日06:04

“3月15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微博)被媒体报道称,他认为“在汇率小幅波动和逐步扩大浮动区间的过程中,视经济发展动态,不排除在必要时,选择较大幅度的、一次性的汇率调整”。”

这事给国际注意到了,国际急了,你中国浓眉大眼的又想耍我们啊。

你不按国际资本游戏规则做事啊中国。

夏斌顶不住了,出来认栽。

夏斌:一次性大幅调整汇率是“误闻"

2011年03月15日13:30 来源于财新网

夏斌认为这是从其撰写的《中国金融战略:2020》一书中断章取义

大白话讲吧,人民币急速升值,等于给美国敲一闷棍。

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到位,等于给美国捅一刀子。

$$ y=5 $$

乖巧中暗藏着杀意

听起来是不是很爽,我们可以给美国捅一刀子啊,赶快捅赶快捅。

隔壁普京更是激动的给我们喊话助威:

“中国你可以捅刀子就不要敲闷棍,中国,是男人就捅他!

不过敲一闷棍,都有人拦着,更别说捅刀子了。
而且中国不是光脚的了。
俄罗斯敢这样做,中国不敢这样做的。
以前的中国敢这样做,现在的中国不敢这样做。
这种做法一时爽,透支的却是国际对人民币的信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发展,也不好。
所以,请瓜友们克制住对美国捅刀子的冲动。

这轮论战中,说要一次性升值到位的,基本就是论战压价而已。

就是那种,我要挪动一个椅子,你们不肯,那我威胁要把整个房子烧了,你们终于肯让我挪动椅子了吧。

喊话人民币要一次性升值到位的,就是威胁要烧整个房子的那类人。

至于这种压价会不会有,谈判最后怎样,就看神仙们的了。

对了,大家可以关注下 “货币不急转弯”这个点。

以后如果这个点还坚持,那基本人民币升值不怎么有戏。

如果这个点有所松动,或者央行等有所暗示,转弯点要来了,那人民币升值可能有戏,这些鹰派可能上达天听了。

毕竟,汇率问题涉及政治,涉及中美博弈,中俄互信,央行这帮人不知道底细,言语表态很难鉴别。

比如有的人反对升值,是没想掺和浑水,完全就事论事。

“抵御输入性通胀有的是手段,为啥要上现在没有条件的人民币升值?”

“而且这波通胀应该快过了啊,都快过了你还提什么汇率手段,这不是自残吗?”

强硬派只能苦口婆心的说:

“哎呀老张啊,哎呀老李啊,我也想通胀是暂时的啊,我嘴巴上说升值是因为通胀,实际上是搞美国,是抢机会推人民币国际化,可对外对内,总要忽悠一下才更好推啊。

比如有的人反对升值,纯粹因为部门利益,他们部门是负责不急转弯的,或者负责中小企业的,这帮人为了部门kpi会反对,毕竟升值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是你们部门的业绩表好看,又不是我们部门的业绩表好看。

“这事要推了,我工作岂不是更难做了?我年终奖还有没有?”

“不要给我们工作添乱嘛,你们不要这么急嘛……”

“你们还哔哔?还把事捅出去了?我给你说啊,这上面都定了,货币政策不能急转弯,不能急转弯懂吗?你们和上面唱反调是吧?”

强硬派只能苦口婆心的说:

“哎呀老张啊,哎呀老李啊,我也不想给你们添麻烦啊,可是机遇转瞬即逝,不抓住会后悔的,以后没那么现在的机会怎么办?而且明年美联储可能就要加息了,咱们不给美国同行先来一闷棍?”

还有些人,则是疑惑的态度。

“我也支持抓住机遇跨一大步搞,不过这事靠谱吗?人民币升值不要搞成日本广场协议那样啊,失去的十年,你们步子大了小心扯到蛋哦。”

强硬派只能苦口婆心的说:

“哎呀老张啊,哎呀老李啊,我们研究得出,和日本同时一起升值的,还有德国,但德国没有失去的十年,因为日元升值成本主要是由日本自己承担,而马克升值的成本,则是由德国带着其欧共体产业链上所有国家一起来承担,当时欧共体各国货币汇率并不是锚定美元,而是锚定德国马克,所以马克升值没有日元升值那样沦陷。

天下苦美元已久矣!中国这轮升值,就是要借机整合合作国家的货币锚,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过程中,将所有以人民币为货币锚的各国货币都围绕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就算自损三百又如何? 这是人民币国际化抓住机遇,往前跨的一大步啊! 这是我们推翻美元霸权的一大步啊!

还有些人,不管这帮强硬派左一个哎呀老张啊,右一个哎呀老李啊,都不为所动,坚定的反对他们。

等人走了,他们打开手机打电话,有的拨通了在华尔街的儿子,有的打给了在加州的老婆,不约而同说道:

“事办妥, 钱收到了吗?

留言板

政治经济学丨大宗商品涨价和人民币汇率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