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会了
文章目录
昨天到场,今天开始。
开会了。
历年的会,都是务虚会,主要议题是D建,D内生态气候如何如何,遇到国际动荡的时候,比如贸易战那几年,加上讨论下外交方向。
很少谈具体的政策要怎样怎样。
毕竟,退一线了,没实操了,老一辈也不好直接指挥现在一线的人怎么操作。
但今年,毕竟特殊,有两个重要议题。
一个人口问题,一个互联网巨头。
先说互联网巨头。
这个话题,是感谢蚂蚁上市这事,去年的会能开头谈这个,然后有了今年两会把节制资本写进两会,今年会是扩大化和深化。
换言之,就是从阿里蚂蚁,扩大到其他巨头,从金融风险等领域深化到社会民生、社会公平领域。
今年关于互联网议题的看头,有这几个。
1、腾讯
这个腾讯是真的有人杀人诛心,刚到场就有一篇炮轰文章出来,成功让闷声发大财的腾讯成为议题。
低调苟发育的腾讯,要摆在会上谈了。
这个昨天文章分析了,我们看后续结果吧。
不过腾讯也不是无还手之力的,游戏要整改的话,一样有残害青少年的短视频这类的,也会被牵进去。
是的,腾讯挨整,头条不可能独善其身。
这是一种平衡。
就算张一鸣是福建人,他老爸的上司, 现在管笔杆子,也帮不了他。
头条打软色情搞沉迷网红经济歪曲青少年价值观,这些问题在互联网资本野蛮扩张的时候,盖住没爆发而已,头条以后也要清清爽爽做人。
只不过,游戏挨整和短视频挨整,前者的经济损失更大。
2、滴滴引起的思考
如果说去年的蚂蚁,是互联网巨头挨整的开头。
那今年的滴滴海外抢跑,会是互联网海外上市整顿的开头。
从滴滴现在的死样和雷霆震怒来看,现在想去美国上市的那些互联网公司啊,几乎要唱蜀道难了。
难于上青天。
不仅是海外上市的思考,还有数据安全的思考。
深圳已经有相关的实践了。
这个我们要期待,毕竟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石油。
国家如果能一步步掌控这个石油,不仅保证了信息安全,还能坐地收租收信息使用费呢。
3、是否会涉及996、35岁一刀切
岱岱可以拍胸脯的和你们说,今年对互联网深入整顿的最要害也是争论最大的议题,可能就是互联网的996和35岁一刀切。
互联网兴起的996加班文化,恶化了中国的内卷,挤压了人民的幸福感,生育率暴跌,和996很大关系。
这个岱岱已经写过了, 996的两篇文章。
而35岁一刀切也是互联网兴起的,相当于企业投机取巧,用完一个人最好价值期后,不承担社会责任,抛出器交由国家社会承担。
35岁中年人失业,再就业压力个人承担,房贷车贷压力国 家承担,心态失衡后的负能量压力社会承担,35岁失业忧 虑不敢生孩子损失民族承担。
这两个问题,是国家整顿互联网巨头工作,深化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就是不知道国家怎么解决。
996和35岁一刀切,工作是系统性工作,不仅仅是什么查蚂蚁的金融风险,查滴滴的信息安全,查游戏啊什么的。
这两个工作是牵一发动全身的。
当然,我知道瓜友们的心情,你们肯定是很想这两个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但客观事实是,今年估计很难给出答案。
现在国家动的不是互联网这个行业,而是互联网巨头这个群体,中小企业巴不得国家整顿,这样他们更有发展空间,国家也是这样做的。
如果搞996和35岁一刀切,不仅工作更多更复杂,而且会一下子把整个互联网行业,甚至所有行业,都推到对抗面。
互联网的996文化早就泛滥到360行了,如何能只动巨头的996不动其他的996?
这样说不过去吧。
敌人当然是越少越好,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最好。
如果考虑到不宜打击扩大化打击复杂化,那么996和35岁一刀切,可能今年会提出来,提出做铺垫,反对力量大的话,很难在下半年有开的开头。
这是个终究要解决的问题,不管是生育率还是社会的良性发展,这是要解决的。
如果下半年能有伏笔铺垫,是很好的。
下半年可能偏近这两个议题的铺垫,会是外卖小哥的五险一金等保障,要求美团等平台补上。
如果下半年就能有实际行动,开始明确劳动法的执行,我给老大的魄力竖一个大大的拇指。
如果今年不能,我们也别灰心,可能我们要等22年了。
22年是20th大会,我们彻底定于一尊,这两个问题会摆上台面的。
996和35岁一刀切,是整顿互联网巨头工作的深化。
由此入手,如果能引发对国企996、基层007的反思、修正,是最好的。
我之前也说了,最早996、007的,其实是我们政府的人。
国家要动这个,只揪着互联网行业整,是会贻笑大方的。
基层员工们年年喊减负,年年只会加重,什么时候国家对996动手了,希望把基层也照顾到。
互联网议题这个就是这样。
我对这类议题的心理预期底线,就是滴滴腾讯挨整,预期上线是996加班、35岁一刀切给出伏笔。
看下半年的变现吧,是否符合我这个预期。
人口问题,可能就清晰的多了。
因为有例子可循。
之前我们最突出的问题,不会粮食问题吗?
粮食问题是老大难又是根本问题的年代,我们给出了最重磅的动作。
2个动作。
1、划定守住十八亿亩的耕地红线
全国必须留有这么多的耕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居民用地,这些地方再怎么赚钱,都不能越过这条红线。
这些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财政部部长央行行长等内部人士,不断质疑过这个耕地红线,认为没必要,可以减下来,我们都没动。
人口问题如果遵照这个做法的话,那就是国家也会画一条人口红线。
当然,是内部划,不会公开出来。
因为统计出来的人口数据是健康的,还有14亿呢,新生儿一年还一千万呢,完全不用担心人口问题。
所以这个不能像耕地红线那样给社会喊口号了。
国家会组织专家研究,新生儿要多少老龄化问题才可控,社会年龄结构多少合适过度,给出一个国家的人口底线。
我们今年,其实已经跌破14亿,是13亿人口了。
不知国家最终会得出,中国要守住多少人口是红线,每年要新生多少是关键。
然后,各省现在人口多少,年龄结构如何,适婚适育人口多少。
按惯例,一层一层下去分派任务,这个省今年至少要生多少,那个省今年至少要生多少,作为地方的政治任务。
一合算,地方完成任务,全国完成任务,不跌破人口红线。
而这里,就会照搬另一条粮食安全的手法了。
2、粮食安全一把手负责制
这是新时代提出的,之前是分管农业的副省长负有领导责任,耕地红线踩了问责,粮食产量不达标问责,副省长问责。
新时代变了,直接找省长问责。
拔高了政治任务的级别,压实了担子。
如果要按上面的手法操作,地方给人口任务,那么也会有对应的领导责任制。
如果有,我们可以看下,如果有,会是分管副省长负责,还是会直接一步到位搞省长负责。
是的,过去几十年,中国都有个粮食红线,并围绕这条红线构建了复杂高效的政治运行机制。
这才确保了14亿中国人的饭碗一直端的稳稳的。
未来几十年,中国将划出一条人口红线,并围绕这条红线有条不紊的构建复杂高效的政治运行机制。
来确保我们国运的复兴保证和民族存续的未来。
这根紧紧系着国家民族命运的红线,即将划出。
划出的时间,就在这几天……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