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_分析方法
文章目录
今天,大家的久等全国人大正式开幕,政府报告也随之亮相,可以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分量是近几年里最重的。
我们很有必要来聊一聊。
首先,按照几十年沿袭的惯例,政府工作报告一致分两大部分,一个是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一个是对今年的工作部署,其中对今年的工作部署还可以分为两小块,一块是提出今年预期目标,一块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将采取怎样的措施。
所以,除了五年规划开局之年收官之年的政府报告,会稍微的对此突破框架,一般年份的政府工作都可以分为这三块主题清晰的内容:
一、去年我们干的怎么样
二、今年我们要怎么干:1、今年的目标 2、今年的做法
分析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是分析这三部分。
第一部分,展望过去的一年我们干的怎样。
因为官方宣传基调一直都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第一部分往往都是最官样的,包括去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6,创下自1990年以来的新低,然而还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甚至公开表示。
第一部分干干是干货最少的,名家解读的时候往往跳过这部分。
然而岱岱其实有个比较偏的角度。
鼓掌的细节。
在场的人大代表虽然不能发言,但能用掌声表达态度,总理在宣读到报告的不同部分,人大代表响起的掌声峰值也不同。
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大代表一共58次鼓掌,而回顾18年工作成绩的第一部分,人大代表仅仅7次鼓掌,远低于历史均值。
其中还有3次还是总理发表诚挚感谢后,人大代表们对总理的礼貌性鼓掌回应:
$\bullet\bullet^{\prime\prime}$ 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代表鼓掌)
$\bullet$ 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代表鼓掌)
$\bullet$ 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代表鼓掌)”
换言之,政府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时,人大代表们只有仅仅4次发自内心的鼓掌致意。
哪四次鼓掌呢?
$\bullet\bullet^{\prime\prime}$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代表鼓掌)
$\bullet\bullet^{\prime\prime}$ 这再次表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中国的发展没有过不去的坎。 ” (代表鼓掌)
$\bullet\bullet^{\prime\prime}$ 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世人共睹的重要贡献。 (代表鼓掌)
$\bullet\bullet^{\prime\prime}$ “我们竭尽全力做好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 (代表鼓掌)
在第一部分,比较明显低于历史峰值的鼓掌次数,表示出大家对去年的困难,还是心有余悸的,对去年的工作成绩,不是过于振奋的。
第一部分是最简单的,干货最少的,第二部分,我们今年的发展目标,解读起来则比较复杂。
新一年的发展目标,因为是涉及到具体数值,好对比,所以岱岱一般选择和往年对比的解读角度。
是的,就是把今年的预期目标和往年的预期目标进行对比。
这是光大证券整理的一张图。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
GDP | 6%-6.5% | 5.5%左右 | 6.5%左右 | 6.5%-7% |
CPI | 3%左右 | %左右 | 3%左右 | 3%左右 |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 P-1100 | 1100 | -1100 | po1100 |
城镇调查失业车 | 5.5%左右 | 5.5%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04.5% | 64.5% | C04.5% | -4.5%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B%左右 | 3% | 3.4% | 3.4% | |
赤字率 | 2.8% | 2.6% | 3.0% | 3.0%6 |
财政赤学(万亿) | 2.76 | 2.38 | BE'7 | 2.18 |
地方专项债券(亿元) | 21500 | 13500 | 0008 | 00OV |
铁路(亿元) | 8000 | 7320 | 8000 | P=8000 |
公路水运(万亿) | 1.8 | 1.8 | 1.8 | 1.65 |
中央预算内投资(亿元) | 5776 | 5376 | 5000 | |
减税亿元 | 近20000 | 0008 | 3500 | 0005 |
降费(亿元) | 3000 | |||
压减钢铁产能(万吃) | 推进钢铁、煤炭行业 市场化去产能 | 3000 | 0059 | |
退出煤发产能(亿卫) | 范续推进保障性住房 | 1.5 | 2.9 | |
棚户区改造(万套) | 建设和城镇棚户区改开工580 造 | 完成600 | 600 |
表格内容很多很详细,可以对比的方面很多很复杂,咋一看会显得不知所云,所以我们一般择其重要的部分进行对比。
首先,就是每年的GDP增速。
之前,岱岱通过11.31的会议解读,就得出了中央会下跳明年的经济增速预期:
年尾会议的形势预估,很大程度上了决定着国家对2019年GDP的增速预期。
当局开会的同一天,官媒报道中国18年经济增速预计。
$\bullet$ 联想下昨天会议的这些措辞:
$\bullet\bullet^{\prime\prime}$ 长期积累 $\mathbf{\Sigma}^{\prime\prime}=\mathbf{\Sigma}$ “问题很难一时半会就解决”
$\bullet\bullet^{\prime\prime}$ 一些政策效应有待进一步释放 $\mathbf{\nabla}^{\prime\prime}=\mathbf{\nabla}^{\prime}$ “政策是有效的,但效果短期明显,耐心等
待”
$\bullet\bullet^{\prime\prime}$ 各种风险和问题正在不可避免 $\mathbf{\chi}^{\prime\prime}=\mathbf{\chi}^{\prime\prime}$ 还会有一些新的困难挑战出现,我们要
淡定”
$\bullet$ 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begin{array}{r l}{\mathbf{\Psi}=}&{{}^{\prime\prime}19}\end{array}$ 年GDO增速预期上,我们就不要给自己太大压
力了 ”
$\bullet\beth\beth$ 年增速估计是 $6.6%$ 左右,很是很“稳中有进”的表现,但看年末会议对经济困nan少见的正视,和对美持久战的战略准备,上面大概率是不会刻意追求19年的增速预期。
$\bullet$ 岱个人估计,在外部持久战内部结构性矛盾下,中国不会再坚守18年 $6.5%$ 的心理防线,19年GDP增速预期的心理防线,也许会是 $“6.3%^{\prime\prime}$ 。
虽然国家一般下调经济预期都是0.5、0.5的下调,但决不是说中国19年有 $6.0%$ 的增速就满足了。
就像连续4年中国预期目标都是解决1100万城镇就业人口,但每年中央都要求人社部超额完成任务,要求解决1300万左右的城镇就业人口。
1361万人!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
2019-01-2115:54来源:新华社【字体:大中小】 打印
真哪年人社部刚好只完成1100万人口的年度目标,那这个部长就要收拾铺盖滚蛋了。
是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我党从来都不会沦落到只完成最低纲领。
就像18年经济目标是 $6.5%$ 左右,但最后我们还是弄了个 $6.6%$ ,成功的破了90万亿。
要知道,中国一直有个愿景,那就2020年,建党100年全面小康完成的那一年,中国gdp规模破100万亿,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
当然,当18年中国gdp破90万亿的那一刻,岱岱就知道,2020年破一百万亿,稳了。
经济增速预期,每年都有变化的可能,后面的CPI、城镇就业人口和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则基本每年都固定,没有大变化。
哦对了,11年以前是没有城镇调查失业率的,中国统计失业率是通过各部委给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但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统计方法太过于糊弄人:
用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的话说,就是$\bullet\bullet$ 由于城镇失业登记率统计的是符合一定条件,且自愿主动前往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的失业者,因此,在我国快速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下越来越难以全面反映失业状况。”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所以,为了更好的摸清我们的基本盘,2011年,也即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搞了新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这个稍微客观些,不太会被下面糊弄些,运行了几年国家觉得这个东西不错,客观科学,在17年又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预期。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 =1100 | =1100 | 2=1100 | p=1100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左右 | 5.5% |
当然,在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的预期目标上,今年和过去几年都一样,都没变,但其实,就业问题在中央的心里越来越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政
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这是就业政策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放在宏观政策层面。
11年新提出更加科学的“城镇调查失业率”
17年首次将“城镇调查失业率”纳入政府工作报告19年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八年以来,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不断被加码……这不是个好现象,说明八年以来,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
特别是今年,过去通行的小微企业的失业潮蔓延到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危及了中产阶级。
要知道,国家最怕中产阶级失业了,因为在中产人手负贷几套房的情况下,中产的失业潮等同于楼市的断供潮,会引起恶劣的连锁反应。
可惜的是,国家对新兴的中产阶级失业潮貌似没有多大办法。
今年报告新出的防止失业潮措施:
$\bullet\bullet^{\prime\prime}$ 从千亿千万人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专业培训”、$\bullet\bullet^{\prime\prime}$ “鼓励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高职院校并大
规模扩招”
以及地方政府约谈企业,承诺企业不裁员政府税费大优惠等等措施,可以说,这些举措都很有效,然而,并没有对新兴的中产失业潮对症下药,这点上,国家有待发力。
唉,如果国家能给政策,人民失业后可以半年内暂时免付房贷,半年后还贷照旧,这样,给失业的家庭半年的时间去找工作和想办法,也许像中兴程序员失业跳楼的悲惨故事,就不会在别的家庭重演了。
这是可能到来的19年的失业潮中,岱岱的一点奢望,可惜。
众生皆苦……
对比完GDP经济预期和就业,下面几个数据也值得我们好好对比。
首当其冲的,就是减税降费。
$\bullet\bullet\bullet\bullet$ 年工作报告提出减税降费5000亿,此后每年中央都不断加码,17年5500亿,18年翻一倍成一万一千亿,19年更提出近 $2\mathsf{w}$ 亿的减税降费目标。
岱岱曾经对国家搞的“营改增”和财税改革等结构性减税措施吐槽,说“结构减
税,越减越多”。
唉,这点不幸被岱岱言中了。
还好,今年国家的力度是可以的,减税降费从去年的一万亿出头变成今年的两万一,更为了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
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了秘密”:
$\bullet\bullet^{\prime\prime}$ 原来在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究竟是降一个点还是降两个点的问题上,意见都没达成统一。
$\bullet$ 有一部分人认为降低一个点,因为降低得太多对财政收入的增长影响太大;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多降一点。
$\bullet$ 但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最后既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两个点。今天总理宣布了,制造业的增值税税率要从去年 $16%$ ,再降低3个点,降到 $13%$ !”
而且,国家还硬性要求“ 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之前,人们一直讽刺说“炒房兴邦,实业误国”,国家根基的制造业和就业的根基小微企业是没人疼没人爱,这次力度的确很大很大,方向的确很准很准。
人大代表也用掌声表达了自己的兴奋,在重量级降费减税的这1000字报告中,人大代表们听一段鼓掌一次,短短1000字内容,人大代表就鼓掌了9次之多,
平均1100字就有一次掌声肯定。
1000字鼓掌9次,秒杀了第一部分几千字鼓掌4次。
人大代表中很大部分是企业老板,这部分是他们的关注重点,他们的确是发自内心的鼓掌。
岱岱评价,八个字:
力度可以,方向正确然后是财政赤字。
还记得央行和财政部的撕逼吗?
央行徐忠说的好:“没有赤字增加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耍流氓!”
央行徐忠:没有赤字增加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要流氓
撕完逼后,的确,今年财政赤字再度加码:
$\bullet$ 赤字率拟按 $2.8%$ 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今年财政支出超过23万亿元,增长 $6.5%$ ,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 $10.9%$ 。
$\bullet$ 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
另外,报告还在”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后“,还特意突出”决不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
看来,18年公务员教师发不出工资的悲剧,是不太可能重演了。
另外,地方债置换完成加国债为锚后,今年国家允许地方“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
看来,地方债越来越有中央兜底的趋势了。
一方面,中央要喂地方更多奶,一方面中央要搞大减税,还要搞军备准备收复台湾,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中央钱从哪里来呢?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了让广大国企央企“肉疼”的一句话:
$\bullet$ 中央财政要开源节流,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一般性支出压减 $5%$ 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
财政问题,无非开源与节流,一个挣钱一个省钱。
今年的节流就是减少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开源嘛,就是掏国企这钱袋子。
而我们看下,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都是蚊子腿,被说压减 $5%$ 和 $3%$ ,就算他们都压减 $50%$ ,也省不出几个钱。
一般性支出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经费支出,主要包括各级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的活动费用,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活动费用。
$\bullet$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今日公布2018年预算情况,“三公”经费预算数为5,697.52万元,比2017年减少370.35万元。
换言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提开源节流,省钱方面就是蚊子腿,算是为了抚平国企央企不甘心而提出的聊胜于无的表面功夫,今年的重点,是挣钱,或者说是从钱袋子里掏钱。
套用那句话:
省钱是不可能省钱的,这辈子都省不下钱的
加税又不能加,就是国企央企多交钱,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这样子
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
这一句,吃瓜群众想到了哪些企业??
“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期待老大对钱袋子有足够自信的掌控力。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析完,下面是第三部分。
也即”今年我们要采取什么措施“部分。
这一部分,是最精彩的部分。
岱岱总结今年这部分的主题,八个字:
与民休息,与官休息
首先,是与民休息,
■ 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 $15%$ ,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 $20%$ 以上,在全国实施“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
(5g时代的前夕,国家继续让利,携号转网后,岱岱想移动转电信了)
■ 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等税收优惠政策。
(如果生二孩能减税,该多好啊)
■ 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报销比例由 $50%$ 提高到 $60%$ 。
(报销比例提高10个点,加上众多药品纳入医保范围,这个实用)
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 $10%$ 。
■ 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守契约,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对拖欠企业的款项年底前要清偿一半以上,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要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抓紧制定专门行政法规,确保付出辛劳和汗水的农民工按时拿到应有的报酬。
(这一段很明显,是防范重大民生事故的预防措施,毕竟,政治安全高于经济安全了)
平心而论,这几年下来,今年的惠民大礼包,是最有诚意的。
“危机倒逼改革”
诚不欺我也
人大代表们听的也很开心,鼓掌频频,然而岱岱却注意到了一个乌龙事件。
总理讲这段话时,人大代表们罕见的鼓掌两次:
$\bullet$ 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减少拥堵、便利群众。取消或降低一批铁路、港口收费。专项治理中介服务收费。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快收费清单“一张网”建设,让收费公开透明,让乱收费无处藏身。
一段话鼓掌两次,人大代表们对这句话这么高度评价??
可是,总理这段“取消公路收费站”的话,并不是说以后高速都免费了,而是说“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后国家都不搞人工高速收费站了,交高速费直接电脑搞定。
岱岱觉得,在几万字的汇报中,一些人大代表们可能听错了,误以为这是取消高速收费的大好事,是让利于民的大好事,搞的这段话竟然鼓掌两次。
总理心里估计嘀咕:
“你们别鼓掌啊,我不是说取消高速费啊,你们别误会了啊……”
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有惠民大礼包,主题都是与民休息,今年诚意更多。
热情今年,罕见的出现了“与官休息”的内容。
党政党政,做政府工作报告的主体是政府不是政党,是总理不是总书记。所以报告中涉及党建的内容,会比较的少,前几年反腐闹的那么轰轰烈烈,反腐内容在报告中的篇幅,都小于“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这类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中,党建内容本来就少,而且一提党建就都是党风廉政、八项规定、决胜小康,历年都是枯燥的老生常谈,都是要同志们管的更严,工作更卖力。
然而唯独今年,在党风廉政建设这章节中,最后一段十分罕见: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审计监督。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监察监督和人民监督。衡量政绩最终是看结果。各级政府要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压减和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实施“互联网 $\mathbf{+}$ 督查”。减少开会和发文数量,今年国务院及其部门要带头大幅精简会议、坚决把文件压减三分之一以上。
这一党风廉政建设,字数261字,讲了5个小主题,而要给官员减负的小主题,字数达到129字,直接是章节的一半。
对比下18年这章的口吻风格:
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特别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审计监督。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政府工作人员要廉洁修身,勤勉尽责,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监察监督和人民的监督,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决不辜负人民公仆的称号。
18年谈反腐,洋洋洒洒“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政府工作人员要廉洁修身,勤勉尽责,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监察监督和人民的监督,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决不辜负人民公仆的称号。”
19年谈反腐,就一句“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国务院的智囊团说总理春节都在加班,加班为这份政府工作报告,然而这一段涉及党风廉政建设的话,却不是政府总理来拟定报告思路的,这是党的一把手负责拟定思路。
想起以前这个章节,老大惯例都是严厉口吻,各种强调加码,今天罕见没那么严厉,而且用一半内容谈为官员减负,在政府工作报告这份重量级文件特意中给官员们吃定心丸,可以看出,用心了 。
“与民休息”,今年更加惠民,“与官休息”,工作报告罕见突出。
果然,岱岱在去年年末提出的那个设想,是成立的:
岱宗岱 而老大已经开始对内硬碰硬了 | 12-20 22:01:12 |
12-20 22:01:13 | |
岱宗岱 第一 | |
岱宗岱 | |
和美和谈 | 12-20 22:01:33 |
岱宗岱 晚餐会谈后,中国甚至做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让步 | |
岱宗岱 12-20 22:01:42 对外让步,与敌休息 |
好了,与敌休息,与官休息 |
岱宗岱 12-20 22:04: 再加上酝酿的大规模减税 |
岱宗份 12-20 22:04: 他又要与民休息 |
岱宗岱 12-20 22:04: 缓和了外敌斗争,缓和了中下层官员问题,缓和了群众矛盾 |
岱宗岱 12-20 22:05:07 他做完这三个大动作后 |
岱宗岱 12-20 22:05:14 接下来只有2个可能动作 |
岱宗岱 12-20 22:05:31 第一个可能,把伸出去的拳头都收回来,然后举手投降 |
岱宗岱 12-20 22:05:49 第二个可能,把伸出去的拳头都收回来,然后都打在一个方向上 |
岱宗岱 12-20 22:05:53 你们觉得 |
岱宗岱 12-20 22:06:05 他大规模收缩战线后,会做哪个选择? |
“与敌休息”、“与官休息”、“与民休息”
三大关系,纷纷缓和,战线收缩,拳头握紧,看来,他做出那个选择的时刻,不远了……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1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