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只有一个_国民党痛失东北最根本的原因
文章目录
真相只有一个!国民党痛失东北最根本的原因!
解放战争时,有句话叫:“得东北者得天下”此言不虚,东北经过日本的苦心经营,在抗日结束后,与饱受战火蹂躏的关内相比,东北的经济产业基础保存的较完整,彼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东北 GDP 占全国百分之八十五,全国的重工业却有 $90%$ 以上都在东北,农业能不仅能养活东北全境人口,二战时还大量出口日本本土。
军事潜力如此之大,再加上东北对关内高屋建瓴的军事地理优势,怪不得在二战快要结束前,国共两党都把东北视为全局的重中之重,毛泽东更是七大一次讲话中提到 “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末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地。”
结果我们也知道了,国共双方在东北的激烈斗争,以国民党的全军覆没告终,那么国民党当年丢东北的原因有哪些呢,是林彪太能打,农村土改包围城市,国军动弹不得,还是蒋介石犯了兵家大忌,三换东北统帅,军心涣散,还是中共套路深,国军内间谍太多,国民党输于庙堂?
这些都是原因,都归结于一句“不是国军太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呵呵,以上都是从国共两军来分析的,所以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要知道,东北战局初期,四平之战,林彪惨败,溃不成军,放弃长春,一路被白崇禧赶到了松花江,而就是局势大好的情况下,蒋介石下令停止追击,并从 6月到 10 月,给了溃败的共军休整重来的机会,最终让林彪东山再起,反败为胜。
(四平之战是林彪少有的大败仗)
宜将胜勇追穷寇,蒋介石在局势大好林彪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下令停止追击,这件事极有历史争议,也恰恰是这件事的背后,隐藏着国民党丢失东北最主要的原因。
一言以蔽之——国际大环境对东北小气候起了决定性影响让我们把视角,从中国东北的一隅之地,抬升到全球大局,就能懂那只看不见的巨手了。
当时全球大环境的情况是,二战结束,德日惨败,欧洲打成一片废墟,昔日霸王英国人低下了曾经高傲的头颅,在二战战火的映衬下,美国和苏联成为地球的主人。
雅尔塔会议上,地球两位霸主美苏瓜分了各自的实力范围,建立了国际新秩序。其中对中国的安排是:美国承认东北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承认美国在中国起领导作用。在苏联承认在东北不违背门户开放原则后,美国承诺说服中国接受这个安排。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这样安排的本质,是想中国陷入分裂中,因为一个统一的,人口众多而又地大物博的中国,是苏联与美国都不愿意面对的,国共两党在中国打的再欢,在美苏眼里,都是他们的工具,目的就是形成一个分裂的中国,这样国共就永远离不开彼此背后美苏的支持,他们就能永远吸中国的血。
而其中,东北划为苏联的势力范围,是苏联以出重兵打日本关东军为代价换来的,并被美国承认。因为透过共产党控制东北,后院西伯利亚才有了战略保障,而不冻港旅顺港更是苏联的心头肉。
(苏联军队解放哈尔滨)
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美苏是不可能坐视东北被国民党拿下的。即使战争初期,国民党争取到了美国帮他海运军队抢占东北,但局势一旦逆转,四平之战共军惨败,国民党若顺势拿下东北,拥有中国大部分富庶地带的国民党加上东北的力量,对共产党是有压倒性的优势的。丢了东北,共产党就要去新疆打游击了,蒋介石就可以统一大部分中国了。拿下东北的蒋介石,不仅侵占了苏联的利益,更让美国感到没把握能控制。
所以,当蒋介石疯狂的想对中共在东北的军队斩尽杀绝的时候,美国在中国的代表马歇尔口气坚决的要蒋介石停止进攻,同时,美国实行了对国民党全面的武器禁运。在美国的高压力下,蒋介石无奈做出妥协,从 6 月到 10 月,近四个月,国民党军队在北满裹足不前,眼睁睁看着中共败军收聚,休整,扩兵,训练。
共产党不仅保住了行将漰溃的部队,还在北满建立了横一千公里,纵五百公里,面积比德国还大堪的根据地,因为它背靠苏联,两臂有北朝鲜、外蒙古。
4 个月后,林彪整顿训练新兵和老兵,整编了 20 万军队,并拥有苏联支援的武器。从此,东北强弱易位。
再次开打,国民党已经是输多输少的问题了,蒋介石无奈挣扎,从杜聿明到陈诚到卫立煌,三换东北主帅,慌乱之态可见一斑。如果卫立煌早点逃走入关,国军还不至于输的那么惨。
对于国民政府丢失大陆之因,蒋介石在去台后,曾反思并说道:“美必后悔莫及而马歇尔须负全责”认为若不是马歇尔在东北力主调停、偏袒中共,致使国军贻误战机,就不会有东北丢失和大陆惨败。
(这就是老蒋痛恨的美国马歇尔将军)
最狠的还有这句话:“自国民大会开会以来,政治失败,军事棘手,经济崩溃,外交陷于孤立,此虽为共匪阴狠有以致之。此次革命剿匪失败,并非失败于共匪,而乃失败于俄史(斯大林);亦非失败于俄史,而实失败于马歇尔冥顽不灵。”
可见,蒋介石丢东北,最主要的不是军事问题,是政治问题。
说到底,二战之后,美苏的国家利益都不希望中国完成统一,就像斯大林对蒋介石儿子蒋经国说的那段话,明明白白,字字诛心:“非要把外蒙古拿过来不可!我不把你当作一个外交人员来谈话,我可以告诉你:条约是靠不住的。再则,你还有一个错误,你说,中国没有力量侵略俄国,今天可以讲这话,但是只要你们中国能够统一,比任何国家的进步都要快。”
同理,相同的剧情也发生到了共产党身上,三大战役打完后,中共即将解放全中国的前夕时,斯大林开始频繁暗示共产党军队不要打过长江。1948 年 12 月斯大林转给毛泽东一封国民党政府请求苏联居中调停国共之争的请求信。其意不言自明,就是要求毛泽东接受苏联出面接续马歇尔的“调停”——让中国南北分治理,陷入分裂。
1949 年就在毛泽东准备一鼓作气打过长江的当口,1 月 10 日、11 日、14 日、15日,斯大林更是四次发电报给毛泽东,要中共和国民党和谈,分治中国。
(董希文《百万雄师过大江》)
古有昏君连下 12 道金牌要岳飞撤军,近有斯大林连发四次电报要老毛和谈。但毛泽东不是岳飞,中共和苏共是伙伴关系不是臣属关系,毛泽东也不是蒋介石,会听命于外国让中共陷入分裂的深渊万劫不复。
这就是老毛和光头不一样的地方——不会让华夏受制于外国。
于是,毛太祖和蒋校长,有过相同的剧情,有了不同的结局。
(电影旁白:日记爱国,地图开疆)
用建国大业里蒋介石的台词说:“南北朝可以出现在过去,但绝不会出现在今天,谁敢当这个千古罪人,那个胆子,我没有。”可惜,老蒋只是在电影里说出这句话。
1947 年的 6 月,在东北局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蒋介石受到美苏的威逼,他裹足不前,没有宜将胜勇追穷寇。
1949 年的 4 月,在全国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毛泽东受到美苏的威逼,他勇往直前,下令百万雄师过大江。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