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政策_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文章目录
当下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不是中美博弈,不是产业升级,而是人口问题。
围绕人口问题,已经有暗流在涌动。
七普的数据, 其实早就出来了,在两会前就出来了。
是的,3月前有关部门就要出具体人口数据给国家,这样国家才能根据实情制定政策。
历史上每次普查的数据,都是两会前就要完成的,更别说今年还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
然而,三月就出的东西,为什么一直拖到四月末还不公布?
冰山之上的分析是:可想而知,人口数据要崩到什么地步,他们在“赶作业”。
冰山之下的分析是:暗流涌动,各方围绕这个问题角力,不好托出。
甚至有可能,他们那帮人,会在五一假期公布数据。
因为五一大家放假,分散注意力,更好让舆论热度过去。
当然,总有瓜友说岱岱阴谋论,看什么新闻都容易联想到政治斗争。
岱岱不是阴谋论,岱能只是太了解政治了。
不信,让岱岱带你回顾下十三五规划的人口之争吧。
十三五规划之前,国家层面上对人口问题很担忧,毕竟中国的老龄化少子化趋势,在15年前就已经很重了。
当年规划要制定,上面有意想弄清问题,调整政策,大领导就专门就对这个问题放过风:
他在有关“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说明中明确提到,“14岁以下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绝对减少,这种趋势还在继续。这些都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和人口安
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种表述反映了新一代领导人对人口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深刻认识。
发改委:十三五规划将对人口问题提出系统对策
2014年04月23日 11:16 人民网 收藏本文然而,旨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因为解决问题的不是下旨意的人,而是执行旨意的人。
十三五规划想调整人口政策?计生委的权利怎么保障?吃这碗饭的各路专家学者怎么办?做空中国的外国势力会闲着?
各路人马早就开始布局了。
首先,是专家学者用数据用模型,科学的指出,中国人口问题不大,不能放开生育。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认为,要实施普遍的‘二胎’政策,目前条件还不成熟,风险较大。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可以尝试‘单独二胎’政策,这是基于目前生育水平面临反弹压力的谨慎考虑。”
翟振武过去一向是人口政策改革的保守派,并且多次严重误判人口形势,对出生人口做出离谱的、夸大的预测。例如,翟振武在2014年发表论文《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预测:“假若 2012 年立即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未来4 年内,我国年度出生人口将分别达到3540 万、4995 万、4025 万、3540 万。”
但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2016-2019的4年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口分别仅1786万、1723万、1523万、1465万,峰值1786万也远不到翟振武预测峰值4995万的一半。
这个翟振武,反对放开生育,从十二五反对到了十三五,反对了十年。
而这个人,却是中国人口学会会长。
中国人口学会
中国人口学会成立于1981年,属国家级学术团体,主管单位国家计生委。学会实行个人会员制,联系着国内人口专家和从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和相关专业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实际工作者。
怪不得,原来是计生委主管的智囊机构,如果放开生育计生委岂不是失业转业?
智囊当然要投其所好,提供有利的政策依据了。
有了智囊给的科学研究,他们说话很硬气了。
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他们提出:
卫计委副主任:中国不缺人口数量,未来一百年都不缺
2017-03-12 10:42
如果再展开说两句的话,中国的人口问题不缺数量,不光是现在不缺,未来几十年,未来一百年都不会缺人口数量。
然而,不放开生育老龄化问题怎么办?
大领导们头疼,又问了智囊们。
智囊们说,引进外来人口啊!
王辉耀
王辉耀,男,1958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战略、人才发展和政策策略咨询专家。2015年2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
王辉耀《我国如何引聚更多国际化人才》。王辉耀说,国际化城市的标准是什么?从人口要素来讲,一般要求其常住人口中外籍人口比例达到 $10%$ 以上,而北京外籍常住人口仅占$0.6%$ 。
北京要建世界城市,上海要建国际大都市,国际人口比例这么低是没有办法建的。
应对中国老龄化,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建议放宽签证引进东盟劳动力
珠海如何做到人口15年增至500万?王辉耀:办国际化院校
南方都市报 2020-09-25 11:05
这个王辉耀还是外国国籍,却是上书房行走。
后来疫情爆发,他才改回了中国国籍。
真的是,关系中国国运的关键人口政策,竟然让外国人制定,当年也是没谁了。
还有一大帮人摇旗呐喊。
杨靖:从移民治理角度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汇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2020-03-02
作者:CCG
作者1杨靖,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2020年2月27日,司法部发布《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通过登录司法部官方网站或邮寄信函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
李庆:如何理解中国国际人才引进的法制化需求一一关于出台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的思考2020-03-02
作者:CCG
作者一李庆,全球化智库(CCG)人才研究总监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发布,就我国关于开展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立法工作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一..
吴菲怡:从绿卡管理实践看永居留条例立法必要性2020-03-
02
作者:CCG
作者一吴菲怡全球化智库(CCG)移民研究中心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后简称“征询意见稿”)的发布引起了海内外社会公众的广泛热议,事实上,中国对于永久居留制度的实践.
董庆前:开放的中国,需要更多全球人才的参与一一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2020-03-02 作者:CCG
作者丨董庆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 2月27号,司法部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在该条例的第一条指出“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规范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永…
陆毅茜:为外籍人才提供永久居留权是国际通行做法,是“人才强国”的必经之路2020-03-02
作者:CCG
作者1陆毅茜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一般来说,所谓“移民"某个国家就是获得那个国家的永久居留权。世界上诸多国家的移民政策和法案虽有很多差异,但都把永久居留权作为一项核心内容,因为它是合理合法地吸引!..
郑金连:从永久居留制度的设置目的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2020-03-02
作者:郑金连
作者1郑金连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引发了网络热议。作者认为,引发讨论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出于对永久居留..
你以为这些学界大佬是想引进高端人口,助力中国复兴?
你想多了—
经过吹风,经过博弈,最终,十三五规划,中国依然没有取消计划生育。
“十三五”时期人口发展规划
(一)、着力建立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的长效机制。继续坚持计生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稳定人口计生工作机构和队伍,不断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新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确保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把人口计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纳入整体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继续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和社会参与的人口计生工作机制,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强大合力,使人口计生工作实现由部门单位向政府联动行为转变。
那五年,我们听信了某些智囊的话,没有选择啃硬骨头,以多生多育优生优育来缓解国家老龄化问题,而是选择了“懒政怠政”。
是的,过去五年,中国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思路,就是逐步引进外来人口。
所以你看到这样的新闻。
广州夫妻超生被罚32万,全家存款1万多,相关部门:首付至少9.5万
中国一个留学生一年补贴几万,还有专家学者嫌不够。
17:30 支
别 | 科年 | 费/年 | 费/年 | 学生类学学费/住宿生活医疗保年资助 险/年 | 总额 | |
本科生 | 类 | 200008400 | 30000 | 800 | 59200 | |
二 类 | 23000 | 8400 | 30000 | 800 | 62200 | |
三 类 | 270008400 | 30000 | 800 | 66200 | ||
硕士研 空生 | 类 | 250008400 | 36000 | 800 | 70200 |
普通进类 修生 | 29000 | 8400 | 36000 | 800 | 74200 | |
三 类 | 340008400 | 36000 | 800 | 79200 | ||
博士研 | 类 | 3300012000 | 42000 | 800 | 87800 | |
究生 高级进类 | 38000 | 12000 | 42000 | 800 | 92800 | |
修生 | 三 类 | 45000 | 12000 | 42000 | 800 | TOP 99800 |
米句,折学经汶学汁学教充学立学/立共
中国学生奖学金最高一年也就几千,留学生起步就六万,还有一系列超国民待遇。
某高校号召学生带洋带人回家过年,相关旅费与补贴由留学生项目支付
CAU人发研究生
白雪兆丰年,庚子鼠年把春闹人发学院结友谊,中外伙伴把家还
带留学生回家过年
2020年人发学院品牌活动一一第五届“带留学生回家过年”活动中国学生报名正式开启。秉持自原结对的原则,为你提供一个和留学生同学课外沟通交流的宝贵机会,让留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春节文化,增进中外友谊,并借此鼓励留学生勇于担当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使者。
中国农业大学人发学院的人,号召大家把“留学生”领回家过年。比山东大学还殷勤啊!
教育部的年度预算,有个“来华留学教育”。
预算表里的科目编码是2050602,你们都能从官网上找到。
2017年:28.6亿;
2018年:33.2亿;
2019年:38.2亿。
看预算表时,我发现在“来华留学教育”这个项目下,就是“教师进修”。
顾名思义,就是提升教师及教职工的专业素质。像组织培训边远地区的教师学习在线教育、指导他们使用网络素材,就是出这里出钱。
2017年:2.12亿;
2018年:2.12亿;
2019年:1.54亿。
19年不是要过紧日子嘛,教育部不砍洋大人,砍了教师。
教师进修,各地的支持力度也没太大,这一两个亿就是大头。
而来华留学的支出,教育部这块只是其中之一。
来华留学生的“六大奖学金”:中国政府奖学金(教育部)、地方政府奖学金(各省专项)、孔子学院奖学金(汉办专项)、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其他奖学金(各协会及本土NGO)。
随便你怎么算,妥妥过百亿。
全国乡村教师有生活补助的约200万人,平均每月300至400元,其中有10万人低于每月200元。
另外90万乡村教师还没有生活补助呢,38亿可以给他们发的起每月三四百块了。
为什么如此魔幻?
中国为什么如此?
上面岱岱就给瓜友们交底了:
十三五规划时,国家就认真考虑该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想调整人口政策,但是有一些利益既得体不在如何增加本国人口上下功夫,不取消计划生育,而是鼓动国家用“引进外来人
口”来缓解老龄化问题。
加上上个五年开始的主要围绕发展中国家作文章的一带一路战略,国家花钱花资源在了引进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来华读书,因为留学生读书好融入中国,又年轻是韭菜,还拉进国际关系,试图以此来缓和国家的老龄化问题。
执行层面更变本加厉的扭曲执行,搞了出了一系列的留学生超国民待遇,引发民怨和一系列社会性问题!
这就是国家战略发生根本性错误后的魔幻现实!
十三五规划,过去了。
十四五规划,来了。
牵动各方利益的人口政策,又要动了。
牛鬼蛇神,一并上场。
首先,因为人口没有如计生委那般的预言,直接血崩,数据掩盖不住,计生委甩锅甩不掉,在体制设计上,我们已经在铺垫其边缘化了。
从计生委,到卫计委,再到卫健委,逐步淡化“计生”,这是国家在权力设计上的动作。
然后,是14五规划前,有史以来最深入的7普人口数据调查,给人口政策研究提供最坚实的事实基础。
接着,继“就业问题”提到宏观政策后,人口问题也被提到了宏观政策,甚至上升到国家战略。
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然而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十九届五中全会正式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此进行具体部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在新发展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战略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接着,十四五开始吹风。
就在今年,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对长期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改口了”,进一步的新表述为:
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
然后,是对过去五年的错误路线,开始有了明面上的批判。
致公党中央:建立正确的留学生选拔制度,有效提高留学生质量
2020-5-19 11:07:32 来源:澎湃新闻作者:王心馨
教育部:进一步推动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管理趋同化
留学生超国民待遇或将结束!
2021-04-14 20:35:34 来源:科技疯
最近,教育部门官宣,将会规范留学生的管理,提高留学生的质量。将会提高留学生的入学门槛,取消部分学校招收留学生的资格,逐渐暂停留学生的生活补贴。
还有那火出圈的央行论文:
央行论文: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下降,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
文科生太多了:中国央行论文意外引发文科无用论之争
央行说文科生,其实是刻意的。
他完全可以换个学术的说法,比如注意理工科的培养助力产业升级,搞好职业教育等等,但他就是把文科生拎出来说,就是为了引发舆论,炒热话题。
因为央行这次批判这次得罪的,可以说是整个计划生育的相关结合体,想引发的大讨论也是为了国家这个五年人口政策能更好的调整出台。
然而,那些既得利益体,是不会放弃口中的肉的。
那些搞乱中国的外部势力,也不会停止对中国挖墙角下黑手的。
暗流,在涌动。
两亿单身狗上热搜。
【#中国超2亿人单身##一线城市单身青年4成月光#工资都去哪儿了?】在中国,已有超过两亿人单身。数据显示,在一线城市,大约40%左右的单身青年都处于“月光”的生活状态;随着城市等级向下及月收入的降低,“月光”比例大幅提升,四五线城市的单身年轻人中,“月光”“人群所占比例高达76%。“..全文
刚成立不甘心政策调整被边缘化的部门,在蠢蠢欲动。
900万外国人急欲移民来华,中国政策有大动作?
【导读】4月2日,成立整整三年的国家移民管理局,正式启用队旗和标志。这一低调发布的消息,引发舆论猜测:中国移民政策即将迎来大动作吗?截至目前,中国境内的外国居民不到80万人,而根据美国盖洛普调查公司数据,全球约有900万人希望移民中国。去年《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一度引I发舆论强震,外籍人口"超国民待遇”问题成为众矢之的。为什么移民政策改革会引发国内如此巨大争议?如何应对这些争议背后急需解决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不想突出人口问题来推动问题解决,想等大事件爆发或者更好时期公布掩过问题,统计局受到压力,数据以工作为由迟迟不公布: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公布?统计局:加快工作进度
有些部门,有些学者,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一门之私,却让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付出沉重代价。
这不禁当岱岱想到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那句话—
4月19日,新加坡《海峡时报》 (StraitTimes)网络客户端报道,新加坡总理府消息人士说,日前,总理李显龙在新加坡政府的一次国务会议上,谈起中美战略竞争态势时,说了一句意味非常深长的话。李总理说,战略上,中国战胜美国的唯一前提,就是必须克服自身体制内的“官僚主义”。否则的话,中国超越美国,最终会成为一句空话
不要低估我们的官僚主义。
“不能放开生育!”、“中国不缺人!一百年都不缺!”、“引进外来人口!”
不要低估我们的官僚主义。
也不要高估领导层面的全知全能。
李鹏在价格闯关失败后写到:
“以后不能只听那些既没有实践经验,又不了解国情的理论家的意见了。
陈水扁和连战大选,国家智囊为投其所好,一致分析连战胜算更大,我们不必担心,等好消息就可以了,海里领导安心了,也松懈了,直到连战选情危机托中间人给大陆带话求拉一把,我们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然而又是那批智囊出主意,让朱相在记者会上放狠话,打压台独气焰,希望能拉连战一把,朱警告:决不允许台湾独立,报纸副题为“相信台湾人民在紧急历史时刻会作出明智抉择。”
狠话放出,结果弄巧成拙,倒逼台湾人民情绪,陈水扁反而拿下胜利,中国吞下苦果。
若干年后,朱相回忆此事说:“当年那段话是他们写好了,让我说的……”
阮铭,当年的核心智囊,直接推动了“两少一宽”的政策,对少数民族中的犯罪分子要坚持“少杀少捕”,在处理上一般要从宽的以行政命令替代法律的政策。
此政策对中国的后续影响,大家都心里有数。讽刺的是,该文件的主笔人,曾经的核心智囊阮铭,在1988年叛逃美国,在2002年取得台湾当局“中华民国国籍”,并在2004年被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
当年民族政策的核心智囊是叛徒,后来的人口政策主要智囊是外国国籍。
呵呵,呵呵。
不要高估领导层面的全知全能这就是岱岱的态度。
这就是真正的政治。
人口政策,中国又到了五年一次的分水岭了。
希望这次,中国能排除干扰,能拨乱反正,能有魄力啃硬骨头,能彻底放开生育和鼓励生育,能减轻人民的负担。
因为从代际来看,未来五年是90后的生育窗口期,十四五是中国人口政策最后一次有效调整的机会了。
我们已经浪费了上个五年,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我们不能再丢失这最后的机会了。
岱岱至今还记得13年的梦。
梦到了某人。
在梦中,某人转过身来,只问了岱岱一个问题:
“中国老龄化问题,怎么办?”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