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广西一步错_步步错__2019_1_7
文章目录
广西一步错,步步错……
原创:岱岱 吃瓜群众专栏
大家好,这是《闲话九州》的第十二篇文章。
关于广西的故事,岱岱在之前“跳出贵州写西南”的贵州篇中,写了很多。
北部湾战略是广西重点战略,北部湾成功的基础是西南经济腹地,广西就要和广东争夺大西南经济腹地,争夺大西南物流的出海口。于是我们看到,两广人前兄弟,人后撕逼,双方都以邻为壑,桂东粤西深受其害。
后来贵州抛弃广西选择广东出海口,因此广西在贵广线上暗地抵触,各种阻扰。
一是贵广线的广西段,广西不出钱,坐等穷小子贵州没钱修贵广,二是广西力主贵广线过柳州而不是桂林,过柳州不仅必过河池梧州使广西利益最大化,且贵广线将绕弯路线加长,这将削弱贵广线的交通地位。
然而,广西人算不如天算。
外部遇强敌,和广西抢西南大物流的广东,看广西不出钱贵州没有钱,大手一挥我包了,土豪出手,秒天秒地。内部出“内鬼”,历史上一向和省府不和的桂林,受广东贵州支持,逆着省府的意,和柳州争抢贵广线,壮府大呼,桂林“叛徒”。
最终,贵广线完全如广东贵州设想般建成,广西机关算尽,结果一地鸡毛。
这事还没完,之前在南昆铁路上,广西摆了贵州一道,本来三省合作,然而广西和云南单方面说好,从昆明拉直甩开贵州接南宁,结果贵州林同志是个狠人,找回了场子,云南盟友倒戈,抛弃广西亲近贵州,一条高规格高标准贵昆线胜利竣工,被广西寄予厚望的南昆铁路,战略意义名存实亡。
可以说,在高铁时代的西南大博弈中,广西费尽心力却昏招频出,盟友倒戈又内部反水,一手好牌生生打成臭牌,最终四面楚歌,悲唱凉凉。
随着贵州成为大西南交通枢纽中心,大西南物流的出海口,也从北部湾倒向珠三角,广西北部湾失去重要的经济腹地,只能惨淡经营。
再加上今年海南自贸港的“惊天噩耗”,可以说,那些年广西下了如此多血本的北部湾战略,已经可以洗洗睡了……
嗯,如果《西南大博弈》是一部当代官场连续剧,那么贵州,就是起于草根、成功逆袭的主角,而广西,就是“最佳反派”……
怪不得有广西的瓜友,在看完岱岱的贵州篇后,如此留言:
扎心啊!
这是广西在高铁时代中的失利,当周边省份特别是贵州因高铁而经济腾飞时,广西走错一步,只能徒呼奈何。
而实际上,这不是广西第一次走错。
是的,在很早很早之前,广西就走错了一大步,而当年广西走错的那一大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广西衰落、分裂、落后的现况。
直到现在,千千万万的广西人,还在为上上上上代广西人的错误付出代价,甚至,未来千千万万的广西后代,都要为这个错误买单。
当年广西人走错的那一大步,究竟是什么呢?
广西人又为之付出了怎样惨痛的代价呢?
这个错误难道无法消除吗?
广西瓜友,稍安勿躁,听岱岱慢慢道来……
一、广西一步大错
先别急着问广西走错的第一步是什么,我们先来看看广西辉煌的历史。
准确而言,是广西辉煌的民国历史,因为在中国千年的历史上,地处偏僻的广西一直不出彩,直到清末民国的乱世,广西才突然爆发,直接从历史舞台的边缘,跃升到舞台中央。
如果说东北三省是一家,那么广西一省分三份。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湘桂文化,以桂东南为代表的粤客文化,以桂西南为代表的壮府文化。
在广西千年历史中,西南的壮府系是广西土著,湘桂系和粤客系都是广西外来移民,三者矛盾重重。农业时代,聚族而居,为争夺田地和水源,举族暴力械斗更是频频可见,广西民系矛盾延绵千年,加上广西山多沟深,这些都酝酿出广西人彪悍的民风和坚韧的战斗意志。
袁崇焕广西招兵,带6000名广西狼兵坚守宁远城,硬抗女真主力。洪秀全从广西金田出发,以2万广西人起家,一路打下整个南中国,后来更有2万广西狼兵孤军深入,打到天津威逼京师的壮举。
而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外国打仗几乎从来就没赢过,可1885年的中法之战,广西人在镇南关和法国军队硬抗,中国大捷,法军大败,此战后,法国内阁都引咎辞职。国共北伐的时候,新四军被称为铁军,桂系被称为钢军。自古兵家用事,从南往北打多败绩,而广西人在“小诸葛”白崇禧的指挥下,一路从广西打到北京,举国震动,时人称之为“千古未有之事!”
长征的红军一到桂北,遇到广西狼兵,湘江之战役红军损失惨重,8万人马剩下不到3万。解放军解放全中国时,最头痛的对手也就是桂系广西的部队,粟裕在苏中,陈毅在泗县,都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攻桂系七军,结果都惨败。
广西狼兵
果然“盛世从文,乱世习武”,在盛世中没甚动静的广西人,武力值爆表,一到乱世就如鱼得水,搅动天下,等到了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时代,广西更是进入巅峰期。
很多人也许难以相信,现在带着“贫穷、落后”标签的广西,却在上个世纪初有着截然不同的亮丽光环。
在新桂系的领导下,分裂的广西开始统一,内部太平长达二十五年之久,而此时全国其他省很多都一片战火,百业凋敝。新桂系对外征战,对内发展,受战争红利,广西各项发展蒸蒸日上。
中国第一个强制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省份,并将小学义务教育普及到村一级的省,是广西。
中国第一个把不分男女性别的义务教育,列入法规并作为乡村官员考核的省,是广西。
中国第一个普及全民军事教育的省份,且第一个有能力造飞机的省,也是广西。
中国第一个由地方政府独立完成省一级别大学体教育体系的省,建有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学校,拥有当时全中国最先进的省级高等教育体系的省,更是广西。
新桂系时期,广西还大力改善交通,修筑了湘桂、黔桂铁路,加快了航空和邮电事业的发展,使广西的交通有了显著的变化,侍别是公路建设,到民国末年,广西公路里程数超过许多经济发达的省份,广西更在当时获得“模范省”的称号,经济发展一度全国前列。
特别是柳州,当时是民国兴起的工业城市,作为新桂系建设模范省的窗口被投入了重金和大量人力。1930年代的柳州,拥有广西第一路鱼峰路、广西第一会展中心,甚至造出了广西第一架战斗机,是颇受关注的重镇。
也因当时广西省有如此雄厚的综合实力,广西兵有如此爆表的战斗力,新桂系才能以一省之地力抗有江浙财阀和美国支持的蒋介石,蒋介石终其一生都难以降服广西。和关门自守、影响力不出山西的阎锡山不同,新桂系实力雄厚,在渡江战役的前夕,新桂系首领,李宗仁更是让蒋介石下野,自己当上民国总统。
的确,和当下贫穷落后形象完全不同,新桂系领导下的广西是一片繁荣,“受谁的好,念谁的好”,因此广西百姓十分心向李、白二人,白崇禧儿子白先勇回广西,老一辈广西人看到白先勇,各个都甚至热泪盈眶了。
可以说,建国前的广西人民,不认国民党的蒋介石,也不认共产党的毛泽东,只认新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
可以说—
广西人民只认桂军!
也许,有的瓜友看到这里,已经听出一些弦外之音了……
咳咳,我们继续吧。
继续聊一聊,建国后那场规模浩大的西南剿匪。
很多人,包括身处其中的广西人,都遗忘了那场发生在广西的大剿匪。
毕竟,在多数人的意识中,我党打完渡江战役后就一统天下了,除了台湾那个小岛因海军缺失没有收回外,整个中国都重归一统,连新疆西藏都迅速被我党控制,广西不过一省之地,面对已有全国之力的我党,怎么能翻出水花来呢?
我们低估了广西,低估广西人民对新桂系的拥戴,更低估了广西人民的战斗力,或者说,不仅我们低估了,连毛泽东、林彪、叶剑英等历史巨人,都低估了广西。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渡江战役后,不甘心失败的新桂系,在大本营的广西化整为零,继续顽抗,从1949年到1952年,整整三年,解放军在广西遇到了远超意料的强大反扑。
广西剿匪历时三年,中国解放战争历史3年。
广西剿匪共歼灭土匪51万人,淮海战役歼灭国军55万人。
这两个数字令人惊骇,广西剿匪作战时间之长,相当于全国解放战争的时间,歼灭的土匪总数,几乎相当于决定中国命运的淮海战役解放军歼灭的国民党正规军的总人数。
而解放军在广西剿匪作战,更是出动正规作战部队两个兵团、4个军、17个师又1个团,其中10个师为久经战阵的精锐主力师,加上地方部队和武装民兵,投入广西剿匪总兵力超过百万。
岱岱曾推荐的一本书《败兵成匪》
是的,没想到吧,在全我党几乎统一全国的情况下,在我局势已经一边倒向新中国的情况下,在已经“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情况下,广西依然如此顽强,依然如此彪悍,依然如此桀骜不驯,解放军在广西竟然经历了一场规模相当于淮海战役的大决战。
而广西人的战斗力,再次出乎我党意料。
据说,一位历经战火的当事人曾这样说道:
“妈拉个巴子,这是什么土匪!
机枪点射打的一点不含糊,老子从北打到南,国民党的正规军打过成千上万,还没碰上这种土匪!”
即使解放军那时已经鸟枪换炮,但广西“土匪”战斗力出乎意料,广西军区竟剿匪不力,因此受到毛泽东严厉批评,毛亲笔批示广西换帅:
”广西剿匪工作,为全国各省剿匪工作中最差者!
剑英前去广西工作一时期,确有成绩后回来,否则不要回来!”
能让鸟枪换大炮的解放军吃大亏,能让毛主席如此雷霆震怒,广西狼兵不愧天下第一。
还有个数据,岱岱都不忍放出。
唉……
根据1947年国民政府内政部的全国人口统计,和1948年广西省政府公布的广西全省人口总数。从1949年底至1952年底广西的总人口大概为1500万。
然而军方数据统计,广西土匪总数为51万。
如果按1500万人口这个总数除以51万土匪,则相当于大约每30个广西人中,便有一人当过土匪。
如果再扣除婴幼儿和老病不能行动者,那么比例数还要高!
“30个广西人中就有一人当过土匪”、“比例甚至更高”,震撼吧?
广西土匪的比例竟然如此之高,有心的瓜友,肯定有疑问了——“我党在广西遇到的,到底是“土匪”,还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怎么说呢?
参考下上面提到的,新桂系军阀对广西人民的好,不得不说广西人民,真的只认桂军啊……
曾听过一个段子,说“人生最作死的,莫过于49年参加国军”,大家都觉得是一个段子,而广西上世纪的那代人,用真实的实践行动告诉我们,原来最作死的,不是49年参加国军,而是49年后,还在广西“英勇”抗击人民解放军……
看到这里,广西瓜友估计觉得不好意思了,那代广西人给祖国、给中央添麻烦了,当然,是那代广西人,不是当代广西人。
广西瓜友不好意思的表情,估计是这样的:
49年收复新疆,50年收复西藏,50年收复海南,而直到1952年,规模浩大的广西剿匪才宣告胜利结束,广西的战火狼烟才告一段落,换句话说,从中央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看,广西是全国32个省区中,最晚回归祖国大家庭的地区。
有心的广西瓜友,看到这里,也许生出了一丝担心。
是的,广西这样“桀骜不驯”,让中央吃到这么多苦头,当新中国彻底鼎定稳固之后,“桀骜不驯”的广西,将迎来中央怎样的目光审视?迎来怎样的发展未来?
二、央地关系,广西案例
在探求广西建国后发展前,岱岱先和大家一起温习一句话,一句岱岱多次提过的,钱穆钱老的话——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贯穿中国两千年政治历史的主线。
岱岱用过很多当代事实,为这句话做注脚,如上海洋山港,高铁西南大博弈,遵义省内强藩等等,今天,又要用广西的案例,来为这句话做注脚了。
新中国建立后,一直处在战争威胁中,不管是朝鲜的战争,还是台湾的反攻大陆,还是北方苏联的陈兵百万,新生的中国一直有严峻的外部战争威胁,因此情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集体,在作国家战略和为地方做最高规划时,首要度往往是大局的军事考虑,然后才是地方经济的自身发展。
合肥的省会地位,就是这样来的。
自从清康熙六年安徽建省以来,省会一直设立于安庆,合肥不过是一个中部小县城,因为抗战国民党才在合肥设立了临时行署,后来解放军入安徽,接受了合肥行署,考虑到经济发展,建国后安徽省府一直动议将省会搬迁至安庆或者芜湖,(安庆芜湖都是长江沿线)
但安徽迁省会的方案报上去,被毛泽东否决了。
清末状元张骞说:“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这句话说的太好了,真是“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白话注释。安徽是从本省的经济发展角度出发,要求搬迁省会的,而毛泽东正是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出发,否决安徽迁省会的。
如上面所言,建国初期,中国战争威胁严重,台湾叫嚣反攻大陆,而如果台湾在美国海军的支持上反攻大陆,那么海军薄弱的大陆海面上肯定失守,台湾将轻而易举的从上海进入长江,如果将长江沿线安庆或者芜湖作为安徽省会,那么台湾反攻一旦打响,不论安庆和芜湖哪个当省会,都毫无疑问将陷落。
省会是一省行政重心,更是一省组织力量之重心,安徽省会一旦陷落,十分不利我军反击敌人,而合肥在安徽中部,远离长江,拥有战略纵深,作为省会经济虽然不得劲,但战时能成为后方组织力量反击的根据地,有利战时。
“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所以,在当时严峻的外部战争威胁下,出于全国一盘棋的军事安全考虑,而不是出于安徽一省经济发展考虑,有大局观的毛,否决了安徽方面的动议,写信回复安徽省府:
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否要搬芜湖呢?
从长考虑,似较适宜,以为如何?”
毛看中合肥的地方,正是合肥的“为皖之中”。
这封最高指示下达后,合肥的省会地位,已无法动摇。
后来,两岸力量此消彼长,台湾反攻大陆可能性的越来越低,国家最高领导也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未来主旋律”,出于军事安全将合肥设为省会,已经越来越不合适。改革开放后,求发展经济,合肥区位优势不如长江沿线城市,因此安徽方面再次动议迁省会。
不过那一次,中央以“安徽南北差异较大,合肥居中,能统筹合肥南北发展”为由,再次否决了安徽的动议,安徽至此才死心塌地的集中省内资源发展合肥,合肥才有了后来“霸都”的称号。
举例完合肥省会的例子,摸清毛主席“办一省事,用一国之眼光”的思路后,我们就知道广西自治区的缘由了。
广西进行艰难的剿匪工作的同时,也是建国初期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中也在全国一盘棋的考虑着各省规划,那时,摆在毛主席、周恩来等第一代领导人集体眼前的,又是一个怎样的广西呢?
从民风上看,广西民风彪悍,战斗力顽强,广西狼兵果然名不虚传,而民心向着新桂系。
从军事角度上看,广西山地众多,适合潜伏和打游击,而正是国民党利用新桂系在广西的残余力量和民心,不断进行暗中反抗,早在朝鲜战争时,毛就提醒过广西剿匪的叶剑英,广西是台湾攻上大陆站稳脚跟后,绝佳理想的根据地,广西一定要拿下。
从内部结构上看,广西分为三大部,少数民族集聚的桂西南,汉人的湘桂系和桂东粤客系,三者有历史矛盾。
新桂系的头领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是广西桂林人,桂系军官的骨干,也基本来自东北方向的湘桂系,和东南方向的粤客系,嗯,都是汉人,大都为桂林、柳州、梧州三地,新桂系时期,这三地也自然而然的得到重点照顾,飞速发展,民心所向,而桂西南的少数民族,在新桂系中的比例教少,桂西南不太受重视。
是的,少民虽然是广西土著,但从清朝开始,广西都一直是汉人为主导,清朝设立的“汉地十八省”,广西即为其一,新桂系领导的广西,继承了这一内部特点,很自然而然。
清朝汉地十八省地图
52年,广西剿匪完毕后,摆在毛、周等第一代领导人集体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的广西。
那么,在当时有着严峻外部战争威胁的情况下,为了广西的稳定发展,为了中国南疆的长治久安,以毛、周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是怎样考量广西的呢?又给广西开出了怎样的规划呢?
老一辈人的心思,我们当然不知道,无法“听其言”。
但是,我们可以“观其行”,看看广西建国后发生了什么,就知道上面对广西有何等考量了。
有些瓜友,或许已经猜到了吧。
下面内容,因为怕敏感,就不写出逻辑联系,大家慢慢思量。
为什么云南省有很多少数民族却不被称做自治区呢?
相比广西,云南情况不同了。云南虽然minzu众多,但是却没有一个minzu能占全省的人数的绝大多数,也就是没有一个主体minzu。由于云南没有一个主体minzu,就很难确定云南到底属于哪个zu的自治区,也就没有改成自治区,所以,到现在,云南还称为省。
壮族的前世今生,难怪有人说这是一个“人造民族”!
壮zu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几个minzu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壮zu通史》资料表明,经过宣传教育工作,一些原来不敢承认自己是少数minzhu终于承认并更改成了少数民zu。“僮zu”这一minzu称谓就是那时诞生的。
除把汉人划入新生僮zu,还把广西省西部地区那些zu群来源不同,自称他称皆互不同,互不隶属,无共同的minzu意识,族群关系十分复杂的人群统统划到新minzu“僮zu”旗下。
65年,周相建议把“僮zu”的“僮”字改为“壮”,随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出现的“壮zu”,又在苏联语言专家的帮助下,创立了壮zu文字。
为什么我们称广西叫广西壮族自治区而不是叫广西省呢?
广西壮zu主要聚居在桂西地区,解放初期,据统计,桂西壮zu人口约占广西总人口的 $60%$ ,为主体minzu,于是,根据法律规定,1958年3月5日,广西壮zu自治区正式成立。
此地本为汉地十八省之一,建国后却成了自治区,这是为何?
广西为什么喜欢换首府?地球知识局
原创|发布:2017-11-0920:44:55 更新:2017-11-10 07:44:59当49年底广西省委在武汉成立时,就有人提出选择柳州为省会。这个意见一直被保留,全国解放后原桂系统战人士黄绍竑还在政务会议上提议过柳州方案,没有得到响应。一直到1958年初,省人主席韦国清最后一次提议迁省柳州,方便统筹全省发展。但这个意见被毛巧妙驳回,从此柳州方案再没有被拿出来讨论。
看到这里,再联系下上下文的逻辑,“有因才有果,有果即有因”
瓜友们应该,懂的都懂了……
嗯,懂的都懂了…
小结
在当时严峻外部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因为广西的特殊情况,上面为了广西的稳定发展,为了中国南疆的长治久安,上面不得不从大局出发,作出了这样的改变,大家也许理解,也许不理解,也许能理解但因为不接受而不愿去理解。
但后续的实践结果表明,这一招下的确巧妙高超,不漏痕迹,最终也收到了预期效果——广西太平,南疆无事,中华稳定。
然而,广西“由省改区”的重大一步,到底是从地缘稳定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经济发展出发,这一大转变奠定了南疆和平稳定的态势,也扭转了广西和中央糟糕危险的央地关系,但是却埋下了激化广西内部矛盾的种子……
当时过境迁之后,“和平与发展”成时代主旋律,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内部各市要团结一致向前看才能发展好整体时,回首当年这段往事,如今内部一地鸡毛的广西,已经一步错、步步错……
历史不能选择。
现在说什么“最作死不是49年参加国军,而是49年后在广西抗击解放军”的段子,只是苦笑,只是于事无补。
现在可以把握。
发展到今天,广西对内对外的关系,都已纠葛万分,千头万绪中我们需要一梳理,对症下药。
未来可以开创。
广西的未来在哪里?千万广西人的明天在哪里?广西需要怎么做?思绪越万分,思量越万千。
下一章,广西篇
一切,未完
我们,待续
文章已于修改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