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_练出洞察力
文章目录
岱宗岱
政治对智力的要求,并不高
岱宗岱
主要是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要求挺高
岱宗岱
因为我们不是当政者,不需要想着做决策,吃瓜嘛
岱宗岱
懂的搜集和分析就行了
岱宗岱
最难的还是文明史
岱宗岱
因为文明太宏大了,争论也大,天空一样,你没有足够坚辑和论据,很难立足
岱宗岱
特别是,你对比中西文明的时候
岱宗岱
要足够敏锐
岱宗岱
今天文章比较满意的
岱宗岱
就是从汪洋大海的信息中,黄道婆和珍妮纺纱机找到了分析当话题切入
岱宗岱
这个是考验从海量信息中截取最有效果信息的能力
岱宗岱
这个是考验从海量信息中截取最有效果信息的能力
岱宗岱
保持敏锐
岱宗岱
这是我读书时没有的能力,是我关注时政注意信息搜集分练出来的
岱宗岱这是洞察力罢了
岱宗岱洞察力可以日常生活中训练
岱宗岱
比如刚刚出的降低网约车罚款条例
岱宗岱就是和最近国家打压滴滴有关
岱宗岱
这是昨天的群聊。
洞察力最好的训练办法,就是读书。
而且是大数据式的读书,通读中西,涉猎各派。
就像找相同的小游戏一样。
一个电脑屏幕,十张人脸图铺满,其中有两张照片是同一个人,你要在短时间捏,于十张照片中找出哪两张是这同一个人。
这是简单难度,能稍微训练一下你的洞察力。
一个电脑屏幕,一百张人脸图铺的密密麻麻,其中只有两张照片是同一个人,你要在短时间内,一百张照片中找出哪两张是这同一个人。
这是高级难度,能大大训练你的洞察力。
为什么?
因为时间有限,这么多张人脸图你要看,一张图看几眼,你的大脑必须很精髓的提取这张图的重要信息,记住这张脸的主要特征,然后看下一张,和脑中信息彼此对比。
玩十张图,代表你脑海中只能容纳到这个信息级别,再多,之前图的主要特征就会被混淆,无法找出相同之人。
这考验你对信息的提取浓缩能力,和大脑处理能力。
换言之,就是考验我们脑袋这个 cpu,提取信息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
短时间内看一百张图,能找出相同两人,说明这个 cpu,有英特尔 i7 级别了。
然后,放下岱岱的一篇旧文,读书笔记。
这是岱岱在汪洋大海的中西文明中,截取的有强烈对比应证的思想片段。
岱评:
修身功夫,君子见同,不分古今,无关中外。
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王阳明《传习录》
岱评:
中西主观唯心主义两位大家。
君子所见略同,不过叔本华除了唯心,更多是唯意志论,而且叔本华是悲观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痛苦的,王阳明无乐观悲观。
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尼采《苏鲁支语录》
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
——涨潮《幽梦影》
岱评:
书,不仅是作者知识的载体,更是作者情感的载体,价值观的载体,人格的载体。
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
有有者,有无者,有未始有有无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
—《淮南子》
岱评:
看哲学史看到第一句的时候,岱岱虽然觉得拗口,但还能第一时间懂说的是什么意思。
看淮南子,看到这一段像绕口令的古文时候,岱岱直接懵逼了,横竖看了半天都看不懂什么意思。
哲学,真 TM 不是人学的。
我心灵珍视的孩子们。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来之日,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
“等待和希望。”
—《基督山伯爵》结尾
于是我们奋力前行,却如逆水行舟,被不断推回至往昔岁月。
——《了不起的盖茨比》结尾
岱评:
《基督山伯爵》和《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是经典名著,两本书的结尾,也都被公认为文学史上的经典结尾。
把两个传颂不已的经典结尾放在一起对比,就有趣起来了。
一个告诉我们人类全部的智慧都在等待和希望,另一个告诉我们不管如何奋力前行,都躲不开过去。
结合两本书品味,余韵悠悠。
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仅仅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王永彬《围炉夜话》
岱评:
很有意思的对比。
康德的意思类似于支持绝对的“论心不论迹”,而围炉夜话认为,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有的事因条件有限,要论心不论迹,有的事是人性天然,要论迹不论心。
孰优孰劣,可以一比。
我喜欢读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历史,他们描述的一些画面很吸引我。但是我从来没有读完过我们当代国家冗长的历史,除了混乱和困惑,我什么也读不到。一大推琐事之间没有联系,也没有因果关系,上千场战争什么问题也没解决。
我拒绝学习这种只能将我的思想湮灭而无法给我启发的东西。
——伏尔泰情人沙特莱夫人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中国数千年惟有政治史,而其他一无所闻。
——梁启超
岱评:
沙特莱夫人是大哲学家伏尔泰的情人,伏尔泰对情人讲他热爱的历史,夫人不胜其烦,说了上面那段对历史的评价。
不要因为这几段话小看沙特莱夫人,她可是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她是第一个将牛顿《数学原理》翻译成法文的人,她在科学数学上帮伏尔泰很多,可是依然对历史摇头说不,伏尔泰很无奈,于是,下定决心用理性做主线,用哲学做方法,在川流不息杂乱无章的历史事件中找到人类心灵的历史。
于是,伏尔泰为了和情人有共同语言,他自己写了史书,开创了理性主义历史学。
中国历史也有一样的毛病,只做帝王将相的家谱,没有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买描写,而且只有政治史无学术史、思想史、民族史,梁启超是近代的大家,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新史学”运动。
在探寻真理的路上,中西再一次,殊途同归。
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是,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最重大的战略调整,国退民进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法制化改革方案,这是本次改革最奇异的地方,各地依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出现了数十种产权量化出让的手法。
国有企业经营者与地方政府、银行上下其手,据国有资产为己有,而数以千万计的产业工人则以“工龄买断”的方式(一般是一年工龄折算为 800 到 2000 元,南方低,北方高)被迫离开工作岗位。
有一个细节应该被记录下来:
按当时官方的统计显示,全国下岗工人的总量约为 1500 万人,成了非常可怕的“社会炸弹”。在 1998年前后,世界银行和国务院体改办课题组分别对社保欠帐的数目进行过估算,一个比较接近的数目是2 万亿元。
一些经济学家和官员建议,划拨近 2 万亿元国有资产存量“做实”老职工的社会保障个人帐户,以补偿这些下岗工人为改革所付出的代价。2000 年初,国家体改办拟定了相关计划,最终却遭到国务院的否决,其理由是:
“把国有资产变成了职工的私人资产,明摆着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晚年吴敬琏在评论这一往事时,用了八个字: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产权清晰化运动中的经营层暴富以及上千万产业工人的被抛弃,再次以非常血腥的方式展现出中国经济变革的残酷一面:
非均衡的发展造成非均衡的财富分配,在经济复苏和物质财富增长的过程中,基层农民及产业工人付出了最大的代价。
——《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论东北下岗潮
我也对世界上公共医疗制度的趋势有所了解,经济状况好的英国,经济状况不如中国的印度,都是免费医疗国家,印度人口也 10 多个亿了。
我认为,免费医疗基本不是个财政问题,是把钱花哪儿的问题。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发展的成果应该谁来享受?我想这是一个核心问题。
免费医疗这个事情,国家要在十几亿人口中立刻推行可能比较困难,但应该允许一部分地方,比如说以县为单位选择一些财政状况良好的地方做试点,在这上面有一个突破。
其实我们就是想实实在在干点事。
在神木人自己看来,“免费医疗”这些政策是顺理成章的事。2008 年免费教育,2009 年就该免费医疗了,也该把孤寡老人、残疾人、农民、市民身上压了几千年的上不了学、看不起病的沉重负担减下来了,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把群众的负担卸下来。
我想,中央心系天下不一定会注意到我们这个小县,要是知道了这件事,知道了这里正在发生的变化,也一定会有所思考的……
—《做官》陕北神木县老书记郭宝成
岱评:
读过这两本书。
对比两本书的这两段,两个人的两件事。
岱岱不禁,一声长叹…
贵族都不相信一个仆人能说出什么令人信服的话。但那位仆人的解释是那样清晰明了,那样具有说服力,他的表现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先生,您是在什么学校毕业的?”一位客人对这仆人很尊敬地问。
“我在很多学校学习过,先生。但是,我学的时间最长、收益最大的学校是苦难。”
这是那位贫穷卑微出身的仆人,给出的答案。
后来,欧洲的那个时代英雄不问出处,给了所有人最大的舞台,那位仆人出书,出名,整个人类文明都记住了那位仆人的名字。
那位仆人的名字,叫卢梭—《忏悔录》
广东东莞呼奴之大者曰“蕉叶”,其说甚新。
邑某宦,好交游,客恒满座。一仆俊雅,好谈议,每当挥麈,仆必儳言,主频怒以目,夷然不顾也。
一日,主诫之曰:“座中皆士大夫,汝臧获,焉得置喙?倘仍前辙,决不汝贷矣!”仆唯唯。
又一日,座客评花并及叶之大小,有谓橘叶至大,有谓莲叶至大,仆屡欲辨驳,因惮主而不敢。
既一客吟曰:“遍索群芳谱,轮囷叶数莲。谁还能摭取,开橐赠金钱。”
仆闻之,张目视主人曰:“任由夕烹于鼎,亦必摘取第一等者,以伸奇卉之气。”
因指画客前曰:“《草木状》云:‘蕉叶长一二尺,或七八尺。’然则荷叶非大,蕉叶之大,乃无伦耳。”
群客哗而起曰:“是也!吾辈何俱不忆及也?”
各厚赐之。
《两般秋雨庵随笔》
岱评:
第一个故事很好理解,岱岱翻译翻译第二个故事。
有个财主家,里头有个自学成才的仆人,经常管不住自己的嘴插话,主人很生气,说你一个仆人还敢和举人老爷们插话炫耀,以后再插话决不轻饶。
有一天,财主家举行宴会,文人们讨论世界上哪个叶最大,有文人得意洋洋的说,我说的莲叶才是最大的,你们谁能说出来比莲叶大的我就给他钱。
旁边的仆人实在忍不住了,说你今天就是把我杀了我也要说,然后引经据典的说最大的叶就是芭蕉叶子。
一大群文人没想到高手竟然在民间,于是纷纷拜服,认输给他钱。
岱岱为何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
清朝的中国,18 世纪的欧洲,同一时空。
一样的宴会,一样的文人贵族以为很厉害,然后仆人出手让大家拜服,同样的高手在民间,同样的神转折。
然而,岱岱对比这两个真实的小故事,却十分的惋惜。
清朝那位仆人,出身卑微无上学之机,却自学成才博闻多识,如此人才却只能当一仆人,而且是被主人不喜欢的仆人,他因为阶层所限社会环境所限,不能实现人生价值,更无法科举入仕,给社会国家贡献才力,甚至连在宴会上说话都要看主人脸色。
而欧洲的卢梭,一样出身卑微,一样天赋异禀,却在欧洲的那个时代,靠时代舞台和自身努力,不仅实现了人生抱负,给国家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卢梭甚至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宣言,在人类文明史上都刻下了他自己的名字。
清朝 4 亿人口,难道就无人才可用以至落后挨打?
有人才不能用,老死山林也。
欧洲小国林立,当年怎么就能崛起吊打其他国家?
人才能尽其用,国力故能如此也。
两个几乎同时代的故事。
两个都是神转折的故事。
两个都是高手在民间的故事。
两个仆人都是出身贫贱而才华横溢的故事。
却有着天差地别的结局
一个是一生默默无闻死于尘埃的仆人,一个是影响了人类命运的鼎鼎大名的卢梭。
岱岱读到这两个小故事,并将其对比后,不禁深深感叹之,赋诗一首:
天公抖擞-不拘一格队我劝世人重不拘一格用
文章最后,岱岱再送一个彩蛋给大家。
岱岱在脑海中,试试将马克思和释迦摩尼放在一起对比分析。
发现两人的理论很有趣。
马克思:世界万物是联系的。
佛家《华严经》:法界缘起,圆融无碍。
这是马克思和释迦摩尼这两个看似对立实际想通的地方。
马克思说:
联系观,即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可变性。
佛陀也说:
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宇宙就像一个大海,永远翻卷着不同的波浪;但是,各种波浪都是水,因此本性相通;因为本性相通,因此每个波和每个浪之间,也相融无碍。
马克思和佛陀都是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的。
有意思吧。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两人的联系观都赋予了方法论。
马克思:
你看,这个世界是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和其产生的所在环境有息息相关的联系,环境变了,事物也会变化;事物变化了,环境也会受到影响。这两者联系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
所以,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决定了我们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至此,马克思点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的两句话: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你看,马克思用世界的联系观,推导出了实践中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释迦摩尼:
小乘佛法是自我解脱成佛,大乘佛法是自我成佛后渡世人成佛。
为什么你成佛后还要渡世人呢?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不是我不想让你做这个安静的美男子。
你看啊,法界缘起,圆通一体,宇宙一体,万事相融,这个世界是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脱离周围而独善其身。你自己成佛和世界为一体,但世人不成佛,等于任何世间的不正都会传导到世间,到你,所以,成佛不仅仅是应该寻求自我的解脱,更要让世人解脱。
至此,释迦摩尼在华严经中点出了佛教思想精髓的两句话: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牛马众生
你看,释迦摩尼用世界的联系观,推导出了从小乘佛法到大乘佛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你还觉得马克思主义和佛学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甚至彼此对立的思想吗?
还是那句话,万物都是有联系的,特别是越涉及根本的道理,就越简单,就越是相通的。
这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和佛学联系验证的一例。
也是岱岱在智慧汪洋遨游,用洞察力从万千浪花中撷取到的,一阵涟漪……
编辑日期2023.01.08岱岱官方微博号:吃瓜岱宗岱/吃瓜小众2022压缩文件密码统一为:36903690或者3690本系列文章整理来源于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欢迎瓜友的关注。也可加入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V: sevenmona (备注来意)QQ:1771703150(备注来意)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