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岱岱就有一种感觉,这篇可能是岱岱今年写过的,最高水平的文章。

——题记

瓜友们,晚上好。

上一篇,岱岱写了东西方哲学差异化的三个原因。

社会观察,自然观察,想象观察。

重点分析了社会观察的东西异同。

一段话概括就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西方哲学的社会观察对象,内容量和质量远超东方哲学观察对象。

东方哲学的社会观察:

1、 社会观察以历史观察为主
2、 历史观察仅限于本国历史
3、 本国历史失去真实产生误导

西方哲学的社会观察:

1、 社会观察不仅以历史观察为主,观察扩展

2、 历史观察升级到文明观察,全球视野

3、 大航海时代全球文明发展层次不齐对比极其强烈,提供了绝佳观察样本如瓜友提炼的那样,哲学也是规律的一种,规律是从观察的对象或者例子中获得的。东西方哲学不同,很大的变量就是可供观测的数据不同,这就产生了不同的规律-哲学。

这是社会观察的不同,那么自然观察呢?

自然观察很简单。

比如,周文王看着月亮的阴晴圆缺,在周易写下:“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得出了朴素的辩证法。

比如,老子指着自己的牙齿舌头对孔子传道:“舌头柔弱却长存,牙齿刚强却早凋,此柔弱胜刚强也。”

这些自然观察的智慧处处体现在东方哲学中,比如“一根木容易折断一捆木折不断”,教育人民要团结是力量,比如春夏秋冬四季节的转换告诉人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自然观察也很复杂。

复杂到有三层冰山之下。

哲学对自然的观察,往往是科学诞生先决条件。

但是,这三层冰山之下,导致了东西方哲学强大的差异:

西方哲学,孕育诞生了科学。

而东方哲学,则一直没有产生科学。

这里,岱岱一一为大家揭秘。

第一层冰山之下,是爱因斯坦的观点。

1953年,斯伟泽曾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了这个疑惑: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产生不了科学?

爱因斯坦针对这个问题,在回信中特意给出了回答,虽然仅仅有三句话,却浓缩着思想精髓: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中国的贤哲没有逻辑体系没有因果关系)能诞生科学反而是令人惊奇的。

这段话十分高屋建瓴,十分有水平。

欧几里得,伽利略,牛顿,可谓是西方科学的三大奠基人。

欧几里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对希腊丰富的数学成果进行了收集、整理,用命题的形式重新表述,对一些结论作了严格的证明。他最大的贡献就是选择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最原始的定义和公理,并将它们严格地按逻辑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和证明,形成了具有公理化结构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几何原本》。

自 1482 年首次印刷以来出版, 《几何原本》的版本数量,仅次于圣经。

这是一本在西方封神的书。

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欧几里得吸取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建立科学理论的思想,总结了古希腊各个学派对几何学方法的研究成果,在《几何原本》中确立了古典公理化方法.《几何原本》从少数基本概念和公理出发,运用形式逻辑的原理,把几何学编排成由概念、公理、命题组成的演经体系,他的思想方法和示范性的工作,为几何学的研究开创了史无前例的新的途径,为公理化广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公理化方法逐步发展成为近代公理化方法,并超越几何学的界限,被应用到整个数学和其他科学领域。

是的 ,追求知识的方法论有几个,一个是归纳法一个是演绎法。

演绎法

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的过程是从普遍到具体,也被称为“自上而下”的方法,它产生的是一个严谨的结论。通过事先提出的一种理论,分解为几个具体的待验证的假设,再通过观察来进行假设检验,以证明理论上的结论。当进行证明时,可能会进一步缩小范围,以保证结论的严谨性。

归纳法

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的过程是从具体的观察到普遍的概括与理论,也被称为“自下而上”的方法,它保证的是通过一个严谨的过程产生理论。通过观察和测量,开始检验模式和规律,提出一些可以进一步探索的初步假设,最后得出一些普遍性的结论或理论。

可以意识到,东方哲学,在研究大自然上更喜欢用归纳法(对社会现象一般用演绎法),用观察普遍得出共性,得出经验性认知,归纳法是东方哲学的专长,典型如中医。

但是,《几何原本》从根本上排除了归纳法,并且成为欧洲的第二圣经,让这一思想的影响几乎贯穿整个中世纪欧洲,西方哲学对自然的观察,一度成为演绎法的专场。

培根感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这里说的的数学使人精密,不是简单的说学了数学加减乘除就十分精密,而是当时的西方精英们学习几何原本后,产生强烈逻辑意识,论述问题上追求精密的逻辑关系。

长年在牛顿身边的人回忆说,牛顿不言苟笑,在人前只笑过两回,其中一次是有人问他,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那么老朽,不知道还有什么价值,牛顿听到后放声大笑。

不得不说,就科学先发优势而言,演绎法是比归纳法更有效果的。

毕竟,当时没有显微镜没有望远镜也没有解剖学,能归纳的知识范围是有限,而划出易懂的基础点通过逻辑来从简单到复杂构建科学理论,这无疑是一条效率更高的路。

西方数学发展直到1655年,有了一定水平后,法国数学家Pascal才在他的专著中系统使用了归纳法,走上了和欧几里得不同的路线,而距欧几里得已经过去两千年了。

近代数学的一大特点,便是数学归纳法的重新引入和广泛应用。

起步阶段,欧几里得奠定的演绎法和逻辑体系,让西方哲学走上了一条高效近路。

而发展阶段,西方诞生了两个天才。

一位伽利略,一位牛顿。

伽利略最大的贡献,如爱因斯坦所说,是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最广为人知的知识就是,伽利略的斜塔试验,用试验用铁一般的事实,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权威理论。

实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并不是稀奇的研究方法,但对于古人来说,是是石破天惊的,古人之前采用的多是一些认知推理,并没有利用实验去验证。

而伽利略以实验为核心的研究方法,以及严谨的数学思维,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力学体系。

一句话,伽利略开启了现代科学的实验传统。

这个进步是巨大的,直到今天,人类科学研究,还遵循着伽利略开辟的路线继续走的。

伽利略死后的那个圣诞节,牛顿诞生了。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堪称人类文明划时代的伟大著作,人们看完牛顿简洁优雅的定理公示后,惊讶的发现,宇宙一切都可以用科学的原理来解释,都可以用数学来表达。

莱布尼兹说:“数学的历史的前半部分可追溯至创世之初,而后半部分就是牛顿,牛顿那一半是最好的部分。”

牛顿是近代科学的鼻祖,被誉为“物理学之父”,以一己之力,让全人类的科学迈入了新纪元。

如果说,欧几里得告诉大家,演绎法可以让你得到真理,伽利略告诉人类,实验法可以让你验证真理,那么牛顿告诉人类,真理可以用数学来表达,并且指导宇宙一切。

牛顿死的时候,全英国的名流以给他扶柩为荣,全欧洲的名流蜂拥伦敦。来自法国的文科生伏尔泰在国葬现场大受刺激,说整个英国都在谈论,是牛顿历史地位高还是成吉思汗等统治者的历史地位高,英国人讨论后认为,是牛顿高,因为,牛顿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

伏尔泰这位被誉为18世界最伟大的人,当时彻彻底底成为了牛顿迷弟,他本是写社会时政写文学戏剧的,但伏尔泰沉迷牛顿学说不能自拔,三个月自学微积(牛逼),曾为此一度放弃了文学创作,后来正是伏尔泰翻译了法文版的牛顿著作,让科学之风吹进了法国。

长期以来,科学寄人篱下,依托哲学而生,在东方科学就从未独立诞生一直萌芽状态,但欧几里得,伽利略,牛顿,这三位伟人绵延千年的接力,撑起了科学的一片净土,为科学独立于哲学宗教创造了机会,最终带领人类文明拥有了近现代科学。

欧几里得——逻辑体系演绎法

伽利略——试验法

牛顿——数学定理公式

东方没有诞生出这三位,或者说,没有演化出这三条理论路线,导致东方的科学一直是萌芽状态,全靠个体天才的零碎发展,但没有理论路线的诞生指导,科学一直寄哲学的篱下。

这就是冰山之下的第一层。

还有第二层。

第二层,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长期以来,人们都有两个固有印象。

儒教打压了科学。

基督教打压了科学。

前者是对的。

毕竟,儒家对发展生产力一直不重视,甚至抵制先进生产力,因为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不稳定。

而孔子本人更是铁口直断的说出“奇技淫巧”的断语,让中国科学一直是种路线不正确的代名词。

儒家重视的是分配生产关系的能力,而不是发展生产力的能力。

千年之后的中国,依然还是做事的不如做人的混得好。

当然,也有人说,东西方半斤八两。

西方教皇还烧死地心说的布鲁诺呢,不一样压制科学的发展。

这句话对,但只对了一半。

岱岱告诉大家一个历史真相:

西方基督教对科学的态度,打压是后期的,在初期其实是扶持的。

这里,岱岱要介绍一个西方最牛逼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

神学家这个词,让人产生误会,以为神学家研究的都是什么“上帝为什么不杀死魔鬼”、“一个生来就有两个头的怪物,应该被当作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接受洗礼”之类无聊的问题。

其实no,神学家的研究方向,是向世人论证上帝的存在和全知全能。

托马斯•阿奎是神学家里的独一份,他论证上帝的方式,并不是通过洗脑,而是通过逻辑。

他提出了第一推动力:

“在世界上,有些事物是在运动着,这在我们的感觉上是明白的,也是确实的。凡事物运动,总是受其他事物推动。……所以,最后追到有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推动者,这是必然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这个思路很精彩,它能够完全靠逻辑推理,而不是靠神学教义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这个理论让牛顿都折服了。

因为牛顿的三大定律前提是物体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人们就会问:那世界最开始是怎么动起来的?因此,牛顿晚年研究神学和基督教,认为是上帝给了世界“第一推动”。他是这样说的:“一切物体开始运动必有第一推动力,那就是造物主。这个美丽无比的太阳、行星和彗星的体系只能借一个万能的、灵智的、具有权威的存在体——上帝的计划而存在。”这就是“第一推动”的由来。

这个理论,让笛福都折服了。

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借书中人物之口,翻译了阿奎那的上帝理论:

“吃过晚饭,我想外出走走,可是周身无力,几乎连枪都拿不动(因为我从来外出都要带枪)。所以我只走了几步,就坐在地上,眺望着面前的海面。这时,海上风平浪静。我坐在那里,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这大地和大海,尽管我天天看到,可到底是什么呢?它们又来自何方?我和其他一切生灵,野生的和驯养的,人类和野兽,究竟是些什么?又都来自何方?

毫无疑问,我们都是被一种隐秘的力量创造出来的;也正是这种力量创造了陆地、大海和天空。

但这种力量又是什么呢?

显然,最合理的答案是上帝创造了这一切。

继而,就可得出一个非同寻常的结论:

既然上帝创造了这一切,就必然能引导和支配这一切以及一切与之有关的东西。

神能创造万物的力量,当然也能引导和支配万物。 ”

这基本是阿奎那理论的大白话描述。

所以,阿奎那这种用逻辑证明上帝而不是用神迹证明的方式,是真的牛逼。

无愧西方最牛神学家的名头。

但是,细心的瓜友已经看出端倪了,阿奎那这一套神学理论,给科学打开了方便大门!

是的,阿奎那的论证方式是哲学的逻辑推演,这是对哲学方法论的认可。

更重要的是,因为阿奎那的这套理论,将宇宙定律视为上帝造世的设计,所以,科学家发现论证出的宇宙定理,其实是论证上帝是赞美上帝!

所以,牛顿这位科学家去世,得到教皇的恩典,因为牛顿被视为揭开上帝彰全知全能的人。

N a t u r e a n d n a t u r e ’ s l a w s l a y h i d i n ni ght ;

G o d said “Let N e w t o n be” a n d all w a s light.

自然和自然的法则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

于是,一切都被照亮

因此,哲学乃至科学的初期,其实是在基督教的庇佑下发展的,这出乎了大家的固有认知吧。

西方教院会自己出钱教孩子一定的哲学科学知识,那些论证出数学定理物理定理的初代科学家,只要得出的定理不亵渎上帝,就会被视为论证上帝的全知全能,请为座上宾。

甚至一些神学家自己本身就是科学家,精通炼金术(初代化学),天文学(和宗教关系密切),数学(数学是上帝的语言)。

被后人誉为“天空立法者”的开普勒是位宗教占星术士。

解开了遗传规律的生物学家孟德尔,是位神父。

地心说的发明者哥白尼,更是位高级神父,因科学造诣高能和教皇搭上关系。

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更是虔诚的信徒,他通过研究化石提出生物大灭绝理论时,没有因自己是第一个发现理论而欣喜,反而非常痛苦,因为他不明白上帝为什么创造了这些物种,然后又消灭了它们,上帝怎么会这么冷酷无情,他带有负罪心态公布了这一理论发现。

是的,科学毕竟遵循自己的那一套理论,求真务实。

哥白尼不提出日心说,他还能和教皇谈笑风声。

但哥白尼遵循科学精神得出日心说时,基督教就怒了。

因为基督教的圣经,明明白白的说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啊,你哥白尼要是用准确试验和精密逻辑论证出圣经说法对的,哥白尼就是赞美上帝的信徒,但你竟然论证出圣经是错的!而且令人无法反驳!你这个亵渎上帝的异端!

所以,哥白尼怂了,退缩了。

后来坚持地心说的布鲁诺,则被烧死了。

这就是阿奎那神学理论最大弊端。

虽然阿奎那说,“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神学家认为,哲学和科学只能用来服务于神学,用来论证上帝赞美上帝,科学家做研究得定理,只要符合圣经说的,就是赞美上帝,不符合圣经的就是亵渎上帝。

但是,科学的求真务实精神,是宗教压也压不住的。

当基督教将阿奎神学理论奉为统治理论时,将哲学科学视为可以庇护的有用婢女时,就注定了未来的冲突:

“神学家设计的很好,他们用哲学去证明上帝,让宗教更能符合理性考验,更好收割中高层的信众,用科学去赞美上帝,不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是认为这种是更高级形式的赞美上帝。

但是别忘了,怀疑是哲学的核心,求真是科学的精神。

当神学家们用逻辑论证上帝存在的时候,这不也就意味着上帝有可能不存在吗?用科学来赞美上帝,要是科学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圣经理论岂不是养虎为患?

可以说,当基督教的阿奎那们把哲学科学引到神学殿堂里当婢女使用的那刻起,他们这些主人,就注定要被这些奴仆给取而代之!”

一句话概括,基督教利用哲学科学来论证赞美上帝,初期大受益,后期被反噬,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引狼入室!

还是中国的儒教理论牛逼,对科学没有开这个口子,不给科学反噬自己的机会,直接一棒子打死。

你想想,要是科学发展出考古学,考古学家用铁一般的考古证据证明饶舜禹不是禅让制,而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上古三代根本不是温良恭俭让而是原始社会的野蛮厮杀,直接动摇了儒家理论的根基,儒家那批人岂不是也要烧死这批考古学家?

所以,儒家对科学搞这种“奇技淫巧”一刀切政策,是真的简单粗暴,直接有效。

科学还能在西方神学的庇护下当婢女苟发育,东方儒学根本不给科学登堂入室当婢女的机会。

所以,科学这位婢女奴仆在西方掀起了冲击神学主人的狂风暴雨时,东方科学连正门都没入,一直处于原始萌芽状态。

是不是颠覆了一些瓜友的固有认知。

以为东西方都一样的压制科学,但真相是,西方神学给过科学庇护,给其初步发展的机会,神学压制科学是中后期的事了。

这才是历史的真相,这才是冰山下的第二层。

还有第三层。

这一层知识点十分密集,需要瓜友的大脑cpu高速运转。

揭示第三层知识点前,岱岱告诉大家另一个知识点,基本是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历史的必备干货。

那就是一本书和一个人。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有多牛逼?社会学有三大巨头,韦伯,马克思和杜尔干。

这两位靠着著作等身,奠定了自己社会学巨头的地位。

但韦伯只靠这一本书,就让自己在社会学上的地位,和马克思等巨人并驾齐驱。

这本书更被各界认为是,改变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本书,被誉为——

“资本主义的新圣经!

这本书为何如此牛逼呢?

大白话告诉你。

基督教和儒家一样,都是反对商人阶级,反对贫富分化的。

特别是耶稣,直接将放贷者赶出神庙,说富人想上天堂,好比骆驼穿过真眼,和孔子“士农工商”社会阶级排位一样,一句话判了商人阶级死刑。

所以,你看到的基督教统治下的中世纪,不重视发展商品经济,更别说资本原始积累的银行金融业,因为基督教规定基督徒不能从事放贷,所以这份工作让犹太人干了。

按理说,这样窒息的环境下,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宗教理论是完全相冲的啊,资本主义怎么能从宗教统治下的西方发展起来呢?

因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出世了。

这本书可谓是资本主义的福音书,韦伯在这本书中,通过圣经原话的引用,用逻辑推理等手法,直接帮资本主义揭开了宗教束缚:

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主要指的是信徒对待工作和世俗生活的一种经济伦理。

传统宗教往往排斥世俗事务,主要关心精神世界和死后世界,但是新教比较注重世俗,新教把世俗生活和工作看做是上帝赋予的使命,而且还认为事业上的成功是信徒受到荣宠的一种证据。

因此新教把敬业精神和信仰联系在一起,认为勤奋工作是一种对上帝的虔诚,是值得自豪的。

另一方面,新教徒普遍反感奢侈消费,强调禁欲。新教徒既辛勤劳动又节制消费,很好的启动了欧洲当年原始的资本积累,这就是韦伯笔下的「新教伦理」。

新教告诉人们:人应该按照服务于上帝的更大荣耀来安排生活,努力工作,并把它视为天职。

获得自我救赎确证的方法是:如果你是上帝的选民,那么你一定很出色,你可以非常好的完成你的工作,并通过工作获得大量财富。

同时,韦伯也在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的贫富分化。

基督教原教旨是带有众生平等均贫富的,信徒们相亲相爱人人平等是一家人,但新教伦理将现实的财富不均归因于上帝的旨意,让人们接受差别,为劳动剥削提供了宗教理论上的合理化。

瓜友看完后,是不是明白了,为什么这本书能被称为资本主义的新圣经了吧。

宗教说赚钱不好是自私自利,新教说你赚钱不是为了你自己赚钱是为了上帝赚钱。

宗教说要上天堂只有好好信教给我买赎罪券,新教说你只要努力工作赚钱取得事业成功就能上天堂。

宗教说贫富分化不好要管管,新教伦理说贫富分化是上帝的旨不要改革更不要革命。

是的,新教整个完备伦理的诞生,几乎解决了当时资本主义急速发展时期和宗教的激烈冲突,理清了资本主义宗教的关系,奠定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

最后西方的宗教也妥协了。

基督教天主教等其他教派在新教的冲击下,纷纷表示管不住西方人民向往资本主义的历史浪潮了,实在管不住,你们都去赚钱都去搞机器生产吧,只要你们赚钱的同时肯继续信我这个教就好了。

凭着新教伦理,资本主义扫清了宗教绊脚石,迈开大步发展。

对了,美国就是一群信仰新教的清教徒建立的,所以美国初期的立国之基能是商业立国而不是其他,毕竟新教伦理太好用了,“赚钱 $=$ 信教”谁不喜欢。

介绍清楚这个知识点后,岱岱才能开始冰山之下的第四层。

在宗教统御一切的西方文明时期,不仅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需要借助新教伦理来冲突宗教枷锁,跨越发展的哲学科学,也在呼唤属于他们的“新教伦理”来打破宗教压制。

是的,宗教统御一切控制一切,将哲学科学视为婢女,将资本视为异端,资本成功打破了,论到哲学科学打破了。

但这个哲学科学要打破,太难了。

因为新教还是温柔的,新教和基督教天主教的矛盾,无非就是教义上的分歧。

这属于阶级内部矛盾。

但哲学家和科学家,可是质疑上帝啊,要么说上帝不存在要么说上帝就算存在也不是全知全能的,这不是分歧,这是你死我活上的斗争。

这属于阶级矛盾。

所以,基督教烧死了布鲁诺等科学家,但没烧死罗斯柴尔德这些银行家。

所以,相比资本主义冲破宗教枷锁,哲学科学要从神学中独立出来,面对的是更大的困难和更艰巨的理论任务。

能完成任务的人,将比社会学三巨头的韦伯还要伟大。

幸运的是,欧洲迎来了属于他们的伟人。

让岱岱怀着深切的崇敬之心,和大家介绍这位圣贤:斯宾诺莎

这是全文中唯一的人物配图。

因为岱岱认为,全文主要介绍人中,属斯宾诺莎最伟大。

他是西方哲学界的牛顿,他是欧洲天才中的颜回,他是和马克思地位相当的历史巨人。

斯宾诺莎是犹太人,但他被犹太人放逐了。

他的族群是从西班牙反犹后逃难去的荷兰,因斯宾诺莎怀疑质疑教派理论,被要求公开声明道歉,要么就被逐出教会。

在那个年代,被逐出教会不是取消你会员资格那样轻飘飘的惩戒,而是相当于流放致死的惩罚,那时候的犹太人无根之浮萍,还是异教徒,在荷兰生存艰难,他被逐出教会基本等于自生自灭。

但年轻的斯宾诺莎坚持真理,不肯认错,于是,他为了自己的独立精神,被犹太教逐出本教,所有同族之人都用异端的眼神看待他。

他靠着小时候教会教会的墨镜片技术,在外面靠给人打零工墨镜片赚小钱维持生活。

一辈子清贫,不婚无子女,独居,和东方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坚持做哲学研究。

他的父母去世后留下一笔遗产,他兄弟姐妹霸占遗产以为他回到家是想抢遗产,但斯宾诺莎只是看父母最后一面,然后象征性的拿了把椅子回家而已。

斯宾诺莎是一个苦行僧一般的人,他始终如一,光是这种人生经历和高贵品德就值得历史记一笔了。

伟大海涅用伟大的笔触写下斯宾诺莎的墓志铭:

“斯宾诺莎的生涯没有丝毫可非议的余地,这是可以肯定的。它纯洁、无疵,就像他那成了神的表兄耶稣基督的生涯。

而且有如基督,他也曾为了自己的学说而受苦,并像基督那样戴上了荆冠。

一个伟大的精神人物不管在哪里说出他的思想, 哪里便会成为他的各各它。”

但是,他最大的贡献,不是个人品德,而是理论创造。

“1668年,阿德里安·考贝夫发表了与斯宾诺莎相似的观点,被判入狱十年,并在服刑十八个月后去世。阿德里安·考贝夫是斯宾诺莎的友人,法学家,医生。”

“《神学政治论》观点都是斯宾诺莎冒着生命危险提出的。”

“《神学政治论》被没收,烧掉了。它的出售和再版为官方所禁止,在1670年6月到1676年9月之间,宗教会议所公布的对它及其作者的谴责超过30次。

是的,斯宾诺莎一辈子处于宗教迫害阴影之下,随时都有牢狱风险,但他还依然坚持写作,坚持发表。

一向吝于溢美之词的黑格尔说:

“要开始研究哲学,就必须首先做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斯宾诺莎是近代哲学的重点;要么是斯宾诺莎主义,要么不是哲学。要达到斯宾诺莎的哲学成就是不容易的,要达到斯宾诺莎的人格是不可能的。”“爱尔兰著名哲学家巴克莱把斯宾诺莎称为‘我们近代不信宗教者的伟大领袖’。”

“称为近代最伟大的犹太人,也是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斯宾诺莎。”

他斯宾诺莎,是泛神论的集大成者。

泛神论,从古希腊开始零散兴起,到斯宾诺莎这里蔚然大观称为理论体系。

泛神论,就是把神、宇宙、自然融为一体的一种观点。

斯宾诺莎,主张上帝即万物,上帝与宇宙是同一的。

上帝和整个宇宙是一个统一体,上帝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它是无处不在的。

斯宾诺莎认为,上帝是唯一的无限实体,上帝和大自然是同一回事。斯宾诺莎坚决反对《圣经》那个创世的、人格化的上帝。

恰如黑格尔所说,斯宾诺莎把“自然当作现实的神,或把神当成自然,于是神就不见了,只有自然被肯定下来。”

可以说,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实现了上帝从人格化向非人格化的跃迁,所以有人说,斯宾诺莎“以神的名义灭了神”。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影响了西方近代以来的整个文化走向,从哲学到文学、绘画、音乐,再到自然科学。于是“上帝”俯视着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历程,由于发生了从人格神向泛神论的质的改变而充满生机。

把上帝还原为大自然这一光辉思想深深影响了科学和哲学家,科学和哲学对于宇宙和自然和谐与秩序的追问和泛神论者对于宇宙和自然之美的陶醉又有什么区别呢?实际上把泛神论者的上帝换成科学理性所坚信的因果律是异曲同工的。

这套理论为什么伟大呢?

1、 坚持上帝的存在

上帝贯穿了斯宾诺莎的所有作品,在他最重要的著作《伦理学》中,斯宾诺莎以上帝的定义为开篇,以祂的神圣之爱为结尾。

斯宾诺莎承认上帝,虽然不承认圣经上的那个上帝,但在当时风起云涌的反宗教思想解放运动里,相比说上帝已死的尼采,斯宾诺莎属于温和派了。

你承认上帝,就是阶级内部矛盾,不承认上帝,就是阶级矛盾。

2、 否决圣经的权威性真理性

哲学科学越发展,特别是科学越发展,和圣经的冲突就越大,圣经对欧洲思想的的禁锢类似中国四书五经的禁锢。

斯宾诺莎不承认那个圣经中的上帝,帮哲学科学解开了宗教的禁锢。

3、 将上帝的定义解释权,从宗教那里抢回来放给了哲学家科学家和新教伦理将赚钱等同于侍奉上帝一样,斯宾诺莎将哲学家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等同于侍奉上帝赞美上帝,真是绝妙了!

这就在宗教理论合理化了哲学和科学,缓和了当时西方还信奉上帝的哲学家科学家焦虑的心。

并给了哲学家科学家莫大鼓励,你们从事的工作就是最好的赞美上帝安心去吧!

连杨振宁都说,他相信有上帝,但他相信那个上帝绝对不是人格化的上帝,而是另一种存在,或者就是宇宙本身。

杨振宁这种级别的科学家,基本都属于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信徒。

这个名单还能列的很长,包括爱因斯坦普朗克、温伯格、萨拉姆等大家,也是泛神论者。

在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在很多自然科学家的内心深处,上帝绝不是一个能干涉人间生活的人格化的神,而是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也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之下,他们才使用“上帝”这个字眼。而在整个西方文化思想传统中,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一直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一路发展到斯宾诺莎的神即自然,宣称“上帝”和整个宇宙是一个统一体,“上帝”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上帝”是唯一的无限实体。

斯宾诺莎之前,上帝最忠实的信徒,是神父。

斯宾诺莎之后,上帝最忠实的信徒,换成了科学家。

怪不得费尔巴哈赞扬斯宾诺莎是“现代无神论者和唯物论者的摩西”。

斯宾诺莎是 “圣经科学的创始人”。

如同新教伦理帮资本主义冲破宗教枷锁一样,斯宾诺莎这套泛神论,帮哲学和科学解开了宗教封印。

重要的话重复一遍。

如同新教伦理帮资本主义冲破宗教枷锁一样,斯宾诺莎这套泛神论,帮哲学和科学解开了宗教封印。

西方文明为什么能短短300年突飞猛进,而中国则在儒家的枷锁下日渐消沉,西方文明不也有宗教禁锢吗?

读韦伯的新教伦理和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你就明白了。

中国很可惜啊。

中国的四书五经和科举制度,让科学在中国如无根之木,还是原始状态。

因为生产力没有发展,也没有对外扩张带来的海外市场,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迟迟没有迎来资本主义和科学哲学对儒教开炮的历史时刻。

而西方虽然一样是宗教思想禁锢一切,但西方迎来了个理论。

一个新教伦理,资本主义冲开宗教枷锁。

一个泛神论,哲学科学解开宗教封印。

西方宗教统御一切管制一切的时代,彻底一去不复返,西方文明在左脚资本右脚科学的风火轮加持下,发展一日千里,最终进入了新的社会阶段。

历史微妙的是,西方文明选择的这两个理论,是当时的最优解。

新教伦理虽然将基督教原教旨改的面目全非,但新教伦理就一句话,我还是信仰上帝的。

泛神论更是将圣经彻底无视,但泛神论就一句话,我还是承认上帝的。

是的,西方文明选择这两个理论做历史突破,是因为这两个理论只有战术上的极端,但没有战略上的极端。

微观上分析,就是保证了宗教没有被资本科学抛弃清算,现在西方社会方方面面还是有宗教的一席之地。

宏观上概括,是保证了西方文明从宗教社会进化到现代社会这个过程,是一种传承进化,没有断代割裂。

所以,西方文明选择这两个理论做突破,的确是作出了文明的最优解。

相比东方文明的进化,西方文明幸运的太多了。

因为我们历史欠账太多,而外夷侵略殖民给东方文明一个危机的外部环境。

所以导致我们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十分困难。

危机重时间急,所以我们东方文明选择了十分极端十分割裂的进化方式。

不论是打倒孔家店甚至说要废除汉字的五四运动,还是直接政治运动的文化大革命,都是用一代人的时间去做西方文明几代人的思想革命。

所以现在东方文明是割裂的,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儒家理论和道家思想百家学说,和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以及现代文明,一直缝合不到一块去。

文明短时间内激烈进化的后遗症。

但是在西方,你能看到他们的宗教和现代社会并行不悖,没有违和,西方文明没有撕裂而是进化,这就是选择新教伦理和泛神论的最大益处。

岱岱常常想,如果中华文明靠自己能力,能进化出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能进入到工业社会现代文明,那该多好啊。

那样,我们东方文明,也会诞生出属于我们的新教伦理,属于我们的泛神论。

在那个设想中,我们会用几代人的时间搞全民思想舆论运动,用我们的“新教伦理”解绑儒家对资本主义的压制,用我们的“泛神论”揭开儒家封建对科学技术的封印。

这样,时间上从容许多许多,外部环境上也安全,我们能有一个全新的文明面貌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给人类文明指明另一条道路。

但可惜,我们中国独立运行进化的可能被打破了。

不得不借助外力,才进入到工业社会现代文明。

属于我们的新教伦理和泛神论,也就无从所觅。

岱岱读西方哲学的时候,常如此惆怅,如此感慨。

岱岱也常振奋激励自己,希望自己能做中国当代的韦伯和斯宾诺莎。

即使达不到那个高度,岱岱也尽量开辟道路,为后来的韦伯斯宾诺莎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助力。

因为岱岱的追求,不是财富自由,而是立言不朽。

预判美国大选预判俄乌战争,虽是一段佳话,冰山之下的内功心法,也是开宗立派,但这些都具有时效性,而且大都都只能算作“术”不能算“道”。

岱岱凭这些本事贡献,于时政圈当凌绝顶小览众山,自然是探囊取物。

但是,离立言不朽,还是差距太远了。

而且,想起自己三年三入狱的经历,难道我经历这样地狱般的苦难,就是为了财富自由为了时政装逼?

也太小看岱岱的野望了。

我的人生经历,太奇瑰了。

这样的人生经历,配上一个财富自由的结局,仅是励志。

配上一个青史留名的结局,则为传奇。

你可以做王阳明,为什么要做王健林?

是的,当哲学家,当思想家,作中国的伏尔泰韦伯斯宾诺莎,开启民智创新国学,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才是近乎大道,才能青史留名。

想起在监狱里晨诵孔经夜枕三国,想起出狱后东山再起一鸣惊人,“我怕我的苦难,配不起我将来的成就”

我已经登顶过时政这座高山,在继续时政写作外,我还要挑战下一座更高的山。
在这条立言不朽的无尽山路上,岱岱最感谢的,是你们。
谢谢你们,这一路的陪伴与见证。
后续,请继续见证吧,见证岱岱用人生诠释这句诗:

编辑日期2023.01.08岱岱官方微博号:吃瓜岱宗岱/吃瓜小众2022压缩文件密码统一为:36903690或者3690本系列文章整理来源于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欢迎瓜友的关注。也可加入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每日圈文+群聊信息+历史文章等)V: sevenmona (备注来意)QQ:1771703150(备注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