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瓜友们,晚上好。

这段时间开会,很委屈瓜友们,抱歉。

目前是封了3个群,因为开会期间拉人重建会被大数据监控,增加风险,所以等会后再重建被封的群,大家请理解,不要急。

等会结束就好多了,不仅能见证历史,也能大松口气。

那么,我们继续看一看国际吧。

目前,俄乌战争有几个有趣的点。

一个是普京宣布动员任务完成,可以结束,稳定国内民心。

30新军基本组建完毕,还需要至少1个月的训练期。

这批军队上去,不是去一线的,基本是守军,因为并入的四个地区有点大,20万的俄军要守的话兵力是分散的。

这批动员新军上去是顶老兵的守城任务,提高俄军机动性和打战役的能力。

另外,面对蠢蠢欲动的波兰下场,普京的确是启动了白俄。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前几天宣布,他和普京已就部署区域联合部队达成一致:

“由于俄白联盟国家西部边境地区的局势升级,我们已就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部署区域部队达成一致……当威胁等级达到相应程度时,俄白会出动联盟国家联合部队”。

目前来看,俄白联合部队偏于防御性质,白俄不会主动攻击乌克兰。

但部署在白俄罗斯的俄军很明显是可以执行进攻任务的。

此外,如果乌军因为俄军借道白俄进攻乌克兰(例如空袭)而惩罚白俄军队,后者也有法理启动反击模式,加入战争。

白俄罗斯有现役军人4.5万人,以陆军为主,另有准军事部队约11万人,后备役人员约29万人。

白俄能拉到战场上就15万人,后备役的29万人,白俄是怎么也不可能动的。

你普京是主力军,都不敢多么搞动员,你好意思让协从军的白俄动员29万 后备役?

白俄至少要留一大半防波兰,就算后面被乌军袭击到下场,白俄能分五万到乌克兰战场上就很算很给力了。

新军30万 $+$ 白俄5万+正面20万精锐,这就是普京手里所有的军力。

普京这样的军力和乌克兰打还是够的,但打不过在北约下场情况的乌军。

普京也懂这个道理。

很多人以为,俄罗斯释放的核威胁,是在威胁乌克兰军队和人民,普京扔几个战术性核武器,瘫痪乌克兰全境基础设施,乌克兰就在俄军恐怖袭击式的轰炸中屈服了。

类似美国放两颗原子弹,本来要坚持到底的日本就投降了。

错了。

15年克里米亚独立后,乌克兰就开始蜕变,军队开始纳粹化,人民开始民族化,在前几天普京轰炸基辅时,乌克兰人民在地铁掩体中躲避恐袭,自发高唱乌克兰过个。

基辅再遭导弹轰炸小学生在掩体内高唱国歌

2022-10-1014:45:33 00:118844来自北京市

这样的民族意志,已经不是普京几枚战术性核武器能压服了的。

可以说,之前没有乌克兰民族只有斯拉夫民族,是克里米亚事件后,乌克兰民族慢慢凝聚,最终诞生了。

普京扔战术性核武,屈服不了乌克兰,也不是为了屈服乌克兰,而是为了吓住欧美。

不让欧美再借北约的手下场。

只要北约不下场,普京就能有很大胜算。

普京算的很准,你看,马克龙就声明他要跳船了。

马克龙称“如果俄对乌使用核武器,法国不会以核武回应”,西方炸锅

英国《金融时报》、“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等媒体报道,马克龙12日公开表示,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法国不会以核武器作为回应。这一言论引发西方多国指责,认为马克龙“暴露了底牌”,打破了西方在对俄“威胁”回应上的“战略模糊性”。

《金融时报》称,由于近几十年通过“战略模糊”而衍生的“威慑原则”,拥有核武器国家的领导人很少会明确说明何时会使用此类武器,这样也不会为对手发动可能的攻击而提供已知结果。《每日电讯报》则明确指出,在如今应对俄罗斯“威胁”上,北约、美国、英国就保持着这样一种“谨慎且模糊的政策”。英国的观点是,如果俄罗斯使用核武器,俄罗斯将面临“严重后果”。

这个声明,让马克龙在国内国际上,是骂声不绝。

但马克龙依然冒着风险说出了这个声明。

无他,马克龙是理智的,是清醒的,面对俄美的核战争极限博弈,马克龙代表法国早早作出了最理性的选择。

现在,就看德国了,看舒尔茨是否会继马克龙之后给出类似的回应。

其实美国的理性力量,也知道核战争的极大风险。

北约秘书长强调“核保护伞”不适用于乌克兰 播报文章

据俄罗斯卫星社18日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北约的核遏制工具仅适用于保护北约成员国集体安全和北约领土。报道称,有记者问,北约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是否会为乌克兰使用“核保护伞”,斯托尔滕贝格就此回答:“北约核遏制仅用于保护我们的集体安全、北约领土。”他还强调称,北约的主要任务是避免在乌克兰使用这一武器。

北约秘书长这一声明,基本坐实了岱岱说的,俄本土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是美国内部的独走派的杰作。

北约秘书长都不用核战争来威胁俄罗斯。

也就沙利文和英国几个人,对普京各种核战争的极限博弈。

还有一些人拿当年中国给乌克兰的核保证说事。

当年苏联解体,乌克兰分到了部分核武库,但核武库需要维修保持,费用很高,5大流氓作为地球和平力量的代表就找到乌克兰,劝乌克兰放弃核武。

乌克兰就要五大常表示,我放弃核武安全得不到保障啊,只要你们五大流氓集体保证我以后不被欺负,我就放弃核武。

各大国接受了,然后乌克兰一一签订条约,最后销毁核武库。

乌克兰和中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第984号决议,和1994年12月4日中国政府关于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证的声明。

中国当年给乌克兰作出了这样承诺:

无条件不对作为无核武器国家的乌克兰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在乌克兰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种侵略威胁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提供相应安全保证。

乌和其他几个流氓,签订的也都是这样的条文。

唯独没有和俄罗斯签订,因为乌克兰和俄罗斯同出一源,都是是斯拉夫民族,而且俄罗斯从来都没有承诺首先不使用核武器,所以没搞这种。

这个合约部分很重要。

第一,我不会对乌克兰威胁用核武和使用核武。

第二,谁用核武威胁你或者用核武搞你,你放心,我一定帮你。

是的,我们和乌克兰说的,是提供相应安全保证,并不是提供核保护伞。

其他流氓大国,也是这个统一口径。

这个合作是有很大模糊性的。

可以说给你提供经费,军援,也可以说给你提供人道主义帮助。

不会说谁用核武搞你我就帮你用核武搞回他。

北约那个才是将提供核保护伞写的明明白白。

所以,不用担心乌克兰被炸后,因为当年弃核乌克兰和各国有合约,会导致各国不得不下场,不用担心。

再聊聊,普京除了白俄外,还有一个好帮手。

就是伊朗。

普京需要无人机,俄罗斯没技术搞,一开始普京找我们的,但我们为了避嫌,拒绝了。

只能提供军用的无人机部件,或者民用无人机的整机。

当然,民用的整机也不是我们官方给你的哦,是你俄罗斯民众在淘宝上下单,买的民用无人机,回去你们拆了装,反正记得把made in china那几个字磨掉就好。

所以俄罗斯飞过几次大飞机,一个去西安,一个去深圳,来去之间,悄然无息,买的都是无人机零部件。

也因为兔子如此避嫌,所以无法满足普京的需求。

你看看,普京回击克里米亚大桥被炸,用导弹轰炸乌克兰,结果炸了几十发就发现炸不起,一枚导弹上百万美元,库存才几千枚,心疼的很。

还好,有伊朗。

第一个说俄罗斯有兴趣购买伊朗无人机的人,是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

沙利文曾公布一个卫星情报图,说是拍到了俄高官在伊朗买无人机时的试训照片,果然,伊朗真卖普京无人机了。

据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和CNN获得的卫星图像称,自6月以来,俄罗斯代表团至少两次访问了伊朗中部的一个机场,以检查具有武器能力的无人机。

美国认为,过去几周,俄罗斯官员已经开始在伊朗进行无人机训练,这是俄罗斯打算随着乌克兰战争继续购买这些系统的最新迹象。

一位美国官员告诉CNN,在过去的几周里,俄罗斯军人在伊朗进行了培训,作为从伊朗向俄罗斯转让无人机协议的一部分。这位官员说,关于培训的情报最近已被解密。

在近期轰炸乌克兰时,普京不扔导弹了,改扔伊朗来的无人机。

太意外!俄军使用廉价自杀式无人机取得“亮眼”战果,还“击落”了乌克兰米格-29!

2022-10-1519:38:32来源:军武速递北京

举报

近期在俄乌军事冲突的战场上,最“网红”的装备,就是俄罗斯从伊朗弄到的“Shahed-136”型远程巡飞弹、也就是俄罗斯重新命名的“天竺葵-2”型自杀式无人机了。

天竺葵-2无人机飞行时的声音犹如一辆摩托车由于该型巡飞弹使用了一台廉价的摩托车发动机,甚至还使用了一个古早味严重的木制螺旋桨,飞起来这声音跟摩托车差不多,因此被国内一些大佬起了一个颇为亲切的“小摩托”的外号。别看它就是个“小摩托”,可是性能却不含糊,首先是使用数量多,目前单单是能够大概证明的,俄军在战场上已经使用了数百个“小摩托”。

在使用战术上,这些“小摩托”有时候会单独突防,有时候会跟在3M14“口径”巡航导弹的后面混进来,在战场上成群结队地出现,突防能力很强。目前为止,乌军对“小摩托”几乎毫无办法,用S-300PT/PS和9M38“山毛榉”这类的大型防空导弹系统,由于目标太小根本就锁不住;

这种飞机,据说是俄罗斯用了24架苏35战斗机跟伊朗交换的,伊朗狮子大开口,报价2万美元一架,普京一口气提了2400架这种小玩意,后续伊朗加班加点的生产。

伊朗真是赚大了。

这种无人机很便宜, “小摩托”几乎全机都是用商用组件攒起来的,各主要分系统都是大路货,从国际市场上淘来的燃油发动机,找个航模厂商就能大批量制造的机体,还有近乎白送的GPS/BDS组件芯片等。

据说一架“小摩托”的造价就2万块钱人民币,伊朗买十多万。

至少5倍的利润!简直暴利!

但是,和它的造价几乎不成比例的,是它的良好性能。“小摩托”可以飞行一千多千米,这几乎等于一枚AGM-158C型巡航导弹的射程了,而“小摩托”的造价还不到AGM-158C的1/100;同时它还配备有一个40-50公斤重的大弹头,杀伤力基本相当于半枚M31A1型火箭弹,但造价同样只有M31A1火箭弹的1/20不到。

虽然小摩托如此磨人,但乌克兰拿他没办法。

目前乌克兰人真正能给“小摩托”造成威胁的也就是德国给的IRIS-T和美国给的NASAMS,前者的一枚价格是45万美元,后者一枚价格更是高达200万美元以上。

而且德国还只给了几百发导弹,后续的导弹一直拖着没给,几百发打一发是少一发,而小摩托产量上万不是问题。

所以,拿45万美元甚至200万美元的玩意儿去拦截2万美元的巡飞弹,乌克兰是拦的越多亏的越多。

基于以上两个因素,“小摩托”无论怎么用,其实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比如拿去打弹药仓库,拿去打固定目标,尤其是拿去打乌克兰的发电、变电设施、燃 油仓库、自来水厂、通讯设施等,哪怕20枚就蒙中1枚,造成的损失就够乌克兰人受的,就算乌克兰人实施拦截,也同样是不划算。

乌克兰第 55 炮兵旅在扎波罗热的营房,被俄军的“小摩托”命中..

这个很好的帮普京分担了轰炸压力,至少导弹钱省下了。

就是伊朗的工业能力还是不如兔子,产量一般,伊朗近期在国际上疯狂扫货,买来整机拆零件用。

这要是换成兔子供应,分分钟给你压到一万一架的成本,一个月就给你上几万台无人机,炸起来那叫一个随心所欲。

再用北斗制导大数据联机,直接科幻片里的无人机蜂群。

之前,中印地区因为高海拔,导致中印都不约而同的利用无人机,在边境上演了一幕幕无人机高技术作战,一度引发了全球军事观察家对无人机的兴趣。

当时的展望,无人机是往高精尖方向发展的,更多是侦察机。

现在,俄罗斯借兵伊朗,在俄乌战争上铺开使用小摩托得到了不错的错位优势,又一次让全球军事观察家对无人机产生了更高展望。

这时候的方向,是往物美价廉量大管饱的无人机蜂群战术。

各大国肯定都会加强军用无人机的研究进程和战争设计。

大疆这家公司,真是未来可期啊。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小摩托”虽然在设计逻辑上比较讨巧,但在实际性能中,它应该跟M142型“海马斯”火箭炮一样,达不到彻底改变战场态势的目标。

毕竟,该型巡飞弹的杀伤力还是稍微弱了一些。

要寻求完全瘫痪敌国基础设施和军用设施,就需要无人机加大杀伤力,甚至拥有一定的穿地性穿甲性,这就产生了很多需要长期攻坚的技术难题。

目前伊朗的水平是做不到的,普京只能用这个小摩托无人机给乌军尽可能制造战术损失,搞积少成多。

再看下和我们关系密切的事。

就是金砖国家的事。

金砖国家组织成员国,目前包括中国、印度、俄国、巴西、南非。

兔子作为今年的主席国,提出了金砖扩容的建议。

日前消息,伊朗和阿根廷乃至沙特,都积极响应中国建议,申请加入金砖国家组织。

俄国发话了,不反对兔子主导这次金砖扩容,但首先有必要确定候选国的程序和要求。

希望制定出一套机制程序,以后按规则办。

但是,扩容建议遭到了印度的强烈反对。

而后巴西和南非也认为不妥,反对中国的金砖扩容。

这个事看起来很复杂,各国态度不一,其实很好看清。

俄罗斯现在是有求于人,兔子今年刚好是主席国想扩大影响,俄罗斯当然得附和兔子。

而且,金砖是经济属性的组织,俄罗斯被制裁,寻求的就是经济突围,金砖组织能扩大对普京的国际经济突围是莫大好事。

怎么可能拒绝呢?

所以普京不仅支持,而且指出,搞一套机制来,意思是金砖组织有机制后,除了今年扩容外,明年后年大后年可以按照机制继续扩容。

金砖组织越来越大,最好成另一个wto世界银行,利好被国际制裁的普京。

印度巴西南非反对不支持,也很好理解。

这个金砖组织,当时本身就是经济属性大于政治属性的国家,源于当年次贷危机后西方经济学家追捧新兴市场搞出来的一个金砖概念。

而且因为中俄印,都是主要大国而且关系彼此错综复杂。

所以金砖组织,一开始并没有以中国为主导地位。

金砖银行的主席国是各国轮流坐庄,配套的金砖国家开放银行,也是大家都入股没有人有绝对股份。

现在中兔子当主席国,想金砖扩容,一看扩容的都是伊朗沙特阿根廷。

明眼人都知道是兔子想扩大影响力,重建世界秩序。

这批国家进来后感谢的都是兔子,都奉兔子为主导,而不是印度,印度就不高兴了。

印度不认同兔子提议很正常。

另外,这些国家伊朗沙特阿根廷,都是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国家,不是啥工业国家。

而金砖创始国南非巴西,不巧,也是原材料能源的供应国。

南非巴西和这几个国家,定位是重叠的,产业是竞争的。

这些国家加入金砖,将明显冲击南非巴西。

国家嘛,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所以南非巴西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然也不太认同我们主导这次扩容。

这下我们也挺无语的。

除了俄罗斯帮腔外,印度巴西南非都不同意,都想躲进小楼成一统,不想打开门户做生意。

所以,就看这次兔子的外交工作了。

印度那边估计要靠普京去吱一声,南非巴西这边看情况吧。

实在不行就对南非巴西作出一些让步嘛,保证他们创始国的一些特殊权力。

如果搞的定,那金砖国家这步当年无心走的一步棋,就能走活了。

全球最大的两个工业国,中国 $+$ 印度全球主要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国,巴西 $+$ 南非 $+$ 阿根廷 $+$ 沙特 $^{\cdot+}$ 伊朗。

就差一个消费市场,就是新三角贸易。

之前是欧美当这个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但俄乌战争让欧美消费垮掉,美国这边拜登都承认美国要经济衰退了。

最大的消费市场,要看中国这边的内循环搞不搞的成了。

毕竟,我们这几天开会,不就在谈共同富裕嘛。

我们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一个新的提法。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什么意思呢?

这时候,请翻开岱岱之前写的旧文。

当年,国家提出共同富裕,岱岱鼓掌欣喜。

然后,我们提出三次分配,岱岱倍感失落。

为什么?

请看岱岱当年写的三次分配旧文,你们就懂了。

当年,岱岱在三次分配旧文的结尾如此写道:

一句话,今年的 吉果啊。
我们是曲线救国。
没有选择硬钢,而是选择了提倡三次分配,没上税改。
今年,谈论的,可想而知的激烈。
还是那句话,财政是政府的生命线,税收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之策。
三次分配,固然好,要提倡,但是战术性的补充。
真正奠定中国百年国运的,还是税收大计,还是财政基石。
这些硬骨头,不是2021年八月的我们,能啃下的….
这些硬骨头,要等 2022 年大会后的我们,啃了….
你,懂的….

然后,2022年的报告: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首提“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加快一次分配与二次分配改革 )播报文章

是的。

共同富裕,一开始从妥协的强调三次分配,到重新出发的强调一次二次分配。

真是可喜可贺。

果然一语成验。

这些硬骨头,不是2021年八月的我们,能啃下的…
这些硬骨头,要等2022年大会后的我们,啃了…
你,懂的….

编辑日期2023.01.08岱岱官方微博号:吃瓜岱宗岱/吃瓜小众2022压缩文件密码统一为:36903690或者3690本系列文章整理来源于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欢迎瓜友的关注。也可加入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每日圈文+群聊信息+历史文章等)V: sevenmona (备注来意)QQ:1771703150 (备注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