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算经济账
文章目录
瓜友们,晚上好。
今天双十一,淘宝剁手了吗?
今天有个段子:
没想到双十一活动力度最大的竟然是国家卫健委
图解疫情优化防控二十条
资料来源:《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01号)
昨天文章岱岱基于放开国门是战争准备的话,那么预判 $7+3$ 是不会改的,甚至还会更放宽。
结果第二天出新20条,就放宽了。
唉,岱岱亦喜亦忧。
改动最重要的其实是这边:
风险区没有中风险区了,也就是说,地方会将中风险区一并划为高风险区。
而高风险区的人,去异地不再被集中隔离,而是7天居家隔离。
不要小看这一转变。
这能给地方省下十分多的财政支出。
岱岱老家,一个小县城,为了集中隔离高风险区人,包了一个维也纳酒店,包了几个月没法包了。
为什么?
因为一个月杂七杂八的就花了一千多万,几个月花了几千万,而县城全年的财政预算也就一两个亿。
岱岱老家,已经有部分公务员存在拖欠工资了,临时工群更是有几个月工资拖欠。
县城没钱了,隔离酒店撤出,改去别的地方搭个棚子厢子隔离住。
条件艰苦是艰苦了很多,但是省钱。
我老家的例子不是孤例,而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案例。
中国除一二线城市外,绝大部分城市县城,财政都是赤字,都靠转移支付吊口气。
连富裕如深圳广州,都要公务员津贴来补贴抗疫费用。
深圳公务员教师,已经降薪几轮了。
现在新政策出来了,这一项从集中隔离变成居家隔离,就是存粹的中央让地方省钱。
上面也很细心,知道下面很多一刀切,中风险区的人也要集中隔离各种烧钱,直接改成没有中风险区,只有高低风险区,一律居家隔离。
还是省钱。
所以,这次改动,最大的特点不是别的,就是省钱。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而国家不得不对疫情走一步看一步最大的理由,也是财政。
抗疫三年,经济半死不活,支出屡创新高,是经济基础而不是病毒变异,成了持续清零最大的阻碍。
看下明年的会,就知道上面要想办法恢复经济了。
同花顺股票
安宝军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
贺青华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
王丽萍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
主持人
米锋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发布会将通过央视新闻频道CCTV13电视直播央视新闻新媒体、“健康中国” 微信视频号网络视频直播,中国网图文直播
敬请关注!
一个交通运输部,一个消费促进司。
这是第一次请这两个单位的人来一起开这会的。
很明显,如岱岱昨天文章所言,上面改调子了。
大会开之前,我们要先算政治账。
大会开完了,我们要先算经济账。
这个不是动向,这是方向。
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
一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停诊、“静默”管理、
长时间不解封
整治、逐一排查不合理封校行为
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
企业停工停产
避免因疫情滞留,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
目前,岱岱依然斩钉截铁的判断。
我们的转变不是从清零变成共存,而是从算政治账到算经济战。
至少要过完这个冬天,至少要等明年年初,我们才会考虑讨论是否从清零变成共存。
上面的人不是瞎子,看看美国的数据。
美国最大殡葬业公司SCI今年前9个月净利润高达5亿美元,股价大涨。他们的CEO接受采访时说,之前美国死亡人数很少发生大幅波动,但从2020年开始他们统计到的葬礼数量增加了 $20%$ ,并且2021、2022都差不多保持了这个数据。
我们家里有老人孩子的,都担心放开共存。
这是我们个体的担忧。
上面也是有同样的担忧的。
中国不是西方那样的民选政府,法理性基于安全和发展,懂王可以对新冠致死的人说,这就是人生没办法你们听天由命吧,我们不可能这样说这样做。
就不提众说纷纭的后遗症了,就谈致死率。
不要看国内的致死率,要看国外的。
即使病毒毒性减轻了, 甚至有人说奥密克戎是最好的疫苗,但这种病毒的变异方向本来就没科学家能说得清。
谁也没办法笃定病毒会自然消解,和我们和谐共存。
我们最好等欧美再躺一次冬天之灾再看。
数据显示:新冠位列美国洛杉矶县第二大死因
中国经济网 2022-11-1115:09:00
从今年1月到6月,该县每10万居民中的新冠死亡人数为30.1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后者为47.5。排在它们后面的是糖尿病的致死人数15.5,而流感和肺炎的致死人数为7.1。
美国新增感染病例81693例、死亡病例887例
所以我们看到,上面的表述依然是这样:
(一)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加强对优化调整政策的解读,强调继续坚持我国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是为了防控更加科学精准决不能造成放松疫情防控,甚至放开“躺平”的误读。引导客观认识我国防控政策措施的优化调整是基于病毒变异的特点,既是科学的更是必要的,争取广大群众和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筑牢群防群控基础。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我们为了经济,作出了改变,放宽一些,放宽的最大理由不是为了共存,而是为了省钱。
对国外的区别待遇,大概率是尽快收拢海外华人做开战准备。
方向的性质还没有从清零改成共存。
上面在抗疫政策上,是不可能急转向的。
急转向,上上下下都接受不了,而且不符合客观规律。
等欧美再躺这个冬天的雷再说吧。
当然,我们个体还是要做好底线思维,未雨绸缪。
岱岱今天下单了200个n95口罩,还有3套防护服,乃至一台家用制氧机(给父母),一千多一台。
防护服是跑路用的,能春江春暖鸭先知的话,穿着防护服提桶跑路,安全系数直接拉满。
制氧机看起来无用,毕竟要上吸氧机都是重症了,肯定去医院了。
岱岱想的是万一得新冠让居家自愈,很难受的情况用下好缓解疼痛,而且新冠自愈后,万一得后遗症,那几个月期间,也能用下缓解疼痛。
岱岱买制氧机更是因为老爸有高血压,还带着点心脑血管,这类病的人得新冠的话就算痊愈,也会被新冠搞的身体元气大耗,很难受,备着制氧机能轻松不少。
如果不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的话,吸氧的确没什么意义。
当然,这些东西,大概率是用不到的,毕竟现在只是先算经济账,还没到讨论路线转变,就算共存了,也只有极限状态下才能用到后两者,看起来是极小的概率,是纯纯浪费钱。
但有备无患嘛,万一万一用到了呢?
后两者哪怕只用到一次,就值了。
这就是底线思维。
至于说资本市场一片欢腾,说庆祝共存,就过了。
主要是庆祝美国通胀下去美联储表示加息可以考虑退出了,全球资本市场都欢腾。
广州和重庆,XJ,这些地方基本已经兜不住了,就看这几个地方当试验田,部分共存会有如何结果。
已经做好准备后医疗系统能否承压。
岱岱最担心的,是XJ。
XJ最特殊,因为有少民矛盾。
XJ这一波封三个月,和上海这波封三个月,谁更严重?
有人说,上海,因为直接拉低了中国经济,差点导致全国二季度负增长。
XJ反正经济不行,封了经济损失不大。
错,大错特错!
XJ的稳定对中国的地缘安全是无价的,我们花了半个多世纪,用融冰的努力,一代代汉人填疆。
才堪堪有今天的汉人渗透率。
假以时日,真正让汉族也成为边疆的主体民族的时候,就是这块土地彻底安全的历史性时刻。
结果XJ直接封3个月,各种治理无力,你觉得,尝到大苦头的XJ的汉人还会待在XJ吗?
一旦解封,上海的人是恐慌的润出国外,XJ的汉人是恐慌的润出省外润回祖地。
他们恐慌的不仅是被封3个月,是爱丁堡被封的人民还能网上发声,他们网上发声却被立马掐掉。
这样太打击他们对地方政府的信任了。
我们一代代接力的70多年填疆大计,三个月静默就能葬送大半。
上海损失的,是短期的经济利益,损失的是钱,还能赚回来。
XJ损失的,是千年大计的长远,损失的民心,如何弥补?
失民心如浪淘沙,得民心如针挑沙啊!
xj是一个很不稳的点,十分害怕会出现趁机生事的少x暴恐。
基层力量已经被疫情搞的身心俱疲,影响到反恐的基本面了。
这个时候被西方势力趁机搞少x暴恐,将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措不及防,兵疲必败,瞬间爆炸。
希望天佑中华,xj能尽快稳定下来吧。
另外,看下国际。
中美要谈了。
$\mathrm{g}20$ 上。
这个是半年前就笃定的,我们参加 $\mathrm{g20}$ 。
但是,我们一直没有说会在 $\mathrm{g20}$ 上和美国会晤。
在佩洛西访台期间,我们还拿这个打牌。
如果佩洛西访台,我们 $\mathrm{g20}$ 不会和美国人会晤。
现在,我们却答应和拜登会晤了。
只能说,因为中期选举。
中期选举,如果拜登众议院参议院都失去,我们大概率是不会和拜登 $\mathrm{g20}$ 会晤的。
因为拜登说话不算数了,而且就要被弹劾了, $\mathrm{g20}$ 见拜登意义不大。
但现在共和党没有预料的那样拿下两个院,给拜登留了个参议院。
这就让拜登缓口气,也让拜登在我们这边的重要性回归了。
而拜登邀请我们谈,是妥妥的鸿门宴。
因为有个台湾政策法,要在 $\mathrm{g20}$ 后通过两院。
拜登拿这个军援台湾事实承认台湾独立的法案,和我们讨价还价,老套路了。
看我们到时怎么见招拆招吧。
沙利文倒是先安抚台湾, 潜台词是说放心,就算中美会晤谈这个了,美国也不会卖台湾,会通过这个政策法案的,台湾勿忧。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称,美方将向台湾通报中美元首会晤情况,相信台方将对美方支持台海和平稳定的立场感到安全和舒适,美方遵守“与台湾关系法”,将为台湾防卫提供支持。
的确,这个政策法案基本是通过定了的,拜登就是想拦截都很难拦,更别说我们不可能给出让拜登费力拦截法案的重大让步。
肉眼可见,中美再度谈崩。
美国更大的可能性,是大棒萝卜让我们不要援俄。
9月,中朝恢复铁路运输。
11月,俄朝会晤铁路运输。
中间商赚差价,真是爽歪歪。
而且俄罗斯还很贴心。
首趟列车挂有3节特别车厢,向朝鲜运送30匹纯种马。
俄方计划下一次用集装箱向朝方运送药品。俄罗斯动植物检验检疫局表示,本次向朝鲜运送30匹奥尔洛夫马,每一匹马都植入有芯片。
这种奥尔洛夫马,不是农业用马,是倾向于为竞赛而培育的。
朝鲜要这玩意你敢信?
是的,送竞赛马,存粹是俄罗斯给三将军本人的礼物。
因为三将军在瑞士长大,从小热爱的除了篮球外,还有马术。
俄罗斯好歹是大国,普京好歹是长辈,竟然会这样“讨好性”的琢磨小国后辈的个人爱好,针对性的送了赛马。
只能说,中间商赚差价,是真的爽~~~
编辑日期2023.01.08岱岱官方微博号:吃瓜岱宗岱/吃瓜小众2022压缩文件密码统一为:36903690或者3690本系列文章整理来源于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欢迎瓜友的关注。也可加入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每日圈文+群聊信息+历史文章等)V: sevenmona (备注来意)QQ:1771703150 (备注来意)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