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12一个字_税
文章目录
昨天聊抗疫,聊命。
今天聊税收,聊钱。
先命后钱,没毛病。
不相关的话不说,直接上干货。
税改两个方向,主要方向,央地财税改革,次要方向,企业个人税制补全。
税收本身不生产财富,而是财富的搬运工,属于做存量分配。
中国当下的经济危机,根源性其实是国家财税危机。
记住岱岱说的:
财政是最重要的政治。
经济都是有周期的,一个国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经济困境,经济危机,可能会经济崩溃,但只要财政不崩溃,政府就不会崩溃,就能撑过这轮经济周期,春暖花开。
历史上多的是因财政崩溃而崩溃的国家,少见因经济穷困而政府倒台的例子。
所以——
政治有一个高纲领,发展好经济;有一个低纲领,稳固好财政。
楼继伟十年前就指出根本,我们没有现代化财税制度。
1、 地方事多钱少,大头都交给中央,只能有土地财政等少数小金库,因为憋足力搞土地财政
2、 政绩和gdp挂钩,而地方的预算支出不健全,监督很难,一任任官员上任就大花钱刷政绩,升官拍拍屁股走人,或者暗箱操作肥了少数人。
3、 地方如嗜赌的孽子,各种借城投债借影子银行融资赌博刷gdp,中央如一次次打骂孽子却不得不帮孽子兜底还债的父母,根本管不住地方。
可以这么说,中国经济发展矛盾重重的弊端,在于国企和地方政府,不讲市场经济那一套。
朱相在90年代搞的分税制,只是上半场,是救急当时都快开不出工资的中央,是应急解决方案,不是万事不易政策。
他的门徒楼继伟等人,负责改革下半场。
但是可惜,下半场难度太高,完不成。
难度在于地方诸侯捆绑上层路线,难度在于楼市捆绑中国经济。
没有大危机,倒逼不了触及利益的改革。
一系列成年累月的矛盾,导致地方财政目前处于崩溃的边缘。
刘昆是广东财税体制有名的三高干部,专业就是处理地方债,他上户部尚书就是为了拆雷。
目前拆雷的思路还是老一套,置换缓解不借新债,要地方咬牙过苦日子不要再大手大脚花钱了,希望时间抹平窟窿,希望软着陆。
好,这个地方债扩展起来要写好几篇文章,今天岱岱打住不谈。
主要讲,和大家密切相关的第二方向。
就是对企业和个人的税收。
这个方向涵盖更广。
好消息是,我们目前精力主要放在缓解地方财政危机上,主要是逼国企央企和体制内员工减少油水,来减轻财政压力,或者有钱的单位补贴缺钱的地方。
刘昆在二十大后著文承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要保持宏观税负基本稳定。
这是很重要的承诺。
税收最怕搞苛捐杂税。
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税负总水平,通常以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税收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 、或国民收入(NI)的比例来表示。
中国宏观税负是 $15.1%$ ,美国是31.7%,美国还是是中国的两倍。
再看财政收入比。
现在地球上的情况是,大部分国家的财政收入都在GDP的 $17%{-22%}$ 之间。
这个 $22%$ ,基本是工业化国家在现有体制现有技术下,财政的天花板。
而我们21年的财政收入和gdp比,是17.7%。
就算我们再逼央企国企多上缴利润,也就能过 $20%$ ,离 $22%$ 还有2个百分点的空间。
也就是说,从财政收入比到宏观税负,我们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国家要是努力开源的话,是能从企业个人身上,榨干更多税的。
但是,问题是,中国贫富差距十分大,之所以国家财政收入比和宏观税负都不理想,就是因为占社会财富大头的那个群体,根本没有负担起应有的税收义务。
我们没有什么房地产税没有资本利得税,没有遗产税。
连黄奇帆都说,有钱人去哪里找中国这样一个对资本如此友好的国家?
你看美国,宏观税负是中国的两倍!
如果要加税查税,让这个群体更多出力,当然好,但就怕割到中产。
还好,刘昆表示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会保持宏观税负基本稳定。
给部分人吃了一颗安心丸。
也就说,目前财税不会过多集中于开源,主要是节流。
但岱岱比较悲观。
短期之内,我们会看到央地财政的开源节流,看到部分待遇好的国企央企被削福利,特别是金融机构,为共同富裕贡献一份力。
但是,这部分是有限的,岱岱不认为搞这块肉能填上大窟窿。
说到底,忙完目前最紧要的财税应急后,方向还是会回到税收上面。
金税四期,大家都知道吧。
放下聊天记录:
“据说金4出来后,你有几个情人,一个月用几个安全套都能知道,号称比你另一半还要了解你的人。
谈下金税4啊,最近招考了2万多税务金税4,8.1号在三个城市试行,年底全部完成,全国普及还需要1到2年,看推行力度,也可能一两个月
金税三期,升级到金税四期,各种支付都纳入税务大数据,交代不清楚来去就得交个人所得税。
最近金税四期太厉害了,而且本来他们开在海南的公司当地政府可以给他们开税票当进项,他们多交1个点的税就行,但是现在这条路子被封。多年前霍尔果斯影视界,现在都海南互联网界,都被扎紧口子了
金税四期是根据你的消费倒退你的收入,尽可能减少银行卡的消费,以后如果微信和支付宝都接入了金税四期,用不用银行卡都无所谓了。”
是的,信息时代,大数据,大大降低了征税成本,只要你愿意,可以用技术让大部分偷税漏税无所遁形。
用信息技术,把之前偷税漏税的补上,全球最高 22% 的财政 gdp 占比,就能再多几个百分点。当然,财政收入占比,不是越多越好,那样是国富民穷,越加边际效益越低,到了临界点后,对国家利益甚至能是负效益。
这是个很好的消息,让逃税漏税无所遁形。
我们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按照温铁军说的,如果灰色经济有gpd的 $10%$ ,这个比例还存在的话,那就是一年十万亿的灰色经济规模。。。。
国内的灰色经济,在金税四期下是很厉害的。
所以说为什么贪官都要现金,你一旦走银行系统,你肯定被抓,只要现金最牢靠。
但是,现在银行规定了,你要取5万以上的现金,都会触发系统关注,让你报备这5万取现是为了干嘛的,交代清楚,怕你去行贿,就是断了现金贪腐的口子。
当然,金税四期不可能完全杜绝灰色经济。
还是有各种玩法洗钱出去,或者规避的。
知道为什么有段时间名表暴涨吗?
因为送现金不如送名表,因为转移资产太麻烦不如带块表出去。
有一些人转移资产是国内用人民币买一块百万名表,戴在手上直接去海外,过关时不会引起海关注意,然后在海外找渠道把表卖了换成美元,规避外汇管制。
简单粗暴吧,就是这样简单粗暴。
当然,几十万几百万可以这样洗,但如果上亿的话,名表套路一样会引起系统报警,而且这么多名表在海外很难出手套现,所以上规模的资产转移就需要江湖人士帮你洗钱了。
比如洗米华。
听说是 $60%$ ,洗钱的人要分走4成。
这部分流失是金税四期难以监管的。
金税四期最能监管的,还是中小企业和小富豪中产。
但一般都要找洗钱套路宁愿被分走4成的人,基本都是来路不正的钱,要么是贪腐的钱,要么是灰产。
不然正经的高净值人士交税都交不到4成,老实交税即可何必花这么高成本转移资产呢。
这是好的一面,国家收紧了对灰色经济的打击力度,但也有不太好的一面。
岱岱主要有三点担忧。
1、 逃税当然要严惩, 但是,避税是否一并严惩?
全球主要国家,都是将避税和逃税分开来对待的,美国逃税是要坐牢,但避税只要合理就不会有什么事。
懂王就是避税的能手,几十年交了几万吗美元税。
但中国这边很模糊。
中央为了一些地方更好发展,将一部分的税收规则设立权给了地方,有的地方就搞税收优惠来招商引资。
这在过去十多年里都是这样搞过来了,霍尔果斯你懂的,海南自贸港你懂的。
国内也起来了一批帮公司个人利用地方政策规划合理避税的机构公司,他们做的就是这业务。
但是这几年来,合理避税似乎不再合理了。
李佳琪和薇娅他们就请了这些机构帮他们搞,但最后都被判定逃税漏税,要补足45%的个人所得税。
是否说,地方上的税收优惠政策都不再得到国家最高背书?
一旦查税能一棒子打死所有地方上所谓的合理合法避税政策?
这个是需要国家层面上站出来作出说明的。
不然企业和个人没有信任度,没有安全感。
一直搞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发展到最后是人人自危。
说的最简单的,很多公司老板买豪车都是走公司账,不是个人名义买,当公司的支出,还能抵税。
这个是几十年的避税老方法了,被默认为合理合法避税,马云玩的更大。
马云的私人飞机并不是常年被托管在通用机场的,而是被租赁给阿里巴巴,且存在租赁合同,租期为10年。租金每年一个亿,且飞机租赁合同上有两项明文规定:一,该飞机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均由阿里巴巴承担;二,该飞机仅供马云个人使用,他人不得使用。这两条规定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如果有一天阿里巴巴倒闭,那么马云名下的这架私人飞机债权人拿不走,因为这是马云的私人财产;这架飞机的一切费用需要阿里巴巴全部承担,包括日常飞行的人工服务费、燃油费、固定资产损耗,以及3000万到6000万不等的保养费用。不用马云付一分钱,全部由阿里巴巴报销!
这些那些在过去是合理合法完全规避风险和法律责任的避税手段,是否在未来都不再稳定可靠,都有危险性?
国家只要想查税了,这些手段的合法性都能一笔勾销,都按逃税漏税处理?
这个是很让岱岱头痛的。
也是让开公司的人很头痛的。
什么是国家认定的合理避税方式?
哪些避税手段等于逃税漏税我们不能做?
这些都要说清楚啊,说不清楚,让大家这要搞个几年,然后突然说这不是合理避税,这是逃税漏税你要罚款补税,这不是钓鱼执法吗?
不要只看到马云这样做吃相不好,合理避税最多的是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成本高利润薄,哪个没有利用漏洞或者耍小聪明,搞合理避税过啊,不这样搞都活不下去。
这是第 $\smile$ 点,国家不能对合理避税搞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那一套。
这样会人心惶惶,没有安全感。
2、 查税漏税是否会扩大化
美国号称最强的部门,不是五角大楼,不是fbi,而是美国国家税务局IRS。
段子说,最作死的就是在俄罗斯搞恐怖袭击,在中国贩毒,在美国逃税。
但实际上,美国国家税务局没有那样想的无孔不入,IRS常年的习惯,是抓大放小。
IRS对年收入低于$200,000的人抽查率不足1%,而收入高于$200,000的抽查率升至近4%,收入高于100万的被抽查率为 $12.5%$ 。企业报税也是这样,公司资产少于1000万美元只查了1%,但高过1000万门槛的公司查了 $17.6%$ 。
考虑到美国富豪们有各种合理避税手段,而底层又比较放宽,还有底层福利补贴,可以说,美国税负基本是中产承担。
中国会这样吗?
目前来看,中国也是抓大放小。
中国针对高净值人群(净资产或银行存款在1000万元以上),成立了高净值人士管理局,展开了高净值人群专项稽查行动,未来金税四期会采取智慧税务的手段去采集每个纳税人信息,做出相应纳税人画像大数据模块,同时针对移民人员出台注销户籍税。每个想离开祖国的人,都必须要到税务机关出具清税证明。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2022年“双高”人群“双随机 $\scriptstyle=$ 公开”抽查工作,随机抽取50户稽查对象组织全面自查,自查期限为2022年 $\underset{-}{\overset{\eta}{\mathbb{O}}}$ 月9
日。
国家发现,22省市544名高收入人员通过隐瞒收入、弄虚作假等手段,偷逃个税47.22亿元。
是的,目前是对净资产1千万以上的人,重点查。
瓜友们想一想,你有没有过这条线,有没有被国家重点关注。
1千万这个资产线,其实不太合理的。
因为大部分国人的资产配置,房子就是大头。
而北上广深一套房,五百万起步要把,好一点的直接一千万起步了。
所以大部分国人的财富是房子,看起来资产上千万,但实际上能支配的收入和现金流,都是很少的。
特别是那些资产刚过一千万是住着800万房子背着500万贷款月工资几万都拿去还贷的中产家庭。
看着光鲜,实际苦逼,还要被国家重点关注,心心念念口袋里的几个钱。
所以中国家庭财富配置是畸形的,不合理的,在这样环境下定这个资产线,也自然而然不太合理了。
有句话叫,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公权力和资本一样,都有天然膨胀的欲望,有金税四期这样的利器在,如果其他地方开源不行,是否会将净资产1千万的线再拉低,变成净资产几百万就重点关注重点查税?
一些瓜友可以开玩笑了,感谢国家降低资产线,能重点关注到我。
这不是段子,之前健康码的时候,有少部分说侵犯了公民隐私权没有第三方监管会出事,但被大家骂了,因为抗疫是大局,个人要服从大局现在管不了这么多。
然后河南村镇银行,就利用健康码随意赋红码,让上访民众门都出不了,让人大呼大数据治国原来是这样。
这就是活生生前车之鉴。
很怕金税四期成为另一个健康码。
没人能接受自己一举一动都被国家窥探的感觉,你就算不偷税漏税老实上班,赚个几百万到时也被重点关注了。
你开个房买个安全套,存点私房钱,这样的信息都能被窥探被收集被个人画像。
金税四期正式启动!今后,税务局将对纳税人进行全面画像! )播报文章
大数据治国是为了给人民更好的服务,而不是对人民更好的管制。
这个净资产一千万的确不合理了些,应该改改。
剔除一个家庭只有首套房子资产,且该套不是豪宅后,该家庭资产还有xxx万就被视为高净值人士,还好一些。
这样能将很多辛苦供房的城市白领阶层,排除在外。
另外,有金税四期这样的查税利器在,很怕上面在对富豪收税不成后,会对中产搞扩大化。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啊。
3、 配置海外资产是否有被清算的可能?
随着中国的发展,有钱人开始全球资产配置,这在过去五年内是股风潮。
比如欧美日本东南亚买房,比如去玩美股,这都属于全球资产配置。
搞全球配置这个群体,有富豪,也有中产。
因为门槛并不高其实,有几百万现金都可以入局,享受一把装逼的快感。
“哦你刚去xx国旅游啊,怎么不和我说,我在xx国买了一套房,去那度假的时候住几天用,你下次再去xx国和我说下,钥匙给你。”
前些年那些去国外旅游发朋友圈的人,都不是装逼。
装逼的是有些人总能在你各国旅游朋友圈的下面,来上这么一段。
什么叫降维打击?这就叫降维打击。
这个群体自己玩的不亦乐乎,但国家不太开心。
因为出境总要换美元,或多或少,有资本外流的影响。
国家后来收紧了相关渠道,就是打压这股风潮。
而其实,全球资产配置在成熟的现代化国家,也是有对应税收政策的。
举个例子。
罚个税5亿美元!全球最霸道税务局!
就在本月,俄罗斯富豪廷科夫向美国税务局IRS支付5.07亿美元巨额赔偿金,其中包括补缴税款、罚金和滞纳金利息,额外罚款25万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因弃籍而缴纳赔偿金最高的一例。
来看看事情经过:
1996年,廷科夫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税务居民。
2013年,廷科夫创立的TCS公司上市,身价暴涨。就在公司上市3天后,他前往大使馆,放弃美国身份。
2019年,他放弃美国国籍6年后,美国IRS指控他,2013年瞒报收入仅20.6万美元,放弃美国国籍时瞒报全球资产。
2020年初,在美国的“长臂管制”下,廷科夫在英国被捕。2021年,为了避免继续的牢狱之灾,廷科夫同意补缴税金和所有处罚。
美国查税的范围之广,绝对不仅针对廷科夫这样的富豪,普通人只要具备美国的税务居民身份,不管在全世界哪个国家来源的收入,都需要在美国缴税,这就是全球征税。
尽管如此,美国依旧是中国人最大的移民目的地,没有之一!
一旦有了美国身份,你在全世界的钱都要曝光在美国国税局面前了。
因为美国早就通过FATCA法案,让所有不在美国的金融机构都上报美国人的账户信息。如果自己不主动申报,被查到罚款就是迟早的事。
最后,如果你后来又不想要美国身份,也不打算继续居住在美国了,美国还有个东西叫做“弃籍税”。简单来说,就是在你打算终止美国身份的当天,需要把你在全世界的资产都做一个虚拟的“打包出售”,以此来缴纳个税,美国才肯放你走!
是的,美国是搞全球征税的。
而我们,也很心动美国这样霸道总裁范,学了。
彭博社:中国开始向其公民的全球收入征税
这个国家是在搞的,18年就搞了,就是后面感觉进度不明,力度不大。
因为中国还没有美国那样的全球金融霸权,所以推进上力度的确不如美国。
目前,还不用担心对这批海外配置资产的群体搞“养肥了杀”
不确定性,主要是梧桐后的中美脱钩。
在那个全球秩序动荡的未来,如果要了危机深化时刻,国家是否瞄上这个群头加大力度,很难说。
或者说,甚至搞左的那一套,以资产转移里通外国的帽子杀富济贫缓解危机,也有那么一丁点的可能。
海外配置资产的国人群体,肉身离境了还好,如果肉身没离境,要做好觉悟。
不要抱着资产转移的念头,去搞海外资产配置。
宁愿抱着朋友圈装逼的念头去搞,也不要抱着资产转移的念头去搞。
除非你做好肉身也离境的打算。
在这黑天鹅频出的乱世,做不厚道的事,就要做好得到不厚道对待的觉悟。
编辑日期2023.01.08岱岱官方微博号:吃瓜岱宗岱/吃瓜小众2022压缩文件密码统一为:36903690或者3690本系列文章整理来源于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欢迎瓜友的关注。也可加入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每日圈文+群聊信息+历史文章等)V: sevenmona (备注来意)QQ:1771703150 (备注来意)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