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_02_19政治艺术_内外联动
文章目录
瓜友们,晚上好,周末快乐。
《政治的艺术》,是一个系列,一个分析具体政治案例来提炼政治思维的系列。
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国际和国内。
昨天文章说了,岱岱曾经长期是一个主打国内时政的自媒体,对国际不甚了然,写的国际文章一度很差,被喷到停笔不敢写。
岱岱过去曾有个很幼稚的想法,就是国际我虽然不太懂,但我国内精通啊。
国内懂就够了,国际不太懂无所谓,反而不影响我写国内。
是的,虽然岱岱读马列,知道马列万事万物是联系,但并没有在根源上认知到这一点。
直到一件小事发生了。
岱岱在研读中国当代历史时,专门研究过文革和改开,看到了商品经济这个名词的演变历程。
改开初期,思想禁锢很深,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从上到下不敢放开手搞。
后来搞理论的改革派,就搞出了一个商品经济理论,来给改开打掩护。
那些做法那些改革,不是你们说的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
马列反对市场经济没有反对商品经济啊。
所以那些做法那些改革,我们社会主义可以搞。
是的,笔杆子搞这个商品经济,就是给改开打掩护,避开思想理论的硬骨头,搞迂回发展。
于是,在那个年月,就没有现在市场经济的提法,提的都是商品经济。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竞争市场体系是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关键
经历了十年的中国经济改革,现在已经走到个一个紧要的关口,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引1入,高度中央集权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已不复存在,而且也无恢复的可能:另一方面“放权让…
祝国华-《财贸研究》被引量:0发表:1989年
确立适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法律观
<正》现在人们都在谈论我国法学的现代化问题,法学现代化包括丰富的内容,但我们认为其中心应是确立适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法律观。要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
孙国华,朱景文-《法学》
被引量:0发表:1986年
关注岱岱2022新公众号
1984 年 7 月,在北戴河开会讨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提纲。
当年 10 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这个决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被第一次写进决议。
就这样,我们借着商品经济的掩护,改开了很多年,直到 8 年后,我们
才将其改成市场经济。
1992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关于这个会和文件,故事还有很多。
岱岱搜集资料时看到的。
比如 92 年,有南巡的专门吹风: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下半年,当时的 top 召开学界大会,讨论商品经济的提法和市场经济的提法争论。
争论很多,分为两派,一派学者支持继续用商品经济搞迂回,一派认为应该确立市场经济。
最后由当时的 top 一锤定音,说市场经济的提法更好,不涉及姓资姓社,大家不要再争了。
于是,若干年后,有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三件小事:
“我主要就做了三件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理论列入党章、提出
了三~~。
要知道,这三件事的顺序很关键,而确立市场经济地位的,是排在第一位的。
可见其重要性。
看完史料,岱岱关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就明白了。
感觉学问做到这里,就做完了,所以岱岱也没再去搜集别的资料。
然而,岱岱过去是以国内为主,关于这个市场经济的学问功课,也是以国内视角为主,没有国际视角,更没有主动去补齐这方面的知识。
而岱岱却认为功课做完了,这是有问题的,若干年后的 18 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全国瞩目,关于贸易纠纷,关于世贸历史,被大家纷纷翻了出来,全民恶补知识。
岱岱在那时也看了很多文章,一篇介绍中国加入世贸的文章,其中的一段不起眼的文字,引发了岱岱的震撼。
1986 年 7 月,中国递交了中国复关申请书,由此开启了漫长的 15 年谈判。全球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焦点还是关于中国的经济体制。
这些国家的最大疑问是,中国对自身经济体制的表述,是否符合关贸总协定的要求。那几年,沈觉人几乎每次率团去日内瓦答疑,国内对经济体制的提法都有变化,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
后来他们想了一个主意,每年第一次去日内瓦答疑,一定要在 3 月份全国两会结束后出发。因为那几年,两会工作报告里经常会出现新提法。但即便这样,有的问题还是讲不清楚。
比如,我们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讲“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名词人家听不懂。实在没办法,中国方面代表私底下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他们说懂了。
但这话只能私下讲,回到国内不能讲。当时有不少专家反对,说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怎么能混淆。代表团里有人跟团长说,你胆子真大,敢用“市场经济”这个词。
到了 1992 年 10 月,中国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改革方向明确了,复关谈判答疑阶段也随之成功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具体条款谈判。”
此外,各国一般可区分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
不是完全市场经济的国家,反倾销败诉率极大,被裁定的倾销税率也让企业难以承认。
只有几个品种贸易经济体量小的小国家还好,拥有众多品种贸易要发展经济大国的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得不到国际认可,就是勉强加入世贸后,也会吃大亏。
所以中国要加入世贸,必须先从内部确立市场经济地位。”
岱岱看到这段信息后,之前关于商品经济的学问功课瞬间融会贯通,国内和国际无缝联动,仿佛打开了任督二脉一般,一瞬间悟了。
怪不得中国那时一定要动市场经济这个棘手问题,原来是和加入世贸息息相关,不确立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就无法加入世贸。
怪不得是 92 年加入世贸的一阶段谈判结束,原来是当年我们确立了市场经济,我们才能更进一步。
原来如此。
如果再延伸下,可以得到更多国内国际的清晰认知。
92 年南巡是苏联解体的大背景,中国兔死狐悲生怕美国兔死狗烹,而国内因为经济不好和苏联解体,对改开道路产生动摇,所以才有了背水一战的南巡讲话。
苏联解体——中国南巡
世贸谈判陷入僵局——中国确立市场经济地位破局中国国内的事,其实是和国际息息相关的,甚至很多时候,是国际大气候决定了中国小环境。
岱岱惊叹之余,不禁对自己做学问的粗制滥造感到无比痛心。
当年做学问,研究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仅仅从国内出发来研究,浅尝辄止,还觉得学问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够了
结果若干年后一篇科普水平的国际文章,没有啥干货的文章,就轻松的从国际环境下对岱岱往日的认知进行了降维打击。
那一天,岱岱读完是深感羞愧的。
岱岱想起了 92 年下半年的中国学界大会,在那场会议上分为两派人,一派支持商品经济一派支持市场经济。
当年那派支持商品经济的学者,根本不会知道,他们是 top 眼里的的小丑,他们在会上再怎么反对给出理由,都是无效的。
因为世贸谈判是头等大事,而我们因为商品经济的提法,连第一关都过不了。
那些学者直接就信息不对称了。
如果他们有外交部商务部的信息源,知道世贸谈判的工作情况,他们绝对会从一个更高的维度来审视自己关于商品经济的认知。
你扯什么商品经济比市场经济好,都没用。
世贸不认你这一套,你玩这一套话术怎么掩护改开都没有用,反而会连累改开。
因为中国加入不了世贸,过剩产能爆炸无地消化,中国发展最终是死路一条。
所以,即使是当时的反对步子迈大的保守派,在经济形势下也认清了,加入世贸的破局性。
而选择继续用商品经济理论,看起来是在掩护改开,最终却是扼杀改开,扼杀中国。
可惜的是,那个时代没有互联网,信息壁垒到处都是,即使是学界大牛也没办法,而且在保守主义回潮的 90 年代初,刚开了个头的世贸谈判更是机密工作,具体信息无法外泄,世贸谈判自然也就不是当时学界关注的焦点。
而因为国际大战略,当时的中国下决心,不搞商品经济打掩护那一套了,要正式确立市场经济地位。
于是,召开学界大会讨论,想借势确立,提前吹风。
然而,当年学者大会上有一群学者,激情反对市场经济,依然坚守商品经济的提法。
于是,会议结束后,被时代无情淘汰。
这就是认知上的降维打击,这就是因认知不够而被淘汰的典型案例。
这也是岱岱一直强调的,顶层的智商水平,并不一定优于我们吃瓜群众,他们领先我们的,更多是信息渠道。
——“政治这个东西,其逻辑都是很简单的,重要的是视角和信息。
政治对一个人的逻辑判断能力要求不高,但对一个人的视角和信息渠道要求很高。
后两者,才是大部分瓜友一直待在冰山之上的原因。
什么是政治的视角?
一言以蔽之,用政治的视角看问题,就是把这件事置于一个更大的时间和空间的尺度上看。
古人两句以蔽之: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关注岱岱2022新公众号
看一件事从时间尺度上拉开看,就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看一件事从空间尺度上拉开看,就是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
两者结合,就是——
政治视角
岱岱也解开了之前的关于三件小事的困惑。
为什么三件事中,确立市场经济地位,能排在最重要的第一位。
我主要就做了三件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理论列入党章、提出了“三个代表”。
因为后两件事,都主要是对内。
而第一件事,不仅对内,而且对外。
对内,是法律上护航改开路线。
对外,是为加入世贸开创了基业。
都是最高等级的贡献。
换句话说,在当时认为加入世贸是中国崛起关键的年代,世人皆把功劳归功于另一位负责对美艰难谈判的朱相,他获得了无数赞誉。
而实际上,在加入世贸这项工作中,相不过是前线打仗的将而已,真正运筹帷幄搞战略工作的,是确立市场经济地位的他。
确立市场经济地位,被如此突出,也是想告诉世人,在中国加入世贸这个战略关键上,相只是象棋中的“相”,他才是那个“帅”!
所以,三件小事中,他自然而然的将市场经济摆在了第一位。
从国际到国内的认知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不仅能深层次认知本质,更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啊。
真是破开旁门,明月如洗啊。
那一天,羞愧的岱岱深切的认识到,我一直以来只懂国内不懂国际,甚至不屑于去搞懂国际,是有大问题的。
因为不懂国际,我就不可能真正的懂国内。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
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
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我所谓的精通国内,在脱离国际大背景下,注定只能是低层次水平的认知,不可能达到高水平认知,更不可能洞悉本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啊!
国内和国际,仿佛人的两条腿,只有一条腿就是瘸子,根本走不远,只有两条腿走路,你才能跬步千里。
在自我认知的觉悟下,在瓜友的鞭策下,后面的岱岱开启了针对国际潜心研究补短板的道路,开启了内外联动。
有了这些,才有了今天的岱岱。
那么,国内和国际如何联动呢?
他们的关系分为哪几种?
除了加入世贸谈判和市场经济地位确立这个故事外,还有别的关于国际国内联动的经典案例吗?
如何培养这样的认知能力?
放心,下一篇,《政治的艺术》系列第四篇,岱岱就将和大家分享这些年的知识储备和框架体系。
或者说,分享屠龙术。
编辑日期2023.01.08岱岱官方微博号:吃瓜岱宗岱/吃瓜小众2022压缩文件密码统一为:36903690或者3690本系列文章整理来源于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
欢迎瓜友的关注也可加入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V: sevenmona (备注来意)QQ:1771703150(备注来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参与留言互动
本功能由“留言助理”开发
超好图贸言能2新公众号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