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_1坐庄楼市
文章目录
瓜友们,晚上好。
我是岱岱,今天,先不聊国际,也不聊教材背后的神仙打架,让我们聊一聊楼市。
谈起楼市,似乎都会引出大辩论,要么说会涨,要么说会跌,楼市泡沫是会爆还是会软着陆,这些都争论不休。
今天,岱岱不想讨论涨跌,不想讨论泡沫爆还是稳,只是想提出一个趋势判断。
房子从卖地到开卖,再到二手房交易和助租赁市场,各个环节,有官方主导,也有市场主导。
市场是看不见的手,政府是看的见的手,两只手控制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之前,卖地是政府一手主导,但各地为政,有的地方为了哄抬楼价故意少批地或者多批商业用地少批居住用地,比如成都深圳,有的地方比较良心就供大于求稳住房价,比如长沙重庆,这一块,是地方政府主导的,中央插手不进。
然后是拍地建房,这个是交给市场,交给楼企去开发,中国楼市房地产老板们只能赚3成,7成是地方,这的确,开发建房的这一块,大头是市场是企业,不过也有一个细节,那就是房地产老板的开发资金基本没多少,高杠杆,需要银行资金来启动开发,而银行资金又是国家的,相当于国家借钱给楼企开发建设,所以这一块也是政府市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手房交易,也是政府和市场一起坐庄,楼企和买房者交易,是市场,各地因城施策,规定买房资格和首套房首付比例,这是政府主导,所以,一手房交易也是两只手在指挥。
二手房类似,本是个人对个人的纯市场交易行为,但各地有限购也有限售,也加了一只看得见的手在调控。
而租赁市场,则是基本市场指导,疫情开始政府曾出台要各地缓交租少交租,但是不能推行下去,只限于国有资本控制的商场大楼能搞少交缓交,个体房东不执行这个政策,政府也没有配套的方法去制约,毕竟国有资本在租赁市场的体量不大,所以这个环节是市场作用大于政府作用的。
这么算下来,房地产从拍地到建房再到一手二手多手交易,都有两只手在指挥,市场和政府。
这是我们楼市在全球独一份的原因所在。
但是,这个情况有利有弊。
利的是,正是因为政府在楼市各个环节深入指导,所以能吃到7成以上的楼市利润,各地用赚到的钱开发建设发公务员福利等等。
弊的是,因为政府参与楼市环节过多,导致与楼市荣辱与共,楼市跌不仅楼企亏,地方也深受其害,也就是大家说的房地产捆绑了政府。
这导致了一个现象,因为政府和楼市荣辱与共,所以政府不想跌,又因为深入介入所以政府能想办法逆势而动让其逆势而涨,这就导致楼市泡沫没有及时出清反而越吹越大。
等吹到现在, 就吹不动了。
任泽平说,房子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现在看,短期美联储加息,中期经济下行房子过剩,长期人口负增长。
套用任贤齐的一句话就是,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楼市泡沫真的不能看。
泡沫吹已经吹不动了,且有破裂的风险。
如果一切按照市场规律,那么楼市泡沫早就要爆。
但是,我们可能会采取这样一套做法。
坐庄楼市
比如,第一个环节,土地财政,完全的地方政府主导,变成中央地方双主导。
各地因城施策看菜下饭,有的供应少用的供的多,现在全国统一市场的文书一下,对各地供地大权进行制约监督,保证步调一致不出乱子。
第二个环节,楼企拍地建设,之前多是私企拍地,以后多让国企央企拍地,由市场主导变成国家主导。
这个是趋势,经济学家马光远所言,房企未来会有压力,但只有当中国房地产企业100强破产比例明显上升的情况下,才能认为市场“进入寒冬”,现在100家楼企一半多都是要破产的节奏,全靠国家吊着才没破产、
黄奇帆说,整个美国的房产公司,法人登记的,造房子开发房子的开发商没超过500个。中国的开发上比全世界的开发上加起来都多。以后中国的房产商用不着这么多。有1万个不得了了。今后十来年,9万个房地产商会变成1万个,法人登记里不断注销,有的是倒闭,有的是自己转行,关闭等。
私企出清中小,巨头垄断,并由还有负债空间的国企央企上杠杆拿地,给土地财政最后续命一段时间。
其实,基本中小楼企的尸体,会被头部楼企和国企央企吃掉。
比如江浙有个市楼市惨淡,私企没钱也不敢拍地,地方没钱发公务员工资了,于是地方找来了地方国资委,要国资委出手拍地续命,地方国企就在没人举牌的情况连举三次牌,自己给自己竞拍,加了三次价,拍下地给钱给地方输血,相当于地方左手转右手,也是活久见了。
这个环节的关键,是私企高负债高杠杆,保交房都没钱保交房,拍地建房更难,只能让银行信用额度拉满的国军上了。
至少,国企拍地,是能保交房的,保证不出社会稳定问题。
而且,国家曾要求私企多建廉租房,但私企直言无利可图臣妾做不到,万科郁亮说:“廉租房只要有一块钱的利润我都会去做。”
还有黄奇帆心心念念的租赁房。
房产商的卖房,就不是那个造100万平方米,卖100万平米的大周转,以后就可能变成了造50万平方米,有25万是商品房卖掉的。有25万是商业性的租赁房。就变成商住,长租公寓销售。面对资本金的变大,恰恰是商住两用,他就变成了负载率就下降了。
什么概念呢?一旦是租赁,它的租金就可以去发ABS(资产支持证券化)债券,REITS债券一发,资产市场的债券资本就来了,覆盖它一半的资本。然后银行的贷款,造房子,卖房子又产生一半的资本,反而变成了一个均衡。
这一做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完全的商品房,开放资金是银行提供,银行承当风险。
而开发商建租赁房的话,搞的债券让银行打包进各类理财产品,交给市场去发行卖给人民,银行赚个手续费是小乐,转嫁了信贷风险是大乐。
如果能早点推广租金信贷模式,就算楼市泡沫爆了亏了的也是买理财的人承担,而不是银行——那为什么之前私企不搞租金信贷模式呢?因为这个模式私企赚又少又慢,在楼市有上涨预期的时候私企都是利益最大化的上杠杆。
现在私企快活不下去了,加上国企的示范带头作用,这个才能搞的通。
国企拍地建房,不仅能保交房,也能保证在廉租房租赁房等政策要求上做好带头示范作用。
这样做,是三利。
一个利于土拍,利于土地财政最后的续命。
二个利于保交房,保证人民不至于花钱买烂尾。
三个利于银行,搞租金信贷模式,银行能把信贷风险转嫁出去。
第三四个环节,是一二手房市场。
一手房是人民交钱给政府,二手房是人民交给给一手房房主。
二手房是炒房客的狂欢,是最具投机性的,政府吃不到肉。
因此近年来ZF的调控一直是压制二手房,支持新房。
政府打的最好的算盘,就是一手房热度越高越好,同时二手房要稳住,特别现在很多二手房房东忍不住降价出售,二手房如果彻底放开一旦价格螺旋下跌,楼市亮起红灯,搞的一手房都卖不出去了。
但是,二手房又不能锁死。
以现在的房价来看,新房置业门槛已经非常高,相当多的新房购买者都是改善型需求,而改善者多数也要卖掉原本的二手房才有能力购买
新房。
因此政府压制二手房导致很多改善型需求得不到释放,时间一长反而影响了新房销售。
所以,政府最头疼的环节就是一二手房环节。
放开二手房,怕二手房跌惨了连累一手房销售。
不放开二手房,很多改善型需求出不了手无法买新,也影响了一手房销售。
同时,新情况又出现了。
疫情时代,经济下行加失业潮,断供的法拍房越来越多,是倍数上涨,2021年相比2017年法拍房数量竟然增加了185倍,今年4月开始的上海疫情也可想而知会导致断供潮。
断供要走大概半年到一年的周期,明年四月份,法拍房就会大批量推出市场,和一二手房抢仅剩的消费力。
大批量法拍房堆积,这将导致什么?
银行,恐成最大二手房房东。
法院,恐成最大二手房中介。
这个因素对二手房市场影响很大。
之前,人们不敢低价检法拍房的漏子,是因为水深,有的花钱买了都住不进去,房子还有纠纷,但是,法拍房的体量摆在那里,涉及利益主体也摆在那里,他们必然有动力去纠正规范这个法拍房市场,他们也有那个能力。
法拍房市场会不断扩大,也会不断规范化,而人们总是喜欢检漏子贪便宜的,法拍房对一二手房市场冲击只会越来越大。
同时,这批房比一手房还更是政府的钱,就优先度来说,断供房比一手房的优先级还更高,一手房卖不出去传导链条是土拍没人拍地方没钱拿,断供房卖不出去的传导链条是银行坏账累聚金融风险。
所以,这会导致一个现象。
之前楼市盛宴,吃的最欢的有三类人,地方政府,楼企,炒房客,盛宴还在的时候,地方政府和银行吃7成吃的肚儿圆,楼企吃3成吃的打饱嗝,而炒房客仅仅靠着盛宴的边角碎料,给政府楼企帮衬,也能吃个满面油光,因为盛宴够大,政府楼企也都懒得管炒房客。
但是,盛宴不再,政府楼企都没得吃的情况下,他们还会照顾炒房客吗?而其中最没有权势也最不影响社会稳定的,正是炒房客这个群体。
这时候,银行作为最大的二手房房东,进入二手房市场和炒房客抢肉吃,你觉得这个群体的利益能保证吗?
是的,法拍房不仅会越来越规范化,而且会越来越挤压乃至抢夺二手房房东的利益。
政府有的是办法限售二手房,也有的是办法推广法拍房。
直到二手房市场,彻底由银行坐庄,由银行吃大头。
2023年4月,就是二手房市场量变到质变的开始。
这是二手房市场这个环节,还有租赁市场这个环节。
还记得上面提到过国家的尴尬吗?
疫情要搞减租,结果只有国有资产的房子商铺能减租,私人房东不减租管不到。
同样的道理,在租赁市场上占大头的私人房东,一旦开启房地产税对他们征税后,房东们必然会提高租金来转嫁税收,这样的房地产税就无法劫富济贫,反而会加大底层的负担,起到了政策本意截然相反的作用。
所以,我们未雨绸缪了。
国家大基建大撒钱中,有个重要项目就是各大城市的大建廉租房。
以后国企也好私企也好,也要多搞商租两用,最好小区的一半房子都是租房。
这样的做法搞几年,租赁市场上,可能最大的包租公,就不是广州阿伯,而是国家了。
是的,有意思吧。
有人说,国家无法违背市场规律,国家搞不定市场的。
错,市场规律可以为国家所用,当国家在市场中的地位达到垄断地位时,国家就能用垄断手段搞定市场。
所以,你看到,继国家成为最大二手房地产商后,国家又在努力成为最大的包租公。
一旦租赁市场上,国家的拥房量达到垄断规模,那么租赁价格,就是国家说了算。
房地产税一旦落地,二手房房东靠涨房租将税收转嫁给租客的套路,就玩不转了——最大的包租公都没涨价,你敢涨价就等着租客去租国家包租公的房子,你的房子根本租不出去!
所以,二手房房东默默的成为了房地产税的代价。
(所以,廉租房大规模铺开的时间和房地产税落地时间息息相关)
同时,成为代价的,还有稀里糊涂买了含有租金债券的理财产品的人们。
这个是没办法的。
银行面向大众推的销理财产品,花里胡哨的,基本都是风险转嫁给人民。
你在上海买的一个理财产品,可能里面就有大西南贵州独山县400亿债务的一部分,你都不知道。
我们不是说楼市要去金融化吗?
国家的廉租房的租金拿去搞金融化产品,楼企建租赁房搞租金金债券融资,都是加深金融化,为什么要搞呢?
因为我们是为了去掉银行的金融风险,才搞的去金融化,而这两个举动都能将银行的金融风险转嫁到人们头上,所以搞这个和去金融化其实并不相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楼市的各个环节,政府就已经介入了。
现在,楼市泡沫危机下,政府不会退出,一旦退出就是爆炸,反而会更深度加入。
在各个环节深化政府对楼市的控制主导,政府主导越深,逆市场规律的能力就越强。
同时,深度介入取得控制权后,政府又能重新置顶新的游戏规则。
同时,深度介入各个环节取得控制权后,政府又能重新置顶新的游戏规则。
一句话概括就是——
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
国家挟法拍房成为最大的二手房房东,二手房房东群体,纷纷体谅国家的难处,自觉不降价不甩卖,奉行”让领导先走”的政治觉悟,让利与国。
国家挟廉租房成最大的包租公后推出房地产税,个体房东纷纷体谅国家难处,本着“房东要为国家想,我不站岗谁站岗!”的奉献精神,坚持不涨房租,让利底层,为国家的伟大复兴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同时,经济下行时期,人民存钱不敢花钱的恶习也得到纠正,国家一边加快租金金融产品化,一边加快进入负利率时代,“老乡开门,你存钱没利息赚的,买我们银行的理财产品才能跑赢通胀!”中国人的资产配置开始多样化,不买房誓言躺平的年轻一代,一边租国家的房定期交租金,一边存钱买国家将你每月租金金融化的理财产品,用几大群体的利益置换时间拖后危机,再用一代人时间的去消磨楼市泡沫,中国终于发展到了“买房是爱国,租房也是爱国”的伟大历史阶段。
行文至此,岱岱已感动的不能自己,泪湿青衫。
为什么我的眼里
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
编辑日期2023.01.08岱岱官方微博号:吃瓜岱宗岱/吃瓜小众2022压缩文件密码统一为:36903690或者3690本系列文章整理来源于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欢迎瓜友的关注。也可加入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V: sevenmona (备注来意)QQ:1771703150 (备注来意)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