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友们,晚上好。

最近比较重要的新闻,当然是鹤真人和美国耶伦大妈的通话了。

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通话

这个新闻,如何解读呢?

一般来说,对这种新闻的分析法是找魔鬼细节。

比如这个通话是美国邀请我们,是我们应约通话,美国求上门的。

比如这个通话中的我们的表述是,坦诚交换了意见,交流富有建设性,外交黑话翻译下,就是两边分歧大,各说各,谈的没什么成果。

比如两边对通话的报导有差异。我们这边通报新闻,说的是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而美国那边在通话后发布消息,只字未提关税问题,可想而知,中美是谈了关税,但美国没能下定决心,而且关税内部反对声太大,以至于白宫不敢对外通报说耶伦这次和中国谈了关税。

是的,白宫内部对关税是有争论的。

布林肯的态度似乎是赞成打关税派,而沙利文和贸易代表戴琪则反对。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杰克ꞏ沙利文和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反对放宽关税政策。戴琪说,关税是美国手中的王牌,是可以迫使北京改变长期贸易政策的施压杠杆。她认为,通胀确实严重,但只是短期问题,而战略任务是迫使中国按美国要求行事。若无关税,美国人会失去一些有分量的理据,谈判地位将会变弱。

内部的反对,也即取消关税可能被懂王利用大打对华软弱牌的顾虑,让拜登左右为难,拖了许久。

至少从4月份,就开始传白宫想找中国谈关税,但一直拖到了7月份,才等来了耶伦和鹤真人的正式接触。

拜登可能会取消对价值1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的关税

2022年7月5日,23:53(更新:2022年7月6日,01:02)

据《政治报》周二报道,美国总统乔·拜登正在考虑取消对价值1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的关税。

与此同时,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道,华盛顿就可能征收关税问题“发起一项新调查”,“这项调查将涉及北京大力补贴的中国经济部门”。文章中指出,“这可能有助于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戴琦(Katherine Tai)调整关税以获得最大效果,尽管这样的调查可能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拜登和美国现政府的其他代表最近多次证实,他们正在研究取消中国输美商品和服务部分关税的可能性。

对这条新闻的分析,一般到这里就结束了。

然而,并不是。

因为我们忘记了一句话,新闻是连起来看的。

是的,单个新闻除了扣细节分析外,还需要将其和其他新闻连在一起看,才能打开格局。

而和中美关税谈话连起来看的新闻,不是别的,而是伊核。

美伊代表团未能在多哈会谈中就伊核协议问题达成一致

2022年7月5日,22:12

最近一轮伊核协议谈判于6月29日至3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美国伊朗问题特使罗伯特ꞏ马利在接受NPR采访时表示,美国与伊朗伊代表团能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会谈中就《联合全面行动计划》问题达成一致。

马利说:“曾希望伊朗代表团表现出重返协议的愿望,但他们未能给出回应。我们失去了这次机会。"

马利指出,伊朗距离积累到足以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材料所剩无几,这让美国及其伙伴感到担忧。

是的,7月初的好消息,伊核又谈崩了。
而我们都知道,美国通胀高主要有2个原因。
一个是中国商品,一个是大宗价格。

石油高企和中国商品被加税,导致美国通胀高企,而美国人曾分析得出,70%的通胀是因为石油,30%才是日用品。

毕竟,大家都知道美国是号称车轮上的国家,在美国没有车是寸步难行,有车的美国人是普遍的,而美国人又特别喜欢肌肉车,走在路上的都是一些耗油大户,福特啊猛禽啊这类你懂的,美国车向来以耗油著称。

现在油价这么高,美国人当然受不了了。

岱岱是能体会到美国人的心情的,因为岱岱的坦克300到了。

群众岱岱

昨天17:19来自HUAWEIMate40Pro已编辑
应该买电车的,有点后悔买油车,而且还是个耗油大户跑高速百公里都近13个油,现在加满一箱油要600块大洋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们的们

好大一粒莎:想想20多个油的猛禽

7-517:33来自四川

群众岱岱 博主 :怪不得油价暴涨美国人活不
下去了
7-517:36 Z

所以,白宫为了压通胀,首选就是压占比 $70%$ 的能源价格,其选才是和中国谈关税。

然而,美国去哪里增产石油啊?

沙特老油条一个,说我技术条件就这想增产都增不了,俄罗斯到时增产你美国愿意放开制裁吗?就指望伊朗能谈好伊核释放石油产能。

然而,伊核谈判在7月初,再度失败了。

伊朗增产石油缓解美国通胀,在7月初宣告不可能。

所以,美国是在伊朗谈判失败后,才考虑启动对华关税谈判的。

时间上也对上了。

7月初美伊谈判破裂,美国痛定思痛,搞不定70%的大宗就去搞30%的中国商品价格,于是两国通气安排,短短几天后,在7月6日安排了鹤真人和耶伦的通话,开启了关税接触性谈判。

美伊恢复履约间接谈判在卡塔尔结束未达成突破性进展 播报文章

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通话

播报文章

是的,单纯就鹤真人和耶伦的通话来分析,是看不深也看不远的。

还需要将美国伊朗谈判破裂的新闻连起来,才能看到全局。

新闻有时候需要你,扣着新闻的魔鬼细节去一叶知秋,还需要你有框架你有大局观,能找到相关的新闻,将其连起来看连起来分析。

还记得当时孟晚舟归国吗?

当时全部自媒体都往中加博弈中美博弈的方向写,只有岱岱在晚舟归国的四层冰山之下,提到了晚舟归国和伊朗的关系。

23号,美国对伊朗下最后通。

下完最后通,美国就用行动对伊朗证明,这真的是最后的通。

25号,孟晚舟承认和伊朗做生意,然后归国,中美关系缓和,美国捏着把柄暂时不发。

25号,美国抓了俄罗斯公司高管,俄罗斯反应平淡,不和美国撕逼,只是在联合国上希望美国和伊朗多谈。

美国用行动诠释了对伊朗的最后通:

“你伊朗敢坐地起价,不就是仗着有中俄当靠山嘛,好,我对你的靠山一个个使手段。

中国的孟晚舟可以走人,但伊朗的事必须认,中国不要罩着伊朗。另一边我抓了俄罗斯的高官,别以为俄美会后有半年的缓和期我美国就不敢惹你俄罗斯。

伊朗你看,你的两大靠山中俄,我美国都是完全不虚的,你不回伊核协议,中俄公司哪个敢和你伊朗做生意我就制裁哪个!你伊朗还想给我坐地起价谈伊核?还想脱离伊核协议靠着中俄就能发展?没门!

新闻是要连起来看的,而且是足够多足够精准的新闻连起来看。

将25号孟晚舟和俄高管新闻连起来,是看不出门道的,但是再将美国在23号对伊朗发出最后通的新闻连起来看,你就能豁然开朗,就能摸清美国的心思,看清当下的国际博弈了。

这是孟晚舟事件的第二层冰山之下,思维漂移,角度十分刁钻,因为要求你将孟晚舟事件的格局,从中美加三国杀,转到中美俄伊大乱斗,这个很考验你发散性思维,考验你全球一盘棋的格局思维。

这就是新闻要连起来看,这就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国际社会就是这样,各国都能牵一发动全身,更别说伊核这种世界性大事了。比如,伊朗和美国谈崩的背后,正是岱岱所说的,普京出手了。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

播报文章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6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与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总台记者徐鸿波)

美伊恢复履约间接谈判在卡塔尔结束未达成突破性进展 播报文章

国际在线关注2022-06-2921:57 国际在线官方帐号

在伊朗和普京面谈的当天,伊朗果断的叫停了伊核谈判。
让这次美伊会晤,只有短短的1天多时间。
最近一轮伊核协议谈判于6月29日至3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要知道,之前的维也纳伊核谈判,可是持续了几个月啊。
结果普京这次出手,伊朗一天多就叫停了谈判。
不得不说,普京这次肯定大出血了。
正如岱岱之前预判的那样,俄美斗争,围绕伊朗。

接下来,是伊朗

欧美动用立陶宛,动用大波兰,普京说,还好我有白俄大兄弟。

最后,说一个判断,下个阶段的博弈重点之一,将是伊朗。

拜登表示,我懂了,你想让我去谈伊朗。

马克龙:对喽!

普京隔空喊话:正巧啊,我要出门中亚绕一圈,也打算和伊朗谈。

这次,普京要和伊朗领导人,面对面聊一聊这个心结了。

正巧,欧洲提醒拜登,我们需要美国对伊朗让步换取石油。

这下都赶上了,近期,让我们期待普京和伊朗是否能顺利解开心结,沙利文主持的史上最难伊核谈判又有何进展。

这是岱岱自驾游出发前写的圈文,岱岱几乎是提前预告了这波剧情。

提前告诉大家美国和俄罗斯都在争取伊朗。

结果普京更胜一筹,拉拢伊朗,伊核谈判破裂,连我们中国也吃了波红利,美国不得不低着头求上门,找我们试探谈下关税。

当然, 伊朗这波博弈,有人赢就有人输。

美国输了,以色列也输了了。

以色列总理:伊朗局势将导致中东的核军备竞赛

2022年7月6日,03:33

拉皮德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时称:

“伊朗正对世界隐瞒信息,其铀浓缩已经超出上限,正在拆除他们核设施上的监控摄像头。因此,世界应该做出反应。”

拉皮德称,“目前的情况不能继续下去”,因为这“将导致在中东发生会危及世界和平的军备竞赛”。

以色列是真的担心,美国已经说了,伊朗离制造核武器越来越近。

马利指出,伊朗距离积累到足以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材料所剩无几,这让美国及其伙伴感到担忧。

而美国因为国内中期选举国外俄乌战争,对中东已经力所不逮,几乎是一再讨好伊朗请求继续伊核谈判。

根本遏制不了伊朗的核进程,这给以色列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感。

按照以色列小钢炮的脾气,以色列可能直接空袭伊朗的军事设施了,打击报复,强硬打断。

但以色列现在不敢玩这么大,美国拖在俄乌战争,拖在台海风云,无力兼顾中东,真欺负伊朗欺负到和伊朗打起来,以色列是很难指望美爹能出多少力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波伊朗躺赢是真的诡异。

竟然是法国马克龙起的头。

还记得岱岱那天圈文里写的马克龙吗?

g7上,媒体记者围着,马克龙对拜登说:“我已经和阿联酋通过话了,他告诉我两件事。阿联酋的石油产量已经到顶了,沙特还可以稍微增加一点,大约每天增加15万桶,或再多一点….但在6个月的时间内,他们无法增加巨量的产能。最后,是关于我们如何对俄罗斯石油做什么…

马克龙是故意在这样的场合泄露机密,迂回的力撑了伊朗坐地起价。
岱岱看出了猫腻。
以色列也看出了猫腻。
所以, 摸不清法国对伊核的态度,以色列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所以,我们看到以色列不是对别国表达对伊朗的担忧,恰恰是对法国马克龙表达对伊朗的担忧。

以色列总理:伊朗局势将导致中东的核军备竞赛

2022年7月6日,03:33

拉皮德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时称:

拉皮德称,“目前的情况不能继续下去”,因为这“将导致在中东发生会危及世界和平的军备竞赛”。

是吧,一切都串上来了。

所以,为什么有的瓜友说岱岱的国际文章,像是一台连续剧,一台关于国际博弈实况直播的连续剧。

就是因为岱岱前面提到的事情和伏笔,在后续的发展中能得到一系列的验证。

让大家看到国际局势就是这样的一环扣一环,看到岱岱找到的伏笔真的是伏笔。

你看,g7上马克龙使了心计,故意泄露军情撑了一把伊朗,岱岱提了马克龙这个伏笔,然后以色列摸不准法国态度,特意找法国谈伊朗,想摸清马克龙的情况,而马克龙在笑纳了中国千亿的空客订单后对以色列讲的都是空话套话。

而在g7的同时普京开启出国访问,将和伊朗面谈,岱岱又提到接下来是伊朗,美俄将围绕伊朗博弈,然后普京技高一筹成功让伊核谈判在他面见伊朗的当天就破裂,不到2天的谈判和上次绵延几个月的维也纳谈判对比十分强烈。

更有意思的是,因为伊核的破裂导致白宫再也难强撑通胀,拖了几个月悬而未决的对华关税谈判事宜,终于遇到了伊核破裂这最后一根稻草,伊核破裂短短几天后美国就采取实际行动,耶伦终于打通了那通给鹤真人的电话,普京这波给力,中国这波躺赢。

整个博弈中,涉及法国美国俄罗斯中国以色列伊朗,各国都作出了符合他们利益诉求的决策,一起推动了一场步步惊心环环相扣的大国博弈。

这就是实况直播,这就是连续剧,这就是上集有伏笔这集就出结果的直播连续剧。

谈完国际,谈谈国内吧。

最近的国内,就没那么精彩了。

河北那个去世的,的确是拍板唐山异地办案的领导,但大概率是因病去世。

1、照片上看,前面那么胖后面那么瘦,且有白头发,身体肯定有问题。

2、履历上看,此人是空降河北公安厅的,才来了几个月,完全不可能是河北黑社会的保护伞,河北闹翻天也不会牵涉到他这个刚来的人身上,他因腐败而自杀基本不可能。

不是自杀,还有一个可能是他杀。

不过是他杀的话,就过于大胆了。

这种杀钦差大臣的戏码,而且还是高级钦差大臣的戏码,岱岱还真没在建国后看过,所以没往那边想。

还有个国内的事,就是华为出m7了。

记得当初岱岱写过华为是否会造车的一篇文章。

一直说不跨界造车的华为,到底在想什么?

任正非老爷子口口声声的说敢有言造车者杀无救,无非是华为的盈利发发可危,汽车配套服务还能帮止血,本身水平还能被竞争对手所替代,华为一做整车必然丢一块肉,华为要过冬,还不想立马丢这块利润。

在配套技术还未无可取代之下的越界跨车,会让华为丢其中一块肉。

而汽车赛道生死难料,万一华为竞争失败,那这两块肉华为就都没吃到。

这是华为最惨的剧本

在华为配套服务技术没有领先到无可替代的时候,去造整车,华为就可能腹背受敌,两块肉都吃不到。

是的,造车是重资产投入,一条生产线,一个厂投下去都是大钱,华为失血严重,研发经费又降不下来,余承东要造车,在丢失了友商买华为配套服务的盈利下,自己造车万一没造成功,那就两头空,岂不是害死华为。

所以华为稳妥起见,和已经有重资产的厂家合作造车,提供技术和质量管理,能最大化减轻自己压力。

另外,有人这样说,说汽车供应商博世,技术储备也完全有能力造整车,然而博世就是不造车,人家博世利润率比丰田还高,所以华为当新能源的博世就好了,何必下场造车呢?

这个类比不准确的。

汽车是消费品,面向广大消费者,博世出名也是在业界出名,就消费者来说,博世是一个不知名的品牌,博世要造车,技术不是难度,反而是打开品牌是难度,你博世怎么和别家几十年消费口碑累计起来的车商拼品牌呢?

而华为不一样,华为因手机和美国制裁,在消费者市场已经是口碑赢家了,还有花粉这个群体,岱岱不是花粉,但是也知道,华为不论造什么,就这个消费者口碑和品牌知名度,就能打的。

就品牌力来说,博士和华为就没有可比性。

更别说华为铺在全国的手机店就等于卖车渠道,还省了一大笔渠道费。

所以,华为造车,的确是顺势而为,也有成功的可能。

华为在海南三亚高层决议,也就余承东一个人要造车,其他董事都投了反对票。

好消息是,余承东一个人坚持做了下去,m5月销马上要破万,m7一出也吊打理想one,搞得好华为2台车都能月销破万,这样华为还没下场造车,就力压蔚小理了。

m5和m7,乃至后面的20万以内的m3和高档豪华车的 $\mathtt{m}9$ ,如果都能卖的好,那么华为高层在利润面前,对余承东路线就会转为支持。

没有公司会和钱过不去。

只有问界系列卖差了,余承东碰壁了,华为才不会下场造车,才会老实当技术供应商的博世。

当然,对消费者来说,不喜欢华为的加班文化和狼性公司精神,但消费者是欢迎华为入场搅局的。

华为这种价格屠夫,华为出征寸草不生不给友商活路,一个荣耀打小米打的雷军说草你妈的公司,入局汽车,带给汽车行业的就是无尽的内卷,就是往死里卷。

据说有新能源公司买了m5拿回去逆向工程分解推演,说这车实在是太有性价比了,这技术这配置这用料,就差点是赔本卖车了,其他公司赔本卖车也卖不过华为,因为有些高技术部件是华为自己生产的,比如座舱比如探头比如车机,华为能自己的东西自己生产低价用在车上,友商就得高价买才有这个配合,他们就是和华为打价格战都打不过。

这样就得卷死一批新能源整车组装厂。

而中国,除了比亚迪大哥外,蔚小理都是组装厂。。。

当然,在蔚小理被华为卷死前,其他合资车乃至bba中低端车系,早就被卷到挫骨扬灰了。

用那句话说就是,华为的m7,是对准理想one抡巴掌的,结果光是巴掌的掌风就把汉兰达等一众合资车给呼死了。

所以,还是期待华为搅局,期待搅局的深入,卷死这个行业,造福消费者。

这样,岱岱下一辆车就能是省油的华为新能源了。

编辑日期2023.01.08岱岱官方微博号:吃瓜岱宗岱/吃瓜小众2022压缩文件密码统一为:36903690或者3690本系列文章整理来源于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也可加入小瓜圈 (小瓜圈同步岱岱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V: sevenmona (备注来意)QQ:1771703150 (备注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