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_欲王天下_必主东亚_欲主东亚_必收台湾
文章目录
继续我们的台海系列。
前面几篇文章,讲了台湾对中国地缘的重要性,堪比燕云十六州对北宋。
没有台湾,中国就被压缩在美国的第一岛链里,国家生命安全线就得不到保障,需要消耗大量战略资源和政治筹码去抵消美国的打出的台湾牌。而中国如果得到台湾,就意味着中国颠覆了二战以来的西太框架,海上力量走向远海,美国势力不得不收缩到第二岛链,国家周边的安全形势将大大改观,同时,台湾对日本性命攸关,中国收复台湾后如同捏住了日本的睾丸,钓鱼岛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而琉球独立方面中国也将大有文章可做。
这是之前旧文《中华有必兴之运,台湾无不收之理》里,关于台湾对中国地缘政治的重要性的介绍。
然而,台湾的重要性,远远不止这些,远远不止于改善中国的地缘政治,因为台湾还是中国撬动东亚格局的最大支点,是中国走向复兴的伟大起点,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通过 3 个章节,来理顺台湾这个点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格局中的定位。
1、欲王天下,必主东亚
大家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政治纷争最大的体现就是经济纷争,政治格局的最大体现就是经济格局,而现在世界经济格局,可以说是“两化”在齐头并进。
一化是全球化,大家都在整合。 另一化是区域化,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组合。
全球化大家都知道,主要体现为三大机构。世界贸易组织(简称 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这三大机构搭建起了全球化的框架。
区域化则主要体现为两大机构,一是以法德为双核驱动的欧盟,二是以美国为主导加拿大、墨西哥紧紧跟随的北美自贸区。
欧盟
北美自贸区
欧盟和北美自贸区成立的都有段年月了,可以说是质量和水平很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的确,欧洲和北美的经济总量一直居全球前二。
这是世界银行在 2015 年关于全球 GDP 的报告。
从国家来看,排名第一的仍然为美国,占比 $24.32%$ ;其次,是中国,GDP 总量占比$14.84%$ 。
从区域来看,北美 GDP 占比 $27.95%$ ,欧洲则为 $21.37%$ ,这两个区域占了世界经济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在 2015 年,世界银行已特别指出: “亚洲的经济重心在东部,中国、日本和韩国的 GDP 之和几乎与美国一样多。”
是的,如今中日韩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三个大国,GDP 总量已达到 15 万亿美元,占东亚GDP
的 $90%$ ,占全球 GDP 的 $20%$ ,已超过欧盟,接近美国。
这还仅仅是东北亚,还有东南亚。
东北亚国家是指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这几个国家,再加上俄罗斯,东南亚的国家就多了,有十个,是各国林立。
周咏林汉志编制(新华社10月31日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如果说东北亚的中日韩经济很好,那么东南亚这十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就是参差不齐了,新加坡的经济在发达国家都是首屈一指的,而老挝柬埔寨等国常年要被联合国扶贫,缅甸基本都是自然经济,而越南已经开始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了。
相比东北亚中日韩的光鲜亮丽,东南亚十国似乎没有那么的重要,是吗?
东南亚国家到底重不重要,曾经用“雁阵模式”碾压过美国经济的日本人,是最有发言权的。
是的,日本雁阵模式。
80 年代的日本经济,是有底气全面挑战并且超越美国的,这个底气,来自日本在东亚,东南亚的经济布局和产业整合。
日本人给自己筹建的联合经济体起了个名字,叫作“日元经济区”,整合模式,叫作“雁阵模式”:
一、日本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是领导者,叫作雁头;
二、东亚、东南亚如新加坡、韩国等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此后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也就是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提供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如东南亚盛产的石油、橡胶、棕榈油等),是为雁体和两翼;
三、中国,作为最低级的成员,提供原材料(如各种矿石、木材)和能源(如石油、煤炭,秦皇岛港是当时对日本出口煤炭的主要港口),以及技术含量最低级的工业品(如纺织品),是为雁尾。
因为东亚各国经济发展起步不同、产业结构处于梯形层次,互补性很强,所以日本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廉价劳动力,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在东亚形成的良性的经济循环结构。
在日本人的计划中,日本是领头雁,其他国家或地区做雁体和雁尾,日本对东南亚基本收编,使其成为日本原材料,资源,初级产品,劳动力的供应地,和产品倾销地。
而相对应的,这些国家经济腾飞的时间分别为:日本 50 年代,东亚四小龙 60 年代,东南亚 四小虎 70 年代,中国大陆 80 年代。
时间间隔之所以都为 10 年,是因为国际上那波产业转移的浪潮期恰为十年,通过十年一个轮回,后者从前者获得资本、技术、管理经验,和因升级转让出的初级市场。
雁阵模式在当年构建了日本的金字塔贸易体系,助力日本在经济领域上一飞冲天,对美国形成全面挑战。
1990 年,日本 GDP(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至 30522 亿美元,而此时,美国 GDP 不过为
58033 亿美元。到了 1995 年,日本 GDP 达到 52600 亿美元,美国 GDP 是 73970 亿美 元,日本 GDP 已经达到美国 GDP 的 $71%$ 。
实际上,在 1987 年,日本的人均 GNP(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超过了美国;而人均收 入,也在此时超过了美国。
个人感觉,这个雁阵模式和当年二战时期日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很有相似的地方啊。
大东亚共荣圈
而后,有着巨大体量的中国承接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终结了全球最后一轮产业迁徙,日本经济步入又失去的二十年,过去以日本为雁首的亚洲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模式逐渐被打破,进入 21 世纪后,日本官方亲口承认,“雁阵模式”已经失败。
日本主导下的东亚,呈现出了日益高涨的经济发展势头,95 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达到惊人的 $8.5%$ ,比全球平均经济增长率高一倍以上,以至于曾任美国商务部部长 的布朗在上世纪 90 年代这么说道:
“把东亚放在首位,绝不是象征性的。它说明,总统和政府认识到,同东亚发展贸易是除美洲以外我们的国际经济活动的第一优先考虑的对象。”
“200 年来,我们美国一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欧洲,现在,我们把目光掉转 180 度,移 向亚洲,这是一场革命性的剧变。”
而在当年,曾助力日本经济跃升的关键所在,东亚雁阵模式的技师所在,就是东南亚十国。
东南亚各国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铜、镍、钛,钾盐等,与中国形成互补。
越南铁矿石总储量超过 12 亿吨。
印尼官方报告的铜资源量为 6620.6 万吨,另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资料,2007 年铜储量 为 3500 万吨,占世界总量的 $7.1%$ ,列世界第三位。
界镍矿资源大国,2007 年己探明镍储量 320 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 $4.8%,$
马来西亚锡储量 100 万吨(2007 年资料),占世界总量的 $16.4%$ 。泰国是世界上锑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07 年储量为 35 万吨,占世界总量$16.7%$ ,年印度尼西亚石油储量 6 亿吨,天然气储量 26589 亿立方米。 马来西亚石油储量5.48 亿吨,天然气储量 23503 亿立方米。粗略来看,东南亚各国的定位有: 石油出口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粮食出口国:泰国、越南 热带产物出口国:马来西亚丶菲律宾 劳动力市场:孟加拉丶越南、菲律宾地缘战略性位置:泰国克拉运河、越南金兰湾、新加坡马六甲海峡 消费市场:东亚人口 20 亿,占全球人口近三分之一,是全球最广阔的潜在消费市场。
其中,中国因经济体量巨大,石油需求巨大,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的石油是怎么也不够塞牙缝的,中国石油的大方向仍是西亚俄罗斯。而中国心心念念的粮食安全十分关键,预计在2020 年中国每年的粮食缺口将达 1 亿吨,届时,泰国和越南的大米将显得十分重要。
高铁换大米
同时,相对于低迷不振的世界经济,东亚各国的韧性普遍较好,就是在金融危机后也较快地恢复元气,世行预测,包括东南亚大型经济体在内的其他国家,增长预测为 $6.2%$ ,2018 年为 $6.1%$ 。
世行:东亚未来三年经济前景普遍向好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预测,是 $3.9%$ 。
IMF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 $3.9%$ ,扩张势头持续;但未来经济增长势头提升
就经济增速而言,国际权威机构预测东亚地区为 $6%$ ,而全球仅为 $3.9%$ ,东亚地区无愧是全 球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其中领先的马来西亚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一万美元,人口 2.4 亿的印尼也进入了一个稳定而相当高速的发展阶段,人口近亿的越南发展速度仅次于中国。
今天整个东亚的 GDP 已经足以力压美国或欧盟一方,而且一直拥有远比西方为高的增长速度。
世行预测,20-30 年后,东亚的 GDP 总量,都会超过欧美的总和。 我们中国面对近在眼前呈现勃勃生机的东亚各国,难道不心动吗?
毕竟,国际制度架构中包含了深刻的国际政治权力因素,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谁来主导的问题。
这是任何国际机制都难以回避的问题。
日本的雁阵模式,已经证明了东亚各国经济上分工合作的可行性,和东亚各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越性,拥有巨大经济体量和消费市场的中国,相对于日本,更有能力成为这个雁阵新的雁头,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领导好东亚。
而在整合完东亚后,中国的地缘经济利益也能得到相应的保障。
中国主导了东南亚,中国就将积极主导湄公河流域的国际合作开发,推进“克拉运河”的开发建设,增进南线海路的安全,而泛珠三角是沟通中国与东南亚、战略枢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交汇点,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泛珠三角将是未来亚洲自由贸易区的心脏地带。
中国主导了东北亚,中日韩自贸区将超越北美自贸区,中国的东北将迎来真正的振兴,而环渤海经济圈将成为东北亚的产业制造重心和金融投资的中心,中国的整个东部经济成为泛东亚经济体系的大陆桥梁和重心所在。
主导了东亚,中国将建成以自己为核心的经济循环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将拥有坚实的基础,在西太平洋取得和美国对峙的势力区,重拾千年以来在亚洲“宗主国”般的领导地位,东亚也将成为比肩欧盟北美的经济发展区域。
红点为大城市
遥想古代,秦国商鞅变法后,没有直接东出函谷关,而是南取巴蜀,建成天府之国的大粮仓,有利的推动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如果说台湾是中国的燕云十六州,那么东亚,无疑就是中国的巴蜀。
如果中日韩结成自贸区,那么中日韩自贸区的体量将超过美国主导的北美自贸区,如果东南亚得到整合,那么欧盟全球第一区域经济体的桂冠就要退位让贤。
从历史上看,任何真正的世界大国,都是先从自己所在的地区事务中逐渐建立主导地位而发展起来的。
欧洲有欧盟,美国有北美自贸区,如果中国有东亚呢?
那就将三分天下。
一言以蔽之:
欲王天下,必主东亚
二、中国主导东亚的 SWOT 分析表格
上章讲到的,东亚的发展潜力能助力中国获得在全球的领导地位,这是“欲王天下,必主东亚”,这一章讲的就是中国如何“主东亚”。
是的,问题很现实——中国能主导东亚一体化吗? 这里,我们用 SWOT 分析法做一个简要分析。
SWOT分析模型
优势 | 机会 |
劣势 | 挑战 |
西方文化圈的主导者,从希腊到罗马,再到英国和美国,霸主之位四易其手,是换了又换,而在东亚两千年历史上,作为古代东亚政治、文化、经济乃至安全秩序的主导者,一直都是中国。
中国拥有自成体系的千年悠久文明,曾以王道理念在东亚地区形成自成一体的东亚构架朝贡体系。
这个“朝贡体系”坚持了千年之久,东亚各国深受宗主国中国的影响,文化上和中国是一衣带水,中国主导东亚有着深厚的历史合法性,连日本学者都不得不承认:
“以中国为核心的,与亚洲全境密切联系存在的朝贡关系,即朝贡贸易关系,是亚洲而且只有亚洲才具有的惟一的历史体系。
必须从这一视角出发,反复思考,才能够推导出亚洲史的内在联系。”
strengths2:中国是东亚第一大国,第一强国。 群狼的头狼必定是最强壮的那
头,而东亚里最强大的国家,毫无疑问是中国。
进入 21 世纪后,主导东亚的就不可能是日本了,要知道,在美国看来,中国是竞争对手,而日本是小弟,从这个定位来看,就知道东亚孰强孰弱了。
就人口分量而言,中国一直是东亚的主体,占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就经济总量而言,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以购买力计算,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东亚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
而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的贸易交往越来越频繁,互相投资的越来越多,全球上唯一一家有着完整工业体系以及产业链的中国,将在东亚的经济合作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东盟贸易额2020年或破万亿美元中国赴东盟投资加速
2017年08月14日11:28来于财新网人民币要国际化,东亚是必不可少的一环strengths3:中国在东南亚有充足的华侨。 这一点是从东南亚的华侨人口来说。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大批贫苦的中国人,从广东、福建等地背井离乡“下南洋”(东南亚地区)谋生,他们开荒地,挖矿山,为东南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让东南亚成为世界上外籍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全球共有 4543 万华侨华人,其中,东南亚占了 $73.5%$ ,达到了惊人的 3348.6 万。 印尼两亿人口,约一千万华人马来西亚两千五百万人,约六百万华人。 泰国六千五百万人,约九百万华人;新加坡三百万多人,华人占 $90%$ 。 菲律宾9千万人,华人大约一百万,不过 $1%$ ,但有华人血统的要占大约 $20%$ 。
华侨在东南亚,不仅是数量上的大,还有质量上的高。凭借着炎黄子孙发达的脑力智商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东南亚华人普遍占据社会中上层,垄断了东南亚的各个行业,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重要的影响力。
(中国改革开放从 78年开始,第一个5年到10年间,事实上最大的投资者就是东南亚华人。)
孙中山在搞革命时,指出“华侨为革命之母”
到了 21 世纪,东南亚被称为“华人钱库”。
在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 $70%$ 的中小企业被华人拥有,其中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华人对当地经济控制力高达 $50%$ 以上。
然而,马来西亚的华人只有经济实力,没有政治地位,马来西亚估计是东南亚各国里,最排华的。
马来西亚总理:一旦国家动荡不安华人将最先遭网易新闻
2017年9月17日-海外网9月17日电马来西亚即将宣布大选日期种族议题再次成为焦点。在周六(16日)马来西亚日”马来西亚华人news.163.com/17/0917/1..-直度快照
在菲律宾: 华侨华人 140 余万,约占该国总人口的 $2%$ ,支撑了菲律宾经济的
1/3。
其中 $80%$ 以上的祖籍是福建,近年一批华裔、华人担任了中央政府的部长、议员及地方官员。
菲律宾最富有的为什么都是华人?财经腾讯网
2016年7月14日-“918事变”后,为躲避战乱下南洋的移民,则保持着旧有的华人传统,他们也是如今菲律宾华人社会的主体:改革开放..
finance.qq.com/a/20160… $\sim{\mathbb{V}}3$ -百度快照
在泰国:
泰国有关官员认为:“在东南亚各国中,华人在泰国是问题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的, 泰国现有华侨华人 600 万,约占该国总人口的 $10%$ ,然而泰国 $80%$ 的经济被控制在华人手里。泰国华人之中祖籍潮州者约占 $60%$ 以上。
(“累了困了喝红牛”,然而红牛是泰国华人创建的品牌,没想到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泰国 39 位总理中,近 20 位出自华人。
为什么说泰国华人在泰国的政治地位很高?搜狐教育搜狐网
2018年4月18日-为什么说泰国华人在泰国的政治地位很高?因为自泰国第18任首相阿南·班雅拉春起,几乎所有首相都有华人血统·泰国也没出现过真正的排华。不单单在政界.
www.sohu.c0m/a/2162643…-直度快照
中国在东南亚有着如此多数量的华侨,这是德法和美国整合区域一体化所没有的优越条件,毕竟德法的欧盟言语不通,历史上又彼此恩仇,美国则和墨西哥一直就非法移民问题有矛盾,中国整合东南亚,无疑比德法美更具有操作性。
另外,我们中国也不得不担心另一个问题。
因中国在东南亚拥有数量重大且经济雄厚的华侨群体,加上西方世界对中国形象不遗余力的抹黑打击,所以东南亚各国政府曾不约而同的推行本国华侨的“去中国化”运动,从思想教育上挤压“大中华”思想。
典型如新加坡,心向英美的李光耀,关闭了大名鼎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南洋大学,在新加坡推行英语教育,经过几代人的教育,今天的新加坡华侨已经对中国没有多少文化上血脉上的认同了。再比如越南,经过中越战争后,越南民间对华侨的态度更是不恤有加,在政治经济都挤压华侨的生存空间。
而随着中国国力的再次雄起,和外交政策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的转变,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一个很显著的例子是越南,对中国持有强烈敌意的越南,竟然十分流行中国的网络文学作品。
中国网络小说走红越南不惜用翻译器也要看-中国搜索河南
2016年12月6日-中国网络小说在越南走红。中国网络文学在越南的热度如何,到书店里看一看就能知道。5年间越南翻译出版中国图书8…hn.chinaso.com/health/..-百度快照
大主宰?莽荒纪?
这是重振中国在中华文化圈领导地位的大好时机,中国要主导东南亚,就势必要多多“关 心”东南亚华侨的统战工作和对东南亚的文化输入。
这是 3 处优势(strengths),下面我们来列出中国主导东亚的劣势(weaknesses)。
weaknesses1:美国对东亚的不放手。 谁是中国主导东亚最大的敌人?不是日本,而是美国。
当年日本要搞中日韩自贸区,美国人立刻指示买办们搞购岛事件,用钓鱼岛把这件事儿搅 黄,鸠山由纪夫素来支持亲华政策,所以他成为了当年“九相连易”中任职时间最短的人, 几个月就下台了。
谁最担心中国主导东亚?谁最有能力阻止中国主导东亚?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
正如美国学者那篇文章题目而言:
康灿雄:中国成为东亚无可争议的霸主几无可能鉴于国际体系的风云变幻和美国长久以来的世界中心地位,中国想成为东亚无可争议的霸主几无可能。
面对中国在东亚日益显露的领导气质,担心失去东亚领导地位的美国,是各种忧心忡忡,对中国处处使绊。
美国重返亚太的动机,往往被简单化为局限在安全和政治领域。事实上,美国重返的一个重要动机,还在于对中国当时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迅猛表示警觉。
比如南海。
南海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战略地位,是中国走向世界中心的敲门砖,当年美国也是得到了加勒比海,才有和日不落帝国叫板的能力。
美国加勒比海
中国南海
加勒比海的贸易占当时世界的 $30%\sim40%$ ,而如今途经南海的贸易,世界占比为 $48%$ 。更别说经过南海航道的对外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的 $60%$ 以上。 可以说,当年加勒比海对美国是多么重要,如今南海就对中国是多么重要。 而当年里根总统时这么定义加勒比海的:
“加勒比海是美国生死攸关的战略和商业命脉。” 所以,面对中国在南海的步步为营,美国各种大动作。
希拉里口出狂言:中国要南海,我们就要整个太平洋!
2016-10-1309:59
维基解密披露,希拉里在高盛集团内部发表的一次演讲中,希拉里谈到南海问题时声称,中国“有权坚持他们的主张”。
希拉里:“全世界 48%的贸易运输,除了能源还有其他每一样货物,都要穿越南 海。”
于是我们看到了南海在美国重返亚太后的黑云压城。
中国主导东亚最大的敌人——美国。 weaknesses2:东亚各国的历史恩仇和利
益纠葛
东亚各国的这些面和心不和,岱岱想大家都是深有感触的。
且不说东南亚十国林立,各自都有自己的一本账,乱的很,就说中日韩三国吧,这三国的矛盾才叫人头大啊。
是的,中日韩三家,你看我我看你都看不顺眼。
中韩关系缓和靠日本,中日关系缓和靠韩国,日韩关系缓和靠中国。三国之间是从统治阶级到民间百姓的广泛仇恨,这个仇恨是深层而几乎不可逆转的。
更重要的是日韩因为历史原因,现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摆布,严格来说甚至都算不上主权国家。
只有日韩彻底摆脱了美国控制,中日韩自贸区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才有存在的可能。
一般而言,稳定的联盟和区域一体化,都是那种一个超级大哥带着一群听话的小弟,类似于苏联的华约和美国的北约。
在次一点呢,是两位大哥带着一群听话的小弟,类似于现在德法的欧盟。 最次的,
就是中日韩这种,是一个大哥带着两个不安分的小弟。
(中国在东北亚,叫韩国人为韩国棒子,叫日本人为日本鬼子,叫俄罗斯人为毛子,在东南亚,叫越南人菲律宾人为猴子,就是在台湾香港自家人里,也有台湾的湾湾,和香港港灿的叫法。
唉,全世界对中国最不友好的国家地区,几乎都是中国邻居……) 大家都知道
《天下无贼》里的那句话:
黎叔: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呀
中国要想带好东亚这支队伍,就要凝聚好各国的人心,就要协调好各国间的种种矛盾,这既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
就像习大大访问韩国说的那句话一样: 百金买
屋,千金买邻,好邻居金不换。
weaknesses3:东亚各国对中国的认识不客观不统一
是的,东亚各国对中国的认识不客观、不统一。 不客观,主要表现在十分具有市场的“中国威胁论”。
日本学者指出,由于东亚国家对于中国在政策取向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上认识的不确定,为东亚地区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不少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东亚地区主义的发 展。
“打到中华帝国主义”,岱岱肉牛满面
不统一,主要表现在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美国学者指出,诚然,中国可能已经或即将成为东亚地区最大的经济和军事强国,但它几乎不具备任何作为领导型国家的文化和政治合法性。
对照 500 年前处于霸权顶峰的中国,今日中国最明显的差距在于:现在没有人认为中国 仍然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虽然过去中国一直是东亚持久文明的发源地,但如今它的文化影响力甚至可能不如希腊。
诚然,面对美国普世价值和民主自由的大行其道,中国的确没有 500 年前那般,对世界保持 文化霸权。
而文化霸权,是比经济霸权和军事霸权更深入人心行之有效的领导体现。 然而,这位美国学
者说中国今文化影响力还不如希腊,你 TM 是睁眼说瞎话吧!
这首歌最近火了Ⅱ老挝友人唱响《一带一路》!搜狐其它搜狐网
2017年5月6日-据央视新闻5月3日报道,老挝出了一首激情四射的同名摇滚歌曲《一带一路》,是由维莱鹏·翁帕占创作,老挝..www.sohu.com/a/1387781..-直度快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全世界都在学习
卢泽华
2018年01月29日06:2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华国际时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激发东亚合作潜力
2017-11:14:1751:21票:新网
西方还真以为那套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能洗脑全球?东亚各国早不鸟那一套了。
有一次东盟会议上,澳大利亚作为参加国参加了会议,该国发言人还是白种人的那种优越 感,在台上大谈特谈东南亚各国的人权问题,结果菲律宾泰国等国的代表纷纷离场,澳大利 亚代表目瞪口呆。事后,东南亚各国集体对澳大利亚表示,如果澳方还想批判东南亚的人权 问题,那我们将集体退场以示抗议。
白种人是优越惯了,用普世价值全球洗脑,对黄种人各种颐指气使,东南亚国家都明白过来了。
为了更好的领导东亚,影响世界,我们对“中国威胁论”,要大力消弥,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大力弘扬。
任重,而道远。 weaknesses4:东亚安全的不
稳定因素
东亚区域一体化,很大程度上要求东亚进行经济的整合,要求东亚进行秩序的重建。
而东亚各国之间的矛盾纠纷由来已久,东亚国与国之间间重建秩序的途径,很有可能将依赖于战争。 在东亚,就蕴含着有这四大战争风险。
台海战争风险、朝鲜半岛战争风险、中日战争风险、南海战争风险。
在台海,在半岛,在东海,在南海,东亚都有可能的战争风险,而任何一场战争的爆发,都将对东亚一体化进程,造成重大的影响。
至于该影响是福是祸,是利是弊,就有待分别分析了。
列举出中国主导东亚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就能得出 SWOT 里后续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风险(threats)了。
opportunities1:东亚一体化需要一个领导者,中国是不二人选
日本因为实力原因和历史问题原因,无法胜任东亚领导国的位置,中国是东亚唯一的领导人选。
opportunities2:东亚合作前景广阔,各国政府大有可为
东亚完全有能力、有资本、也有信心成为比肩欧盟、北美经济水平的一体化区域,这是合作共赢,利好东亚各国。threats1:美国对中国
主导东亚一体化的打击
西太框架和中东框架,欧洲框架一起,是美国维持自身霸权地位的三大国际框架。
中国要主导东亚,势必与美国既定的西太框架产生无可避免的冲突,美国必然会打击中国主导的东亚一体化,而中国的崛起也让美国的东亚盟友日本,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可以说,在东亚问题上,美日和中国是冲突的两方。
threats2:日韩两国可能拥核统一
如旧文所言,拥核的朝鲜核发达的韩国如果同意,朝鲜半岛就约等于一个拥核的日本,不仅将大大恶化中国的安全形势,而且将对中国主导东亚产生巨大的挑战
threats3:东南亚各国对中国的认识有待客观,有待提高
中国威胁论在东南亚各国很有市场,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东南亚还需要持续推广。
由此,我们可以简单的列出这样的 SWOT 表格。
Strengths/优势 | Weakness/缺陷 |
1:中国有千年之久的宗主国影响 2:中国是东亚第一大国,第一强国。 | 1:美国对东亚的不放手。 2:东亚各国的历史恩仇和利益纠葛 |
Opportunity/机会 | 4:东亚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Treats/挑战 |
1:东亚一体化需要一个领导者,中国是不 二人选 | 1:美国对中国主导东亚一体化的打击 |
2:日韩两国可能拥核统一 | |
2:东亚合作前景广阔,各国政府大有可为 | |
3:东南亚各国对中国的认识有待客观,有 |
三、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面
运用玩 SWOT 分析法后,我们再用《矛盾论》的对立统一辩证法,来分析下在主导东亚一体化中,中国需要解决的主次要矛盾是什么,以及该主要矛盾中的主次面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复习下高中政治课的内容:
什么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反之,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比如一个 60 人的班级在上课,讲课的老师和 60 个同学的关系就是主要矛盾,60 个同学 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是次要矛盾。
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其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
反之,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就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还是这 60 人的班级在上课,讲课的老师和 60 个同学的关系就是主要矛盾 ,而班上有学 习好的学生和学习不好的学生。
讲课的老师更照顾好学生,对好学生的授课效果,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学习不好的学生的授课效果,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可见,“主次矛盾是矛盾的整体甄别,矛盾
主次方面是矛盾的具体细节”。 好的,温习完高中的课本知识,我们就能展开这一章节的分析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在主导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这个主要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不是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抵触心理,不是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产业竞争,也不是日韩两国私下的小动作小算盘,只能是美国对东亚一体化的打击。
1995 年,美国国防部正式发表的《东亚战略报告》就提出:
“美国的经济前景、对民主价值和人权的促进以及传统的安全利益都要求美国恒久地介入东亚地区。”
是的,其他都是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次要矛盾,只有美国是主要矛盾。因为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一体化,本质上,就是打破二战后美国建立的西太框架,是触及到美国核心利益的。
中国要推动东亚一体化,打破美国西太框架,就要做好和美国进行经济、政治、军事各个方面对决的准备,而中国一旦把美国西太框架解决了,美国势力退出西太,那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就自然而然地好解决了。
毛主席教育我们:
“不论解决任何问题,,应用全力找出该问题的主要矛盾,一旦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美国,就是东亚一体化中的主要矛盾。
那么接下来,什么是矛盾的主次方面呢? “主次矛盾是矛盾的整体
甄别,矛盾主次方面是矛盾的具体细节” 在中国解决美国西太框架
中,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换言之,哪个是解决西太框架的棋眼?
中国是在南海继续暴兵继续填岛继续和东南亚各国摊牌?还是和没有自主权的韩国日本就中日韩自贸区加大谈判力度?亦或者是尽早开通克拉运河打破美国的岛链封锁?
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个是解决美国西太框架的棋眼? 我们知道,美国西太框架的重点,是第一岛链,还记得旧文写到的这些话吗?
第一岛链的重点,毫无疑问,是台湾。
中国破局的重点,毫无疑问,是台湾。
台湾收回以后,美国的第一岛链不仅将被拦腰斩断,而且中国的海上力量真正有了战略回旋的空间和余地,中国将具备攻和守的双向选择权,这为以后中国海上力量的跨越发展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台湾南北横更与日本和菲律宾之间,在菲律宾和日本之间的各个方向,形成有利的侧 翼,配合中国大陆本土,可以向南打开巴士海峡或者向北突破琉球,威慑南海诸国。
美国可以通过第一岛链卡住中国的脖子,中国可以通过台湾捏住日本的睾丸。
《中华有必兴之运,台湾无不收之理》
是的,中国主导东亚一体化主要的矛盾就是美国的阻力,而该矛盾的主要体现则是第一岛链的压迫威胁,台湾是美国西太框架的棋眼,也是岛国日本的睾丸,中国抓住台湾这个棋眼这个睾丸下功夫,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战略作用。
四、文章小结 本文有点长,但脉络其实很清晰。
第一章,我们了解了东亚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明白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一体化进程,可铸就中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故曰:
欲王天下,必主东亚第二章,我们得出了中国主导东亚的 SWOT 分析。
Strengths/优势 | Weakness/缺陷 |
1:中国有千年之久的宗主国影响 2:中国是东亚第一大国,第一强国。 | 1:美国对东亚的不放手。 2:东亚各国的历史恩仇和利益纠葛 |
3:中国在东南亚有充足的华侨。 | 3:东亚各国对中国的认识不客观不统一 |
Opportunity/机会 | 4:东亚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Treats/挑战 |
1:东亚一体化需要一个领导者,中国是不 二人选 | 1:美国对中国主导东亚一体化的打击 |
2:日韩两国可能拥核统一 | |
2:东亚合作前景广阔,各国政府大有可为 | |
3:东南亚各国对中国的认识有待客观,有 待提高 |
第三章,我们分析了中国主导东亚一体化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次面。
由此得出,解决美国西太框架,是中国主导东亚一体化的主要矛盾,而台湾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至此,我们理顺了文章题目的逻辑顺序。 欲王天
下,必主东亚; 欲主东亚,必收台湾。
台湾是美国西太框架的棋眼,也是中国破局西太,整合东亚的起点,台湾这一点如果被中国收回,受连锁反应,美国不得不退缩到第二岛链,日本不得不偃旗息鼓,美日联盟对东亚的影响将江河日下,自二战以来延续半个世纪的西太框架将宣告解体。
由此,文章末尾,我们可以斩钉截铁的下这一定义:
台湾一子落,东亚全盘活
编辑日期2023.01.08岱岱官方微博号:吃瓜岱宗岱/吃瓜小众2022压缩文件密码统一为:36903690或者3690本系列文章整理来源于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欢迎瓜友的关注。也可加入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每日圈文+群聊信息+历史文章等)V: sevenmona (备注来意)QQ:1771703150 (备注来意)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