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友们,晚上好,今天闲聊新闻。

岱岱在朋友圈转发过一篇文章。

12万人的小县改革"铁饭碗"!186个事业单位整合到40个,1964名事业编核减到659名

每日经济新闻2022-08-0300:32发表于四川

岱宗岱(扣扣失联加群请发入群截图)

河南一号在山西时进行的探索改革
能力是有的
可惜他半路去了河南,一系列事看下来,他
没有通过初心考验

12万人的小县改革“铁饭碗”!186个事业单位整合到40个,1964名事业编核减到这个话题还可以展开下。

减少编制,减轻财政压力,在地方财政枯竭的当下,是很重要的。

毕竟,大宋就是亡在了臃肿的官僚系统,每年的税收大半都拿去养冗官冗军。

特别是中国这种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国家,人口从小地方到大城市,产生了历史问题。

中国城市化到了阶段总结的时候了是的,中国城市化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西方用300年的时间完成的城市化,我们用40年一代多人的时间就完成了。

然而,这样的高速城市发展导致了严重弊端。

那就是上个世纪末设定的各城编制规模,在快速城市化20年后,已经不再适应当下发展的需要了。

有的地方,上个世纪末人口规模还在,需要搞县城58个编制,现在人口跌破十万,还有那么多编制,完全是养闲人完全是吃财政饭。

有的地方,上个世纪末不过是小地方小渔村,不过40年发展成了大城市甚至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编制规模还是固守原先的话,基层是累死也完不成,只能搞大规模合同工和辅警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又衍生出合同工辅警的未来发展安置问题。

嗯,累死的都是基层。

而财政问题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开源节流这是岱岱之前的旧文,特意说过这件事。

山西这次缩减编制合并结构挺好的, 就是对症下药。

而且,做任何事情,都有最佳时机窗口的。

之前写促进生育的时候,岱岱就说未来10年是窗口期。

00后比90后少了4700万人,少了近半亿,所以,人口问题的解决指望不了00后,90后是中国最后的希望。

而2020年起,90后开始大规模步入生育适龄的中晚期,90年生的人今年都31了,从20年到30年这十年间,中国90后如果不能生出几个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就要滑入人口陷阱了。

到时候,就有智囊会再度建议,引进几个喀麦隆莫桑比克….

这十年,是中国人口问题最后的时间窗口。

90后,是中国最后的希望同样的,搞编制改革,也有时间窗口期。

黑化肥发灰

专注于考公和考研的职业规划答主,经常跑题.

谢邀@却晴

816人赞同了该回答

看一堆啥都不懂瞎叭叭的辣眼睛回答,还是说几句吧:

1.这种精简机构和编制的改革,是有效的改革。

2.精简后财政供养人员并不会立即减少,而是随着超编人员退休,退一消一,这需要一个过程。

3.2020-2025年是体制内退休高峰(小地方能退1/2~1/3体制内人员),现在改革时机非常好,阻力小。

4.各地应该抓紧学习推进,否则这一波退休高峰过去,又招录一堆年轻人进来,到时候退一消一都做不到了。

5.除了这种县级内部机构改革,还有合并部分地级市这个选项,之前我写过:

也就这五年了。

所以熟悉干部工作的那位,在山西就雷厉风行的搞这项改革,虽然半路去了河南,但山西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很可能,11月后,全国都会铺开。

因为地方财政枯竭的速度太快了,已经远远超过改革落地的速度了。

本来就迫在眉睫的工作只会更加加速。

小地方体制内的瓜友可以关注下这个趋势。

大城市体制内的瓜友就不用担心。

甚至,这项工作的中期,会增加一二线城市的编制数量。

岱岱之前文章说的很明白了:

目前,中国已经有十多座城市人口超过一千万了,在全球范围都属于超级城市。

更有4座城市,重庆上海北京成都,超过2千万。

其实算上流动人口,深圳也有两千万规模。

然而,编制数量依然按照上个世纪末的编制安排

这导致这些人口急剧膨胀的城市,很多工作人手不够捉襟见肘。

最突出的,就是警察。

根据最新数据,今年深圳总人口超过2100万,其中户籍人口仅为484万,仅占五分之一,其他均为流动人口。

然而,与庞大的管理人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深圳市总警力不到2万名,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深圳万人配警比仅为9.66(即每一万人里有9.66名警察),不及全国12.86的平均水平,比起同省内的广州,更是相差一半之多。

“一般来讲,流动人口的犯案率是户籍人口的10倍。可想而知,对社会治安管理的压力有多大。“方清介绍。

中国城市化进程就是这样魔幻,佛坪县人口不断流出,公务员能悠哉悠哉,深圳这边却因为人口极度膨胀,编制不够得负荷工作。

目前,深圳市公安局先后组织了两批次、面向全国的共5000名辅警的招聘工作

将辅警分为两大类:勤务辅警和文职辅警。其中,勤务辅警被适度赋权,可以在“1警 $^{\ddag+}$ 1辅"的配备下,从事某些警务活动。

改革后,原来必须由两名警察参与的案件,如调查取证、实施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勤务辅警可以在一名以上人民警察的带领下进行,等于置换出一半的警力。

现在,深圳近2万的正规警察,却有3万的辅警

5万警力,才堪堪稳住了深圳这个2千万人口的大型城市

东莞总人口比深圳差一截,才一千万,但是,东莞的流动性人口远高于深圳,而且东莞的人口素质比深圳当然差一些。

“一般来讲,流动人口的犯案率是户籍人口的10倍。”

而东莞没有那么好的政策红利可以大搞辅警绿灯,或者说东莞财政比不了深圳,就算有也养不起那么多起步大专招聘的辅警(深圳辅警待遇可以的),所以,东莞一直是1万警察为主体奋力奋斗。

21名莞警之星亮相! 他们从1.1万名东莞民警中脱颖而出成为标兵

发表时间:2019年01月04日 来源:东莞文明网

字体:达尖注位份蓄用号

东莞一千万人口,就靠一万多警察拼命干,这现实吗?

有瓜友在东莞做警察,说起工作情况,唉。

岱岱早就提醒,上个世纪末设定的各城编制规模,在快速城市化20年后,已经不再适应当下发展的需要了。

所以,中国必须有减有增。
山西这类袖珍小县城,编制减少。
一二线千万人口大城市,编制增加。
这是不是两项工作,而是一项工作的前后阶段。
中国城市化进入了新阶段,必须要有新要求。
一二线城市,最需要增加编制的是哪个工种?就是警察,没有其他。
希望人员的增加能减轻警察叔叔们的工作量。
不要让猝死惨剧再发生了。
当然,岱岱也纠结。
本来按照剧本,主持这个工作的,一定是吏部。
大概率是河南那个。
但这次7.10白衣侠的事实在太闹心了。

能力是有,初心难说。

这种涉及到后面三十年国运的事要交此人手里。。。

唉,随便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聊完编制改革,再聊下996。

其实,岱岱之前已经写过996了。

而且还是上下两篇,万字长文。

方方面面的叙述分析996。

公司为何996,个人应该对996采取怎样态度,国家对996的优先级搞不搞,如果要整治996会如何做。

岱岱都写完了。

当时写完后,岱岱觉的市面上写996的都没我全,都没我深。

因为两篇文章将所有面都写完了。

直到几天前,岱岱刷知乎,看到一个996的帖子。

帖子下面基本全是咒骂反感要吊路灯的回答,但有一个评论岱岱发觉了。

此人应该是一个管理层或者小老板,他翻阅了这么多怨气的回答,看到民意汹汹,可能心有愧疚,他评论倒苦水的说:

“996是让一个人干3个人的活,我也不想让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啊。

但是我要是请3个人的话,我就算舍得花钱,请3个人干活,但3个人的工作需要沟通合作,他们沟通成本就高的来死,我怎么管的过来?”

当时看到这一段,岱岱醍醐灌顶,豁然开郎!

岱岱怎么也没想到,原来996不仅和劳动法有关,和国家机关国企带头实行有关,和资本压榨有关,更是和沟通成本管理成本有关!

岱岱很清晰的记得之前调研搜集的资料。

中国80%的企业是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的员工,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

大部分小微企业都加班,都践行996,都让一个人干3个人的活。

这些数据藏着秘密。

1、中国的应试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就是教你拼音,教你错别字,教你什么是修辞手法,教你阅读理解教你写八股作文。

教的都是好量化好比较好评分的东西。

唯独不会教学生沟通能力。

中国互联网上如此的杠精,连基本沟通能力,甚至阅读理解能力都没有,所以网络上乌烟瘴气。

群众岱岱

21小时前来自新版微博weibo.com

回复@面包脑袋a27:我瓜友大部分阅读理解都是不及格的,觉得我自比教员,笑死了这句话能这样理解//@面包脑袋a27:不是和教员比肩的比较,意思是说哪怕是像教员这样有战略远见的伟人,来写文章,遇上情绪化了的人,他们也是只看到自己想看的

$@$ 群众岱岱

我写文章有什么用呢?换教员来写文章也没用啊?因为情绪上来眼睛都是瞎的

1、瓜友发了一个新闻找我求证,我说这个图大概率是假的
就有人说我引用错误信源还死不认错
2、班公湖我明确说是脱离接触避免一线土兵冲突,不是让出班公湖,还有人说我宣传班公湖卖国来批
判我
3、我说已经确定的是朝鲜派了民工..展开

还有虎扑体育的事。

虎扑有一群nba 的球迷,都粉自己家球星,不允许别人说自己偶像球星打的不好。

每次有球星发挥不好被虎扑网友喷的时候,粉丝就会一段话甩过去:

“你有什么资格说xx球星打的不好,你喷来喷去有本事上球场和xx球星单挑啊,你单挑的赢吗?你没这个能力就没资格喷!”

这种一眼可鉴定为杠精的话,却在虎扑上流行多年,杠人无数。

直到有一天,一个虎扑网友实在受不了这个杠法了,写了一篇长文,一篇论文级的长文。

详细论述了“我即使打的没他好但我依然能认为他的不好的原因”、“我作为观众他作为球星的身份的不同”、“是评论就有主观因素但用事实数据说话就是客观因素”、“论这个说法为什么是抬杠行为”

这个帖子出来被广为转发,后来虎扑才断了这样的杠精言论,以后粉丝维护本偶像就再也不用也再也不敢用这个方法了。

当然,无非是换了别的抬杠手段罢了。

也真的是笑死。

一眼能知道是抬杠的言论,竟然能在虎扑大行其道几年。

而且需要有人专门写长贴来论述普及这个常识。

而杠精有无数种抬杠的手法,指鹿为马,顾左言他,偷换概念,三分真七分假,等等,难道每个手法都需要专人长文论述才能让大家知道这是抬杠吗?

而且虎扑网友还大部分是年纪大的人,这样的常识水平真的是笑掉大牙。

管中窥豹,让大家知道中国人的语文能力水平如何惨淡,惨淡到一些基本的理解交流常识都需要普及。

唉,都是应试教育的问题。

就算完成基础教育,就算考上985211的人,沟通能力理解能力都难说合格。

因为这些不是应试教育注重的点。

所谓的大学生高分低能,很多时候不是说大学生没有专业技能不懂做本专业的事。

而是大学生缺乏沟通能力理解能力,而工作中是需要团队合作实时沟通的,你本职工作做得好但配合磕磕绊绊,需要管理人员多次牵头协调,这就依然还是高分低能。

相信只要参加过工作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痛,遇到一个沟通理解能力不行的同事的痛。

做本职工作都不累,但一搞对接工作那就心累。

而员工的沟通成本,恰恰就会转化为公司的管理成本。

而这个恰恰是公司走向规模化的最大弊端。

你管10个人的方法,和管100个人的方法,是不能完全一样的。

同样的,管1000个人则会是完全另一种方法。

中国大部分的企业老板都是泥腿子,读mba也是镀金泡妞。

本身和刘邦一样,只能将几万人的军队。

少数老板才有韩信的天赋,能带几十万的军队还多多益善。

所以中国 $80%$ 的企业都是小微企业。

不仅是产业的问题,也有老板素质的问题。

大部分没那个能力知道吗?

没那个能力带几百号人。

所以你看马云是懂行的。

马云是老板的行家里手,他在这方面的专业性我是没办法黑他,他下公司的基层,去员工办公位置上走一圈,光凭那个工作氛围就能知道公司运行是否有问题。

马云对管理这一套,是真的行家。

就这样的行家,他最佩服的企业家是谁?

是王卫。

顺丰为什么强大?揭秘马云最佩服的人:顺丰创始人王卫的管理手段

为什么?

马云回答:这个男人能管理7万员工,是我最佩服的人。

而且这个还不是均速增加,是突破到临界点后的质变,数量多到一定程度,管理成本不是均速增加,而是倍数增

加。

正是因为这个客观规律的存在。

这也导致了占中国 $80%$ 的小微企业,自觉或不自觉的实行996。

当然,实行996的主要原因还是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来压榨员工。

这是99.99%的人能看到的。

但只有0.01%的人能看到,其实还有沟通成本管理成本的原因。

中国应试教育的失败,导致沟通理解能力的不及格,让员工们在工作中沟通成本很高,这转化为管理层的管理成本。

而中国大部分企业老板和管理层,又没那个能力,没那个管理水平,对科学高效的管理根本不懂,他们只会画饼只会压榨只会搞狼性教育。

两相结合,导致了如果不实行996,如果不让一个人干3个人的活,真的让3个人干3个人的活。

那公司员工的数量将倍数上升。

那员工的沟通成本将直线上升。

那公司的管理成本将倍数上升。

那公司就不堪重负啦。

不仅仅是发不起这么多人的工资的问题,还有管理层根本没那个水平去管这么多人。

这就是中国企业自觉不自觉都搞996的原因之一。

这也是即使有良知的老板不想搞996,想请3个人干3个人的活,也力不从心的原因——员工的沟通成本和老板的管理成本太高了,无法解决。

所以,岱岱需要再补充一下996的文章观点了。

那就是真正解决996问题,不仅需要落实劳动法,不仅需要国企和机关做表率。

更需要改革应试教育,改革语文教育。

中国网络上这么多理解能力都没有的杠精,即使名校出来的员工也被说高分低能没有工作沟通能力,就是语文教育僵化的结果。

不改革语文教育,杠精还在,高分低能还在。

中国公司员工的沟通成本就还居高不下。

还有就是提高中国老板管理层的管理水平。

这帮人中,大部分人是运气好才起家的。

就是坐时代的电梯上来的,遇到中国外贸爆发房地产爆发互联网爆发的机遇,几十年中风口这么多,猪都飞起来。

开公司赚大钱,再去MBA镀个金,就真的以为自己是经营奇才了。

管理水平其实就那样,刘邦一样的水平,还以为自己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中国土老板大部分都那样,没什么管理水平。

到时我们直接搞落实劳动法不允许996,让3个人干3个人的活。

那这些公司就算开得出3个人的工资,也架不住自己水平不行管不住这么多员工啊,或者让员工工作量白白损耗在沟通成本上,公司还是得烂。

员工和管理层都是这样,无法配合根治996。

不过员工的改变,可通过语文教育的改革来实现。

公司管理层的改变,就交给市场去优胜劣汰吧。

最后,岱岱感慨下。

岱岱从来都是坐而论道,对着电脑搜集信息写文章。

自诩足不出户知天下。

闲话九州写的很多地方岱岱甚至都没去过一次,更别说实地调查过了。

但依然能写这么好,岱岱还是很骄傲的。

甚至有些自得。

但是前些天看到的那个知乎评论,关于沟通成本管理成本的描述,岱岱真是羞愧。

岱岱写996,洋洋洒洒万字长文,自以为全面了,结果发现,自己根本不够全面。

岱岱甚至不如人家一个小老板随口的一句感慨!

毕竟,岱岱只有3年上班经验。

而且3年上班,都是当社畜996。

混了3年岱岱也没混到公司管理层。

岱岱是职场的失败者。

真的,岱岱是真没管理经验。

所以根本不会有企业主老板的经验视角,去审视996。

原来管一个人和管3个人是有差别的。

原来员工合作之间还有沟通成本,而且这个成本等于老板的管理成本。

岱岱自以为对宏观对政经如此熟悉,却对实打实的管理经验一无所知。

真是羞愧。

真是穷酸书生,坐而论道,真是赵括的纸上谈兵。
岱岱要是创业三年,可能对这个社会的底层运行能更全面些。
可惜岱岱那三年就是社畜,社畜三年月薪都没上万。。。
失败,失败中的失败。
前几天刷到那个小老板的评论,岱岱是真的醍醐灌顶。
我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编辑日期2023.01.08岱岱官方微博号:吃瓜岱宗岱/吃瓜小众2022压缩文件密码统一为:36903690或者3690本系列文章整理来源于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双迹底发的大注。也可加入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每日圈文+群聊信息+历史文章等)V: sevenmona (备注来意)QQ:1771703150 (备注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