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日本会不会先倒下
文章目录
今天,聊下国际,聊下经济形势。
如果最早明年上半年,最晚明下半年,世界经济会有衰退,那么这波衰退中最早倒下的国家是谁?
要知道,这是个比烂的世界,比的就是谁更能熬,熬住等比你更烂的国家倒下了,你就可以捡尸舔包了。
目前来看,乱世深化中,全球主要国家有人躺赚,有人躺尸。
比如印度,虽然大宗上涨导致进口大增以及出口产业竞争力不行,印度美元储备有流失迹象,但这方面亏的钱,印度一个转手卖俄罗斯能源就平账的七七八八了,这波不亏。
至于土耳其则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通胀高到九天外,本币贬到九泉下,国家内部是水深火热,但俄乌战争救了一命,土耳其打库尔德人用地缘扩张来回血,稳定内部,用北约成员阻断北欧加入北约身份,对欧俄要价,用放开难民北上对欧洲要挟,用一带一路对中国谈钱,用伊斯兰世界一员关系正常化对以色列合作,埃尔多安就是绕一圈找各大国揩油,这里占占便宜那里拿点好处,愣是稳住了内部几近崩溃的经济,还搞的有声有色,国人还有大国自豪感,不得不说土耳其这一圈操作下来也是牛逼。
俄罗斯这个乱世的开启者,赚的就更不用说了,估计现在普京都不想早结束战争,毕竟数钱数到手抽筋,金融战上每日获益已经大于战争支付的情况,普京是的确贪心的想拖到冬天。
除非经济衰退,毕竟,每次经济衰退的前兆之一,就是大宗暴跌。
供需失衡嘛,没有需求生产方生产出来也没人要,所以不愿意开工,供给一下子不能调整过来还是那么多,却大大减少需求,价格就掉了。
如果明年全球真有经济衰退,普京就没办法赚钱赚到手抽筋了。
所以,普京应该会未雨绸缪,找别的国家敲定长期能源大单。
年初冬奥会时,普京来北京,和我们敲定了一个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长期大单,上一次这么大的天然气长期订单,
还是14年的事,隔了整整6年,这次可能一年多期间,普京会找我们再要另一份长期饭票,以渡过这轮寒冬。
所以,能源国家的普京要发愁,也得等到经济衰退开始前夕,才发愁。
而且,历次经济衰退期中,死的最惨的从来都不是能源国和原材料国,都是生产国或者消费国。
因为越深度嵌入了现代经济模式的国家,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自然就越大,这个影响不分正面负面。
能源国和原材料国就是因为产业链简单,社会经济模式不是多么工业化现代化,所以周期来时阵痛反而更轻些。
举个例子,上个世界的大萧条,对欧美的打击更大,还是对中华民国的打击更大呢?
明显欧美嘛。
所以,俄罗斯这头北极熊还是血厚耐操,国情特殊。
这个国家历史上的国运上升期基本就是全球乱世——正是一战二战造就了苏联的诞生和强盛。
而全球一旦进入安稳发展的冷战对峙格局,苏联就一败涂地了。
就是普京,也是靠着美国布什的转进中东才稳住国内,靠着奥巴马的重返亚太才吃下克里米亚。
俄罗斯这个国家,其实和美国差不多。
有人说美国霸权的地缘基础,就是欧亚大陆破碎,美国离岸平衡,所以美国的繁荣必然建立在一个破碎内耗牵制的欧亚大陆之上。
美国的幸福建立在欧亚国家的痛苦之上。
实际上俄罗斯也是这样,俄罗斯的国运想上升,就必然建立在全球格局的动荡上。
全球格局不动荡继续平稳发展,俄罗斯就被锁死在低端产业链无法突破 $+$ 卖油卖天然气还得用美元卖+不大的人口基数+出生率低的困局循环上。
除非俄罗斯和欧洲联合,加入欧盟,俄罗斯才能摆脱这个历史怪圈。
至于中国和美国,可能是全球中最后倒下的经济体了。
一个中国,虽然经济到处都是问题,但是全产业链齐全,多年维持的耕地红线也保护了饭碗,社会不会发生动乱,14亿人的体量内需方面挤一挤还是能有的,加之军队大暴兵,经济实在熬不住了还有梧桐破局收割东亚的路数。
另一美国,则是真正的上帝祝福的国家,国内本身就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还有页岩气,加之粮食大国,就是产业链不行,工业空心化严重,但只要有粮食 $+$ 石油美国就能撑过周期,基辛格懂王一直呼吁的退回北美圈地称霸,就是建立在美国富饶的国情上的,美国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社会内部撕裂 $^+$ 联邦制下地方松动,美国怕的不是挺不过周期,怕的是出现内乱,导致解体。
剩下的主要国家,扫一圈,就只剩下日本和欧洲了。
这两个国家,俄乌后都不好过。
今天,主要说日本。
日本,挨了3次锤。
第一锤,是俄乌。
俄乌战争爆发大宗和原材料涨价,对进口能源原材料出口产品外贸的日本十分不友好,这是第一个锤。
第二锤,是美国加息。
这个锤的杀伤力分两个面。
作为美国事实上的殖民国,美元每次加息都是对日本资本的一次吸血。
另外日本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大撒币,造成了和中国楼市美国股市齐名的日本债市,日本政府每年有近一半的财政收入是支付债市利息的,如果为了留住资本日本跟随美国加息,就是自己给自己加还债利息,那每年的债务利息就能吞灭日本财政收入——中国地方债务很高了,每年地方上至少 $20%$ 的收入要拿去还利息,所以对加息也很犹豫,日本更恐怖,要 $50%$ 的收入还利息,所以加息日本是要把财政都兜进去。
日本不加息,就要放任日元贬值和外资撤出日本,外资越撤出就越加速了日元贬值,这就是死亡螺旋了。
群众岱岱
6-2221:07来自新版微博weibo.com已编辑
日本经济的确很危险,卢克文写日本的文章被很多人反驳,不知道这个结论有什么好反驳的
日本mmt大放水,这么多年靠大印国债来大印钞,说稳定通胀到2%就可以退出放水,而日本要是学美国一样加息,日本天量国债的利息 $+++$ ,日本将连利息都还不起,国家财政就要破产
问题是日本这样主动贬值日元,还不能刺激出口,连续多个月是贸易逆差所以日本经济是在三个点寻找平衡
国债利息,通胀水平,贸易顺差
如果日本抗住巨大压力的放水继续下去,一不能推高通胀二不能带来贸易顺差,那就等于mmt现代货币理论在实践中的正式破产,也等于日本经济恐再失去另一个三十年越来越多对冲基金正大举买跌10年期日本国债,押注后者收益率突破 $30.25%$ 政策设定上限,以此押注日本央行在全球央行持续大幅加息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原先的宽松货币政策
现在,国际资本都在和日本央行博弈日债了,都是赌日本mmt玩不下去对冲基金金融巨鳄都在用实际行动,真金白银的看空日本,那些说卢克文看空日本是有眼无珠信口雌黄的人,难道比国际金融巨鳄还懂经济?收起
第三个锤,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
之前有部电影叫日本沉没,说日本要亡国了联系各国接受日本难民,中国不肯接收,日本政府用本田 $+$ 丰田为代价,换取了中国接受1千万日本难民。
这个电影这个细节很有趣,说明日本人心里也知道轻重,虽然日本动漫发达,光学件发达,av发达,但日本最值钱的东西,还是两田。
还是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是日本经济最后的救命稻草。
然而新能源时代,日本没有抓住机会啊。
日本汽车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已经节节败退了,之前都是加价提丰田,现在丰田很多地方都搞优惠了。
北约市场,前几年就被韩国车给吊打了,因为萨德事件,韩国产业退出中国很多,三星和韩国车都是,韩国就转而发力欧美,韩国车在北美基本蚕食了日本车的市场份额。
欧洲天然适合新能源车,因为欧洲国家小,我们春节回家过年开一个长途,换欧洲可能就开出出国了,续航焦虑欧洲不明显,而且欧洲多别墅联排,家用充电桩适合,特别是欧洲围堵虽然高和东北一样,但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多,冬天不会和东北一样冷的无法开新能源车,所以特斯拉和宁德时代都去欧洲抢占市场,看好欧洲的新能源前景那么日本就算了。
至于广阔的第三世界市场,日本车就算了吧,抢占第三世界市场需要的是物美价廉这四个字,奇瑞长城吉利都已经卷死了,丰田本田真卷不过。
日本已经连续几个月逆差了,还屡创新高。
日本今年7月的贸易逆差创历年同期最高值
2022年08月18日14:46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这是日本的败像已露。
其实,不要怪中国狠,抢断了日本的新能源产业。
群众岱岱
6-2221:34来自新版微博weibo.com已编辑
日本早早就搞新能源了,92年就研究了,但是因为日本太贪,把自己搞没了当时日本选择氢能源,是日本没石油也没锂矿,也没石墨烯,新能源搞其他路线,日本的能源需求依然还是被上游的原料国家卡脖子,氢能源就随处可工业制造了,所以日本为了赢家通吃,就带头走了氢能源道路,研究的专利技术也不公布,等着后来公司付天价专利费
没想到特斯拉和比亚迪不想当日本的袁大头,而且特斯拉更狠,直接开源,公布专利技术免费全球使用,这些大家都走特拉斯的技术路线搞锂电池,众人一起把这条路越走越宽,而日本把人当冤大头,在氢能源上只能自己和自己玩,路是越走越窄搞的日本三大车厂的本田,不得不宣布放弃氢能源,而听说另一个巨头丰田,则在跪舔比亚迪,说求合作,壳子车标挂丰田的,其他都用比亚迪的,但比亚迪懒得理丰田最终,日本政府和产业界倾举国之力,半个世纪豪赌的氢能源战略,因贪得无厌和战略短视,将最终失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收起这更多是日本咎由自取。
另外,日本在高端产业上,其实有两个成功的可能。一个是芯片产业,一度和美国干到 $40%$ 的全球市场占有率。
一个是航空飞机产业,日本曾在2008年上马打飞机项目,和我们中国的c919是同一年,中日两国同时起步打飞机,都想成为波音空客外第三家巨头。
这两个产业,只要有一个被日本成功突破,就会另一个汽车行业般能提振本国经济一大段位的产业。
然而可惜,这两个产业都和美国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最终,美国暴力打压日本半导体,并扶持韩国和台湾起来,日本芯片突破无望。
航空方面日本更是输的惨,三菱重工算是全球有名的大企业了,他操刀的打飞机项目却被波音背后捅一刀,直接失败。
SpaceJet首次注销,再见,日本国产客机 播报文章
不仅如此,和日本合作的美国波音公司在2019年,发生了一起严重地空难事故。也间接地影响到了三菱客机。事后,受到波及的的三菱重工连忙给自己的MRJ客户改名为SpaceJet客机。而万万没想到的是,三菱客机竟被美国波音公司背后"捅一刀”。
据了解,专门负责三菱公司提供化学材料的日本材料企业东丽公司突然宣布了停止三菱支线客机生产重要的碳纤维材料。给出的理由是三菱公司的客机一直在延期交付,以及无法确定生产的利润。但日本人调查后发现,并非这么简单,很可能是美国波音公司以和日本东丽公司业务上的来往“威胁”日本东丽公司停止与三菱公司的合作。在波音收购了巴西航空的支线客机业务后,此后日本三菱公司和美国波音公司不再是昔日的队友,而是竞争对手了。
不久后,日本三菱公司的2020年财务报表中已经有了高达527亿日元的净亏损,此时全公司的财务状况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已有资产抵不住现有的负债了。最终母公司三菱重工不得不作出选择,“牺牲”了三菱飞机制造公司,并注资2000亿元来维持三菱重工的日后正常运营。三菱支线客机最终拉下了惟幕,退出支线客机的舞台。
你看,中日几乎同时上马大飞机,结果我们c919都要投入市场了,日本却折戟沉沙。
可悲可悲。
芯片和飞机,在这这两大高利润大规模能造就千万中产的高级产业上,日本都作出了方向正确的战略部署,结果却是被美国干爹毫不留情的掐死。
现在,日本仅存的镇国之宝汽车产业,又遇到中国新能源的爆发。
日本不要怪中国,美国掐死你日本产业升级,两次都是用卑鄙的手段,中国和日本的新能源竞争完全是公平的市场竞争。
所以日本将来要衰落成发展中国家,要怪就去怪美国下黑手断了芯片飞机,不要怪中国抢了汽车产业。
当然,日本继续提高高质量AV风俗产业,发展旅游业,还是很有前途的。
日本一直是美国的狗,指哪咬哪,为了美国围堵俄罗斯,说不进俄罗斯能源,结果日本发现能源问题通胀经济都撑不住,日本又偷偷的解除了对俄的制裁,买俄石油了。
日本7月恢复进口俄罗斯石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8-1817:33 http://www.mnw.cn/
这下日本连美国干爹的命令也不听了,也不惜自我打脸,恢复进口俄罗斯石油。
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日本决策层对本国经济形势的评估,应该是到了很危险的地步。
可惜的是,俄罗斯人不够大度,十分记仇,日本自己打脸恢复进口,俄罗斯人还小气的不肯给。
日本7月恢复进口俄罗斯石油,数量同比下降65.4%
2022-08-1815:29:46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活受罪哦~
等吧,等到了冬天,欧美经济都熄火,和中国一样处于出口大国的日本,只会更糟糕。
这个冬天,就是检验岸田政府是否会放弃既有货币政策选择加息政策的关键了。
日本一旦承受不了各方压力放弃宽松政策,决定加息日元走强留住资本,国际汇市上早已对日元严阵以待多时的华尔街对冲基金们,将会像饿虎扑食一般,毫不留情的收割日本财富。
当年葬送日本国运的广场协议,也是日元升值。
难道这次日元升值又要葬送国运吗?
或者,让日本人民成为代价接盘?
要知道,日本政府财政开支的大头就是给老年人提供保证,日本深度老龄化有 $30%$ 的人是65岁以上人,靠着政府财政补贴这些老年人才能有一个温饱线上的生活。
如果日本这次金融战败了,几乎一大半财政要去补贴债市要去奉给华尔街,等待日本老年人的就是锐减的政府补贴,露宿街头 $^{.+}$ 病死饿死等人间惨剧都不是不可能的。
日本这次如果金融战败,日本3640万老年人将成为那个代价。
后续几个月份随着欧美的衰退渐露,日本只会越来越不景气,在最早明年上半年最迟明年下半年的经济衰退前,让我们关注下日本吧。
乱世深化,丛林法则,看日本是否会先行倒下。
倒在严冬来临之前,成为众人盘中之餐。
编辑日期2023.01.08岱岱官方微博号:吃瓜岱宗岱/吃瓜小众2022压缩文件密码统一为:36903690或者3690本系列文章整理来源于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欢迎瓜友的关注。也可加入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每日圈文+群聊信息+历史文章等)V: sevenmona (备注来意)QQ:1771703150 (备注来意)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