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友们,晚上好。

昨天写国际,今天我们分析解读下年终经济工作会议。

网上早有了对比图。

2023年 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2022年 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
经济形势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 境的复杂 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 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 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 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 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 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 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总基调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 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品多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 力度,统筹扩大内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 城镇化和乡村全震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切实增强经济液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 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 升和量能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社,保持社会稳定,以中 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 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 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 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 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宏观政策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 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 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 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 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 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 力。
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 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 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 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 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严控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 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 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分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 保”工作。
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 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 预期目标相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 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 、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 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 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稳健的货币 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 持广义货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 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 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 的基本稳定,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而看完会议全文后,岱岱第一个反应,就是争论很大。

如果是发在公众号微博上,岱岱估计是不敢写这点的圈文的话岱岱还能展开说说一二

当然,先易后难,冰山下有很多层,岱岱和大家循序渐进的把这次会议的重点解读完。

1、多了几个新提法本次年终会议,多了几个新提法。

之前我们都是说要环境保护,要美丽中国,这次新提了一个美国中国先行区。

一八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这个提法是环保部7月提出的,年底就写入了中央会议。

生态环境部部长答21记者:将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美丽中国”最早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来的,要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将“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两步走”的目标。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巡未来五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自标基本实现。

这几个地区是冲锋在前面的。

在地方实践方面,生态环境部专门出台关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江苏、四川、河北等省份努力探索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模式。比如,福建提出,了“美丽城市美丽乡村一美丽河湖一美丽海湾一美丽田园"的五美体系四川将美丽空间、美丽文化作为重要内容。杭州、深圳、青岛等城市提出更富雄心的美丽城市建设要求和目标。

其中四川更是走的很快:

四川:三步走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3-0葵09:28:29 编辑:曾青瑶点击:159372

看了下,这个提法是加码环保保护,这几个地方想争这个美丽中国先行区,明年必然是继续加码绿色环保。

杭州四川这些地方搞,倒是无所谓,这些地方硬件本来就好当地也少重工业,搞这个不至于多大负担。

让岱岱无语的是,环保部还想在河北搞这个先行区。

河北为了北京的环保,牺牲的已经够多了,一刀切的时候河北冬天连煤炭都不让烧。

这波环保部和河北要是搞美丽先行区,河北的重工业和老百姓,少不了又要折腾一波。

唉,离北京太近,是河北的悲哀啊,为河北默哀三秒 6入

除了环保的美丽先行区提法,还有个对外开放的新提法。

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这个是浙江的地方创新。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浙十年” 专家谈“小而美”项目建设的 “浙里故事”

潮新闻客户端 2023-10-17 23:24

在2021年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提出,“今后要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加强统筹谋划,发挥援外资金四两拨干斤作用,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项目。”2022年7月起,浙江聚焦重点合作领域和地区,统筹推进一批风险小、效益高、惠民生的小而美”境外项目建设运营。2023年3月,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首批“一带一路”小而美”境外项目名单。

折江是怎么做的呢?

-比如,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泰国建设600MW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作为中国制造高水平“走出去”绿电X项目,通过开发太阳能发电,平衡当地电力供应,大大降低空气污染和碳排放量。%

-比如,大洋世家(浙江)股份公司在基里巴斯建设的综合渔业投资项目是我国首个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项目,项目解决当地200多人就业,实现利税250万美元,受到我国驻基里巴斯使馆赞誉。

一比如,卢旺达鲁班工坊一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卢旺达穆桑泽国际学院项目,采用政校企协同职教援外模式,输出52个双语课程等职教资源,培训本土应用型人才8500余人次,培养专X业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40余人。

一比如,中国-白俄罗斯中医药中心项目长期派遣国内中医专业技术人员驻扎,成立以来,组织技术培训10余场,使明斯克地区中医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目前已治疗当地常见疾患累计5万余人次,并为当地提供新冠康复指导。

浙江这几个项目的确小而美,钱花的不多,但口碑赚的多。

是我们推行王道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很好注脚。

这些融入普通民众生活的项自表明,共建“一带一路”不是空谈,而是民众生活中的水和电,是学校和医院,是增加的收入、改善的生活条件和值得期待的明天。这些项目拉近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彰显出中国致力于与共建国家开展广泛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解努力。

浙江这波创新默默的做了两三年,墙外开花墙内没多大宣传,年中7月时我们还依然提引进外资标志性重大工程,没提浙江的小而美。

终于在今年年度会议上,浙江这几年的默默耕耘,得到了中央的肯定赞赏,并推广到全国。

浙江真是好样的。

有浙江这个标杆,有中央的推广,其他各个经济大省比如江苏这东必然要跟进的,复刻创新一批对外的小而美项目。

这种项目小不至于触动欧美敏感的制裁神经,又有国家将其列入kpi地方为政绩会舍得投入,做这个还能拉进和政府的关系,这会是一波低风险高收益的生意,在外做生意的瓜友可以去研究下浙江这几个小而美项目,是个很好的商机。

2、对人工智能国家要加码发展了今年对产业的发话,相比往年,最突出的就是aj。

一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X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颠覆性技术的产业,很明显就是人工智能。

半导体属于安全发展的范畴,这几年我们如此看重,但在这个大段落里半导体都只能屈尊在ai之后。

中国这波大会,算是给a吹响了一个重大的冲锋号。

这也和中美会有关。

中美会唔前美国派了一个议员来访华,岱岱当时就说这是美国对我们打ai牌。 微信

因为这个议员在国内负责的就是管控ai发展,防止ai技术发展危害社会,搞了一个很大阵势的委员会。

中美会唔后,中美达成的凡个有限的合作里,ai也赫然在目。

不过中美达成的并不是美国放松显卡的管制卖显卡给我们,是两方管控ai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并摸索建设信息通报技术。 +助理

美国依然封锁我们的ai发展。

从gpt3.0横空出世以来,中方一直在关注人工智能这个行业,专门请过老师来局里讲课,但一开始我们都抱有谨慎的态度。

历次季度局会议对ai都着墨不多,20年21年22年,我们的产业段落,基本都是专注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这两个赛道上,ai也提过,但远不如前两者。

今年年终会议,人工智能第一次以压倒性优势逆袭了半导体新能源,成为我们产业段落里第一顺位。

看来经过这一年多的冷眼旁观和对美谈判,上面统一了对ai的认知

一上面终于认定,ai是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复兴不可或缺,必须时不我待,打赢这场对美的ai竞争。

按照我们举国体制的做法,我们会在各方面扶持帮助人工智能这个行业,国家基金入局,提振股市市值,整顿行业标准规则,引进国外技术员工,放开竞争让国内内卷养蛊,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做法了。

还记得国家拔高半导体战略后,搞芯片的人工资比之前涨了三倍的故事吗?

恭喜国内做ai的朋友了。

一个小而美对外项目,利好亚非拉做生意的朋友。

一个allin人工智能, 利好做ai的朋友。

乱世是混乱, 但混乱也是上升的阶梯。

3、大家关心的楼市今年对楼市的表述,和去年很大不同。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一绿色是今年不再提 黄色今年再提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 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解存量。

202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红色是今年新增

五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摊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模式。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上面对楼市的态度,变了,也没变

变了的是上面兜底楼市的决心加强了很多,今年楼市利好政策多出在七八月,因为金九银十上面想利用这波提振下国内对楼市的预期。 5026

但七月八月一大批政策出来后,金九银十依然是拉跨的销量,楼企还是奄奄一息,甚至万科都被美国定点做空想引爆我们楼市危机。 微信

这些国内国外的综合因素都促成了我们对楼市兜底的决心大大加强了。

楼企要融资?我让银行给。

楼市没需求?我搞新房改创造需求。

一定要稳住楼市。

说上面没变。

是上面并没有把楼市从防范金融风险这个大段落里去掉。

岱岱就说过,楼市什么时候能大涨,取决于上面是否把楼市定义为金融风险。

今年我们的金融风险,按顺序依然是房地产、地方债、 中小金融机构。

只要还把房地产定位金融风险的源头,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主动出会让房价暴涨的政策。

新房改搞双轨制,将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彻底分开,确保放给保障性住房的钱不会拉动商品房暴涨,就是这个背景。

所以明天,我们祝楼企好运。

而个人是否买房投资,还得因地而异因城而异,还得看新房改这个东西你当地是个怎么的搞法。 26入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我们今年比去年重点提了这点。

大家看到这个也要懂及时避雷啊

4、地方债问题

一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川口
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S
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

融体制改革

地方债问题,这是个老大难问题了。

归根结底,涉及到央地矛盾,根源在分税制的几十年前就埋下了。

国家这次终于如岱岱所说,要从根本机制上解决地方债了。

是的是。 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026

还记得23年岱贷是如何一路开光嘴的预判财税系统吗?

上半年4月,岱岱写了山西蓝。

哦对了,上次岱岱纳闷的快速提拔的山西蓝,这次得到消息了。

然后7月,央行换人今岱岱一叶知秋说央行被削弱了。

金融要改革,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大而化之,整合这些部门搞一个我们的美联储。

一个是高而治之,搞个牵头的委员会,顶层混合监管这些金融部门。

前者我们可能不太可能搞,这样容易尾大不掉。

后者是我们正在搞的思路。

17年,就搞了鹤真人领衔的金稳会。

副总理领衔,负责协调各部门的金融政策和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然后又有李云泽新组建的国家金管会,分了央行和证监会的权力。

目前,我们的思路是不搞自己的美联储,搞顶层混合监管。

这样的搞法不是可以无限制叠加搞的。

金融各个部门,都是中委中候补,副总理是政治局委员,让副总理牵头搞,可以镇得住。

但分管金融的副总理,只有一个。

未来要是搞其他人牵头的委员会,或者继续将老部门的权力分出来整合成新部门,让中委管中委吗?很难的。

所以一些金融部门的话事人,政治地位有所动态变迁,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意。

央行是金融系统重要组成部门,其动态是金融系统的一个缩影。

透视潘功胜,不如通过此人透视央行八从而透视整个金融系统。

然后山西蓝上位财政部,岱岱更进一步预判到了财税改革思路。 +助理

地方诸侯都是中央委员,而且多有升迁,直辖市更是25人之尊,你财政口仅仅是中央委员而且几任财口一号任职结束都无法再进一步,都直接靠边站或者退休了,财口能对地方有多少硬性约束?

楼继伟在那个时期就隐晦提出扩大财口权力地位的改革主张,但限于门户之见,我们没改。

现在,一个省一号出身的财政专业干部,而且是我们信得过的干部,去接财口了。

希望以他为契机,能推动相关改革。

岱宗岱

23/10/12

之前通过一个人事变动,预支了我们对金融系统的改革思路

后来我又写一篇刘昆和山西蓝,通过人事分析,说我们可能要改革财税体制了

岱宗岱

财政和央行,这几年没少撕逼吵架央行已经被削了,如果财税改革按照这个方向搞可以说,多年的央行财政撕逼战,可以宣以财政部的胜利为结束了

从4月到7月,从7月到10月,岱岱通过人事变动履历信息,该预判的都预判到了。、

然后12月,年终经济工作会议,直接把岱岱的预判坐实了。

一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

而明年年初,正是主谈经济主谈改革的三中全会。

我们会在三中全会将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全盘托出。

岱岱和一些同行不同的就是,部分同行总是事后诸葛亮的搞分析,岱岱却能提前预判剧透,然后用公开新闻验证这些开光嘴。

5、“争论”到底有哪些?

这里,岱岱先给出魔鬼细节,看瓜友们能不能有悟性。

一个是开头讲形势困难的篇幅。

21年,我们开头讲困难是这样的

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22年,我们开头讲困难是这样的—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23年,我们开头讲困难,则是这样的一

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瓜友们们发现什么了吗?

21年这个部分的字数,是79个字。

22年字数,是66个字。

23年今年的字数,则是113个字。

长度长了几乎一倍。

同时语气用词也比往年严重的多特别是今年说了这个- 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年终经济会议和局会议不同,年终会议等同于地方部委的诸候会议。 ?r202

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中央管理的部分金融机构和企业、中央军委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几百号人聚在一起开会,七嘴八舌的讨论,然后汇报总结到上面,上面再根据大家的讨论引导共识,拟定这个会议报告。

而同时,今年地方财政进一步承压,很多地方工资都发不出来,而能发出工资的一线城市,又被上面要求减少待遇工资,特别是金融部门减薪更是一波接一波

地方和部委在年终会上,借机发牢骚,是肯定有的的。

对此我们不能逆着众意还硬着头皮说没有困难,只能顺着引yy导,说困难是暂时的,大家说的是对的,是“忧患意识然后安抚欠发达地区,要他们“习惯过紧日子”

-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习惯+助过紧日子。

同时,会上还有一个争论。

那就是欠发达地区对发达地区的吐槽。

还记得今年云南派副市长去上海,堵门口要钱吗?

上海对口援助云南,因为去年口罩今年财政不好,就没给云南X
这笔钱,云南有些地方都发不出工资了,副市长住在上海酒店
堵门要这个钱。

然后下半年国家是给部分欠发达地区拨款,缓解地方债,但同时要求的是这些地区反腐城投平台,要求这些地方缩编 $20%$ 欠发达地区心理能好受吗?这个怨气能对着上面发吗?不能对着上面发那就对着发达地区发咯。

今年会议上,欠发达地区对发达地区的“争论”,是强烈的。

而我们这次也顺着民意官意,没有帮发达地区说话,而是特意加了这一句一 理微

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这句话,就是会上出现了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撕逼后,才会6O有的话。

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经济大省过去没有真的挑起大梁,给全国经济给穷兄弟提供的帮助不多呗。

不妙啊,发达省份发达地区的公务员,明年要是搞新一轮公务S员减待遇薪资,就真无语死了。 X而同时,x我们为了安抚欠发达地区,我们也给了盼头。

一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改革家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

这里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是我们最新提出的。

毫无疑问,是东三省河南这几个地方,在年终会议上哭诉了。

‘我这几个地方为了保障全国的饭碗,为了保障粮食供应,都把经济发展放一边了,现在经济困难地方财政不行,我压力很大啊,希望国家和有钱的兄弟地区拉我一把,看在我们这么辛苦保障饭碗的份上。” 助理

河南因为丑闻频出,河南一把手自身难保,估计是没这个底气哭诉的,大概率是黑龙江吉林山东这几个地方哭诉。

通过这些机制能弥补农业大省,说到底羊毛长在羊身上,还是要中央财政和一线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才能弥补农业大省。 微信

其实这不是第一年农业大省哭诉这个了,是年年哭诉但年年没得到有力回应。

今年终于得到有力回应了,上面表示会摸索就建立一些补偿机制。

为何今年苦就有用了?

因为今年会议上,“欠发达地区”的干部,声音有些大吧。

可能是因为马上明年就是三中制定改革方案了,再不哭大声点就错过机遇。

另外会议上产生的争论,还有部委之间的争论了。

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岱岱笑了。

这是年终会议头一次这么个提法。

财政部和央行,这波是撕逼到年终会议上了。

看来央行也是心底门清。

知道三中全会搞的的财税改革和金融改革,是削弱央行增强财政,不闹一闹,更没机会争取权益了。

还有对环保部门的撕逼

欠发达地区经济本来就难,又要搞发展, $,$ 又要顾环保,的确怨言很大。 理微

特别是河北。

还有一个争论,也是系统里的争论。

安全和发展。

既要发展又要安全,就难免会拖累发展,比如在某些产业内实现全部国有化。 +助理

能不能将两个kpi结合在一起考核啊,不搞那些既要又要。

上面也回应了这类争论:

一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总结就是,欠发达地区对发达地区的争论农业大省对既定分配制度的争论金融财政科技环保等部委之间的甩锅争论唉,今年这个会,开的是有点乱糟糟的啊。

其实,撕逼是正常的,几百号人聚在一起开会,各自的利益诉
求不一致还有利益冲突,经济形势又这么严峻,不撕逼才不正X
常。

往年都有撕逼,比如全年穷省份就把原定吹风的需求侧改革,给降级成了需求侧管理,因为这个改革会加大区域贫富分化,×年终会上就吵起来了。

今年比往年吵的更多,有四大大因素。

1、欠发达地方政府过紧日子过的久了,年中以为上面会财政兜底地方债,结果要地方反腐缩编才兜底一部分,肚子里憋着一股气,年底上不好对上面发,就对着发达地区发了

2、财税改革金融改革的思路很清晰了,金融系统要被削弱,金融系统肯定要尽可能为自己申辩甩锅啊,所以又和财政部吵起来了,还有地方对环保部的一些怨言集体爆发

3、中国的确有这么个贫富分化的毛病,不仅是阶层贫富分化,还有地区贫富分化,甚至美国有智囊说中国对外开放和产业升级迟早无以为继,因为搞这两个都只有利于沿海省份地区,广大的穷兄弟省份是分不到肉的,必然会导致内部撕逼争夺失去合作共识,之前经济上升期穷兄弟们多少有些肉吃,哭诉的也就少,现在口罩放开经济还如此严峻,上面依然搞既定的对外开放产业升级路线,穷兄弟眼见着没多少肉吃,当然要哭诉争论一番 202

4、马上就是给出改革方案的三中全会,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这次年底大会再不哭闹,明年怎么能在改革方案中更好保障自己利益?

面几点明显的变化。

1、农业大省你们别说了,我知道了我三中全会给你搞一些补偿机制,你们替全国保障饭碗太辛苦了,我们一定给你补偿

2、欠发达地区你们也别说了,我已经让以上海为首的经济大省经济强市端正态度了,他们明年kpi会很高很严,财政转移支付这块也会督促,穷亲戚也是亲戚啊,我不会嫌贫爱富的

3、地方和部委是老问题了,大家别吵了,产业升级对外开放,我们还是要搞的,但我们以后出台政策会综合考虑统筹兼顾,不搞彼此拆台打架,尽可能通过经济发展来弥补区域不平衡,而不是让经济发展来扩大区域不平衡

说到底,年底这个大会,争论撕逼比往年都多。

的确,三中马上要开了。

的确,经济形势严峻下,队伍更难带了。

我们在年终会上的表态,会延续到三中改革方案的思路的。

毕竟,葛优说得好。

阶层一旦贫富分化,群众的民心会散。

区域一旦发展分化,干部队伍的人心也会散。

年底的哭闹大会结束,明年三中全会:,看国家怎么把队伍的人心更好的凝聚到一起吧。 +助理

救民,先救官。

凝聚民心干复兴,先凝聚干部队伍的人心吧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

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

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十群聊信息等

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sevenmona (每日最新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