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_3_那个十年_一些话
文章目录
瓜友们,晚上好,今天我们聊下那个十年的事。
这些年岱岱陆陆续续写了很多篇关于那个十年的文章,从国际环境到经济分析,给出了各个不同的角度的解读。
那个十年,话题太大,干头万绪,有太多可聊的心恒彼此之间联系密切,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 iaer2
岱岱想,不如找出几个争议比较大的点,来和大家讨论。
1、十年的切入角度
这些角度都是很少有人切入的角 因为关于那个十年,太多人从权力斗争客廷阴谋这个角度出发了。
就有个段子,说文革时候,台湾的蒋经国看不懂,不知道大陆在搞什么,就问他爸爸蒋介石,大陆是在搞什么?蒋介石说,不过是权力斗争耳。 助理
把文革看成权力斗争,这是过于小气了,也是把毛刘周林看贬了。
文革有两大角度,一个内政因素,一个外交因素。
内政因素为主,外交因素为辅。
其中内政因素里又是经济因素路线因素占主导地位:权力斗争啥的是次要地位。
说几个最直白的话大家就懂了。
刘少奇是工运起家,发动工人罢工的革命家,但建国后他多次声明讲话,说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太多了,而是资本主义太少了,“要发展资本主义剥削,这种剥削是进步的”,“今天资本主义的剥削不但没有罪恶,而且有功劳”,“资本家也是为人民服务”、“你们有本事多剥削,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剥削得越多,功劳越大,就越光荣”
刘少奇还提出说,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
这都是历史上明明白白的讲话,多都是刘少奇明明白白说过的。
刘少奇本人是有一些资本主义过渡路线的想法的,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当年7k人会议后刘少奇将教员取而代之,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乃至中国对苏联的改革开放,都可能发生。 可微信
所以,教员不是那个小气的人,不是因为刘少奇发动7千人大会批判了教员的大跃进错误,就要和刘不死不休。26
教员是真的认为,他死后新中国要变了颜色,会有资本主义复辟,他认为刘的路线和他路线是资本主义vs社会主义,是不死不休的。 理微
路线问题是首要因素。
然后就是岱岱写的经济因素,在两人路线分歧下经济政策有巨大差异,乃至干部政策都有巨大差异,这些以后我们再看看说。 -er2
总之,说那个十年是权力斗争的,只看到了果没看到,路线斗争是因,权力斗争是果。
另外,从后来文革导致经济败落和改开的巨大成功,以及改开后巨大的贫富差距,我们也很难说,到底是刘少奇的资本主义过度路线是正确的,还是教员的坚持社会主义路线是正确的。
2、既然是和刘的路线斗争,那么刘被打倒后为什么文革没结束?
是的,这是肉眼可见的一个问题。
刘早在67年就被打倒,但文革却持续到了76年,为啥呢?
有很多人就说,是因为除了打倒刘,还要打倒周。
这个说法是错的。
周的确也不赞同文革路线,特别不赞同搞老同志,他想靠老同志搞经济建设,只不过周没刘搞那么多资本主义路线。
教员在刘被打倒后的想法是,不通过老同志搞国家建设,他对老同志已经失望?,你看教员打倒刘的过程,老同志基本是观望状态,教员要靠张春桥王洪文这些新人,要靠自己写第一张大字报发动群众斗争,才把刘打倒。
教员在打倒刘的过程中,老同志没有站队加上教员觉得大部分都和李闯王一样坐了天下腐化了,教赏希望大乱而后大治,通过群众运动将腐化的老同志搞下去,取而代之是新鲜血液也就是文革的造反派来搞国家建设。
教员后期明确提出了地方领导班子的老中青指示,青年人就是在文革中起家的造反派,他要造反派在地方至少拥有三分之一的权力。
所以说,教员少奇是路线斗争,是社会主义总路线vs资本主义过渡路线。
那么教员周相就只能说是路线分歧了,因为两人是用新同志搞国家建设vs用老同志搞国家建设,这个不是斗争,这个是分歧。
但周保护了众多老干部,他也出于维护国家社会不被动乱,化解了很多地方的文革运动,林彪在成为接班人后,也以为教员的文革应该结束。
林认为既然刘倒台了,群众运动就应该熄火,好好建设国家,教员一开始是群众动乱导致武斗死伤,让林的军队介入文革摁住武斗。 “laen
结果林的军队在地方开始维护老同志,压制造反派, 林彪和周站在一起去了。 账信
教员中后期的文革难以推进,不仅因为周一个人在抵触,是林彪也不赞同不理解,也在抵触。
教员和周斗争,还能占上风,)靠几个革命小将把陈毅的外交部都夺权了,教员和林彪扳手腕,想把黄永胜这几个人拉拢过来,结果黄永胜他们根本一根筋不懂教员或者假装不懂,教员拉拢不过来。
然后教员启用赋闲的徐向前,去协助江青在军队里搞文革,林 彪都还没怎么反击,江青为人狂傲先把徐向前得罪了徐向前 不干了还和一帮老帅搞了怀仁堂反击,教员在军队里搞文革的 计划彻底凉凉。 202
中后期文革推行不下去,就是因为林和周,这里主要功劳是林,林的军队介入地方,稳定中央,周相坐镇北京,稳定中央。 X
事实也证明,林周做的没错。
群众运动搞的太乱来了,说人民群众是英明的,但人民群众有时也是乌合之众,火烧英国使馆,武斗死伤无数,造反派造反夺权后,内部又分裂出新的造反派继续夺权斗争,就是不搞生产,当时社会上说这个是“翻烙饼”的,搞的教员都对群众失去了信心。
文革在刘倒台后还持续了9年,就是这样拉扯了9年。
教员想搞一个史无前例的人民绝对民主的社会大实验,刘不同意被搞了,周不同意被批斗)但林也不同意,教员的猪队友又不给力,教员是用一已之力强力推进,结果群众因为时代局限也不争气,这个社会试验就这样拉拉扯扯起起伏伏的搞了9年。
3、林和周的关系
很多人说,林和周是敌人,甚至林都是周害死的。
说什么林和教员的关系是周挑拨的,什么飞机是周下令打下来的,说什么林彪死后周开心的痛饮茅台酒。
假的,假的,这些全都是假的。
岱岱一个个和大家说。
首先,周他本人是没有权力野心的,他在革命年代就当过老大,他后来主动退位让贤。
这是历史证明过的,周根本没有任何问鼎的野心。
周这个人就适合当副手,不适合当老大,他知道,全党全人民也知道,周没有这个野心。 理微
林当接班人,周是很欢迎的。
而且周想保护老同志,想稳定和平的搞经济建设,林彪的路线思路和周是很接近的,林彪曾经自己拟定一个讲话稿就是抓经济建设,林周这个属于战友合作关系。
更别说周当年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林彪当年是黄埔的学生,两人是有一份旧日情谊在的。
即使林彪被写入党章后,和周在一起都十分的客气谦让,他的四大金刚没托付给别人,托付的就是给周,他对庐山会议上挨批的四大金刚说,你们以后没事不要再来我这了,要避嫌,你们有事就去问周总理,听周总理的。
林对周是很信任很亲近的。
林周并非仇敌,而是战友,甚至在路线分歧下,林周的关系亲密更甚至毛林毛周。效
周不仅没有挑拨毛林关系,反而是各种打圆场各种弥合。
因为林和周是路线是接近的,林要是再倒了,周更是独木难支,他一百个不愿意林倒。
另外,飞机是绝对没有下令打的。
教员都没下令打,周更不可能有那个能耐。
飞机是在国外出事的,有残骸,被外国分析搜集了,还把林的头骨给带回了苏联。 2.028
如果飞机是被打下来的,那就是中国内斗的大丑闻,苏联会不遗余力的拿这个事做文章 X因为那时候中苏交恶啊,有这个黑料在苏联还不死命黑我们啊。
但这些都没有发生,所以飞机真不是打下来的,是燃油不够只
能迫降,迫降失败导致机毁人亡的。1.
之所以燃油不够,是因为林等人不可能对机场说,这个飞机要飞苏联,要加能飞到苏联的燃料,飞国外是要审批的大事。
说的都是其他公务飞行效加够燃料就行。
结果机场当时燃料不足只能加一些,负责任人马虎大意想着不急用就先这样等燃料车到了再继续加满。
然后飞机加燃料的时候,林那一大家子人飞奔而来开飞机要逃亡,后面有人追,燃料车的管子都没拔直接起飞导致燃料车磕碰到机身。
这些当时的详细资料都是有的,因为那个机场所有人都被审查了,后续一大批当事人也有各自的采访回忆,都是一致的。
飞机真不是打下来的,是历史老人开了个玩笑,真不给林机会,燃料不足,迫降失败,一家子就没了。
说知道林彪飞机在外蒙出事后,周开心的喝茅台,这个是故意人价
以化传讹了
知道林彪出事后,周是嚎陶大哭,但有人很开心,那就是张春桥。 2026
第二次庐山会议,林带头冲击张春桥,要批死张,结果张春桥王洪文哭着抱着教员大腿,教员硬生生保下了张春桥,反手把四大金刚给批了。 h理
因为张春桥是教员属意的第一个接班人。
没想到吧,王洪文华国锋那是第二个第三个了。
张春桥才是第个。
全国文革最好的地方,是上海造反派,已经实现了全面夺权,并且没有翻烙饼的搞出新的造反派,而是搞经济建设,其他地方要么造反派还没夺权,要么夺权后稳不住还在武斗,就上海搞的最好,属意上海的造反派头头王洪文就被教员看上了。
但实际上,上海文革能如此成功,第一归功人不是王洪文,而是张春桥。
可以百度下当年文革初期上海造反派上访北京,是张春桥先斩后奏冒着巨大压力,和周相唱反调,认定支持造反派,并说服造反派回去。kK X加上张春桥的文笔也很好,年龄是中壮年,教员十分赏识,第一个意中接班人是张春桥。 6入
甚至有几个老干部的回忆录,信誓旦旦的说?教员曾变相对林彪表达过,因为林彪身体原因,先让张春桥试一试,他能干就上,不能干再让林彪上的意思。 微信
林彪的态度我们可以想象,林肯定是不同意乃至出奇愤怒的。
第二次庐山会议,大家本以为是个太平会议,没想到林突然袭击,批斗张春桥,而且是那种要置张春桥死地的批斗法。
就是因为张春桥其实已经和林彪是竞争关系了,林先下手为强,想搞死张春桥这个能威胁他的人。
后来张春桥虽然被教员死死保住,但也因为林攻击,而无法再成为接班人考虑了。 +助
庐山会议后,张废了,教员才考虑了第二个人,那就是王洪文。
所以林彪出事,张春桥那个开心啊。
张春桥又特别喜欢喝茅台,那时大家在人民大会堂熬夜等消息,林出事后大家松一口气,张春桥是狂喜啊,他直接说,大家累了吃口饭吧,来来来,喝茅台。
然后大家喝茅台,周只是碰了碰杯子意思下,不像张春桥那样狂饮嗨森。 “uaer
就这样,被以讹传讹成了林死了周喝苏台庆祝。
错的, 不是周在庆祝, 是张春桥在喝茅台庆祝。
所以,大家一个重要误区,就是周和林是敌人,错的,大错特错。 6入
4、林有没有另立中央武装斗争的打算?上飞机时是活的还是死的? ·理微
首先,可以肯定,林的确有另立中央的计划。
571工程是真的。
他儿子搞的,取武装起义的571谐音。
他儿子林立果不是全国各地选妃吗?
其实选妃是假的,林立果是打着全国选妃的旗帜,在全国搞武装起义的谋划打算。 6入
而且,当时不仅飞了林家那个飞机。
林立果三个死党,周宇驰于新野还有一个人,劫持了一家直升机飞了,结果没成功被迫降。 功理器
三个人约定同时自杀,两个人手枪自杀,其中一个人贪生怕死,对天开了一枪,活承下来。
然后交代,以及全国各处秘密据点找出蛛丝马迹。
很多人只知道林飞的那家飞机,不知道还飞了另一架飞机。
这架飞机一飞,就坐实了林的确在背后搞权谋斗争。
坐实了林有那个571工程,的确想另立中央甚至武装暗杀。
林是一个将军,一个从户山血海里滚出来的真正将军林彪一生,都没有做过一次检讨。
教员捧出张春桥,林没有同意就算了还敢庐山会议突然袭击。叫信
林彪才是教员这辈子遇到的最强硬的政治对手。
林彪知道和教员关系无法调和,没法弥补了,教员也会和打倒刘一样不留情面的打倒林。 202
那时候刘已经惨死了。
权力这个游戏,不是投降就能输一半,就能放下权力安度晚年的。
林是将军,他不是文人他不会投降,他的确键而走险,想用枪杆子来和教员做斗争了。
可能,林知道玩政治他是怎么都玩不过教员的吧。
但是,天意站在教员这边。
林失败,人死家灭。
说林上飞机前是死人,或者被打安眠药是被架着上飞机的,都是假的。
因为这是林豆豆的话。
林豆豆是为尊者讳觉得她害死了她爸,就说这些想洗白他爸。 X让子弹飞的姜文用这个说法,在电影里采取了隐喻。
就让这个说法大行其道了。
但真太站不住脚了。
毕竟,飞的不仅是林的那个飞机还有林立果的死党也劫持了+助
飞机。
林立果死党里还有一个活下来挖出了历史真相。
全国各处秘密据点都有痕迹证据。
这些都没法洗的。
这些都不是林立果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能想出来搞出来的东西。 理微
四大金刚被教员废了后,林就弃用了四大金刚,决定不通过旧部来搞这个武装斗争,让他儿子林立果来主要负责执行,还打着全国选妃的旗号,教员完全不会想到这一招,根本没想到有571工程这个事。 2.028
从庐山会议上林对张春桥的突然袭击,再开林立果的571秘密运行,可以说,林彪的政治斗争手法,和他打仗一模一样。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又瞄准弱点,寻求一击必杀。
战争指挥风格和政治斗争风格,真的太相似了。
没办法,林豆豆为她爸洗地,情有可原,,姜文的影响力又大,所以让这个说法广泛流传,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林帅和教员的矛盾真就到了不可调节的地步。
只是教员刘少奇的矛盾是公开的,通过七千人大会和大字报公开的。
教员和林彪的矛盾,除了庐山会议那次和后来教员南下讲话就没多少公开,有长期的潜伏期。
特别是南下讲话毛有太多太多可验证的言论了,几乎公开指着林,那是马上要开中央大会前的南巡,毛也是沉寂半年后的突然袭击,想在那个大会上政治解决林,毛也是没想到林会有武装解决的方案,会在武装解决失去可能后飞出国外。
这一点,还是毛多年的斗争经验救了他,当时专列到了上海,林立果等人在上海想动手,拿不定主意讨论了几个小时,就那几个小时教员突然心里不安,一种多年斗争经验产生的危险直觉,让教员作出了专列提前驶出上海径直开回北京的决定,让林立果等人扑了个空,等教员专列开回警备森严的北京后,林的武装解决方案已经彻底没戏了,但他们还不肯人为刀姐我为鱼肉的被毛政治解决,冒险一搏直接飞苏联还想利用苏联的国际社会主义合法性继续斗争,这真是硬到骨头里的硬了。 202
刘少奇如果晚年过的安稳愉快,平平安安的走掉,林有这个前例在,还不会死斗恶斗到如此地步,刘少奇晚年太凄惨了,一家人被群众批斗,还有彭德怀也是,彭德怀功劳如此大,还被批斗成那个样子,党内斗争不能让群众参与,这样会导致斗争恶性无底线的。
林的荣誉意识十分强烈,他把他打的胜仗成绩都记录在小本子里,有空没空就看,看的脸上带笑,他对自身历史荣誉极为看重,加上身体就不十分的好,要是沦落到刘彭那个地步,别批斗被游街,那是看重声誉的他完全不能接受的,更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刘少奇还是写了检讨书承认首已是路线错误,还沦落到这个境地,这不是更告诉林彪没有投降输一半这套玩法吗?
这让参与权力游戏的林,只能更加的死斗恶斗。
岱岱认为,毛在林事件后,可能后悔对刘彭如此不讲情面,内部有些过于爆裂导致林宁愿而走险也不束手待。
大家潜意识的认为两者矛盾不大,完全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以为要么是被周挑拨矛盾,要么是林被下属挟持上的飞机。 202
错的。
潜伏期长的病,才是大病。
潜伏期长的矛盾,才是大矛盾。
林豆豆为她爸洗地,情有可原,姜文的影响力又大,加上因为毛林矛盾多在台面下汹涌少在明面上展露,以为两人矛盾不大,所以让这个说法广泛流传。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抱歉,林真的是毛这辈子遇到的最强硬的对手,他不妥协不投降,坚决斗争,
“你这个最硬的对手,曾经是你的好学生,跟随你一起打天下,然后为了这天下该何去何从,你们从战友变成了敌人,你亮出了爪牙,而这位往日的好学生,对你亮出了利剑。
这可能就是,教员最意难平的地方吧….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sevenmona (每日最新圈文)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