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_8_局会的吹风
文章目录
瓜友们,晚上好。
今天开会了,谈经济的四季度局会议。
之前三季度的局会议没开,很反常,加上媒体一直在说11月访美前后开三中,岱岱就认为11月末12月初开三中,所以三季度局会议取消没开。
没想到三中如此焦灼,可能拖到明年再开了。
四季度会议很多瓜友问岱岱如何看,这里岱岱就要放出之前的截图了:
岱宗岱
一次是四季度局会议,分析经济,布局经济,不定时间
然后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年底经济总结四个季度的局会议,含金量最高的是而三季度,一季度因为有两会,冲淡意义,四季度因为后面有年终总结,所以基本四季度局会议更多是25人的吹风会,给出一些苗头
然后是央地各部门几百号人齐聚一堂的年终经济总结大会,这个会是含金量最高的,大家讨论交流年底看这两个会要对比看,第一个会提出趋势建议,第二个会看是否全员接受通过,如果趋势一致,第二年的两会就会直接公布,升级为国家意志,如果趋势不一致,大概率第二年2会不会多提
22/11/24
岱宗岱
比如曾有一年四季度25人会,提出了需求侧改革,当时同行各种发文解读分析,写了好几篇文章,岱岱一篇都没写
然后几百人会议时,需求侧改革变成了需求侧管理,岱岱才写了一篇文章
指出25人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代言,他们支持的需求侧改革利好他们不利好欠发达地区,所以放到几百号人的年终会议上,有很多不同意见,最终上面降低调门,改革变成管理,大事化小,最终没怎么搞
这就是年底两个会的正确分析方法,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22/11/24 岱宗岱
四季度是吹风性质,这个圈里就没人点破
11-24 21:03:44 岱宗岱
11-24 21:03:55
四季度和年终要结合起来分析趋势一致,那个方向才稳
是的,全年4次经济局会议,二三季度是最有干货的。
一季度是两会报告的尾声。
四季度是年终经济会的先声。
你过于盯着四季度局会议去分析这分析那,就会搞出大连同行推崇需求侧改革那样的笑话。
今天的四季度会议,我们大致说下。
这是网上的对比图。
定调 | 2021年12月 | 2022年12月 | 2023年12月 |
明年经济 | 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 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 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
政策 | 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 稳健的货币政策 |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 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财政 |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 续 |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
货币 |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
宣传 | 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 | ||
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政策要增强发展动力,有效推进区域重大 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 合改革试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 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动力和活力。要推进高水平对 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 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要扩 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
消费 | 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 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 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 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
投资 |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 ||
产业 | 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制造业核 心竞争力,增强供应链韧性。 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 | 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要加快建设现代 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 平。 |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和安全水平。 |
科技 | 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 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社会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 |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 | |
民生 | 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 国统筹,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 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 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
风险 | 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 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 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 险的底线。 | |
乡村 | 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
2021年12月 | 2022年12月 | 2023年12月 |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 |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 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 | |
经济分项目标 | 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 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 | 面深化改革开放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 | 深化改革开放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 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 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 |
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 | 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 巩固和增强经。回升白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这实现质的 | |
经济目标 | 区问,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 利召开。 |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 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 有效提升和量的 增,固进月福视毛持压会稳 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
重点就4处。
1、先立后破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一段关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说法,大家都很熟悉了,几年都没怎么变化。
关键是前面提到的“先立后破”
先立后破,体制内一般是两个系统的公文用的多。
一个环保系统。
一个纪委系统。
让“先立后破” 成为新常态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4-10-28 08:34
分享
直到2021年的中央年终经济会议上,我们才把这个词第一次写进局会议。
2021年12月8日-10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指出,“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
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
是的,21年提过一次,然后23年四季度再提一次了。
而且位置更重要。
之前的先立后破没有放在开头,是放在段落的后面。
现在的先立后破,则直接承接最开头的要求“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这个顺序的变化,说明先立后破的重要级别是拔高了。
那么先立后破到底是什么含义呢?
立的是谁?破的又是谁?这个破是打破跌破的意思,还是突破的意思?
首先,破应该是突破的意思,而不是打破跌破的意思。
原因很简单,联系上下语境。
前面是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说了这些后,做到这些后,就是为了“跌破”、“打破”,明显不合理。
在这样的语境下,破就是突破的意思。
是要求我们稳住稳住,持续有一定进步,然后酝酿巨大突破。
这才符合语境,也才符合局会议公文的正能量。
解决了破的含义,那么立的是什么破的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立的破的都是房地产,楼市要稳住然后迎接新一轮爆发。
有人说,立的破的都是股市,股市要稳住然后迎接牛市到来。
这两个都太片面了。
岱岱一直告诉大家,会议通告要看段落看位置。
这里的三句话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都是段落最开头说的。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这一大段内容十分丰富,从顺序看,我们分别说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政策、科技创新、扩大内需、扩大对外开放、防范风险、三农城乡、生态文明、民生保障。
大家猜测的楼市先立后破还是股市先立后破,在这一段里都属于防范风险的范畴。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们甚至没提股市楼市地方债名字,只说了重点领域风险。
从段落布局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大段内容十分丰富,顺序错落有致,而为这一大段提纲挈领的,正是开头的12字真言——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如果先立后破,是出现在防范风险那个段落,那么我们可以说立破和股市楼市地方债有关。
但既然是放在最开头,那么我们就必须具体语境具体分析。
这个立和破,不是说具体领域,而是说宏观大局,说的是中国整体经济局势。
分析到这,这一段的含义就很明白了。
大白话讲就是这样:
国家经济很难在下行中,但我们要稳得住,一定要稳住,我们在稳住经济大局的同时还要争取在部分领域有进步(稳中
求进),这样持续下去就能积小胜为大胜(以进促稳),我们中国经济就能迎来新的突破 (先立后破)
中国应试教育很差劲,但语文教育里训练我们具体语境具体分析,联系上下文,这些在分析公文报告时还是有点用的。
2、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
说完先立后破,说这句话。
这句话有点像笑话。
因为所谓的加强宣传引导,最终只会变成空白无力的唱赞歌,和对不同意见乃至温和批评的捂嘴巴。
国内唱赞歌的还少吗,结果还不是被打脸了?
贝莱德建议明年增配日本和印度股票
记者 Sangmi Cha
【彭博】–贝莱德投资研究所首席亚太区投资策略师BenPowell周二对记者表示,日本从通缩转向通胀,会产生“重大影响”,也是超配该国股票的理由之
稍微说句温和的劝戒批评,就捂嘴巴。
虎哥-财经
今天08:27
早上刷到一则消息,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的号被"禁言、禁关",为了验证,连忙进入刘院长的头条号试了一把,果然!
刘院长专注股市评论,为广大散户投资者鼓与呼,早些时候说出:“如果股市90%的散产投资者是亏损的,这个股市不正常。”
刘纪鹏呼吁将融资者保护向投资者保护倾斜。
然后他就被over了。
股市实在是太乱了,有关部门实在是尸位素餐。
@韩大锤
3年虚增利润超2亿元这家公司道歉了
荣联科技12月6日晚间发布公告,荣联科技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合计虚增利润超2亿元。
北京证监局拟决定:
一、对荣联科技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对公司主要责任人王东辉、张彤、鞠海涛给予警告,并各处以25万元的罚款。二、对王东辉、张彤、翰海涛等公司主要负责人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公司也特此向广大投资者致以诚挚的歉意,公司将吸取经验教训,强化内部治理的规范性,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
我有几个疑问
1,造假超过2个亿,且高达3年,为何没人坐牢?如果总是不追究造假者的刑事责任
谁还害怕造假?
2,公司上市以来曾多次增发,减持,获取了大量资金,但分红的次数却很少,这样的公
司上市的意义在哪里?
3,公司仅增发的加起来就有几十亿之巨,加上大小非减持更是天量获利,但其造假仅仅
被罚几十万,这个造假成本如此之小,这能遏制住上市公司造假的冲动吗?
4,连续3年造假,这财务会计事务所是怎么审核通过的?会计师是怎么签字的?对会计
事务所的连带处罚有无同步进行?
5,既然是造假,对于股民的赔偿怎么办?要主动赔偿股民,坚决维护好股民权益,决不
能让违法者获利,让守法者吃亏。#A股#收起
今天看到一段话,分析的很深刻。
12-6 12:44 来自 HUAWEI Mate X2
其实,这才是A股走势和印度股市走势迥异的本质原因。过去我一度认为通过改变交易制度可以改变,参加专家座谈会之后我彻底改变了这种幼稚的想法,不再多说$T+0$ 了。
@洪榕
从重视融资端到重视投资端的转变比登天还难。
从投资拉动思维转为消费拉动思维(比如给老百姓发钱)同样难如登天
这背后的逻辑就一个,融资端、投资拉动端面对的是B端用户,投资端、消费端面对的是C端用户。把资源分配给B端(企业)是一种权力,可以寻租,把资源分配给广大的C端(民众)是一种责任,难以寻租。
请问,你是权力层,你会选择怎么来分配资源? 收起
是的,岱岱也一直呼吁股市主要功能从融资功能,转变为投资功能。
上面定调股市是融资功能,这样股市不管跌成什么样子,不管有多少权钱交易,只要交出来的融资上市kpi完成,有关部门任务就完成,上面就过关了。
只有改为投资功能,才会更好服务股市投资者,才会关心指数,才会让那些股市造假的勾结上市的有所遏制。
洪榕分析的更深。
——这背后的逻辑就一个,融资端、投资拉动端面对的是B端用户,投资端、消费端面对的是C端用户。把资源分配给B端
(企业)是一种权力, 可以寻租,把资源分配给广大的C端(民众)是一种责任,难以寻租
一个是要有关部门当官老爷,有巨大的权力寻租空间,且没有kpi压力。
一个是要有关部门当人民的服务员,缺少了权力寻租空间,还有巨大的kpi压力。
的确,太难改了。
而这帮人又是国家重要的金融经济智囊,他们给上面的建言献策就是股市应该以融资为主,这样才是为国家好为经济好,上面也就听了。
体制内谁敢说真话啊,说真话的被同僚攻击,忠言逆耳一不小心又惹上面不高兴,一个妄议中央的帽子扣下来,政治生命都没了。
这让岱岱想起了那个段子。
普京知道布什信仰基督教,他就装成虔诚的基督教。
2001年6月16日,普京首次会唔了美国总统小布什。会见当天,普京从兜里掏出了一个十字架,给布什小朋友讲了一个离大谱的神话故事:
这个十字架是普京老妈留下的遗物,曾拿去耶路撒冷开过光。有一次,普京家中不幸失火,烧得比巴黎圣母院还干净,偏偏这个十字架在火灾中幸存,被心向基督的弗拉基米尔保留到了今天。
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徒,小布什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会后,小布什说出了一句举世名言:“我看着那个人的眼睛,我能够感受到他的灵魂,他是个直率且值得信的人岁瓜岱宗岱
普京知道我们喜欢听好话,他就说是全球公认的领导者是世界领袖。
小布什信仰基督这个特点,传出了国门。
我们这边某个特点,也传出国门了。
唉,这个话题打住吧,不说了。
3、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相比先立后破,我其实更关注这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之前岱岱介绍了鹤真人对福利社会的态度。
岱宗岱
岱岱以上的论述,总结就是
印钱不能只给全给企业,刺激生产,要给消费端刺激内需
负债拉动不能由地方拉动,应该让中央下场
岱宗岱
岱岱的主张似乎呼之欲出了中央下场,印钱给人民消费
岱宗岱
但是,在被智囊围绕的上面来看,这个主张可能不太政治成熟
岱宗岱
一来鹤真人成名前,主要考察的地方,就是拉美警惕拉美化
他得到的教训就是,拉美陷阱就是国家福利待遇给的太多了,中国应该警惕陷入福利陷阱
岱宗岱
二来,这几十年,三驾马车里的投资马车,很成熟了,由中央投资项目,地方投资建设,这里面有很多很多大大小小的周公子
周公子一家不过是江西高速公路集团的小小老鼠全家就能混到近亿资产
将投资马车改为印钱给人民,那这架马车上的大小周公子,就没有钱赚了
岱宗岱
这就是 “百万周公子衣食所系这是路径依赖问题
鹤真人有点思想钢印了,我们国庆和拉美完全不一样,不会说搞福利社会就会死亡螺旋。
国情不同的而且拉美是选票福利上去了,就下不来只能不断加
我们没有这个机制,不会上福利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背负负担
拉美有这个放大机制,我们没有这个放大机制所以我觉得,鹤是否应该转变下思路
这些年的局会议和两会报告,谈民生保障都谈,但用词都十分平淡无奇。
去年就是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守住饿不死人的底线即可。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个提法我们提过多次了。
2013年4月10日,在海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抓实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2016年8月19日,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我国人口众多,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拓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涵和标准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不切实际作出承诺,把胃口吊得过高。
2016年9月27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2019年9月18日,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各级党委政府做好民生工作,要处理好“尽力”和“量力”的辩证关系,既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积极作为;又要实事求是,立足当前,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不要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否则就会失信于民。
2018年9月21日,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8次集体学习,在谈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注意事项时强调,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2021年2月26日,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在谈到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时强调,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从这些讲话,可以看出我们的态度和顾虑。
——处理好“尽力”和“量力”的辩证关系——不要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否则就会失信于民。
——不能不切实际作出承诺, 把胃口吊得过高。
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鹤真人在福利民生这块,对我们的影响的确很大。
提高福利待遇方面,我们曾一度很保持克制。
直到22年共同富裕的提出前,我们都十分克制。
是的,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我们大都是22年前提的。
强调的”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作者:刘景芝信息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2-12-26这篇文章发布于22年末,收集了历次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出现,当年的最后一次是 2021年2月26日。
2021年2月盲“研时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一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而就的。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富裕程度存在差异。实现共同富裕,各地区不可能齐头并进。即使将来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了,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2021年2月26日 九届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在谈到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时强调,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成功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我们要立足国情,不能超越阶段,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
为什么22年整年都不怎么提了呢?
因为22年我们提出了共同富裕。
律的确认,说变就变,这些年你们变的太多了,2022 年提了推动共同富裕,折腾我们一下,2021年来一个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又折腾我们一次,现在之所以强调我们是因为经济很糟共同富裕就是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升级版,是要加大对民生对福利的投入,所以22年开始就少提老话了。
现在23年的四季度局会议,作为年终会议的吹风,我们重提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这个明显克制的用词还是第一次放进了局会议,岱岱只能说,这是一个坏消息,也是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翟东升等人设计的的国家印钱大放水给每个国人,全民发钱搞福利社会,这个事看起来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对普通国人来说是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年终经济大会前的四季度会议,这个用词变化本身就是一种吹风,暗示共同富裕会降速,我们重弹老调不折腾搞共同富裕了,企业界这大半年的躺平呼吁,起了很大效果,我们会回到之前“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福利老路,对企业界是个好消息。
好了,四季度局会议,岱岱就挑重要的说,挑同行看不到也说不明白的点说,说完后,让我们期待年终经济会议吧。
24年是否会大放水?
24年如果放水会怎么放水?
楼市股市地方债怎么个处理思路?
等年终会议和三中会议吧。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十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晨光缕缕广东深圳
V: sevenmona (每日最新圈文)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