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友们,晚上好。

两会继续中,我们也慢慢聊。

看这段话。

吃瓜岱宗岱

昨天15:54来自微博网页版

“我当时说,新班子起来了,一定要注意啊,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要把这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都压下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

这是boss说的。

验证了岱岱对新班子的预判。

岱岱写的那个《政治周期和经济周期》,判断新班子绝对想定一个高的gdp增速目标,绝对不是 $5%$ 这么保守的。

这个得佩服他的冷静务实。

如果明年给出高于5.5%的目标

会很惨痛。

毕竟,我们实事求是的讲,疫情只能缓口气,放开后的几波高峰到来,不见得经济好受。

加上说烂的房子刺激经济效益降低和欧美外需不振。

所以岱岱是不看好明年能实现5.5%增速的

岱岱认为要保守些

我们明年定一个5%左右的目标就够了

给boss点赞。

还有,之前说的江苏吴政隆的事,当时就预判,是新二号稀缺府院经验,需要人帮一把,调当年和他在江苏合作愉快的吴北

上。

现在结果出来了,果然是这个位置。

吴政隆已任国务院机关党组副书记

聊时局 聊时局 2023-03-0608:11 发表于北京这个位置上的就是国务院副秘书长,但还不是吴兄的终点。

因为正秘书长,也就是肖捷。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

肖捷,男,汉族,1957年6月生,辽宁开原人,1976年3月参加工作,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经济师。

现任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7,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国务院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

他今年马上就要66岁了。

是的,省部级的退休年纪。

他一退,吴从副转正,成为国务院秘书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有人问为什么不是副总?

副总是25人之一啊,是副国级干部了,而吴兄级别还是中央委员,还是省部级,得过个五年能提到副总的位置上。

张国清是副国级,他来院里就能当副总。

有张副总和吴秘书长撑场子帮忙,新二号是立得住脚的。

当然,吴上调京师,开心的人中除了二号还有一个,那就是王健林。

王健林曾经在重庆万州开万达,说全当扶贫。

王健林:其实要从投资回报角度来看,我们做了测算,三线四线城市的投资收益比,反过来比二线一线还要更好。我们其实自己是有经验的,重庆的万州,当初是万州的这个书记来找的我,他是重庆市委常委,我确实很为难的,万州我一调查,落后,当时高速也才刚通,城市人口只有40万我觉得投万达广场,还要投酒店……

后来我给大家开会讲,这一单就当我们扶贫了。我们去投,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投资以后的效益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可能它这个城市,以及周边几个县,都觉得把它看成了一个核心了,就像出国了一样。做了这么好一个产品出来,还有一个五星酒店,就觉得像出国一样,这个项目到现在纪录还没有破:就是前三天开业,进去了110万人,你完全无法想象。

是的,当时那位将王健林劝的宁愿亏本也投资的万州书记,正是今天的吴兄。

王健林当年也是慧眼识珠,宁愿亏钱也要做人情给吴,现在吴高升中枢,不得不佩服王健林识人的眼光。

其实还有一个点,王健林没说。

那就是不厚帅哥。

王健林和帅哥是不合的,他曾说过,我万达在全国都有投资,在总部所在地的大连反而少的可怜。

为啥?

王健林不想点破罢了。

而万州一号当年找他的时候,帅哥也是在重庆的,王健林之所以推脱除了担心亏本外,也有忌讳帅哥的原因在。

但最终老王还是被万州一号给说服了。

今年两会和后续的座谈会特意提了两个毫不动摇。

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播报文章

江浙出身的干部,对民企是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官僚思维,新

二号和吴都是江浙出身,张是军工企业出身,这届国务院对民

企的态度是可靠的。
听其言,观其行,我们一起期待。
另外,说下机构改革的事。

【与新时期的科技发展与竞争有关的】

1、 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8、组建国家数据局
11、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后面的2-7项,都是和金融有关,看来下一个五年,金融方

面是重点改革对象】

2、 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3、 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4、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5、 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
6、 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
7、 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

【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维护扶贫成果】

9、 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

【应对日益深入的老龄化】

10、 完善老龄工作体制

【人员编制精简】

13、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

【其他调整】

12、国家信访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之前岱岱写的预判文,说金融口会有大动作,这不就来了吗?

13条改动中,金融独占6个,近乎一半。

金融口是改的做多也是最大的。

从“保监会”到“银保监会”,再到今天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一行三会彻底成为历史了。

证监会依然还存着,并且升级了,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1、 从法律意义而言,最主要的一个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国务院直属机构有着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不是国家行政机关,但国务院授权其中一些单位行使一定的行政职能。

2、 职能上的区别,直属机构是政府直接领导下主办专门业务的机构,地位仅低于政府内的各部、委。直属机构具有独立职权和专门职责,可以在主管事项的范围内,对外发布命令和指示。

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3、 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行政经费负担。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事业经费负担。

说明证监会还是升级了的,并有单独存在的价值,要不就直接并入金融监馆总局了。

而证监会里有关投资者保护职能,也就是保护韭菜的活,归金融监管总局干了。

证监会将更专业化,专心于监管资本市场。

金融监管总局的设立,一如前文所言,符合鹤真人提出的混业监管路线。

“不管是以金融主体发起的金融控股,还是以其他非金融主体发起的金融控股公司,都纳入到一个机构来进行监管,有助于实现监管行为的统一,避免监管套利。”

值得一提的是央妈。

央妈改动很大,搞了很多地方分支机构改革:

——撤销中国人民银行大区分行及分行营业管理部、总行直属营业管理部和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分行,在深圳、大连、宁波、青岛、厦门设立计划单列市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保留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牌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合署办公。

央妈揽了这么多基层累活,在中枢却是被削权的。

央妈目前仍有通过对银行体系窗口指导和各种公开操作来影响金融体系的能力,但央妈对金融控股集团和平台的监管功能,被新设立的金融监管总局拿走了。

还记得吵了好几年的财政vs央妈的骂战吗?

央妈代表和财政部为什么闹到了公开互撕的地步?

2018年07月18日18:20新浪财经综合

央妈和财政爸吵了一架谁来管管熊孩子? )播报文章

金融界

2018-07-18 08:55 北京富华创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官方帐号

樱桃小房子 发布于2020-05-2021:46 来自雪球

央妈跟财政部又开了!

央妈VS财政部,又又又掐架了!楼部长讲话刷屏“信用债应全部退出银行间市场”?

今年两会,明显更利好财政部而不是央妈。

一来是央妈在中枢被削权,在基层却被赋予了更多累活去干,不仅在化解金融风险工作中的话语权被削弱,而且还更容易背上锅。

二来是两会报告将刘昆不兜底地方债的精神变相写进了两会报告,帮财政部抗下了外界对其最大的指责,财政部没扩权但财政部有人罩了。

财政vs央妈的骂架绵延了好几年。

岱岱得劝一下央妈的人,冷静下,不要再和财政口吵了,再吵可能上面会不悦,让央妈吃亏。

其他还值得一提的就是岱岱说了很久很久的大数据收归国有。

岱岱是民间时政圈内第一个提出这个说法的人。

因为官方比岱岱还早。

央妈的老掌门人周小川,在马云外滩讲话后,第一个提出过收大数据的税,然后岱岱才一路写下来的。

现在看来,搞这个国家数据局,就是很关键的一步。

华尔街日报独家新闻中国

中国将创建新的数据治理最高监管机构

中国政府简化监管结构的计划将把所有与数据相关的问题交由一个机构处理

建立数据治理机构的计划预计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讨论和批准。

八、组建国家数据局

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国家数据局由发改委管理。

发改委是央地都有的实权部门,这意味着地方上也会组建对应的数据局。

怪不得前几天有这样一段表述:

中共中央、国务院:将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

这一段话出来,可以看出,国家是动了真格。

期待大数据收归国有给国家开辟新税源的那天,早点到来。

机构改革方案还没完全和盘托出,后面还有的,所以大家别急。

以史观未来:总得来说,此次变化力度不大。比想象中的小很多23-3-716:53来自内蒙古

按热度 按时间renshi200210:回复@keid59:不会。惯例是人大通过国家机构方案后会公布。23-3-719:43来自浙江keid59:回复@renshi200210:中直也不会在人代会公布讨论吧23-3-719:15来自陕西renshi200210:中直一块还没公布23-3-716:55来自浙江

是的中央直属机构的改法还没出,我们慢慢吃瓜。

再补上几个国际上的瓜。

一个是韩国。

韩国的尹锡悦真的是美国的纯正走狗。

之前的韩国总统,即使听美国的,也和日本各种不和,因为日韩是国仇家恨嘛。

日韩的不和,让美国很头痛,因为美国要的是日韩通力合作针对中国。

现在尹锡悦倒好,为了美国连日本都跪舔上了。

尹锡悦称日本已从侵略者变为合作伙伴,代日赔偿韩受害劳工遭痛批

韩国人民很不满,很激愤,生气的直接上街干尹锡悦的雕像。

一则韩国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在尹锡悦发表讲话之后,愤怒的韩国民众涌向尹锡悦的塑像前,用拖鞋和书本不断抽打尹锡悦塑像的脸,把尹锡悦塑像的“头都给打歪了”。

近期韩国最大的事,就是尹锡悦的跪舔日本了。

尹锡悦很有手段,他知道内部镇不住了,就祸水东引,想用朝韩矛盾来转移国内人民的注意力。

尹锡悦变态般的发射30多枚导弹,对朝鲜严重挑衅。

朝鲜肯定上当了啊。

无心简影

14分钟前来自微博网页版

朝鲜今天指责韩国发射了30多枚炮弹挑畔,要求韩方停止军事行动。

朝鲜陆军总参谋部在发言人声明中称,“今天上午,敌人向京畿道坡州市津东面草里射击场发射了约30发炮弹”,“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武装挑畔行为,进一步加剧了造成的局势,“他说。

总参部补充说:“上午9时,事态发生后,第2兵团所属炮兵部队立即发布火力突击战备命令,紧跟敌人动向,采取措施,加强前线全面监视和反击。”收起

这是目前韩国的情况。

尹锡悦不惜引发半岛不稳,也要祸水东引转移国内矛盾,也要听美国的话跪舔日本。

唉,韩国迟早被尹锡悦带到阴沟里。

还有个事,就是车臣的小卡。

他好像被不明势力给下毒了。

有说是被美国下毒了,有说是被车臣分裂势力下毒了。

反正小卡挺不好的。

而且小卡也意识到危机,他派他最心爱的儿子去面见了普京。

已经有托孤的感觉了。

普京接见卡德罗夫儿子,卡德罗夫或将卸任,外媒:疑似中毒患病 播报文章

普京也很头痛啊,小卡虽然有安禄山的潜质,但他家族至少比车臣其他人都靠谱。

他要是死了,车臣分裂势力肯定要搞出动静,所以小卡的儿子,普京必然会扶他上位,继续保持对车臣的统治。

最近还有个事。

就是一直说要仿效佩洛西访台的麦肯锡,最近不敢了,说要改成让蔡英文来美国访问,不敢去台湾。

美国

麦卡锡议长据信改变访台计划中国网民称斗争胜利

2023年3月7日18:17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KevinMcCarthy)@蒂吧官微

势。对于蔡英文与麦卡锡的会唔可能改在美国加州,微博上的一名博主说:“我们取得的经验就是,越是敢于斗争,就越能挤压台独空间。

其他网民则说:“原来台独也害怕局势升级,还以为他们天不怕地不怕。”这离地动山摇就差那一步,看来蔡英文、拜登还是没胆。

这实际上很好理解。

我们摆出了下场俄乌乃至工援俄罗斯的态势,美国歇斯底里的威胁我们不要这样做。

但美国也就是威胁,如果真的放任麦肯锡去台湾,让中国再度下不了台龙颜大怒,那岂不是将中国往普京那边大力的推了一把?

所以美国威胁也懂的分寸的。

这也充分说明了美国是纸老虎。

你要是怕风浪,美国就拼命给你搞风浪根本不care你感受。

你不怕风浪摆出了“风浪越大鱼越贵”的搏命架势,美国反而会有些忌惮了。

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啊。

沙利文你有种,就在中国两会后访问普京的时候,推动麦肯锡同期访台。

给中国在全球面前一个超级下马威。

沙利文你有种你就这样搞,我看你有没有这个种!

没这个种你就乖乖的找接触找谈判,求我们别帮普京。

“横的怕狠的,狠的怕不要命的”,人和人之间是这样,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极限博弈,也是这样。

不要觉得我们中国家大业大,瓶瓶罐罐的多了,就狠不起来不会不要命,乱世,有时候拼的就是谁更狠。

让我们继续看两会,继续期待两会后的行程,继续吃瓜。

3.俄罗斯塔斯社记者提问,中俄关系是世界关注的焦点,您如何看待两国关系发展走向?中俄关系能否为国与国关系提供新的范式?中席是否将于两会后访问俄罗斯?未来中俄双边贸易中是否有可能放弃使用美元或欧元?

本系列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17~22年文章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sevenmona (每日最新圈文)

QQ:1771703150(QQ群免费,只分享岱岱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