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_17纯干货丨京津冀一体化的前世今生
文章目录
现在是8点51分,很晚了,才提笔怕写不完。
这一篇,本来是准备当九州河北的系列的第三篇的,今晚时间有限,那就直接纯干货吧。
一些细节啥的不多提,以后有机会提一笔。
直接上干货。
就说一个关键点,京津冀一体化的根本出发点,首先是为了北京更好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发展河北。
河北在北京面前是下级,是家臣般的存在,河北的优势在于靠近北京,河北的劣势也在于靠近北京。
在改开前后,北京自己的发展都顾不上的时候,是没有京津冀一体化的,等北京发展到一定高度需要化解自己问题时,才有了以疏解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一体化规划。
那时候,都是2011年了,都是十二五规划了。
那么在京津冀一体化提出之前,河北自己的发展规划是啥呢?
改革开放前,河北的发展战略可以用四句话概括:“提高两线、狠抓两片、建设山区、开发沿海”
“两线”分别是河北境内连接北京的京山(山海关)铁路和京广线河北段;“两片”则是河北的两大贫困集中区:坝上和黑龙港地区——黑龙港流域的53个县,主要是衡水、邢台、邯郸、沧州四市;山区则是指燕山、太行山地区;沿海则是秦唐沧。
这里,河北的沿海是放在最后一位的。
改革开放后,河北的第一个发展口号是1985年时任河北省委书记邢崇智提出的“山海坝”。因为河北有太行山、渤海、坝上草原。
“‘山海坝’都是比较穷的地方,这是一种经济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哪儿穷就发展哪儿”。
这两个规划的出发点可谓一脉相承,都很简单。
河北的中南部是闹革命的地方,出了很多红色干部,这帮人建国后掌控了河北的政界,即使文革也没有打破这个传承,因为要帮的嫡系邢崇智就是河北南部革命的。
他们当然优先发展自己的家乡,即使发展家乡效率不高也要搞扶贫,不会重点搞更具有优势的冀东沿海海。
但是,邢崇智南部本土干部搞了那些年,河北发展没大起色,基本就是搞扶贫。
成绩不出色,冀东干部也不爽,河北内部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
1986年河北提出了“环京津”战略,试图依托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带动河北。
这是河北借力发展思想的开端,此后,借力京津还是自主发展,重点是环首都还是沿渤海,成为河北发展的两种不同取向,交替主导着河北的发展路径。
然后,要帮走了,水工来了,河北是拱卫北京的地方,水工就让自己的党校同学兼老乡程维高,来管河北。
程维高是江苏干部,没有河北本土干部的家乡情节,可以一碗水端平。
程维高 87年到93年是省长 93年到98年是书记,他当省长时就提出,河北应该重点发展沿海。
水工让一个沿海江苏的干部去河北,可以说对河北的发展路线斗争十分清楚,水工本人就是支持河北发展唐山沿海等地区的。
但是河北内部的情况很复杂,“环京津”战略提出未及两年,河北又于1988年提出了“两线一区大开发”的主导思想。“两线”依旧是京山、京广线,“一区”成了河北沿海地区。
河北又要搞均衡发展,平铺发展。
本土派邢崇智压了外来户程维高一头。
就在河北的发展指导思想摇摆不定之时,在国家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的思想指引下,其他沿海省市纷纷抓住机遇,加快港口建设——而且交通部对地方建港口给予投资总额1/3的资助,深圳、珠海、厦门、浦东、天津以及青岛、威海、大连等沿海城市的开发区增长速度更是令世人震惊。
河北如果继续让本土派掌权,必然会错失时代机遇,于是,上面亲自下场扭正河北。
93年,中央提出环渤海开发开放。
93年,程维高9直接升任一号,开始板回路线,提出两环战略。
央地合理,人事规划都备齐,河北终于走到了正确的时代风口上。
所谓“两环开放带动战略”,完整的表述是“外向带动,‘两环’结合,内联入手,外引突破”。“两环”就是环渤海、环京津,环渤海就是面向海洋开放,环京津就是对京津开放。
两环开放’战略提出后,河北上下欢欣鼓舞。”持续跟踪研究河北发展政策20多年的河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于刃刚记得,当时河北省委、政府、政协、理论界频繁召开会议,上下热议,相关文章铺天盖地,“都觉得‘两环’恰如其分的体现了河北的特色”。
1994年的河北省人大会上,这一战略被进一步明确化,写入河北“九五”计划,成为河北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战略。
但是可惜,河北内耗太强了,程维高落马,其秘书更是死刑。
河北的斗争内耗,让河北错失了改开初期沿海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这是河北永远的痛。
河北的内斗让水工都难办,以至于水工这次不再派外来户去河北当一号了,而是在河北本土干部中选了一个放心的过的叶连松。
此人是交大出身,有校友情分,早年来河北发展当了20年干部,也属于本土派能接受的。
这个人事的选择,背后就是央地的妥协。
但叶以及后来的继任者上台,也难以开拓进去继续既定的两环战略。
原因有两个:
1、 程维高人去政废,继任者有所顾及是当然,战略执行被大大拖延发展了,这个道理很简单。
2、 天津挤压了河北发展
天津是温的家乡,温十分照顾天津。
而恰恰天津是和河北存在竞争关系的,天津吃了北京的肉,河北就吃不到了。
而天津要发展到很高的程度才能带动河北的发展,世纪初的天津还在吸血虹吸河北,而不是辐射带动河北。
在21世纪初期,天津的坐大,让河北无所适从。
两环战略,环京津和环渤海,环京津抢食不过天津而基本名存实亡,环渤海又因为天津搞了个天津港而磕磕绊绊。
倒霉的河北啊。
3、 还有一个比河北发展更重要的事发生了程维高是98年卸任的,而3年后的01年,北京申奥成功。
是的,北京举办奥运会,是大大利于北京的发展,却很不利于河北的发展。
因为河北本在最应该重点发展经济补历史欠账的时期,却不得不以大局为重,将工作重心的大部分,放在配合北京申奥上。
北京要搞环保河北重工业就得停,北京要供水河北就把宝贵的水资源拱手相让,北京办奥运会要什么,河北都得帮忙搞什么,发展本省经济是放在办奥之后的。
河北干部心也明白,在有发展路线争议的时候搞发展,就算发展好了也容易摊上事,但办奥运是绝对不会错误的事,要升官的干部心思主要会放在哪你懂的。
可惜了,01年到08年,那是中国发展最黄金的时期啊,在那个年均增速两位数的年代,河北作为拥有沿海开发优势和重工业优势的省份,本来应该和山西内蒙江浙那样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却因为奥运会无法重心全放在发展上,只能交出一份和中国平均增速差不多的成绩表。
其他省份都在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河北却要兼顾发展和奥运会,可惜啊。
可以说,奥运会对整个中国都是莫大的机遇和提升,唯独对河北提升不大,甚至负提升。
这是第二个历史教训,奥运会的援建,让河北延误了世纪初十年的黄金发展。
08年,奥运会胜利结束,河北终于可以聚精会神搞建设了。
动作很快,09年,河北就主动上书中央:
2009年11月,河北省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河北省秦唐沧地区发展规划》,并上报国务院,请求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努力把河北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在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战略定位是: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我国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和我国北方沿海生态良好的宜居区。
河北鞍前马后的工作,中央也看在眼里,也知道河北历史欠账更多了,所以也很照顾河北这一次。
中央决定给河北论功行赏,给河北政策红利和人事利好,让河北好好发展。
于是,中央批了河北的上书。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获批,就像2001年中国加入‘WTO’!”河北省发改委系统一位官员兴奋地说,“河北拿到了中央的‘路条’”
于是,中央派了年轻新星去河北。
2011年8月,张庆伟、张庆黎先后空降河北,分任河北省代省长、河北省委书记。其中张庆伟更是当时最年轻的政治新星。
好啊,河北终于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央支持人事到位路线清晰,河北可以好好的干,抓紧补上历史欠账了。
然而令人玩味的是,新时代轰然而至。
一开始,新时代对河北也是继上个十年的路线的,搞京津冀一体化。
但是,新时代同时也有一个发展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是的,环保。
而令河北苦恼的是,河北主要就是重工业, 污染大。
而且河北离北京近,北京的蓝天由河北守护。
奥运会结束的河北,刚没好几年,就又因环保而折戟沉沙受到打击了。
河北真是倒霉运啊。
值得河北庆幸的是,河北终于等到了2017年。
是的,17年,雄安新区横空出世。
一开始,河北也是懵逼的。
搞不懂这个雄安何德何能,能成为千年大计。
后来河北想明白了,之前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带动不大,要么是北京不愿意分肉,要么北京愿意分的肉都给了天津自己抢不到,只能是北京天津不做的脏活累活河北得做,反而拖累河北发展。
现在好了,有了雄安新区,上面有人罩了,自己地位高了,说话也有底气了,至少能多抢一些北京的肉。
雄安新区对河北,无疑是环保重击后的补血。
但问题是,雄安的规划太宏大了,执行的人没底,北京的人也没底。
要北京那些单位学校央企搬去雄安,那些人不愿意。
北京户口多好啊,房子也都买在北京了,谁知道雄安搞的起来不。
要知道,雄安是七年,可新时代万一是十年呢?
是的,雄安之所以推进搬迁很难,就是因为很多有关部门有关人员,抱着雄安可能无疾而终的想法。
万一刚般去雄安,就换届换人,新官不理旧账,把雄安冷落不延续政策,他们去不就是一场空吗?
所以,他们就是拖,拖到 $20\mathrm{th}$ ,各种观望。
好消息是,20th胜利结束。
这下他们也看明白了,雄安千年大计不知道是不是,但20年大计是有了的。
在中国,有了人事的延续性,才能有政策的延续性啊。
所以20th前,雄安搬迁分流工作进展缓慢,20th后,我们亲自督阵。
安心啦,这下推进会很快的,他们认清现实了。
河北对雄安是有喜有忧。
喜的原因上面提到了,忧是不确定性的忧。
一是对雄安能成功的不确定,二是雄安对河北沿海战略的影响。
河北在09年,是想重点发展环渤海,其次发展环京津,但一体化规划和雄安出来后,在上面的要求下,河北不得不变。
变成重点发展环京津,其次发展环渤海。
这对河北来说又是一次政策重心的调整。
是的,国家的格局更大,雄安是出于平衡南北经济格局的角度,甚至出于未来承接联合国总部的角度出发的。
但河北这次应该学聪明一点。
毕竟,天津历史上曾是河北的一部分,但最终天津直辖了。
雄安发展起来了就能雄安未来不直辖吗?万一雄安成深圳那样的计划单列市财政上缴国家不上缴省里呢?万一雄安的干部自成一派省府指挥不动呢?
河北如果真的全心全意发展雄安而冷落沿海,雄安以后要是翅膀硬飞走了,那河北岂不是两头空?
是啊,河北要放聪明点啊。
雄安是一定要重点发展的,但千万千万不能冷落沿海发展。
要我说,雄安就应该多伸手去找北京要,不要找河北省要,河北一半放在雄安上一半放在环渤海上。
河北,要做好万全的打算啊。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
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
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sevenmona (每日最新圈文)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