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_24中国地方债务问题_一篇讲清
文章目录
瓜友们晚上好。
昨天刚说了谢锋这个吵架出名的人去当美国大使,是恶心美国。
今天就看到他的一句话——
谢锋表示,我是中国人民的代表,为了捍卫中国利益而来,这是我的神圣职责。我是中国人民的使者,为了增进中美交流合作而来,这是我的重要使命。
哈哈,神圣职责肯定是大于重要使命的,一旦这两个有冲突,谢锋毫无疑问站神圣职责,开始骂神模式。
另外,也有瓜友问,今天来访问中国的俄罗斯总理,是普京的接班人吗?
【#俄总理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5月24日下午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普京的接班人我曾专门写过一篇,基本可以圈出这几个重要标签。
1、 年龄至少70后
2、 要文武双全,单有文不够,必须有一定的军队影响力
3、 要是普京嫡系,不会推翻普京路线这三条,俄总理米舒斯京,只占第三条,前两条都不占他虽然是普京嫡系心腹,但他60后,而且只懂搞经济,没有军队履历,镇不住各路军阀。
所以可以排除他是普京接班人的想法。
我们和俄罗斯都是秘密立储的,所以大家不要猜太多。
久明就是典型的例子,久明兵不血刃收复克里米亚,俄当代霍去病也,接班的呼声一度很高,他想趁热打铁收复乌东被普京强硬摁住,然后被调出军事情报系统去地方任职,从此不问中枢大事,俄乌战爆发一年多他都默默无闻,接班呼声就此走低。
普京怕功高盖主,更怕年轻人经不起诱惑不肯等个十年八载,被人蛊惑而提前抢班。
没有哪个人愿意当10年乃至20年的太子。
一旦立了,如果不能保证短时间内退位让贤,太子就有蠢蠢欲动倾向。
就算太子厚道忠诚,老实等待,觊觎太子之位的其他竞争者可不会放过太子,都想取而代之,整个权力系统因太子显化而加剧内耗。
这样你又要保护太子又要维系内部分裂,英明如康熙,都管不住九龙夺嫡。
所以,康熙搞的那个秘密立储,真是千古英明,故而借鉴者多。
让我没想到的是 ,俄总理来华谈应该就够了,普京怎么也要来啊。
塔斯社消息: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告诉塔斯社,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即将访问中国,访华的时间表目前正在由双方协调。(配图无关)
这年初我们刚去俄谈了好几天,看来下半年俄要回访我们了。
中俄的互动实在是有些高频。
对比下中美近乎冰冻的沟通会晤,可以看出,我们在美俄之间站队的倾向是多么明显。
这让那些希望中美和好接盘美国的公知大V,该如何是好啊。
然后,说下今天的主题,中美都有本难念的经。
美国昨天说了,是国债违约,仅剩10天时间就要违约了,两党撕逼谈判多次,都没谈拢。
美国财政部已在询问其他政府机构,是否可以晚点再给钱。
三9 Che Wehnigton post
ECONOMICPOLICY
As funds run short, Treasury asks agencies if payments can be made later
SeniorBidenaidesarerummagingthroughthenation’s books,lookingforwaystoconservecashwhile Washingtonbattlesoverthedebtceiling
ByJeffStein,RachelSiegelandTonyRomm UpdatedMay23,2023at5:12p.m.EDT|PublishedMay23. 2023at9:08a.m.EDT
我们昨天还等着看美国的笑话,没想到,今天我们也要看自己的笑话了。
是的,中美都有本难念的经,美国是美国国债,中国是地方债务。
中国地方债主要分两大部分。
一个是地方债,一个是城投债。
地方要发展,需要钱,因为分税制,地方税收大头被上面拿走,自己钱不够,就纷纷举债发展好刷政绩。
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稍微有点区别。
地方政府债是由中国财政部统一代理的,发行方式是通过记账式国债的方式,城投债主要有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除了部分城投类企业债券在上海、深圳交易所上市流通以外,其他的主要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流通。
地方债是用于填财政支出的窟窿,而城投债主要是前几年跨越式发展的时候借的钱,大多数用于基础设施和地方建设。
地方政府债管的更严,因为需要财政部审批,地方要借多少,得通过财政部允许,是财政部拨钱给地方。但还钱也是地方给财政部还钱,财政部说你免息免单你就能免息免单。
如果地方还不上地方债,那就是财政部兜底吃这个亏空。
城投债管的更松,可以自己搭平台,市场化运行卖给投资机构卖给银行,银行投资机构将这个打包成理财产品卖给人民。只要城投债能卖的出去地方想借多少借多少,但还钱就需要还给投资机构和银行。
投资机构和银行就没财政部那样好说话,他们是市场化的,如果地方还不上城投债,那就要被债方催债,并在资本市场上拉黑难以借到下一笔钱。
城投债还不上,就是投资机构和银行兜底吃这个亏空,但最终埋单的还是两者背后买理财产品的人民。
地方债和城投债,再加本地财政税收和中央财政转移专项拨款,这些组成了地方的钱袋子。
而地方债和城投债,也组成了地方债务的黑洞。
一个无底黑洞。
从18年开始,中国的地方债问题就发酵了。
因为债务不透明和统计口径不同,所以总体规模有多大,可能中央都没明确数据。
比较大的说法是,地方债规模是35万亿。
城投债规模高达60万亿。
还有地方以信托和担保各种方式构成的其他隐性债务,保守统计规模30万亿。
一共是125万亿的地方总债务。
一个黑洞,一个无底黑洞。
为什么地方债务越演越烈,难道中央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吗?
有的。
一开始,中央不给地方自主融资权,要借钱只允许地方找中央财政口借。
但地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凭本事借钱后,搞了很多项目工程都是垃圾,完全收不回成本就是政绩工程,中央也恼火。
08年大放水后,觉得这样放水很无效,要想个办法倒逼地方把钱花在刀刃上。
于是以银监会的刘明康等人就提出,市场是个好东西,地方债务用行政是解决不了的,市场才能解决。
中央要给地方自主融资权。
2009年3月18日,银监会下发92号文,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政府融资渠道。随着号召的发出,2009年城投债发行呈飞跃式增长,一直发展到今天。
这个设想的逻辑是很先进且自洽的。
财政部不懂地方借这个钱值不值,做这个事赚不赚,但市场知道。
那些投资机构和银行,有专业的风控人士和项目分析师,他们可以审批地方借这笔钱合不合理,搞的项目有没有赚头。
如果有很大风险且没有赚头,他们肯定就不会买地方的城投债。
这样倒逼地方政府把精力花在找好项目和建设项目上。
而且,市场也不怕地方赖账。
财政部最头痛的就是地方政府赖账,借了地方债不还,财政部还不能拉黑地方,地方总是上面有人,要你财政部批钱。
但市场不怕。
因为市场对城投债是有信用评级的,你这个地方只要敢赖账一次,信用评级一降,那整个市场就会对这个地方敬而远之。
你从此之后就很难借到钱了。
所以刘明康等人的想法的确很先进。
用市场机制,去规范地方举债发展。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中国如果是一个市场机制起主导地位的国家,那市场就能压倒行政,还真能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
但中国是一个市场机制不完善不先进的国家,行政在很多地方是压倒市场的,靠市场去规范行政,等于用胳膊去拗大腿。
而且市场机制本身也有过热和失灵的时候。
于是,我们看到,城投债的设计理念很先进,但实际效果却十分不如预期。
首先,是09年给地方自主融资权的时候,正好是四万亿时期,银行有充足的信贷额度,市面上流动性也泛滥,投资机构拿着大把钱想投。
而房地产在那时绝地反击走了一波暴涨。
所以银行和投资机构纷纷用钱去买地方的城投债。
在他们看来,城投债的主体虽然是各种城投公司,但城投公司的资产就是地方政府的各种土地资产和市政资产,等于是地方政府的化身。
城投债是信仰,不会担心地方还不上钱。
而后续的房价暴涨也让地方财政有坚实基础,地方觉得我不管借再多钱我也还的上。
于是地方借钱借到手软,花钱也自然大手大脚,各种政绩工程无效工程都上马。
反正政绩出升迁,反正新官不理旧账。
于是,在09年信贷泛滥楼市火热的时候,推出城投债机制,市场并没有预期中那样起到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作用。
反正我怎么造都能卖地还上钱,反正我怎么造投资方都审批通过借钱给我,那我干嘛要苦巴巴的选项目干项目呢?闭着眼造就行了!
来人,把街上这条路给我一年修三次!
那是一个过热的市场,那是一个疯狂的市场,那是一个市场机制起不到规范作用的市场。
后来,16年我们提出房住不炒,土地财政踩下刹车,这个失灵的城投债市场才慢慢回正过来。
搜索智能精选
房住不炒-提出时间
2016年12月14日
房住不炒是两会的讨论热点,房地产的话题一直是我们关心的话题之一,我们很多人都为买房犯愁,而房地产却炒的不亦乐乎。2016年以来房价一直处于居高不临下的状态,2016年房地产遭到大量的调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详情>
同时,也是在16年,我们明确提出,不兜底地方债。
“重拳”预防地方债风险中央实行不救助原则
2016-11-1509:08:00来源:北京晨报
国务院办公厅14日对外发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我国将把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划分为四个等级,实行分级响应和应急处置,必要时依法实施地方政府财政重整计划。
中央在16年就已经及时止损了。
16年对地方债务提出不兜底,16年搞房住不炒扭正城投债。
地方政府两大借钱手段,都在16年上了安全气囊。
并在18年推出了《资管新规》资管新规是什么时候出台的(资管新规啥时候出台的)
2018年
资管新规的是指2018年4月27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正式出台。”更多>
资管新规就一句话,打破刚兑。
这个主要是两个打破。
个人存银行买理财买互联网p2p,不要想着最差也能保本,错了,打破刚兑,你有可能本息都亏。
投资机构银行买地方城投债,不要想着地方就算土地卖不出没钱还,地方也有中央财政兜底,中央会帮地方还这个城投债,错了,打破刚兑,城投债你买了是有可能本息都亏的。
可以说,18年资管新规就是主要针对两者——针对p2p,针对城投债。
16年,我们提出不兜底地方债务。
18年,我们提出不兜底地方城投债。
地方政府两大借钱手段,都上了安全气囊。
按理说,地方再也不敢乱借钱乱搞项目了吧,地方债务问题可以告一段落了吧。
no, 你太不懂中国国情了。
权力的任性是止不住的,牟利的人性也是管不住。
18年后,稍微管住的也就是地方债问题,因为财政部来了一个混不吝,三高干部刘昆。
刘昆谁也不给情面,说不兜底就不兜底,说要还利息你地方砸锅卖铁也得还利息。
地方债是行政手段,所以我们用一个刘昆守住了地方债务的战线,但城投债战线是市场手段,我们没办法空降一个刘昆。
而银行和投资机构,他们又并非完全市场化。
投资机构在中国混,是要讲究政商关系的,银行很多都是地方的钱袋子,有的甚至就是本地银行,比如贵州银行九江银行,地方政府让这些人借钱,这些人是讲政治呢还是讲风控呢?
你懂的。
而且,投资机构和银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的钱,都不是他们自己的钱,是人民群众的钱。
他们哪怕人民群众钱都亏掉,自己能赚到钱就好——有段时间甚至搞出了资产荒,好多十分不靠谱的地方债竟然成了金融机构争抢的香饽饽,借钱一时爽,还钱呢?
但钱又不是金融机构自己的,人家反正只赚个中间手续费,正如那些大跌的理财产品,亏了你还是得出中间服务费呢。
最好笑的是,这帮金融机构,人人对城投债是怎么一回事个个心知肚明,但大家还飞蛾扑火的冲进去做,为什么?
因为做了,就有业绩,就有好处,就能拿到奖金,不做就没了,至于出了风险有谁在乎?
正如,一位微博大V所言:
哪里有什么城投债信仰,有的只是对金钱的信仰,对好处的信仰,对所谓法不责众的信仰。
“央妈最近也有放水的举动——让银行宝宝们买AA $^+$ 评级以下的债券,谁买就给谁吃麻辣粉。买AA $^+$ 以上的,买多少钱就奖励多少钱的麻辣粉。买AA $^+$ 以下的,买多少钱就奖励双倍的麻辣粉。
一句话,这就是在逼孩子吃毒奶粉,你吃多少我给多少零花钱央妈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定是有更大的压力所迫,怕债市流动性枯竭,不惜先牺牲银行宝宝们。先把流动性盘活,以后再给孩子吃解药。
接下来的事就很有意思了
银行宝宝们平时干脆就不可能买AA $^+$ 以下的债券,这种名副其实的垃圾债根本无法下咽。但是现在要听央妈的话,还要防止把自己毒死,只能去买市政债和地方政府债,因为他们至少还有个叫财政部的爹,不像垃圾企业债。,是街上没人要的小叫花子。
所以最近企业债和产业债没火,反倒是一直无人问津的市政债和政府债火了。你说是不是很逗。我上周刚吐槽过:“整个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被扭曲,信用评级就像废纸。因为投资时,不能看谁会违约,而是看亲妈会让谁违约。“
现在这点体现得更深刻了。“
是的,华尔街的机制劣根性,就是一帮金融高管没有职业操守,亏人民的钱肥自己的腰包。
这个我们学到了。
再加上我们特有的地方金融机制,一大堆地方小银行和当地政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地方一有需要这些小银行都成了地方提款机。
看遵义城投债爆雷,接盘侠就多是这些下地方小银行。
银行名称 | 综合授信额度 | 已使用情况 | 剩余额度 |
农村商业银行 | 5.06 | 4.71 | 0.35 |
民生银行遵义分行 | 30.20 | 11.60 | 18.60 |
光大银行 | 23.15 | 21.40 | 1.75 |
兴业银行 | 5.00 | 4.50 | 0.50 |
贵阳银行遵义分行 | 17.66 | 17.66 | 0.00 |
工商银行 | 7.00 | 6.26 | 0.74 |
中信银行遵义分行 | 82.25 | 65.33 | 16.91 |
贵州银行 | 70.03 | 34.69 | 35.34 |
重庆银行 | 6.43 | 0.87 | 5.56 |
华夏银行 | 5.00 | 3.50 | 1.50 |
交通银行遵义分行 | 4.00 | 3.27 | 0.73 |
中国建设银行 | 1.00 | 1.00 | 0.00 |
厦门银行 | 7.80 | 2.70 | 5.10 |
遵义新蒲长征村镇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 | 0.52 | 0.52 | 0.00 |
浙商银行 | 12.82 | 7.82 | 5.00 |
农业发展银行 | 30.98 | 3.44 | 27.54 |
汇隆村镇银行 | 0.12 | 0.12 | 0.00 |
黔兴村镇银行 | 0.20 | 0.20 | 0.00 |
邮政银行 | 12.00 | 4.87 | 7.13 |
村镇银行 | 0.10 | 0.10 | 0.00 |
321.30 | 194.55 | 126.76 |
遵义市的一个城投公司就能欠债155.94亿元,当地财政盈余恐怕还不够还利息。
这个加上了我们的中特色。
于是,地方债务问题上,呈现了这样的格局。
18年后,地方债管住了,城投债却没能管住。
即使市场评级一再拉低地方信用,但金融食利阶层出自自身利益还是接盘不良城投债,债务雪球依然滚大。
彭博社一篇关于中国地方债情况的报道,在其首页挂了两天!
据财信证券统计,今年1-4月,城投非标违约事件达73件为2018年以来的新高。
特别是近期贵州地方债的问题,在国内也引发了不少的关注和讨论。
不过,地方债的问题,由来已久,并不是新的问题包括贵州地方债的问题,也讨论了有一段时间了即使城投债一再爆雷,慑于权力的主导地位,投资机构和银行也不能按照市场机制那套干,让地方政府破产清算还钱,只能捏着鼻子认栽。
市场成了个笑话。
可气的是,投资机构和银行被接盘,而他们的代价会转化到人民头上。
人民成了最终的接盘侠。
城投债的问题还在深化,之前土地还卖的出去的时候,问题还不显露。
因为土地只要还能卖,地方融资平台就还能填充资产,这个资产总能找到买家拿到贷款,贷款用来维持地方政府运行和投资。
城投债这一套,就还能玩下去,继续借新钱换老钱。
但疫情三年后,土地财政逐渐熄火了。
这让地方融资平台连资产都没法补充,没有新资产就无法拿去融资,就无法借借新钱换老钱的过日子。
于是,各地财政加速恶化,城投债陆续爆雷,各地也开始了魔幻操作。
比如慧泊卖不了地,就开始卖停车场。
请不要网爆了慧泊市了。随着房地产彻底熄火,政府真的没钱了,而公务员、老师、环卫工人等都要正常发工资南宁市为什么停车收费面积大,收费贵,还要法院出合作备忘录?因为它急要贷一笔钱,而贷这笔钱需要漂亮的数据,需要法院背书。
慧泊公司注册资金5亿200万,实缴资本200万。停车收费经营权质押给中国工商银行,贷了72亿。一家实缴资本200万的公司要怎么样才能把经营权的数据贷到72亿?于是,慧泊在全市画了30535个停车位,使用了停车带36908米,还有党政机关共享停车场8个,公交集团停车场30个等等。它向银行把数据做成这样:本公司共有停车位5万个,满停是每个每日收费100元,按 $40%$ 停车率算,每日可收停车费50000*100*0.4=2000000元,经营过程中需要人运营收费,减去费用,按纯利润率 $50%$ 算,每天纯利润100万元。一年365天就是3.65亿,25.5年就是25.5*3.65=93.075亿。那么,用93亿的可预测利润去贷72亿,按规定就可行了。到了放款阶段,有了数据还不够,还要有保障。毕竟,车主逃费怎么办?于是,背书来了。青秀区法院出具了合作备忘录作为质押的附件,通过征信、划扣、冻结等承诺,一条龙服务,保证了欠费车主逃不了费。于是,工商银行大胆,惊天放款72亿。一个完美的计划。此案例入编哈佛大学教材!
比如昆明去年应该收到上海千亿财政转移的,但因上海去年封城财政出问题没给这笔钱,昆明就各种操作去催债。
甚至说出要么上海给钱要么动医保社保的钱这样的话。
吃瓜岱宗岱
6分钟前来自微博网页版已编辑昆明那个城投债爆雷内幕流出,并不是造谣是他们故意为之
他们故意放出舆论,给对口帮扶的魔都方面压力,要钱而已当地一个副shi长带一批人去魔都要钱,没要到,不给就不走我发这段微博的时候,这批人还待在魔都要钱呢昨天那个爆料也是昆明实在没招,才出此下策
仅2019年,已有831个地方政府(村委会、街道办等)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这里,多提一句江苏。
江苏债务很大很大。
江苏城投平台有1000多家,城投债券余额约3万亿,居各省之首,超过排名第二的浙江省1.1万亿。若再叠加贷款、非标等融资,江苏城投债务规模将会更高。
但江苏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其他地方是没那个能力就是借钱乱花,江苏是经济发达借钱不怕还不起,但江苏财政转移支付的担子很大,江苏不想把这么多钱给别人。
于是江苏本着肉烂在锅里的想法大搞城投债,将本省账目做的不好看,以此少交一些财政转移支付。
打个比喻,开公司买豪车来避税知道吧。
你要是买豪车挂自己个人名义上,你够有钱够土豪。
老板们喜欢买豪车挂公司名义上,是可以用来避税,等于买豪车有折扣。
这个套路是一样的。
公司买豪车为避税,江苏大搞城投债为避转移支付。
但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江苏搞的多搞的大,难免这方面的腐败会多发。
所以这方面也查的严。
——江苏淮安两区开展融资领域违规获利追缴专项行动。清江浦区累计追缴融资中介领域违规获利21.63亿元。洪泽区共计追赃挽损5.75亿余元。
除了江苏广东上海有刚兑的底子外,其他省份基本都很难还清城投债。
别说连本带息了,利息都可能还不起。
但打破城投债的刚兑又不敢,虽然出文件了说可以被打破,但没人敢让地方政府破产,让政府官员欠薪失业,只能各种展期不还利息让人民接盘的骚操作。
总结以上,现在越来越多铁一般的事实已经证明,我们09年设计的赋予地方自主融资权,希望用市场机制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投资行为的城投债设计,是总体失败的。
那么,怎么解决呢?
要么就是爆,爆了就是金融系统风险集聚导致的金融危机,中国看美国国债的烟花,美国看我们地方债的烟花,各自看笑话。
要么就是拖,地方难受投资机构难受银行难受人民难受,就是各方难受也要想尽办法拖,拖到下一个经济周期开启。
要么就是大印钞大放水,通胀起来货币贬值债务稀释,印钞解万愁,如果还不解愁那一定是你印的还不够多。
只能感慨下09年那次改革。
改革的思路是很好的,逻辑十分自洽,设计十分精妙。
但可惜,落地完全走样,后果很是严重。
都是我们中国最顶尖的头脑,最聪慧最专业的人才,最深思熟虑的设计考量啊。
既要亡羊补牢,也要以史为鉴啊。
不要觉得我们就不会犯错。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书上,最可怕的就是这样一句话:
我们走了一段弯路..
只是这段弯路好玩些,是一年翻修个三次的弯路。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sevenmona (每日最新圈文)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