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本兄弟一般的中苏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终于在69年发生了两起中苏边境冲突事件。

1969年,苏联在珍宝岛挑起冲突,中苏双方拔刀相见,中国给予苏联军方重大打击。

毛看问题很透彻,他知道珍宝岛一役,虽然中国赢了苏联吃亏,但苏联军方绝对不会甘于失败。而中苏边境线如此漫长,中国经此一役后虽然在东北边境严防死守,让苏联无机可乘,但苏联可以利用漫长的中苏边境线,可能搞声东击西,选在新疆内蒙对中国展开报复,所以,中央在珍宝岛一役后,对新疆军区司令员龙书金提醒,要警惕边境情况,小心苏联打击报复。

然而,当时的新疆军区司令员龙书金,对中央的嘱咐却置若罔闻,最终不出毛主席所料,苏联军方选择了新疆进行打击报复,中国吃了个大亏。

烈士墓碑

中苏两大国,两场血淋淋的拔刀相向,震惊了全球,更迷惑了全球。

全球各国都在想:

“这俩哥们怎么打起来了啊?”

全球各国都在问:

“这两场架,到底是谁先动的手啊?”

是的,边境战争,先动手者理亏,发生2场边境冲突后,中苏两国都发外交通报,都说是对方先动的手,自己是逼不得已才反的击,这下把全球各国都看懵了。

边境战争有别其他事,一个在新疆一个在珍宝岛,远不是欧美情报触角所及之地,而各国都需要弄清到底是苏联还是中国先动的手,这样才能知道中苏两国各自面临的具体情况,好调整对两国的外交口径和政策走向。

有的国家说,毛是战争狂人,他看苏联入侵欧洲的捷克,远东兵力不足,所以主动挑起边境战争,背后捅苏联一刀。

还有的国家说,不是中国先动的手,是苏联动的手,你看看,中国的通报里列出了详细战争情况,还有一系列实物证据,而苏联通报的信息却那么模糊,肯定苏联先动的手。

有的国家反其道而行说,肯定是中国先动的手,不然就这么短时间,中国怎么准备好这么多事实证据,肯定是中国做好了栽赃的准备,就等动完手后栽赃苏联。

中苏边境冲突后,欧美国家众说纷纭,都不确定是谁先动的手。

包括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也是一脸懵逼,他需要明确的情报判断,以作为美国对苏中政策的重要参考,于是,他找来了四大情报系统的掌门人,问他们那个1969年最火的热搜:

“到底是谁先动的手!”

然而,不管是中央情报局CIA,联邦调查局FBI,还是国家安全局NSA,国防情报局DIA,都对尼克松表示:

“I don’t know”

是啊,这两场边境战争地处偏远,且封锁严密,难以渗透,也派卫星过去侦查了,但战场已被打扫干净,找不出蛛丝马迹。打进中苏内部的美国间谍也没得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因为中苏两国在国内的文件传达和会议精神,都信誓旦旦的说是对方先动的手(手动滑稽)。美国四大情报系统,也是一筹莫展,搞不清中苏边境冲突的实情。

尼克松郁闷了,也愤怒了,“你们每年花国家几亿美元的经费,连谁先动的手都查不出来!?”

尼克松愤怒归愤怒,他也没办法,他又不能打电话给中苏两国领导人,笑着说:“嘿,哥们,咱俩唠唠呗,你们是谁先动的手啊?”

就在四大情报部门面面相觑、尼克松一脸怒气的时候,我们的主人公, 基辛格童鞋,登场了。

基辛格拿着两卷地图,对尼克松微笑的说:

“Mr. President,我知道谁先动的手!”

尼克松眼睛一亮,你怎么知道?

四大情报系统的掌门人闻之一惊,然后嚷开了,“我们专业搞情报的都不知道,你一个书生怎么知道的?猜的吧!”

基辛格微微一笑,在桌上摊开他带过来的两张地图,开始了他令人窒息的操作:

“这是两张中苏边境的军事地图,一张珍宝岛,一张铁列克提,冲突发生所在之地。我们通过地图可以看到,珍宝岛冲突区域,离苏联的铁路离的很近,而中国的铁路离的很远,铁列克提更是,苏联的铁路距其只有几公里,而中国的铁路,则远在百里之外。

而我们都知道,交通运输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基辛格童鞋故意停了下来,看向尼克松。

总统尼克松注视着两张地图,若有所思的说道:“你的意思是,这两场边境冲突中,苏联都比中国更具有交通运输优势!”

基辛格童鞋鞠了一躬:

“Yes,my lord”

随后,基辛格望向一脸懵逼的四大情报系统掌门人,继续分析到:

“我们都知道交通运输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性,以战争起家的毛泽东更不可能不知道,更何况他的军事思想就是强调运动战、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如果是中国主动挑起战端,毛泽东绝对不会选择在铁列克提这种交通运输条件劣势的地方开打,因为边境冲突极易扩大化,届时中国军队将鞭长莫及。

所以,这两场边境冲突的挑起者,就是主动选择交通运输更有优势的那方,也就是说,这两场边境冲突,都是苏联先动的手!”

总统尼克松,瞬间恍然大悟。

四大情报系统掌门人,也瞬间恍然大悟,但心里却不是滋味。

他们手握天价经费,掌控万名间谍,却输给了基辛格的两张地图..

随后,身为国家安全顾问的基辛格,转过身子对尼克松总统说道:

“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确定,是苏联对中国主动挑起争端,两场战争也暴露出了中国对苏边境防御的脆弱,此时中国的国家压力可想而知,总统先生,我认为,我们不如….”

是的,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教父》说: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斯言如此. .

有人,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果如斯言..

岱岱深深佩服毛泽东、 基辛格那种,能一眼看透事物本质的洞察力,也为了掌握这种洞察力,而不懈努力。

从《为什么不是上海自贸港,而是海南自贸港》到《雄安新区的冰山之下》,从《广西一步错,步步错》到《柯南推理丨中船重工“孙波案” 》

这种一眼看透事物本质的洞察力,是岱岱的不懈追求,也是岱岱和广大瓜友的无私分享。

按写作计划,是要写闲话九州的广西篇的,但马上两会了,今年两会的含金量很高,是场决定中国国运和人民福祉的会议,所以九州篇置后,这段时间先写几篇政治经济文章。

岱岱写干货的时候,为了大家更好了解,也是为了从细节上验证,提高文章逻辑性和可信度, 喜欢运用各种新闻截图。老瓜友应该都知道,当年岱岱的风格,是一篇文章内容,半篇新闻截图。

这样做,既从细节上验证拼凑出了事件的全景,也能从局部分析整体,授人以鱼且授人以渔。直接了当的爆料干货,有时候挺寡然无味的,而且大家看完后不会对其背后的逻辑演绎有多深认识,不仅是干货分享,而且还要有逻辑分析的呈现,岱岱比较喜欢两者兼具。

因此,岱岱的qq截图,运用的越来越纯熟了。——岱岱旧文《怎样看懂政治》 岱岱不喜欢蹭热度,元旦和两会,届时惯例停更,事先写下,希望理解。

一、圆圆日记预售时间:在社交平台内更新的《方方日记》,于4月7号武汉解封的前一天,在美国、德国光速出版预售,电子版正式发售日期是6月9号,并有媒体称方方承认是提前约稿。这条新闻,在那段时间是刷屏了的,大部分瓜友都认识到了其背后的深意。

信息1:光速出版 “一部作品出版周期通常是很漫长的,尤其是像中文作品海外出版,不光翻译耗时,还要校对,设计版式和封面,选纸印刷等等。像郑渊洁的《穿风衣的猫》英文版出版花了两年时间,而刘慈欣的《三体Ⅲ死神永生》德文版光翻译就用了一年多。此时距离方方日记完稿仅仅过了14天。就在这短短的14天里,出版商就完成了包括整理, 翻译,排版,校稿,出版,发行,预售等等一系列操作,速度之快不免让人大跌眼镜以至于有网友为方方专门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从完成到被翻译出版最快的中国文学作品。” 有趣的是这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申请的时间需要12周,甚至比方方日记出版用的时间还要长。

信息2:海外出版对中国抗疫的针对海外预售宣传中,是这样描述日记的:“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令人颤抖的证据 - 也是一份关于中国,新冠病毒和全球危机根源的令人震惊的记录。

“一个政府利用科技密切监控公民,紧密控制媒体的国家 ”“方方勇敢地站出来,声讨社会不公、腐败、滥用权力以及导致这场疫病的系统性政治问题。…

武汉日记证明了这场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的灾难的起源,证明了令人生畏的善于掩盖和掩饰的体制,以及普通百姓对无所不能的体制的坚决抵抗。”

根据对这2个信息的分析,大部分瓜友都看出了日记光速海外出版冰山之下的第一层深意:里应外合,给急需攻击抹黑中国的外国提供弹药。这个岱岱不多提,岱岱看到的是这条新闻冰山之下另一个信息。

那就是,日记海外预售的时间,暗示了今年两会召开的大致时间。很简单的逻辑推演。

还记得当年东莞扫黄吗?为什么东莞扫黄选在新年过后不久?那时候大部分小姐还没来上班呢,如果要重拳出击一网打尽会所嫖客,怎么不选东莞行业热火的时节?因为是对官不对民,不想扩大打击面。而方方日记为了给两会制造舆论压力,掌握筹码,就选在这个尺度拿捏过后的时间点。

2014年3月3日,两会时间。丘吉尔说过:“你对过去观察的越深,你就对未来看的越远” ,在岱岱第一眼看到,日记决定“电子版正式发售日期是6月9号”时,岱岱得出了冰山之下的另一层信息—— 今年两会,原定在日记海外发布的6月9日后举行!

这就是岱岱的逻辑基础——海外日记的发行日期,呼应着两会的时间点 ;两会日期确定在5月21日!两会时间!这条新闻一出来,朋友圈都刷屏了,感觉都要去北京开会了。

然而,第一时间,岱岱是懵逼的。因为岱岱根据之前的判断,分析认定“两会将在6月8号”以后开,然而事实却打了岱岱一个耳光。岱岱的逻辑推演错了?

岱岱在等,在等日记的后续消息。果然,没让岱岱失望,在两会敲定5月21日后不久,这条新闻出来了。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宣布日记将于5月19日在美出版。5月21日两会,海外马上提前,改为5月19日日记出版。没错,岱岱的逻辑关系没错。然而,岱岱又疑惑了。日记背后的那些人,是肯定知道两会预期召开的时间点的,所以他们在4月8日就选定了6月8日这个日期,换言之,上面在4月8日前,是预定6月份开会的。

然而,出版日期大大提前,也就是换言之,今年的两会日期,其实也大大提前了。这时候,问题就变的很有意思了——两会为什么要提前召开?首先,我们通过常识知道,在疫情反弹风险的情况下,提前召开两会并不是一个最优选,一 定是出于某种变量因素的考虑,才选择提前召开。

而且这些变量,肯定是近期发生的,是在4月8日海外决定发售到4月29日之间,产生了变量因素,上面看到了这一变量,不得不冒着一定的风险,提前召开。那么,问题就再度转化成这个—— 两会是因为什么变量因素,提前召开呢?

首先跳出来的解释,是国内情况危急,各方争吵汹汹,中国急需两会这个时机,凝聚各方共识和力量,定准主心骨出台一系列政策,所以,迫在眉睫的社会形势越演越烈,已然出乎4 月初国家的认识,让国家等不到6月份就提前召开两会。

这是第一个可能的解释,第一个可能的变量因素,还有没有别的变量因素?有,岱岱从这条新闻中,看到了另一个变量因素。5月20日,空心菜演讲 ;5月21日,中国两会。 这是巧合吗?想一想美国对中国,想一想去年的香港给我们闹了多大的麻烦,想一想中国当下的困境,美国想借5.20演说再给中国扇阴风点鬼火、战略试探的意图,可以说是如此水到渠成,如此昭然若揭。

而且,这次对面小岛的动静,不会小,可能会很大很大。甚至可能,直接宣布“独立”。 要知道,5.20就职演讲是小岛的历史惯例,上面在4月初预定6月两会时,是在早就考虑过 5.20演说的可能性后,做出的决定。然而,半个月后,国家大大提前,并特意提前到5.20演说后一天开两会。那就只能有一个解释。

那就是—— 在近期,上面通过种种渠道(可能是隐蔽战线的情报)得到了美国决定大力利用5.20演说对中国进行战略试探、引火上身的战略意图,小岛5.20将风雨大起,届时,中国将陷入被动, 这出乎了4月初国家对小岛的判断。于是,作为应对措施和战略威慑,上面行动迅速,改变原定规划,以“天子守国门”的态势, 将原定于6月的两会日期,大大提前,定为5.20演说后第二天,这一举措大大增强了战略威慑,没有给对手一丝一毫的机会。

在宣布两会时间的同一刻,一句狠话放了出来—— 泰山压顶的态势已经摆出,一切准备工作已是现成。什么叫令人窒息的战略威慑?什么叫不给对手一丝一毫机会的的高手过招?什么叫21世纪的“天子守国门”?在美国阴谋指示下小岛风云的这个变量,才是国家改变原定计划不顾疫情反弹风险,提前召开两会的最大原因。

看到这里,瓜友们也许也就懂胡锡进最近“一反常态”的高调表现了吧:和方方论战都温文尔雅忍住火气的老胡,会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跨界说出如此硝烟味的话, 的确十分高调,也十分反常。有些瓜友不理解:但瓜友们看完上面这些,就知道,老胡此举背后的深意了。什么叫“短时间内增加核弹”?“短时间”??

老胡看似高调显摆,惹人争议,实际上是摸准了大势后的配合国家,配合对外进行战略威慑。毕竟,他是快退的人了。也不得不说,老胡的信息渠道,是可以的。

《教父》中曾如此说道:“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不过只是一条日记出版时间的新闻,一条会议召开的新闻。看起来如此简单的新闻。

然而,有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你们是看这个世界,岱岱却是在观察。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sevenmona (每日最新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