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群里,岱岱聊了下前任老二。

他的事,很多。

这10年,他主要操办了几个领域的大事。

新能源

医疗
棚改
郑州发展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互联网金融p2p
运营商提速降费
新型城镇化
放管服改革
中国制造2025
营改增

这里面,有好有坏。

我们先谈好的。

首先,就是一上台表明改革既得利益集团的运营商提速降费和放管服。

提速降费是指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提高网速、降低资费的改革。提速降费是国家交给电信运营商的任务。

一一2015年4月14日,李克强在召开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感叹道,“流量费太高了。”

一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1-2]这是党的十八大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大举措[13]。

-2015年5月1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首次提出了“放管服”改革的概念。

老李上台,的确是有改革的锐气的。

他第一次记者会,就说“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说改革有既得利益体的阻扰。

他搞提速降费和放管服,是精心选择过的。

首先,他没动巨型央企,没动金融权贵,选择三大运营商,这个中小型既得利益体,让他们割肉。

也没动地方诸侯的利益。

毕竟,放管服搞的是中基层官僚懒政怠政,搞权力寻租,不会搞到厅级干部切身的利益。

而且,这两个动作是很明显能让人民感知到的。

你话费交的少了,省钱了,你切身体验到改革的红利。

你去政府跑项目搞审批,一次性到位不用送礼找黄牛不会被卡,你切身体验到改革的红利。

很完美。

老李的设想就是,搞这两个能搞定的,而且效果能让人民切身感受体验到,增进他的威望,换取人民对他下一步改革的支持,

这两个,阻力各有不同,但最终都搞定了。

可能老李自己都没想到,他可能以为放管服阻力更大,实际上,是提速降费阻力更大。

三大运营商躺着赚钱多年,你突然不让他们赚这么多,他们就很不爽。

各种阴奉阳违,搞出事故让老李下不了台。

中国电信广东地区网络异常无信号,专家:运营商连续提速降费又要保盈利,网络维护难度加大

2023-06-0818:35:20来源:蓝鲸财经上海

但老李还是啃动了三大运营商。

卓有成效!过去十年手机上网平均资费下降95%

放管服也卓有成效,很多地方已经是可以只跑一次了。

“最多跑一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

2022-08-2009:42:16来源:云水云心四川

我要给老李说句实话。

前期三年,放管服和提速降费,老李是干的很漂亮的。

这两个小试牛刀成功了,让老李有信心有威望,去推行更大的改革。

产业方向,他提出了一个中国制造2025,给了一个大纲。

-一《中国制造2025》是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批,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的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文件,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1]

同时,再主抓两个行业,一个新能源一个医疗。

我这两个聊了很多了,大家都懂。

当年新能源补贴千亿,够好几个神舟计划,还是没有战斗力,老李就去日本考察新能源。

结果日本人实诚,安倍带着老李去看货真价实的日本新能源车,看车的性能参数续航。

老李才知道,被下面那帮人忽悠了。

回来就考虑怎么弥补,正好那时上海和快破产的马斯克谈判,陷入僵局。

马斯克掌控欲望极强,都快死了还要求独资,地方上没有权限开这个口子,给的优惠一开始也没那么多,就一直谈不下来。

老李把马斯克当破局希望,越级上海,亲自接见,满足了马斯克的独资要求,并开出了地方都不敢开的优惠条件,几乎是史无前例的优惠。

老李估计是感觉没时间了,骗补好几年浪费时间,他怕他卸任时候都看不到新能源的希望,直接大出血。

后来就是特斯拉落地上海,鲶鱼入局,新能源格局终于活起来了。

新能源属于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医疗行业我今天就说了,不重复了。

可以看出,新能源和医疗,老李都是同一套打法。

就是力大砖飞的补贴,补贴出产能出技术。

前者还有特斯拉这个偶然外部因素,救场弥补了。

后者医疗,就没鲶鱼,也没办法搞鲶鱼,毕竟生化战谁都怕,所以医疗这个老李就一直没法破局,最后是靠政治运动的医疗高压反腐,去帮他填坑。

这两个产业,一成一败吧。

但是,整个产业布局,却是失败的。

那就是中国制造2025。

这个因为16年涨价去库存的事,导致全民炒房,实业误国,炒房兴邦。

中国怎么可能认真搞产业升级呢?

16年炒房直接搞死了中国制造2025,中国经济脱实就虚

而且更骚的是,懂王来了。

因为中国宣传部搞了一个什么厉害的我的锅,加上老李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懂王说我们中国工业多牛逼,再不遏制中国,2025中国就彻底起飞了,然后懂王大打贸易战说我们是威胁。

搞的中国不敢怎么宣传中国制造2025了。

20年懂王下台,然后就是我们在21年提出2035年远景计划。

大张旗鼓的宣传2035,直接用2035取代了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老李的中国制造2025从实际到名义,都死翘翘了。

自己的产业升级规划被搞死,这个老李怪不的别人。

只能怪他自己。

毕竟,搞死产业升级的16年涨价去库存,就是他自已搞出来的。

很多人说,是鹤真人搞的。

我已经重复过无数次了。

去库存是鹤提出的,解决存量房目标是鹤提出的。

但涨价去库存是老李提出的,用这种方式解决,是老李搞的。

当时他用辽宁嫡系管住建部负责出政策,用合作伙伴的国开行搞资金,全国猛涨。

这里,老李是有一些私心的。

首先,棚改是他一直要搞的,他在辽宁就搞过棚改,他懂这个很拿手。

也的确,辽宁棚户区城中村的老百姓也念他的好。

他自认为这样做是属于共同富裕,是扶持弱势群体。

根本不会想到会天怒人怨。

老李一上台就想搞棚改,上来就换了嫡系管住建部。

陈政高曾与李克强在辽宁共事大力推进棚改

2014年06月27日14:00 法制晚报 收藏本文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这个时候,棚改还没有走偏。

这个时候的棚改还是配合新型城镇化的。

他13年第一次记者讲话,就说本届政府要主搞新型城镇化,主要抓手就是棚改。

鹤真人作为副总,卡住了金融端,在院里分了他的权,老李没有资金端搞不了涨价去库存这个模式。

初期棚改一直是正常的棚改。

但后来,中国经济在当时顶不住了,美国要加息,中国15年股灾,中国有巨大的资本外流危险。

这个时候,鹤真人作为他的智囊,又给他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提出了去存量房的方法。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提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是的,股灾当年年末,16年前夕。

鹤真人和老李,不谋而合了。

他不信老李,他也得信鹤吧,于是认为,棚改前几年没有出事,那么可以扩大化的搞。

而最擅长棚改的,当然是老李啦,所以这个事让他搞了,分管金融的鹤也没理由卡他了。

于是国开行前来听命。

然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辽宁一省搞了没事,14年15年全国小幅度的正常棚改,也没事。

16年全国大规模货币化安置棚改,就出事了。

特么的活久见,第一次见到涨价去库存的骚操作。

而且最骚的是,你本来是要遏制存量房的,16年一波后,存量房反而更多了。

事后复盘,他有几个重要的点,甚至是基本的点,都没做好。

1、没给楼企画红线,这波存量这波负债消灭后不许新起存量不许高负债,16年就出三条红线那后来什么破事都没有了

2、猛药给的太多了,国开行资金给的太多了,没掌控好力度

3、房价没及时降温,猛然起势老李没有及时降温导致后面降不下来

4、这波棚改在三四线十八线都蔓延,老李没有一步步来可以说,庸医就是这样的。

药量拿捏不住分寸,病人情况没有及时察觉,只顾眼前不顾以后,这很符合庸医的特征。

结果就是局面无法收拾,上面大怒,直接在16年年末亲自下场。

越级拿过老李的经济指挥权,出台了一句圣旨。

房住不炒。

一一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此后,与房地产相关的部门陆续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涉及到房企融资、购房者信贷等方面。

但是,有些晚了。

16年那波,误了国运。

老李16年的操作水平,能证明,他只是一个省的水平。

让他搞全国那么大的盘子,他没那个能力把握住。

如果说16年前还有人觉得我们派鹤分他的权,是权力欲望太大太集中。

那16年之后就没人说这话了,基本都认为,分他权是应该的,他一个人难堪大任需要有人看住他。

另外,16年那波,他也直接葬送了自己的两个大棋。

一个是上面说的中国制造2025。

另一个就是新型城镇化。

的确棚改大大改变了三四线十八线的城市面貌,但这完全不够填坑的。

新型城镇化在16年挨锤一次,在18年再挨锤一次。

他认为通过沿海省份的产业内迁,给三四线十八线城市提供就业岗位和经济活水。

但16年那波全国翻倍,小县城都翻倍到本地工资水平很吃力的地步,襄阳直接因此推迟了3年结婚年龄,当地年轻人赚不到足够买房结婚的钱啊。

人口锐减。

中小地方本来就是人口外流,希望有足够的出生率才能满足,结果16年那波导致人口断崖。

持续人口外流的中小地方,是注定没有未来的。

而且,翻倍的房价直接让当地的人力成本高升,内陆很多地方对产业链的吸引力被大大削弱。

然后就是18年贸易战爆发,美国搞我们,很多企业一合计,发现产业迁往内陆还不如迁往东南亚。

因为有些内陆的人工成本运营成本已经高于东南亚了。

这下好了,要人口又要产业的新型城镇化,这下一没人口二没产业。

老李这个新型城镇化,挨锤两次后,直接宣布死翘翘。

然后就是我们上面痛定思痛,像放弃他的2025选择2035一样,我们放弃了他新型城镇化的内核,搞了鹤真人那套大城市提法的新型城镇化。

老李的城镇化:

一一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新时代的城镇化:

-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品一品,品出差异了不?

老李是要保住三四线乃至十八线城市,不让这些地方被大城市过于吸血。

(这个其实是沿袭涛哥的思路)

我们是要部分放弃这些,搞城市群都市圈。

(这是鹤真人的学术思想)

未来,只有在城市群都市圈内的县城,才能更好的活下去,脱离群圈且没办法自力更生的县城,只能慢性死亡。

他也是丢脸,自己的两个宏观大战略,中国制造和新型城镇化,都被自已玩死了,被我们取而代之。

难得被放权一次搞棚改,结果搞垮了国运,自己两大战略也因此被搞死,这怪谁呢?

怪自己吧。

然后,另外两大败笔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金融的p2p。

这两个一样吐血。

说不定看岱岱文章的你,就踩过这里面的雷。

还记得多少人,因为政策号召,去卖房创业,借钱创业。

还记得多少人,因为政策宣传,去存钱给p2p,甚至把所有积蓄都存进去了。

这两个特别是后者啊,爆雷无数,惨况辈出。

喉,不想多说了。

只能说,前者创业热潮,我们不太好说坏话。

毕竟,谁也难以预料,13到18,仅仅5年,中国经济就各种承压开始渐渐下行。

当时很多人乐观的认为中国经济还至少有10年的中高速增长。

当时很多人乐观的认为10年内中美都不会拔剑相向。

所以在那个时期提出让大家去创业,是战略误判,但还不是多么离谱的误判。

毕竟,新时代也是18年被懂王搞清醒了,才提出百年未有变局的。

不要说百年大局12年就提出了。

你找下全文。

12年提出百年大局,通篇是说机遇,是说未来是抓机遇发展的百年最好时局:

一一新时代的中国将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认为,“未来几十年,我们要把握当下发展机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8年贸易战开打半年多,他才重新定义百年大局,将其从主要是机遇改成挑战和机遇并行:

一—2018年6月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讲话上指出:“当前,我们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一一要在 “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

一个名词,其内涵是可以不断丰富不断变化,甚至截然不同的。

百年变局就是这么一个不断变化的词汇当时顶层真没意识到美国的挑战会来的这么快。

可以说,懂王是一头出乎中美意料的灰犀牛,直接加速了中美的拔剑相向。

所以,鼓励创业这个事,老李当年有错,但也不多。

主要还是 ${\tt p2p}$ 。

p2p这个事,有两大责任人。

一个是李,一个是朱。

他们两个都知道中国金融体系的端。

银行躺着赚钱,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金融收租增进实业负担,不会金融促进实业。

朱相和周小川一脉,觉得要改革,应该改变地方银行系统对地方行政系统的从属性。

改成独立半独立,不让地方银行成为地方的钱袋子。

然后在顶层设计中引入外资金融机构,搞鲶鱼效应,倒逼内部改革。

其实鹤真人这点,和他们是一样的。

但是,李不同。

李没有选择朱相那派的改革思路。

李和他的恩师涛哥,都对外资是不太信任的其实。

他选择另辟巧径,选择了互联网金融。

他觉得,打破银行作为地方的钱袋子,他一下做不到,但对银行搞鲶鱼效应,这个他会。

朱相选外资当这条鲶鱼,李相选互联网资本当这个鲶鱼。

互联网资本是内资,就算鲶鱼最后搞成鲨鱼,搞出事了,那也是肉烂在锅里。

朱相那派人,虽然方法不同路,但改革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初期也是很配合的。

老李就打算两条腿走路。

一个p2p,一个支付宝。

李克强给马云点赞并表示信任2014-08-0809:00:00来源:凤凰财经 说两句 分享到:

李上任两年来召开的7次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中,来自互联领域的企业家最多,有7位。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曹国伟、张朝阳、刘强东、雷军等互联网大佬都曾与李克强面对面交流。有意思的是,上述总理问策的大佬无一不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

一一李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秉持“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所谓包容审慎”,就是指对新业态、新模式,不能简单任性,要么不管,要么管死,而应该采取包容审慎的原则。包容就是对新的事物,要允许它发展,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加强事中管理。所谓审慎监管,就是要划出安全的底线。两者共同促使各类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蓬勃兴起,不仅为经济发展培育了新动能,也为“保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再加上朱相派系的默许,马云的支付宝就这样借势起家了。

哦对了,上面默许马云搞支付宝其实是有个先决条件的。

那就是支付宝不能和日本的软硬孙正义搞在一起。

这是李暗中提出的。

马达不成这点,他不能搞金融这块。

李和朱相最大的不同,就是李允许内资当鲶鱼,朱相允许外资当鲶鱼。

孙正义对支付宝有影响力,就触及了李的底线,也让他政策和朱相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了。

马为了这点,就上演了和软银的阴谋诡计隔空撕逼。

明月桥投资

发布于2023-06-2910:02来自雪球·北京

马云在未争得大股东雅虎和软银同意的情况下,以支付牌照可能不给外资企业发放的理由,擅自把支付宝从阿里巴巴集团剥离。微信支付怎么没从腾讯剥离,由马化腾所有?由此可见马云对股东的态度。

p2p搞起来了,支付宝也搞起来了。

没几年,老李就看到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让互联网资本当鲶鱼,结果搞成鳄鱼搞出问题了。

好消息是,肉,果然还是烂在了锅里。

后来,就是监管靴子落地,及时止损。

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方案落地,政府表示不兜底

千万人的财富被洗劫转移。

p2p废了,老李的金融改革,只剩下支付宝一条腿了。

后来,在蚂蚁上市前夕,有人冒死上书,直达天听,将支付宝的底裤给上面看。

上面亲自叫停了蚂蚁上市,老马外滩放炮,热怒各方。

支付宝也废了。

至此,老李的金融改革两条腿,都断了。

哦,最后还有一个营改增和郑州越级发展,这个他倒是改对了,也改好了。

但这个体量太小,无异于大局了。

如果是改革直接税房地产税,那还能弥补下自己的功过。

郑州一个国家中心城市,也无关大局,特别是郑州要被新时代冷脏,不要河南大张旗鼓搞强省会了,只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太难持续了。

这么多改革里面,我们已经梳理出结果了。

新能源先×后√

运营商提速降费放管服改革 $\surd$
郑州发展
营改增
医疗改革 $\times$
涨价去库存棚改 $\times$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times$
互联网金融p2p×
新型城镇化×
中国制造2025 X

纵观上面多个改革方向,老李每次都是方向一看都是对的,结果一看都是错的。

放管服郑州这类小事,还能做到位,一旦涉及到全国格局涉及到行业大局,就力所不逮。

个人认为:

要么,质疑其初心

要么,质疑其能力

嗯,我们还是质疑其能力吧。

实乃一省之能,并非一国之才。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

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

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sevenmona (每日最新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