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演果然来了。

又是一次冷启动,在之前外媒都知道这几天要军演,但不明确具体启动时间和演习项目,然后这次是凌晨5点突然启动,别说台湾了,美国也不知道具体时间,又一次成功的冷启动。

还有一个点,就是海警也参与了军演,配合今年7月出的海警法,意味着我国对于台海的夺控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军事管控、驻军,变成了往民事执法转换。

这是最主要的看点,也是这次我们最想达到的点,所以相比前两次军演好几天,这次军演不到一天就结束了。

凌晨5点开始,晚上6点结束,一共只持续13个小时,远比前两次军演时间短,因为这次主要目的是拉上海警,后续海警日常执法给台湾上紧箍咒才是更重要的内容。

我们能保证部队冷启动,海警日常执法压缩台军空间,也麻痹台军神经,下一场军事演习,就可能是冷不丁一个真正的梧桐战争了。

看下国际方面。

之前朝俄签订军事同盟后,就传朝鲜会派兵帮俄罗斯,不过都说是建设兵团,帮俄罗斯进行战区基建的。

现在,泽连斯基亲口承认,朝鲜不仅派人去乌东搞建设,而且已经派人参与俄罗斯的战斗部队了。

这个是很大的新闻,没想到普京三胖走的这么近了。

只有普京给了三胖莫大好处和支持,三胖才会如此倾力投入。

俄朝进一步捆绑,意味着中国对朝鲜的控制力影响力会进一步削弱。

还有就是中东。

真主党今天给以色列戈兰高地飞了个无人机。

不是一般的无人机,是碳纤维的无人机。

碳纤维无人机更容易躲过雷达,更加暗箭难防。

这种碳纤维的无人机需要的技术材料,是中东武装所没有的,以军称袭击餐厅的无人机以前从未见过就是明证。

之前俄罗斯倒是出现过一批碳纤维无人机,不过俄罗斯的碳纤维也很贵,很明显,是兔子给普京的家伙。

还记得岱岱说的吗,俄罗斯经常有飞机飞深圳西安只有兔子才有低成本的碳纤维技术,才有大规模搞碳纤维无人机的能力。

有个段子说,中国碳纤维价格是钓鱼佬打下来的,都怪这些钓鱼佬要碳纤维的鱼竿,搞的碳纤维卷出白菜价,无意中反哺了碳纤维无人机。

真主党的确有我们给的家伙,以色列要头疼了。

所以我们的维和部队,不能撤出黎巴嫩啊,继续留着,真主党就能继续有源源不断的好家伙用。

拜登这几天说要给以色列安装萨德反导系统,这个系统司机求了好几年拜登都不肯给,以色列铁穹系统被真主党胡赛武装干到破产了,已经没有多少炮弹防御了,拜登立马就说给以色列萨德续命。

还有一个很细节的东西,那就是拜登访问德国。

本来拜登今天就要飞去德国访问的,但最后时刻取消了。

对外说法是救灾,飓风灾害,改为本周四访问,三天后访问德国。

美国总统拜登预计于周四晚间无声抵达”柏林

据德国电视二台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在最后一刻取消对德国的访问后,改期访问日期现已确定:根据来自柏林和华盛顿的德国电视二台的消息,拜登预计将于17日即周四晚间抵达德国,并计划“无声抵达”。

发表时间:14/10/2024-08:45这个不见得是飓风原因。


柏林远眺 $\circledcirc$ 维基百科照片

更大的原因是拜登不肯再多军援乌克兰了。

本来今天飞德国,德国美国乌克兰还有法国英国,计划举行一个有关乌克兰防务的“拉姆施泰因”会议的,这个会议主谈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

但因为拜登最后一刻取消了飞德国,所以这个峰会也随之取消了,并被拜登改为大选之后。

德国舒尔茨在耍滑头,他知道拜登来想让德国当炮灰,他就赞局搞一个英法德乌领导人都在的会议,迎接拜登,人多就嘴杂,浑水好摸鱼

但拜登不肯中计,最后时刻以飓风救灾为理由不按时赴约,也就是说,本来几个欧洲国家领导人一起都来和拜登谈,现在变成了拜登只和德国舒尔茨见,只和舒尔茨谈。

法国不见,乌克兰不见,英国也不见,拜登只见舒尔茨,两人私下聊没有他国领导人在场。

拜登可能昏头,但拜登团队不会昏头,舒尔茨想耍滑头躲过一劫,看来是躲不过了。

上个月岱岱分享过一本电子书。

《毛泽东与文革大起底》

看过的瓜友都说好,信息量大,分析推断很可信,最重要的是,作者屁股不歪,脱离权斗的阴谋论去分析看待那个十年,很难能可贵。

那本书的大部分观点,岱岱都是赞同的,岱岱能补充的就是从国际美苏关系角度看文革,这个角度那本书写的少,岱岱很多文革文章都论述过国际局势对中国内部的影响了。

那本书是写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就结束的,岱岱今天再补充些个人看法。

粉碎四人帮不是政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也不是政变这个点那本书写的很清楚了,下克上才是政变,而当时华国锋是最高领导人,是华国锋感受到了四人帮磨刀霍霍,于是先下手围墙,先一步下令并组织粉碎四人帮的,这属于上面清理下面,怎么能说是政变呢?

叶剑英和汪东兴都是在华国锋的指示下粉碎四人帮的,只要华国锋点头同意,抓捕四人帮就是名正言顺的清理,而不是宫廷政变。

那十一届三中全会华开始退位,邓上位,这属于政变吗?

这也不属于。

很简单,虽然华是上邓是下,但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拨乱反正,是全会同志的意志,是华国锋等少数人意见顶不住大多数同志意志。

而且会议程序都是合理合法,华国锋一直在主席台上召开那次全会,而不是苏联那样,赫鲁晓夫离开克里姆林宫度假,剩下的一帮人背着赫鲁晓夫召开局会议,背着赫鲁晓夫集体表决废除赫的领导人位置,等赫鲁晓夫回到莫斯科才知道自己被废了。

苏联那个才叫政变,因为那个会议赫鲁晓夫是没参与不知情的,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华国锋是全程参与,同志们没有背着他开这个会,关于会议主题的讨论变化,从经济问题谈到政治路线问题,这个转变也是完全按照会议流程走的。

华国锋的退位,是和平退位,是经过会议程序的和平退位。

邓的上位,也是和平上位,是经过会议程序的和平上位。

只不过有一点,那就是一开始大家要求邓当zongsj或者国家zX,但邓坚持不肯。

很简单,毛主席将刘少奇打倒后,没有接那个国家zx位置,因为刘少奇是之前的国家zx,如果毛主席接了这个位置,就给人一种斗掉刘是为了刘的位置,是为了权力而斗争的外部观感。

所以毛主席几次力辞国家zx邓也是那个道理,不论如何,华的退位邓是最大推动者,如果华一退位邓立马补上zongsj国家zx这些位置,一样会给朝野上下一种你是为了权力而搞斗争的感观。

所以邓也力辞这两个位置,但为了实际权力的保障,邓接受了军委主席这个位置。

当时叶犯错了,因为叶一开始在全会上是保护华的,他自己检讨说毛主席对他托孤,将华托孤给了他,叶帅不忍废华,但禁不住老同志们一通批判围攻,叶帅也认错不维护了,因为站队问题,叶在军委不能待了,就去了广东,远离中央,军委空出来,就交给了邓。

邓不接zongsj和国家zx,虽然有好名声,维护了最高团结,但也留下一个弊端,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说到底,你名义上只是军委主席,管军就是了,管不到党政。

这个名不正言不顺,在大部分时间内都不是问题,但一旦名义上的zongsj不配合邓,就会出问题。

就是赵紫阳春夏风波那次。

春夏风波的学生,矛盾对准的不是具体个人,而是整个顶层,因为只有朝中人才知道邓才是事实上的最高一号,大众们只知道邓还有巨大影响力,而赵紫阳才是名义上的最高一号,学生们请愿主要都是找赵紫阳等几个常委。

那次恰逢苏联领导人访华,见赵紫阳,赵紫阳对苏联领导人说了一句话,对着电视机镜头说的的一句话,大意是我不是真正管事的,你很多事不用和我谈,你到时见了邓老再说,他是真正管事的。

原话忘记了,但大意是如此,还堂而皇之播放出去了。

这个事,犯了巨大的政治忌讳。

一开始,邓只是认为赵紫阳对学生是同情态度,是心软态度,下不了手而已,没有想太多。

但那句话出来后,邓就认为赵是立场问题了,因为那句特殊背景下的话,直接将邓从幕后推到前台,推到了学生们群起攻之的前台,甚至可以说,赵紫阳是借对苏联领导人说的那句话,来暗示自己对学生心软想妥协但奈何自己不是实际话事人他老邓才是,运动搞到这个地步迟迟不妥协是他老邓的问题,大家别找他找老邓头去。

这句话直接暴露了赵紫阳的立场也是这句话,让邓认定赵就是内鬼,就是中国的戈尔巴乔夫,于是起了废立之心,然后赵被废,运动被打断。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后续就是邓自身威望大使,损失两大点。

一个点,之前邓推举的胡要帮和赵紫阳都不靠谱,第三次选人,老邓就没有话语权推举权了,陈云等华东系出身的人推举了上海的老江,江能上去不过因为改开步子迈的大,恰恰是他比较保守而陈云是偏保守的,且老江和月月鸟都有红色血统,是信得过的自家孩子。

还有一个点,就是最后的实权位置,军委主席的位置,老邓都不保了,春夏之交平息后老邓就交出了军委的位置,在职位方面彻底成为无职的普通党员。

然后就是老江上台初期比较保守,而那时中国恰好到了经济周期,通胀啊经济过热阿,老江就用保守货币政策,不放水也不加大改开力度。

从经济角度,老江这样做是对的,但从政治角度,当时欧美西方都在看中国从春夏之交后的政策立场,本来就因为国内民众反对和人权问题,对中国酝酿撤资走人,如果中国继续不放水继续政策保守,那无意是助推了中西脱钩。

如果老江继续那样搞,可能改革开放就功亏一了,又回到闭关锁国时代。

而当时唯一能力挽狂澜的人,邓,已经失去了最后实权位置,名义上是没有职务的普通党员。

据身边人回忆,那个阶段邓压力很大,他有时候甚至会精神恍惚,他常常一个人喃喃自语,说错过了这次机会中国将永远失去之类的话。

然后,就有了邓破釜沉舟的南方讲话一个没有职位只是普通党员身份的南巡讲话。

说真的,南巡讲话在程序上名义上都是不怎么合理的。

一个没有军委职位的普通党员,竟然在广州军区说谁不支持改开你们就把他搞下台?一个普通党员竟然对省级干部说你带话给北京谁不改革谁就下台?

南巡讲话是真正的破釜沉舟。

江李班子也是被震撼到了,不得不修正之前保守的政策,开始全力刺激经济,全力扩大开放力度,终于挽回了外资,挽回了改开。

后来,邓又做了两手准备。

一手准备,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隔代制定

是的,涛哥。

慧眼识英雄,选中涛哥,隔代指定,给长者上紧箍咒。

还有一个大家不太知道的,就是朱相长者不是邓发掘推进的,但朱相却是邓发掘和推举的,并全力支持朱相走到二把手的高位。

这等于,一把手不是我信得过的人,但二把手和未来一把手我都安排成我信任的人,确保我的政策路线不会被拨乱反正,确保一把手不会开个历史决议会将我否定。

朱相涛哥,不得不说,邓前面两次选人,眼光不太行,但后两次选人,十分精准完美,选出两个德才兼备的领导人。

还有一手,就是陈云。

那时改开最大的保守派,是陈云,邓这个字耳朵在右边,陈这个字也有耳朵,耳朵在左边,当时要帮退位后连两人的名字都不敢提,他找叶帅聊天的时候叶帅将收音机声音开的大大的,生怕窃听,然后要帮“提起陈云同志的时候,就摸一摸左耳朵,提起小平同志的时候,就摸一摸右耳朵。”

后期,邓因为春夏事件职位全退和威望大损,已经压不住陈云了。

因为陈云那时候还留着一个实权位置,中顾委主任,薄一波是副主任。

中顾委是当时老同志们留任的委员会,权力很大,第一任主任是邓,第二任是陈云,陈在实际权力上还留着这个位置,对邓来说就是决胜的一手。

邓可能本来想着拖几年再废除中顾委的,但没办法,为了给改革扫清可能的最大保守倾向,邓在91年南巡,92年就推动彻底废除中顾委。

这次交锋中,关键一票是薄一波。

中顾委前后两个主任时期,副主任都有薄一波,中顾委大半实权都在薄一波手中。

撤销中顾委,陈云损失大,薄一波损失也大,因为这等于他政治实权也几乎完全丧失,从个人利益角度,薄一波应该支持保留中顾委的,但邓成功争取到了薄一波的支持。

在邓和薄两票下,一向讲究团结的陈云也认可赞同,于是,92年中顾委成功撤销。

改革保守派的最大代言人陈云,就变成了没有实权职位的普通党员,从反压邓一头变成和邓平起平坐

薄一波也因为中顾委的那次站队,成功帮儿子谋取到了仕途前期巨大的政治资本

这是一些补充内容,以后有空我们再系统性的聊聊。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bus2100 (每日最新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