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_19_群聊记录
文章目录
群聊记录
【知乎问题】为什么世界上各大帝国的边疆总会刷新出蛮族?
【知乎答主-求索】中世纪欧洲历史学家约达尼斯在他的代表作《哥特史》当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民族蜂巢”。所谓“民族蜂巢”,就是那些是穷山恶水、边鄙之地,难以被文明征服。但是又能源源不断输出过剩人口,创造新的族群,向外输出移民的地方。
世界著名的几个民族蜂巢: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尔曼人)、东北亚的阿尔泰地区和阿拉伯半岛。
这几个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艰难,中央王朝往往无法实施统治。而一旦农耕地区统一,生产开始恢复,他们就会开始劫掠这些地区。
说白了对于蛮族来说,农耕民族算一种资源。游牧或者其他非农耕的生产方式,都是能量获取效率非常低的方式。
受现代影视剧影响很多人都以为游牧就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好像快乐又自由,但是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游牧面临的自然压力非常大!一旦发生环境变化往往直接就要面临族灭的危机。而艰苦的生产条件也造就了残酷的社会发则,掠夺周围其他人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农耕民族春耕秋收一样自然。
而当中原王朝社会秩序开始恢复,那这些边境上的城镇就自然被他们当成了“粮仓”。这对于这些定居国家不胜其扰。
不光中国遇到这样的问题,欧洲各国也是一样。乘着维京长船顺流而下的维京海盗,在那个时代是各个国家的噩梦。最后法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直接把国内一块领土分给了这些人,以后咱们就好好过日子吧!这些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诺曼人。
中央王朝必须去建立某种秩序,就会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些人不得不被动“统一”。可能以前他们相互间谁也不认识谁,天天没事还相砍呢!结果由于相同的压力,他们反而形成同一个民族了。
无法被融入秩序的人,就会成为秩序的威胁。当秩序压力过于强大,就会帮这些人建立新的秩序。
【知乎答主-九斗】最早南阳襄阳地区是南蛮,后来长江一线是南蛮,再后来湘赣地区是南蛮,再后来岭南地区是南蛮,再后来红河三角洲是南蛮。
今天的人问:“为什么中国没有征服东南亚?
蛮族:这陨石为啥老往陨石坑里掉你心里没点数?
至于漠北草原则不能孤立的看待。
实际上整个欧亚大草原东起呼伦贝尔,途经蒙古高原、中亚、南俄、乌克兰一直西到多瑙河流域,可以看做一个整体。这上面遍布着各种游牧民族,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存在真空的可能。故而在火器普及前,游牧民族是困扰所有引旧大陆农耕文明的普遍问题。
【知乎问题】人类文明中有哪些无比悲壮的场面?
【知乎答主-小虾汉斯】公元前 1200-1000 年左右的时点被现在经常被外网称为“青铜文明崩溃期”,特点是随着气候变冷、技术换代、外族入侵,当时世界上主要的文明国家随之集体灭国。
在东地中海此前几百年的文明鼎盛期中,埃及、赫梯、中亚述等三大强国鼎足而立。在这次动荡中,盛极一时的赫梯帝国遭到色雷斯人和不明海上民族入侵,基本上被完全摧毁。
埃及新王国遭到利比亚人和不明海上民族入侵,改朝换代,并且势力范围比起巅峰时期(图特摩斯、拉美西斯时代)大大缩小,基本上从此不复昔日辉煌。
迈锡尼文明被北方的多利安人入侵摧毁(之后才有希腊城邦的概念,斯巴达、科林斯、亚戈斯等大城邦也都是多利安人建立的),加喜特巴比伦也被埃兰人洗劫,亚述虽然成功击退了入侵者,但也遭到重创,用了数百年时间才恢复元气(然后再度扩张成为新亚述大帝国)。
这段动荡期中,爱琴海文明几乎所有的重要城市都被摧毁,而东地中海主要城市也可谓四去其三。如果再把周人灭殷商加起来,那就基本上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规律了。
【知乎问题】“雅利安人”是否是中亚斯基泰人?
【知乎答主-于世浊】“雅利安”即伊朗,伊朗即“雅利安”,两种不同的音译,是上古时期在东欧-中亚草原带游牧的一支印欧人种游牧族群。雅利安人在 4000 年前开始大规模迁徙,此后遍布欧亚非大陆,诸如入侵小亚细亚的多梅利安人,进攻古埃及的赫梯人,毁灭古巴比伦王国的加喜特人,摧毁古希腊迈锡尼文明的多利安人,以及毁灭埃兰文明的米底人、波斯人,侵入中国的鬼方和毁灭古印度文明的雅利安人,在西域游牧的乌孙人、月氏人、康居人、呼揭人、坚昆人、楼兰人等等,都是雅利安人大迁徙后形成的分支。
斯基泰人则是雅利安人大迁徙后留在东欧老家未走的剩余部族,也算是雅利安人的直系后裔之一,希腊人称其为西徐亚人,波斯人称其为萨迦人,印度人称其为释迦人,中国人称其为塞种人,雅利安人留在中亚老家未走的形成马萨格泰人和萨尔马特人。
后来,消灭塞琉古帝国建立安息帝国的帕提亚人就是斯基泰人的一支,跟随日耳曼人摧毁西罗马帝国的阿兰人则是萨尔马特人的一支,他们之间都是同源同族的近亲部族,是构成后来东欧、西亚、南亚和中亚民族的主要种族来源。
【知乎问题】公元前 13 世纪末席卷了赫梯王国的海上民族是什么?
【知乎答主-去你的世界】来聊聊神秘的海上民族及消失的青铜时代。
在世界文明史上,人类曾经有一个非常光辉灿烂的时代,那就是青铜时代。这个时代在地中海沿岸、古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持续了将近 2000 年。但是,在公元前 12 世纪到公元前 13 世纪这段时间里,几乎所有地区的青铜文明都在同一时间突然消失,而且大部分地区都找不到那一段时间的记载。然后在某些地区,文明又重新发展起来,但是和以前的文明并不是延续发展的,而是有了一段大的跳跃。
为什么各地的青铜文明都在这一时期消失了?是谁终结了青铜时代?
我们先从迈锡尼文明说起。
在迈锡尼文明的中后期,也就是公元前 1300 年到公元前 1250年间,迈锡尼王国加上它附近的属国,人口总量达到了 150 万。后来我们印象中极其繁荣的雅典城邦,这里面的人口也没有达到这么多。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形容当年迈锡尼文明的奢华:金碧辉煌的迈锡尼,繁荣美好的克里特。
但就是这么金碧辉煌的文明,在大约公元前 1100 年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再往后,有关希腊历史的记载,一下子就跳到了公元前 8世纪。从公元前 8 世纪后,关于希腊的记载和文物又一下子冒了出来。那么中间那 300 年去哪里了?
这是古希腊地区的情况。在几乎同一时期,具体来说是公元前1180 年,希腊往东,地处安纳托利亚和西亚的西部沿海地区的赫梯帝国也灭亡了。虽然说这个威震西亚几个世纪的强国最终是被它东部的亚述所灭,但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赫梯不断受到来自所谓海上民族(The Sea Peoples)的攻击,失去了赫梯在地中海最重要的贸易岛屿,塞浦路斯,贸易线路被切断。从此赫梯的国力迅速衰弱,最终
导致了被亚述所灭。
而在这个时间,南方的古埃及也不断受到海上民族的入侵。到了第 20 王朝时期,也就是公元前 1190 年到前 1077 年,这种入侵变得更加频繁。在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当政期间,古埃及和海上民族进行了三场大规模的战争。这些历史都被刻在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之中。在所有这类古埃及的神庙里,拉美西斯三世的葬祭殿是保存最为完整的神庙之一。整座建筑的墙壁上,有将近 7500 平方米的装饰墙体。在这些图案里边,有一幅图就描绘了拉美西斯三世开弓拉箭,击败入侵者的画面。
根据墙上刻画的铭文,我们可以得知,在拉美西斯三世当政时期,古埃及和海上民族总共进行了三场大战役,并且全部获胜。当时,海上民族从海上和陆地上两个方向夹击埃及。拉美西斯三世在尼罗河河口严阵以待,将敌军舰队困在那里并予以消灭,而海上民族的陆军也同样被古埃及的战士击败。
而在拉美西斯三世抗击海上民族的时候,除了赫梯之外,西亚还有一些小国,比如规模不是很大的乌加里特等等,都在这个时间段遭到毁灭。可以这样讲,环地中海文明的秩序完全被这个神秘的海上民族打乱了。
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一封乌加里特的末代国王向赫梯人发出的求救信。这封信为我们还原了当时历史的一个零碎的边角。信中说,许多西亚和地中海的国家受到了海上民族的袭击,面临亡国的危机。因此,乌加里特的这位国王请求岳父给予援助。他的岳父,就是当时塞浦路斯岛上赫梯人的首领。
我的父亲,看哪,敌人的船只来了;我的城市已是焦土,他们在我的国家胡作非为。难道父亲您不知道我所有的军队和战车都在别处吗?我的国家被遗弃了。希望我的父亲您能够知悉:敌人的七艘船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从一位国王的口中说出如此沉痛的话,我们无须多少想象,就能够体会到这位国王的绝望和惊恐。可惜的是,塞浦路斯也没有抵挡住这群海上来客。最终,乌加里特还是亡国了。
如果我们再往东方看一看,你会发现,三星堆文明结束的时间,大致也是公元前 11 至 12 世纪,这和环地中海沿岸地区遭劫的时间大致相同。难道这也跟海上民族有关吗?可能还真是这样。因为当时,三星堆文明冶炼青铜所使用的矿石可能来自中亚,甚至西亚。海上民族长达几十年的洗劫,完全破坏了当时整个欧亚大陆的青铜产业,间接导致了三星堆文明的衰落,也是有可能的。
地中海沿海地区经过海上民族的这一番洗劫,除了国力强大的古埃及击败了对方,其他青铜文明的国家和城邦都没有逃过这一劫难。另外,虽然拉美西斯三世拯救了埃及,但是因这场战争消耗太大,后来也日渐衰微了。
因此,今天的历史学家们基本上有个共识,就是全世界青铜文明的终结和海上民族的入侵有关。
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问,怎么海上会突然冒出这样一大群人?关于海上民族是谁,今天至少有七八种说法,学界并没有一个定论。
最流行的说法是,这群人是来自迦南沿海地区的非利斯丁人。在《圣经》中,这群人也被称为非利士人。这个名字可能你听起来非常陌生,不过别担心。他们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属于迁徙的印欧人的一支。在《圣经》中,记载了很多次非利士人和犹太人作战的记录。在海上民族入侵的年代,非利士人占据了西亚地中海沿岸的五座繁荣的城市。而在历史记载中,非利士人可能是商人也可能就是海盗。值得指出的是,非利士人和长期在地中海上做生意的腓尼基人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印欧人,后者是闪米特人。
第二个流行的说法是,这群海上民族是希腊人。
大家可能会说,开创希腊早期文明的克里特人,迈锡尼人不就是希腊人吗?为什么希腊人要毁掉自己的文明?其实,我们今天说的古希腊人通常是一个地理的概念,指的是曾经生活在希腊半岛的印欧人。但是,不同时期到达那里的印欧人并不是属于同一个族群。这就如同进入到中国中原地区的民族,有汉族但也包括后来的鲜卑人、突厥人、契丹人和女真人一样。后来的印欧族群很可能会跟先前来到这里的印欧人产生冲突,甚至毁灭先前的文明。
在地中海地区也是一样。有一批印欧民族先来到了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岛屿,建立了迈锡尼文明。在这之后,又从北方来了新的一批印欧人,他们不断攻击原来的迈锡尼人以及地中海周边的城市,最终颠覆了之前的文明。“海上民族希腊说”的主要证据是,从当地记录的海上民族的一些习惯来看,他们和后来开创古典文明的希腊人的习惯有很多相似之处。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指出,这群海上民族可能是特洛伊人,或者是意大利人。
我们知道,古希腊城邦曾经和特洛伊打过一仗,特洛伊城被攻破。那么后来,那些战败的特洛伊人去了哪里呢?这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谜。一种说法是,他们去了亚平宁半岛的北方,后来成为了颠覆迈锡尼文明的海上民族。还有种说法是海上民族,就是罗马人后来的同盟军伊特鲁里亚人的祖先。而意大利说则认为,海上民族是意大利南部撒丁岛的居民。不过这两说法没有太多的证据支持。
当然总的来讲,海上民族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入侵终结了世界的青铜文明。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地中海沿岸的那些城市经过海上民族的洗劫,都化为了灰烬。现在在安纳托利亚、希腊和西亚的挖掘出来的那个时代的遗迹,都有被火烧过的痕迹,可见这些海上民族的破坏力之大。而古希腊,则被迫退回到了小型村落的时代,不再有像样的宫殿。即使逃过一劫的古埃及,很多城市也衰落了,手工艺品大量减少。沿着地中海的一个繁荣的经济网络,因为海上民族被彻底瓦解了,青铜时代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青铜文明终结后的几百年,被称为黑暗时代,这一时期缺少历史记录。大约过了三四百年以后,历史记录才丰富起来。但这时候,人类已经迎来了铁器时代。
关于谜一般的海上民族还有一个问题至今没有答案,就是这些人是如何从历史上突然消失的。或许有一天,随着更多历史遗迹的发掘,我们最终可以解开这些谜团。但有一个结论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海上民族和青铜文明的终结有着直接的关系。
【知乎问题】为何游牧民族在欧亚大陆间往往选择西迁而非东进?
【知乎答主-寻找小贝壳】看到这里众多的答主的答案,我不得不做出一个小建议:真对历史感兴趣的话起码先读读一些基础读物,哪怕是《全球通史》这种也好。
由于大西洋暖流和欧亚草原地理坡度的双重影响,干草原带由西向东越来越贫瘠,这是常识。南俄的水草丰茂度强于中亚,中亚则强于蒙古。所以东草原的民族总是有动力向西迁徙,而西草原的民族并无特殊的动力向东迁徙。偶尔的反例也是有的,比如突厥和黠戛斯都是东进当了草原霸主。但总体而言,即使西草原力量更强大的时候,他们也没动力向水草环境更差的东部迁徙,有这实力去打中东和印度是更划算的。
至于什么“蒙古草原水草更多所以更容易集中大规模的骑兵势力”或者什么“东亚怪物坊”这种论调就别提了。前者是明显不符合实际的反话,后者则是游戏式调侃。
【知乎问题】几千年来,为什么游牧人不去打欧洲,非要和我们过不去呢?
【知乎答主-c’est la vie】欧洲历史上记载的游牧民族入侵确实不多,因为人家还要省下羊皮纸记载被黑森林里的渔猎民族,和北欧的维京海盗欺负的历史。
亚欧大草原是连成一体的,从最东边的呼伦贝尔,到蒙古高原,中亚的图兰低地,南俄草原一直到匈牙利;这篇大草原上生活着许多游牧民族,大家都是革命同志,分工不同嘛。有些负责打东亚,有些负责南亚,有些负责欧洲。但也有贵贱之分,从来只有东边蒙古高原出身的游牧民族能跨越千山万水去欺负欧洲人,比如匈人突厥人蒙古人,没有原生欧洲或者西亚的游牧民族踏进中原的传说。
毕竟蒙古高原是整片欧亚大草原上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仅次于青藏高原。又干又冷,想进中原还隔着一片大漠。相比之下中亚的伊犁河谷费尔干纳盆地,南俄草原都是塞上江南了。
【知乎问题】有着广阔的欧亚草原,游牧民族为什么非要和农耕民族较劲?
【知乎答主-拓跋腾】现在有一种观点是古代游牧民族迁徙的大趋势是从东方到西方,是因为中国的中原王朝实力强大,被打败的部族只能跑到欧亚大陆中西部去欺负更弱小的印度伊朗和欧洲,这个说法实际上只对了一半。
正确的地方在于东亚地区游牧群体和农耕的定居者之间的冲突比中亚和东欧更激烈。东亚草原一直是大多数顶级游牧帝国的中心,如匈奴帝国、突厥帝国、蒙古帝国。
在过去两千年当中,游牧民从东向西迁徙,确实是整个欧亚草原的大趋势。
但这个说法不能以说明游牧民族从东向西迁移,汉灭匈奴、唐灭突厥这几次大规模战争所引起,游牧民族的向西迁移实际上持续了上千年, 绝大多数都是在和平年代发生的。
实际上,古代欧亚草原东部的游牧民族一直承受着比西部草原更大的生存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来自恶劣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来自中原地区的资源竞争。
在这种条件下东部的游牧民族有两个选择。
一是向环境更宽松的西部欧亚草原迁徙。
二是参与高强度的资源竞争,从中原地区获取资源。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俩选项一个叫做润,另一个可以叫卷。东亚的游牧民族或卷或润,同时造成了东亚地区农耕和游牧冲突加大,以上造成了东亚游牧民族西迁和南下入住中原这两个结果。
那么东亚游民为什么非要卷或者润不能选择躺平呢?欧亚大草原东起呼伦贝尔大草原西至匈牙利大平原,大兴安岭和喀尔巴千山脉是他最东端和最西端,这个广阔的地域布满草场和沙漠,大草原也和耕地一样有肥沃的土地和贫瘠的土地,草原也有肥美和贫瘠。
决定农耕的主要因素是土壤,而决定草原肥瘦的则是降水量,草原是干旱和半干旱气候的产物,气温和降水量直接决定草原的质量,有些地方得天独厚,如蒙古国杭爱山的大草场,由于水草丰美,先后成为匈奴、突厥、蒙古的王庭所在,还有中国河套地区的西套的银川曾经是西夏的首都兴庆府,今天内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位于前套平原曾经是蒙古三大部土默特部的核心地带,在古代就是定居者和游牧民
的反复争夺之地。
而绝大多数草原并没有这样优渥的条件,要么降水量少、要么温度太高,蒙古高原哪怕是今天现代化畜牧业蒙古国人口也不过 300多万,面积和成吉思汗立国时期相当,当时的蒙古人口将将一百万,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口也只增加了三倍,而在清朝西套平原的宁夏却有着 300 万的人口,面积差了十倍之多,草原的质量决定着畜牧业人口。
游牧人在东亚草原顽强的生活着,欧亚大陆东部草原和西部草原的分界线是阿尔泰山和帕米尔高原,如果把东西部草原的人口承载力比作天平的话,西部草原的承载力远远大于东部。
西方的草原一直延伸到地中海边,不像东方的草原,被山脉隔绝在海岸的远方。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温暖潮湿的水蒸气,一路吹向东方。西部欧亚草原受惠于海风,得到了更加充沛稳定的降水。越往东草原得降水量变得稀薄,气温也随着西伯利亚寒流的加入降了下来,寒冷减缓了蒸发,一定程度上平衡了降水量的短板,让东部欧亚草原成为一个资源匮乏但是并非不可居住的地方。
东西欧亚草原的差异不仅在于资源禀赋,还有抗灾害强度,游牧经济比农耕经济抗风险能力更差,人处在灾害面前也更加脆弱。
在所有灾害当中,游民最害怕的是白灾,也就是下大雪,白灾会导致大批牲畜冻死,饿死,牲畜吃不到草,人也从牲畜上得不到给养,在草原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东亚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只有两条路:第一条就是西迁寻找富饶的草原去润,第二条就是和强大的中原王朝厮杀,来获取生存的资源,这就是卷,中国的五胡乱华和辽金元清入主中原不外如此。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游牧民族经常和中原国家交战。在这个过程中,中原确立了华夏一统。华夏诸国占领了农牧混合地带,并且修建了长城。对于游民来说,生活在东部,欧亚草原本来就是生活困难,农牧混合地带的失去更是雪上加霜。
最初,游牧民族可以在今天的山西北部河北中部一带活动,中山国的建立者鲜虞人是白狄的一支就是证明,但是随着燕赵秦等国的扩张,这些地方都被定居者占领了华夏国家还向北推进到了定居农业的气候极限。在今天的内蒙古和辽宁中部建立了资源封锁线,由此可以认为,长城是一种进攻性武器,它把游牧民族的资源空间压缩到了极限。为了生存下去,东部欧亚草原的居民被迫加入了东亚的内卷游戏中。
中原的秦汉帝国建立后,游牧民族也相应的组建了草原历史上第一个游牧帝国匈奴,无论是贸易还是掠夺,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和强大的中原王朝博弈对抗。
因而草原上第一个帝国没有诞生在欧亚大陆的西部,而是诞生在环境恶劣的东部,只有团结起来才能生存,到了汉朝时期,匈奴最终以失败告终,被汉朝分化打击,但生存的目的得以达到,南匈奴的内附让他们获得了在长城内外放牧的资格,于其他匈奴部落而言,南匈奴获得胜利,卷出了目标。而战败的北匈奴选择了润,为了更好的生存选择了西迁寻找更好的牧场。
突厥人在和唐王朝的斗争失败了,采取了润的策略。突厥人的润取得了成功,突厥西迁击败了波斯人控制的阿巴斯王朝,在西亚建立了庞大的塞尔柱帝国。
突厥人随着阿拉伯人的步伐来到了小亚细亚半岛,其中乌古斯部建立了让欧洲震慑三百年的奥斯曼帝国。
但卷在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斗争中并没有停止,西晋王朝崩溃以后,北方民族纷纷加入到中原的大乱斗当中,在五胡十六国的斗争中,最终鲜卑拓跋部取得了成功,建立中国北方第一个稳定的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北魏帝国,但上岸的卷王鲜卑,并不会同情北方还在温饱线挣扎的游牧兄弟,北魏自诩为华夏正统,在游牧和农耕的分界线,继续构筑了长城防线,打压柔然等草原民族,此后的辽金无外乎如此,辽朝成立西北招讨司定期讨伐北方的游牧民族,金朝建立金界壕来防备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东亚草原的内卷一直没有停止过。
在欧亚草原中,西部上岸的润的人,也不愿意给后来的游牧兄弟留情面。公元十一世纪,匈牙利人(游牧民族马扎尔人)皈依了天主教,从此以基督之盾的身份扎根东欧,让西欧再也没经历过游牧民族的侵袭。同一时期,塞尔柱突厥人融入巴格达横扫东罗马携哈里发以令诸侯,但塞尔著人也在伊朗的呼罗珊筑起防线,不让后来的游牧民进入。
如果说在欧亚西部草原润和在东部草原内卷都取得成功的也只有蒙古,蒙古成功的入住中原,在忽必烈时期完成了中国的四次统一,第一次把草原和中原整合到了一起,向西蒙古打到了匈牙利和巴勒斯坦,只要有草原的地区都被蒙古人所征服,但游牧民族的政权有着两大的弊端分封制和军事民主制选择继承人。
蒙古采取忽里台大会,来选择新任到大汗,新任大汗的人选,前任大汗只有提名权,成吉思汗作为蒙古帝国的缔造者也无权直接任命自己的继承人,新任大汗必须由各蒙古贵族选举产生,这向制度,最终导致了蒙古帝国的继承人由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系向拖雷系的转移,而分封制,导致了蒙古四大汗国的内斗,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争夺中亚草原,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争夺南俄草原,开始了另一轮的内卷,有限的草原被黄金家族分割殆尽,西北的窝阔台汗国一直让元庭头疼不已,不得已忽必烈采取了藩王出镇的办法,皇子手握重兵出镇边疆,最后造成了元朝的内乱。
元朝的内斗让江南的势力得以兴起,朱元璋趁此北伐元大都,把蒙古赶回了漠北,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数征北元,大修长城加速了东亚草原内部的内卷。
漠北的蒙古各部再度联合起来,在也先时期再度联合起来,瓦剌为代表元朝大臣的后裔主导了蒙古高原,在土木堡之战俘虏了明朝的明英宗,但是随着明朝中期放弃壁垒缩边,河套、塞北、辽北的大片领土被蒙古各部所掌握,大大缓解了蒙古各部的生存压力,到了隆庆时期的俺答封贡隆庆和议,蒙古人的生活压力进一步缓解,成为了明朝的附属。
游牧民族都是从东向西去润,那是不是有个例从西向东的呢,土尔扈特部就是很好的例子,土尔扈特是瓦剌四部之一,为了避免和三部在东部欧亚草原内卷,土尔扈特选择了西迁找到了新的家园南俄草原,但随着沙俄的崛起,土尔扈特的日子越来越难,土尔扈特被迫充当沙俄和奥斯曼战争中的炮灰,渥巴锡汗产生了东归的想法,并且付诸了实事。
在东归路上,土尔扈特遭遇了白灾,还被哥萨克人和哈萨克人围追堵,截回到东部草原时,已经精疲力竭,损失惨重。
等回到东部草原,他们发现清朝已经在边疆建立了稳定的统治,最终选择向清朝皇帝俯首称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有准格尔部的前车之鉴,这个时候的东部草原已经归于一统,已经不再像一百年前那样内卷,他们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东归路线
知乎@拓腾
草原有限资源的内卷,曾经让成吉思汗提出过,把整个中国北方变成草场疯狂设想,希望从此彻底治愈游牧民族上千年的资源焦虑。
清朝入土中原之后,在蒙古建立起了新的秩序。清朝依靠盟旗制 、藏传佛教和皇室联姻。这三根支柱统治蒙古,给予恩惠和崇高的地位,在蒙古高原遭遇灾难时,及时赈灾使得草原趋于稳定,在清朝时期草原地区保持了空前的和平稳定。
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来临,游牧文明走向了没落,沙俄灭掉了盖亚、喀山和克里米亚邓汗国,接纳了游牧民族,伊朗和印度也给予游牧民族合法的公民的地位,随着各国国界的划分,游牧民族结束了大迁徙的历程,畜牧业按照现代化生产,许多牧民的孩子成了市民,开始了定居生活,农牧冲突和大迁徙,已经成为悠远的历史。
【岱岱】民族蜂巢,欧亚大草原,青铜文明崩溃,海上民族,很有意思 。也就是说,人类文明很长时期被划分为农业定居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两者伴生关系。
气候好的时候,欧亚大草原对定居农业文明起了锻炼过滤作用,还有很关键的东西传播作用,考古发现上古时期东西文明交流主要通过欧亚大草原路线传播。
气候不好的时候,欧亚大草原就化身民族蜂巢,四面出击毁灭农业定居文明,引发了比欧洲黑暗中世纪还早前年的上古文明倒退,即青铜文明崩溃,甚至连离得最远的西亚埃及都不能避免,因为有一波波的南下游牧民族不断挤压,搞出个海上民族对中亚埃及进行毁灭打击。
上古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古国就是被南俄草原的雅利安人毁灭的,而古中国最为特殊的一点是,其民族蜂巢副本是最难的。中国头上的蒙古高原,是欧亚大草原里最穷山恶水的地方,孕育的游牧民族也是最强悍的,而阴山之南河套平原可耕可牧,是蒙古高原的必争之地,也是中原农耕王朝的必争之地,更别说东北亚在后期还出了女真满族这个噩梦般的 Boss。
中国选的蜂巢副本是地狱难度,欧洲西亚只是中等难度,一旦中国这边顶不住蒙古高原的 Boss,比如成吉思汗崛起,那蒙古铁蹄是直接横推到西亚东欧几乎无敌手。
环地中海文明因为民族蜂巢,出现过一次青铜文明崩溃。欧洲文明因为民族蜂巢,又出现过一次蛮族灭落马后的黑暗中世纪。中国也因为蒙古族和满族的入侵,有过两次文明倒退。
东西方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不过中国历史拿到了最难的副本,却还能维持民族独立文化传承千年不变,活着通关副本,熬到热兵器时代终结蜂巢副本。
而西方那些显赫的民族帝国早死在蜂巢副本,已经烟消云散了。
【岱友-新发】 四大文明古国之外,有没有“雅利安文明”或者“伊朗古国”的存在?她是不是也跟中华文明一样,主体未曾断绝延续至今?
【岱岱】印度勉强算,高种姓是雅利安人后裔,伊朗宣称自己是。就这两个了,上古雅利安人,古代波斯人,现代伊朗人。但波斯文明没了,被伊斯兰化了。就印度牛逼,印度教顶住了绿
化。
【岱友-新发】是说波斯民族主体还在,只是文化改了?伊朗人血统、肤色、语言、文字、习俗,跟古代波斯区别大吗?
【岱岱】是民族没大变,但文化几乎没了,原来是拜火教,现在是绿教。血统肤色没怎么变,语言文字习俗变了。
【岱友-新发】宗教彻底改变了,语言文字没有大变?
【岱岱】那个地方打仗多年,突厥人都统治过,文字变过多次。
马其顿征服过波斯,阿拉伯人征服过波斯,突厥人征服过波斯,蒙古人征服过波斯,甚至隔壁阿富汗人土库曼人也征服过波斯。
【岱友-新发】就是说,并不存在能与四大文明古国相提并论的“波斯文明”或者“雅利安文明”,更涉及不到“延续至今”了?
【岱岱】亡国次数比我们多多了,伊朗,雅利安人是上古时代武力爆棚打遍天下。因为雅利安人第一个发明马拉战车,相当于上古时代的坦克。还有青铜技术也是当时最先进的。靠着这两个加游牧民族个人武力值,才横扫三个文明古国的。
【岱友-新发】这样看,伊朗跟古代波斯的关系,就像现在埃及跟古代埃及的关系了。伊朗说自己是“雅利安正统”,只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啊~
【岱岱】有一个支系的雅利安人,深入河西走廊和商朝碰上了。
抱歉,商朝祖先是东北那块来的,马拉战车和青铜技术,通过欧亚大草原技术传播到东北亚,商朝祖先会这套的。
那个雅利安人就被商朝给灭掉了。要不是商朝掌握当时最先进军事技术,说不定雅利安人能完成上古奇迹,一族灭四大文明古国。
【岱友】为什么欧亚大草原东部草原更恶劣,上古时代却没有出雅利安人那么牛逼的民族?反而是南俄草原这个欧亚大陆最肥美的草原孕育出了雅利安人?
【岱岱】因为蒙古高原太恶劣了,恶劣到上古时代那种生产力完全孕育不出规模化的游牧民族。南俄草原条件好些,上古时代能养人,还有两河流域有青铜技术外流到南俄草原,雅利安人才崛起。
你可以比喻成,欧亚大草原这个蜂巢副本,上半场最大的 Boss,就是雅利安人。下半场最大的 Boss,就是蒙古人。
这两个民族都重拳出击,几乎征服了当时的欧亚大陆。然后两个民族的后代演化出各种分支,变成现在的民族国家。
雅利安人上半场能打,不代表下半场能打,下半场最能打的还是蒙古,不,可能是满清。满清可能是蜂巢副本的 DLC,隐藏关卡 Boss。
清朝的女真不属于游牧民族,是渔猎民族,游牧民族如狼,渔猎民族似虎。
【岱友-无穷无尽的 Mind】为什么说游牧民族如狼,渔猎民族似虎?渔猎民族有什么先进的东西吗?
【岱岱】个体战斗力更强,还有一个,渔猎民族算定居的,更聚集更倾向于学习先进文化。而且东北平原那块地就是另一块河套平原,也可以耕田。耕田养活的人口比游牧多的多,渔猎民族是吃了农耕的文化技术红利,又有比游牧民族还强的个体战斗力。
而且满族有个比关中平原还大的东北平原。其他的渔猎民族只是山脚下半山坡上混混,而长白山旁边是东北平原又地理隔开防御了蒙古草原。
地理造就了人类历史。
【岱岱】欧亚大陆有很多渔猎民族,蒙古族有个邻居叫“林中之人”就是说他们是林子里生活的不是草原上生活的,在阿尔泰山脚下。
但就满族卷出来了,因为其他林中之人的土地太少了。
【岱友】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那满万和满饷的明清,哪个比较厉害?
【岱岱】明军,不过得是建国初期的明军,那些有满工资的晚明军队。本质是家丁嫡系,是精挑细选才能进将领眼中的。属于精锐加满工资。初期明军才是真正的普通士兵加满工资,就能打女真了,晚明一般明军你开三倍工资也干不过的,得精锐明军满工资,而这个精锐数量,明朝末年能拿的出来的可能就五万到八万精锐,还包括步兵,骑兵可能只有一半能是精锐。
【岱友】明清交替,主要是一个非常短暂的强弱关系的互换,改变了历史。还有一个假设,吴三桂不放满人入关,满人能否入侵到腹地呢。
【岱岱】就算穿越回去,你给辽东军队开满工资,也很难打赢的,还是得靠守城防御,困死女真这个战术。这个不用假设了,满清入关好几次了,绕开山海关进来的。最远打到山东境内,江苏苏北,也不是打。就是掠夺抢劫。好像抢了五次,所以这个不用假设,已经出现过的。
【岱友】历史的走向走到那了,还是会的。
【岱岱】每次都是赶在中央调动大军围剿之前,满清带着钱财就跑回家了。但是,如果吴三桂不叛变,满清最多和之前那样入关抢劫到华北腹地。满清很难征服整个中国,大概率回到南北朝对峙局面。
【岱友-永不消失的明亮】不过那样的话对中国历史却未必更好……
如果1644年满清不入关,中国历史会有什么变化?
04:10
金刀驸马
04:13
大概会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地缘环境会更差。西藏大概率并入印度或者独立;兰州以西大概率是一个独立的准噶尔汗国;银川榆林以北可能是一个大号的蒙古国:东三省可能变成满洲国或者金国,也可能并入日本或俄罗斯。中国成为真正的汉地18省,由于没有战略纵深,四川,陕西,河北成为前线,时刻面临被解体的风险。
第二种,如果满清不入关,在不用考虑民族矛盾的前提下,汉族王朝来一场翻天覆地的改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作为列强隆重登场!当然,这种可能性太小了。
【岱岱】大概是南宋对金的格局,不过南宋有宁夏和河西走廊,然后看李自成和后代给不给力,如果给力挺住了,还能北伐。不给力,就是再一次北朝南下统一全国。
吴三桂不是决定因素是加速因素,本来的南北对峙变成了直接统【岱友-永不消失的明亮】李自成应该不会很给力,因为他一开始就并不是多给力,更多是大明不行,而不是他多牛……大顺跟朱元璋称帝前不久的明军,还是差太远了……
【岱岱】嗯,那一代人也撑不过,还是会统一,不过只要吴三桂不投降拖一拖,就能拖到准噶尔帝国崛起。
到时候,不是李自成和满清打恢复华夏,而是蒙古族的准噶尔和满清打了,可以百度下准噶尔的统治面积和军事实力,以及当时的火药武器。准噶尔和占据半壁江山的满清,还是能打的有来有回。
大概率,又是南宋、金朝、蒙古三足鼎立的局面。不管准噶尔满清谁赢了,都会南下,然后大概率一波流推了。除非南朝有人从海路引进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火炮和火枪,才能守住半壁江山。
【岱友】承平日久,难免军力废弛。金人也好,满人也罢。当年在深山老林里跟虎豹豺狼搏命,有今天没明天的。打仗肯定拼命。不拼命回老家照样得拼命,南下拼命赢了就不用再拼命了。
等南下安稳几代人,哪还有什么血性。上战场拼命?命拼没了,我房里那几个刚娶的小妾可怎么办,可还没尝过呢。
【岱友】明军的堕落主要是土木堡以后中央的精锐禁军没了,边军还要守边,卫所制被破坏。
【岱岱】本质是平云南,麓川王国。调了西北东北大军去大西南打,导致管不住边境了。然后才有也先能进到土木堡这种国防空虚程度。没有麓川王国战役,也先部队到不了土木堡。那个皇帝在土木堡怎么浪也不会浪死。
【岱友-随心所欲】也就是安答封贡减轻了三边边防压力,然后大明完的赶快。
【岱友】成化的时候好像又打了麓川。
【岱岱】嗯,麓川是一定要打的,不打,中南半岛可能都要统一了,是留大患。麓川是傣族人建立的王朝。
【岱友】土木堡之后勋贵彻底没法和文官相提并论了,以后皇帝只能靠太监和文官对峙了。
【岱岱】换到现在,我们昆明就在国境线上了。
中南半岛曾经有几个民族想统一,一个是傣族人的麓川王国,被明朝打了几次给打垮了,傣族脊梁骨都被打断了。
还有一次,就是现代,越南人统一南北越后,进攻柬埔寨,想称霸中南半岛。然后邓背后捅一刀,中越自卫反击,越南语的脊梁骨被打弯了,还没到断的地步。
这两次是中南半岛最接近出地区霸主的时候,明朝和新中国,很好的解决了。不然,中南半岛可能就是另一个朝鲜半岛,让我们不得安生。
哦,还有一次,是清朝打缅甸,也是打断了缅族的历史进程。
也就是说,明清新中国,连续三朝,打断了三个民族称霸中南半岛的历史进程。傣族,缅族,越南族。
这里但凡有一次没打断,你可以想下中南半岛出一个小日本是多么棘手的局面。
中南半岛为啥是明清时代,才出现能称霸地区的王朝民族呢?因为当时最先进的军事技术,可以从海上传播到中南半岛,他们面对中原的军事劣势不再是代差了。
海洋时代加热兵器时代,导致一直安生的中南半岛,从明清开始成为我国不稳定因素。之前中南半岛没有这个机会出现地区霸主,现在有这个巨大创业风口了。
傣族,缅族,越南族,这三兄弟就轮番上阵,开始风险创业了。然后这三家创业公司,被中原巨头集团给狠狠拍死了。
现在朝鲜半岛有多么头疼,我们都懂的,中南半岛相对安生太多了,全在于我们曾经三次拍死中南半岛。不然只要有一次没拍死,中南半岛就出小日本了。
小日本其实是朝鲜半岛一衣带水,小日本依靠海洋时代火药时代的创业风口,也利用自己战国百年的军事力量,也创业了。
是的,明朝时期,丰臣秀吉打高丽,那一次,我们拍死了小日本。但小日本来了第二次,第二次我们没有赢,输的一败涂地。小日本的战略达成了吞并了朝鲜半岛,东北亚霸主诞生。
给中国带来无尽的灾难,傣族缅族越南族,这三次有一次没拍死,中南半岛就要出一个小日本了。
感谢明清,感谢新中国。
【岱岱】朝鲜半岛是不是很令你头痛?
岱岱问你,东亚有两个半岛,一个朝鲜半岛一个中南半岛,为什么朝鲜半岛你觉得头疼中南半岛你就没怎么觉得呢?
这个聊天记录告诉你,因为我们在中南半岛出手三次,成功打断三个民族称霸中南半岛的历史进程。有地缘专家提出半岛论,说大陆国家最难控制最难对付的就是相邻的半岛国家。
之所以有半岛是因为地形分割,要么是海峡,比如英国本质上是欧洲大陆的一个半岛,要么是山脉,比如朝鲜半岛长白山山脉。那个西方专家提出这个理论是为了阐述为啥德法搞不定英国为啥英国要搞欧洲平衡。
但实际上,这个半岛理论也十分契合我们中国,因为欧洲只有一个半岛英国,中东只有一个半岛阿拉伯,我们中国他么的有两个朝鲜半岛和一衣带水的日本✚中南半岛。
按照这个半岛理论,我们应该对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都很棘手的,而品味历史,也的确。
中南半岛能有今天这个比较安生的局面,的确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不懈努力的结果。
还有更极端的地形,沙漠,阿拉伯半岛。
谢谢大明,谢谢满清,谢谢邓公,没让中南半岛出现另一个小日本。
【岱友-NJ】这么看朝鲜也真厉害,从隋朝就开始打了吧,打到现在还是小强。
【岱岱】高句丽才厉害,高丽就是战五渣。
隋唐两个王朝才彻底解决高句丽,不然高句丽都要提前几百年入关。朝鲜半岛最恶心的地方是,高句丽没了,还有一个小日本,这两家战斗力都比中南半岛要强,中南半岛是三个民族创了三次业,朝鲜半岛是高句丽一次创业,小日本两次创业。前者三次都被我们摁住了,后者最后一次我们没摁住,然后就出大事了。
【岱友】从这个角度观察,对我来说真的是很新颖【岱岱】 学贯中西很有趣的。
你将两个半岛结合起来看,再加上西方地缘学里的半岛理论,那个本来论证欧洲和英国的理论,你会发现这个理论无比契合我们。
还有阿拉伯半岛也是,伊斯兰崛起也是半岛对中东的入关,知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喜欢历史,看这些想这些都不会觉得累。
【岱岱】学历史,不仅要知道历史是什么样子,更要学习历史的理论。比如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半岛理论、民族蜂巢理论、文明几次溃败说、欧亚大草原地缘说。
我们总体再结合起来分析,我们中国的地缘,你会发现,中国真是地狱模式,都是头顶着“民族蜂巢”,中东希腊遇到的是上半场的杀神雅利安人,我们遇到的是下半场的杀神蒙古成吉思汗。
但蒙古高原这边是欧亚大草原游牧民族里最难的 Boss,而且我们还附赠了一个渔猎民族满清 Boss。
民族蜂巢副本我们比西方难就说了。
半岛理论一看,欧洲也就一个英国半岛搅屎棍,中东也就一个阿拉伯半岛搅屎棍,而我们又两个半岛,朝鲜半岛中南半岛,有两个搅屎棍。也就是说,我们头顶着最难的民族蜂巢 Boss,还有两个半岛的关卡要过。
中国两千年来多灾多难不是没有理由的,这个地缘难度是地球Online 游戏里最难的,没有之一但是,我们都打通关了,成功传承到今天。而且多难兴邦,铸就了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
我想不出怎么的复兴盛世,才能配得上我族五千年来的艰险困难地球 Online 游戏,中国难度最高。
【岱友-Matthew.Z】高句丽是真的猛,熬走了隋唐三代皇帝。
【岱友】这事得感谢大明的朱元璋,成功将云南汉化。满清最大问题就是入关之后东三省严禁汉人进入,导致东北一直没有汉化,直到清末才大量移民汉化,已经晚了太久,就没办法控制朝鲜半岛了。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 $^+$ 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bus2100(每日最新圈文)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