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罗斯福,讲了很多大家没想到的事。

大家没想到罗斯福这么牛逼,有四大基本盘,群众支持+犹太人新钱+情报口fbi+军方,在两大时代背景下,即美国资本势力跑不了也没法跑两大背景下,乖乖挨宰,听命于罗斯福的强权统治,忍受高达90%的税率剥削。

大家也没想到,原来美国资本势力集团是风水轮流转的,最开始牛逼的是军工集团,然后是德裔英裔的石油铁路资本集团,现在吹的牛逼哄哄的犹太人金融势力,在罗斯福时代只是初出茅庐的弱小势力,全靠罗斯福提携才能登上历史舞台。

大家更没有想到,与其说罗斯福靠的是凯恩斯经济政策救的美国,不如说是靠社会主义路线和大发战争财救的美国。

罗斯福拯救了资本主义,但资本主义并不感谢罗斯福。

为什么?

因为罗斯福是用社会主义去救资本主义。

在罗斯福后,有一个很重要的美国总统,肯尼迪。

是的,那位脑洞大开的兄弟。

在交代肯尼迪功绩和背刺原因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之前两位美国总统。

因为这两位总统的所作所为,其实早已埋下了肯尼迪之死的根本缘由。

这里,我们留一个题眼,那就是罗斯福给美国留下的三大政策路线。

1、罗斯福不主张对苏联强硬,不主张美苏争霸,他认为美国应该和苏联合作一同拆解英国法国的海外殖民地,然后两家休养生息,还世界一个太平,为此罗斯福必然要抑制膨胀的军工集团。

2、罗斯福要继续打压美国资本寡头,缓和贫富差距。

3、在罗斯福任期内,美联储只是财政部的一个附属单位,总统国会对美联储有巨大的影响力,美联储没有多少独立性可言,罗斯福要美联储顶着最高10%的通胀也要降息放水支持美国战争,罗斯福虽然扶持犹太人但始终不支持以色列复国。

这三大政策路线,与苏联共存抑制军工集团、 压制资本寡头、 掌控美联储不让犹太人建国,是罗斯福留给美国三条宝贵的遗产路线。

可惜,强权人物罗斯福一走,后续的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纷纷背离了这三大路线。

首先,是杜鲁门。

杜鲁门是罗斯福的副总统,罗斯福第四个任期上去世杜鲁门接班继位。

其实当时美国各界,特别是民主党内部,都已经知道罗斯福的身体肯定是完成不了再一个四年任期了,罗斯福最后两年完全是靠意志力在坚持,整个人摇摇欲坠,所以民主党内部精心挑选副总统,这个副总统就等于总统。

最终,他们选择了杜鲁门。

杜鲁门出身贫寒,在很多美国人眼中,杜鲁门是美国梦的一个典型体现,凭借着智慧、决心、常识和努力,克服了家庭经济困难和有限的教育水平,从基层小会计和小地主脚踏实地、坚韧不拔一直干到白宫。

但实际上,杜鲁门的奋斗史充满着不堪和污秽,杜鲁门有两大金主,一个是黑道性质的地方家族,一个是寡头集团。

这个黑道家族是彭德加斯特家族,位于堪萨斯州密苏里市,作为当时密苏里最有影响的政治势力,彭德加斯特家族为了掌控当地政治权力,不惜采取暗杀和收买选票等下三滥的手段,这个黑道家族投资了杜鲁门,通过伪造恫吓操作选举结果,将杜鲁门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县专员一举推向美国参议院,对此杜鲁门居然厚着脸皮说:“我和彭德加斯特老大有联系并没有错误,每一个密苏里民主党的政治活动家,包括我在内,都要到他那里寻求支持。”

杜鲁门进了参议院后,又抱上了垄断集团的大腿。1941年2月,他在参议院建议设立一个国家防务计划调查委员会。他担任该委员会主席。由于卖力地为垄断资本家的利益效劳,他博得了后台老板的赏识。

这个后台老板,就是摩根财团。

当时美国各大财团之间也有分歧,主要分东西部财团,这两大财团的分歧暗藏美国国家战略的重大分歧。

那就是西进东亚还是东进欧洲。

摩根财团和杜邦财团是东部财团的大哥大,他们主张美国资本应该对欧洲进行扩展,迅速填补欧洲资本空白,这个财团的主要搞金融业,前台人物是杜鲁门。

而西部财团的扛把子则是芝加哥财团,由当地的富豪家族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克朗家族组成,以芝加哥地区为活动中心而得名,这个财团主要是工业,他们主张美国资本应该对东亚进行扩展,搞东南亚搞日韩搞越南乃至搞中国,这个财团的的前台人物,就是短视频里大家很熟悉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因为麦克阿瑟长年经营东南亚,后期还去日本当了太上皇,美国资本开拓东亚最好的人选就是麦克阿瑟。

——杜鲁门说:“欧洲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工厂和最复杂的交通网,是世界和平的钥匙”,杜鲁门甚至要放弃台湾,说不会介入中国内战。

—麦克阿瑟说:“欧洲经历过二战后,是垂死的体系,像一滩污水一样,已经浑浊不堪,紧靠苏联,即将成为苏联的属地,美国没必要再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欧洲,拥有几十亿人口的远东地区将决定太平洋沿岸今后一万年的历史进程,亚洲才是主战场。

麦克阿瑟也因此和杜鲁门机会没有任何私交,两人利益不同,路线不同。

最终的结果是,在美国资本内斗后,最终胜出的是杜鲁门,麦克阿瑟竞选总统没能成功,东进欧洲路线最终胜利,随后杜鲁门主义的美苏争霸和重建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也是美国东部财团全力支持的结果。

然后,杜鲁门在1951年将麦克阿瑟解职,杜鲁门还特意嘲讽道:“他早在几年前就应该被撤职了!”

在第四次连任之前,罗斯福身体奄奄一息,但他对美国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的情况十分清楚,罗斯福打压了一辈子黑道和寡头,他根本不信任这个被黑道寡头捧出的杜鲁门,罗斯福本来亲自选择的是华莱士。

就是大家熟悉的曾经来过中国的华莱士,“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的华莱士,这个华莱士是罗斯福第三任期的副总统,华莱士不仅是罗斯福政策的坚定推行者,也是战争时期几乎所有重大决策的参与者,更为重要的是,华莱士深刻知道罗斯福对战后世界的规划,不与苏联为敌是重中之重,罗斯福亲自点将他,甚至说出了如果民主党不让华莱士当副总统那他罗斯福也不当总统的话。

但最终,民主党还是顶住压力,在党内选举中搞掉了华莱斯,换上了杜鲁门。

据说,当杜鲁门在罗斯福面前任职副总统时候,杜鲁门看到脸色苍白奄奄一息的罗斯福,杜鲁门回去就对身边人“总统位置是我的了”

果然,罗斯福中道崩殂,杜鲁门上位白宫。

杜鲁门一上台,就将最大的敌人华莱士给解除职位,罗斯福死了没人罩着华莱士了,丘吉尔见杜鲁门上台更是大喜过望,之前罗斯福和斯大林联手搞英国,搞的英国海外殖民地几乎全部瓦解,丘吉尔已经知道罗斯福与苏联共存的战略路线极度不利于英国利益,让美苏斗起来英国才能浑水摸鱼继续保持对欧洲乃至对世界的影响力,所以丘吉尔上来就发表了一场铁幕演说,鼓吹美苏现在朋友将来是敌人,也必然是敌人。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其实铁幕演说就是杜鲁门的心声,是杜鲁门不方便说的话,让丘吉尔说了。

毕竟,杜鲁门一直没有什么军方背景,而当时美国最强大的势力就是是因二战而极度膨胀的军工利益复合体,杜鲁门批准核武器研究和对日本投放核武器背后一个因素,就是讨好美国军方,因为美国军方对日本打仗死人太多了,要是常规登陆日本作战又要死不少人,美国军方强烈要求杜鲁门批准对日本使用核武器减轻伤亡,当时知晓内情的美国政要都劝杜鲁门三思后行,包括研究核武的科学家们,最终杜鲁门还是决定投放核武。

罗斯福战后和苏联共存的政策,不可避免的触犯了军工集团的利益,罗斯福本人靠着他强大威望和多年对军工集团的影响力,还能顶住压力强推这个路线,杜鲁门这个权力原始积累充满罪恶的人就算了,所以杜鲁门上台的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放弃罗斯福对苏路线,开启美苏争霸的冷战时代。

斯大林在丘吉尔铁幕演说后就直接点破了杜鲁门的小心思,斯大林说丘吉尔和他的朋友 (不点名说杜鲁门)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斯大林还说是杜鲁门借丘吉尔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

苏联不想和美国为敌,但形式比人强,美苏还是进入了冷战争霸。

1947年3月12日,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后这一指导思想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当时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霸权从英国转到美国手中,标志着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国变为战后的敌国,标志着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宣布将“冷战”作为国策。在此后25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支配着美国的对外政策。

美国军工集团开心了,当时美国军工集团纷纷游说国会,说苏联在什么什么军事领域有优势,我们美国要奋起直追不然打不过苏联,促成了美苏军备竞赛,在战后还继续拿到了各种经费。

丘吉尔要的是美苏争霸英国浑水摸鱼,美国军工集团要的是与苏联的军备竞赛赚的盆满钵满,两者都有光明的未来。

有意思的是,后来朝鲜战争爆发,本来要放弃台湾放弃东亚的杜鲁门,不得不介入朝鲜战争,重新捡起东亚利益,捏着鼻子任命深耕东亚的麦克阿瑟去打朝鲜战争,那时候麦克阿瑟打不过中国志愿军,找杜鲁门要核武,杜鲁门一开始准备扔核武,但那时候中国和苏联已经签订盟约,中国享有苏联的核保护伞一旦开扔可能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杜鲁门最终还是妥协,麦克阿瑟气的哇哇叫认为是杜鲁门针对他。

甚至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也不被支持,当时美国政界认为世界问题的源头主要来自苏联,美国与苏联争锋的战场必定会在西欧,对远东地区自然可以选择性放弃,不需要投入太多兵力,以免美军陷入战争泥潭。麦克阿瑟却自恃天高皇帝远,在太平洋西岸,对东岸的命令置之不理,他思想激进、态度坚决,最终杜鲁门只能被迫同意了仁川登陆计划。

美国内部对朝鲜战争更多是被动的,也不是多积极,最终因为战况失败,美国逐渐开始谈判路线,签订了朝鲜停战。

杜鲁门不仅靠对苏争霸讨好了军方,还讨好了寡头资本,他的国务卿艾奇逊和国防部长马歇尔等人也和摩根财团有密切的联系。

—杜鲁门主义的推行,拆解了欧洲旧殖民地,致使在权力真空期全球独立运动发展以及北约成立,表象上是美国霸权主义初具雏形,实际上是国际深政团体(大资本财团) 由欧至美基本转移完成的信号。

这样是为何二战后美国还能长期保持如此高税率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富人平均要负担接近70%的最高税率在美国二战后还整整维持了20年,最重要的当然是外面有苏联共产主义这个巨大威胁,美国人民有了巨大统战价值美国不得不努力均贫富来防止美国赤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欧洲的市场更为广阔且税率温和,美国资本那20年在欧洲跑马圈地宁汉合流玩的不亦乐乎。

后起之秀的美国资本势力,通过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王者归来,和古老的欧洲资本开始合流,未来几十年,美欧资本将通过全球化主宰美国乃至全球。

罗斯福还能将资本摁在身下摩擦,后续的美国总统,一个个都将资本奉为座上宾言听计从了,杜鲁门由摩根财团扶植,肯尼迪的支持者来自洛克菲勒财团,约翰逊代表德克萨斯财团的利益,尼克松则出身于加利福尼亚财团。

这一切曾经被罗斯福严加禁止的现象,都是从杜鲁门松开口子开始。

军方和资本这两大势力成为杜鲁门的保护伞后,杜鲁门顺利的开启了他的总统生涯,然后遇到了一个不顺利。

那就是美联储。

美联储在建国以来,地位其实不怎么高,尽管美国总统无权命令美联储,但是总统可能通过其政党控制的国会,来约束美联储。因为美国宪法规定铸币权属于国会,美联储的权力完全来自于国会授权。如果总统所在的政党控制了国会,就能够打破美联储的所谓独立性。

联储受国会的民主问责,每半年要提交一份《货币政策报告》,联储主席须同步出席国会听证会,陈述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接受质询。国会也有权随时修订《联邦储备法》,更改联储的目标和架构。

—伯南克离任前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他会给继任者耶伦什么建议,他的回答是:“国会就是我们的老板。”

在罗斯福时代,美联储更是丧失独立性,盯着高通胀还要印钞支持战争,在国债市场上为利率设置了事实上限,让政府能获得低息的战争融资。杜鲁门一开始和美联储没啥矛盾,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开支又增,杜鲁门继续要求联储继续人为压低利率。联储担心通胀爆发,不愿顺从,为此杜鲁门一度将公开市场委员会全体成员,召集至白宫“训诫”。

美联储说,你以为你是罗斯福啊。

结果美联储硬是顶住了压力,因为杜鲁门打的是朝鲜战争是西部财团看重的东亚,并非东部财团看重的欧洲,因为美国并非全力支持朝鲜战争,最终在军方不给力和资本财团的影响下,杜鲁门也拗不过大腿,最终让美联储坚持了自己的独立政策,并搞出重要的一份文件。

那就是标志着美联储独立性的 《财政部—美联储协议》

1920年代, 美联储主要扮演着一个执行财政部决策的次要角色,货币政策的制定权更多掌握在财政部手中。

1951年3月4日,在杜鲁门任期内,联邦政府通过《财政部-美联储协议》(Treasury–Federal ReserveAccord)正式放弃了战时固定国债利率的政策。美联储不再需要遵循财政部的指示,而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货币政策操作。这标志着美联储从财政部的附属角色中脱离出来,开始真正发挥其作为独立中央银行的作用。

当时,杜鲁门也好,还是其他美国政界人士也罢,都不觉得让美联储独立是多么天大的事,毕竟那个时代还是美元还和黄金挂钩还不是信用货币时代,更没有信息化全球化,美国犹太人也刚发家几年还没彻底染指华尔街更别说操纵美联储了,1951年美联储独立的重要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加突显。

当然,杜鲁门无心插柳的事还不止这一件,还有另一件。

那就是犹太复国。

罗斯福不支持以色列建国,认为会埋下和苏联的矛盾,杜鲁门后来竞选总统为拉犹太人选票,作出政治承诺支持以色列建国,犹太人很多就把票投给了杜鲁门,后来杜鲁门还真是险胜大选,在两个州都是以1%的微弱优势胜出的,可以说,如果不作出这个犹太承诺很可能杜鲁门就没法连任了。

罗斯福虽然提拔犹太人大量参政,但一直将犹太人为工具,只是用犹太人平衡其他英裔德裔资本势力而已,甚至罗斯福还对犹太人都有戒备心理,那时候犹太人总体势力不如德裔英裔更比如军工,但比较集中在银金融领域,已经有一家独大的气候了,为此,罗斯福特意挑选了天主教的爱尔兰人去负责银行监管,当时华尔街最年轻的银行行长。

这个人的名字叫老肯尼迪,他有个儿子,就是我们要写的肯尼迪总统。

‌老肯尼迪在25岁时成为了华尔街最年轻的银行家‌。他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在1923年成立了投资公司,并在后续的战舰生意中认识了当时的海军助理部长罗斯福,是罗斯福的铁杆支持者,肯尼迪家族纵横美国金融业,并拉拢美国爱尔兰人成立一个爱尔兰金融帮,各种坐庄股市投机倒把。

1934年,罗斯福任命老肯尼迪为新成立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第一任主席,其政策对美国金融监管十分有效且影响深远(废话人家之前就是投机倒把的对这些还不是门清)。

当时的人讽刺罗斯福的这一任命,说“肯尼迪先生,一个从前的投机者和联手坐庄的操纵者,现在的工作将是制止投机和阻止坐庄。”

这就是罗斯福的驾驭之术,他喜欢拉一派打一派,拉军工资本打压其他资本财团,同时启用新钱犹太人取代老钱德裔英裔,甚至还会防人,他用爱尔兰帮去监管已有犹太人泛滥之势的美国金融业,罗斯福这一套很像中国的帝王之术,可能要成为强权人物就必然要学会这一套政治的艺术吧。

罗斯福对犹太人是既用又防,杜鲁门如果延续这个政策,美国还不至于有今天,但他之前已经因为摁不住美联储让美联储大大独立了,后续更是因为支持犹太复国,搞出大问题。

犹太人本来在美国过的舒舒服服的,对自己是美国人的身份认同会渐渐削弱自己是犹太人的身份认同,但以色列建国且长年处于战乱中,这让犹太人让犹太人族群意识增强。

而且更重要的是,之前犹太人当官只是为了更好的经商,古今中外都是权钱不分家嘛,犹太人在欧洲千年都只是当包税商人,对政治参与度不高(欧洲各国对犹太人也防着的)但以色列建国后,犹太人又有了一个更崇高的目标,那就是在美国当官为以色列国家利益服务,以色列的国运既然几乎全看美国支持力度大小,那犹太人对介入美国政治的动力和热情自然大大增加。

甚至以色列建国是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是美国介入中东的根基,以色列打仗死人有一部分是替美国死人了,所以内塔跑去美国大放厥词,敢说这是你们美国人欠我们的。

杜鲁门是真的牛逼,两次无心插柳,他本来没想重用放任犹太人的,他完全是出于别的因素才搞出美联储独立和以色列建国,但这两件事歪打正着,加速了犹太势力对美国的影响力。

犹太人深耕金融——美联储独立放大犹太人力量以色列复国——犹太人更加有意识参与政治影响政治现在的美国犹太人能有今天这般权势,真要给三位美国总统烧香感谢。

第一根香烧给罗斯福,感谢罗斯福对犹太人正式开启了历史进程。

第二根香烧给杜鲁门, 感谢杜鲁门无意中加速了犹太人的历史进程。

第三根香要烧给克林顿,感谢克林顿废除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和开启全球化,从此犹太人主导的金融资本不仅在美国更是在全球开启了野蛮生长的黄金年代,最终尾大不掉。

综上所述,大家应该对杜鲁门的历史功过有了详细了解吧。

是的,罗斯福三大政治遗产,杜鲁门一个都没坚持下来,还拨正反乱。

外交上对苏联采取争霸冷战模式,军备竞赛进一步坐大美国军工利益体。

内政上听从寡头集团,不压制寡头放任美国资本欧洲资本合流坐大全球资本势力。

对犹太人无心插柳两次,加速了犹太人的历史进程。

当年罗斯福没有看错人,罗斯福坚决不要杜鲁门当这个副总统是对的,他老人家留下的三大政治遗产,杜鲁门有心无心的全部给否了。

罗斯福老人家您先别急,只是一个杜鲁门还没完呢,因为他后面的艾森豪威尔总统还进一步的加速了呢。

艾森豪威尔是军人,诺曼底登陆就是他指挥的,这家伙本来不想从政,但当时军方势大,一直想捧出军界出身的人去当总统,第一位是麦克阿瑟,他因站队西部财团没获得大部分军头和财团支持而斗争失败后,军方就想扶持另一外。

就是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也是贫苦家庭出身,但他在军方能量极大,你叫得出名号的美国军界牛人,比如巴顿麦克阿瑟蒙哥马利马歇尔都和他关系密切,他战后去纽约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当校长,因此结识了一大批纽约财团富豪,东部财团主张欧洲扩张路线,艾森豪威尔也自然成为这个路线的忠实拥护者,然后他上位总统,全力支持对苏争霸和对欧援助。

一个历史小彩蛋,汽车大王”福特二世和“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查尔斯·威尔逊等垄断集团的头目,都出席了共和党代表大会,来亲自为艾森豪威尔站台,麦克阿瑟曾经是艾森豪威尔的老上级,他不甘心,他还出席了那个大会还做了演讲,想砸场子想抢风头,结果演讲搞砸了成了当时的笑柄。

接下来共和党为艾森豪威尔挑选了他的竞选搭档,也是我们中国人熟悉的老朋友,当时只有39岁的参议员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没有什么深厚资历,但是他是个狂妄的反共分子。

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标签再明显不过了,反苏联+亲资本,然后,在艾森豪威尔8年任期内,美国经历三次经济衰退。

艾森豪威尔放纵军方和资本的同时,还挖下了两个大坑,那就是越南战争和种族平权运动,这两件事深刻的影响了后续美国三十年的历史进程。

艾森豪威尔总统利用朝鲜停战大拉选票,上台就砍了军工集团的利益,他不仅停战朝鲜,而且还大砍预算,把国防预算削减了 $27%$ 。当时的军工复合体已经开始有绑架国家的架势了,除非是像艾森豪威尔这样的自家人,别人根本没有本事来压制这头军工怪兽。

军工选了自家人上去,没想到自家人背刺了,军工势 力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艾森豪威尔无奈,提出了地缘政治里赫赫有名的“多米诺骨牌理论”。

艾森豪威尔提出的理论

多米诺理论是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首先提出来的

—艾森豪威尔于1954年4月7日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在东南亚,如果有一个国家落在共产党手中,这个地区的其他国家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去”。这一理论意在为美国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特别是印度支那地区的扩张制造理论根据。人们常用“多米诺”来形容国际关系中出现的连锁反应现象。

多米诺理论的基本框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三段论加以概括:东南亚地区对美国至关重要,共产党对其中任何一个国家的控制都会在该地区产生连锁反应并最终波及其他地区;东南亚地区正面临着共产主义“扩张”的危险;所以美国要采取措施,在该地区全面遏制共产主义。

正是这个理论和这个人,让美国滑向了越南战争的泥潭。

这个也很好理解,艾森豪威尔停战了朝鲜,军工没钱赚了,那就再开打另一场战争,越南战争,朝鲜打不过中国越南总不会打不赢越越共吧。

军工集团开心了, 艾森豪威尔你到底还是我们自家人啊,我们之前错怪你啦。

结果没想到,美国还真打不过,越南成了泥潭,打的赢美国人民和选票就更容易支持军工大发战争财,打不赢当然就不支持了。

越南战争成了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心灵之殇,推动了后续一系列的社会反应。

更重要的是种族平权运动,这个是一大历史乌龙事件。

时代背景是,虽然独立宣言说人人生而平等,虽然林肯搞了解放黑奴宣言,但美国一直没有践行许下的政治承诺,黑人还是受歧视受限制,在某些保守派强大的州黑人不能入学甚至不能进餐馆,坐公交还只能站着,随着民众平权意识的觉醒,以及最重要的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蔓延,黑人必然会日益寻求种族平等,那时候美国一度将黑人运动视为共产主义运动,认为是苏联在资助美国的黑人搞破坏搞分裂,一定是境外势力搞的鬼。

美国政界的想法就是拖着,拖着不表态不支持,将老一辈人送走后,美国社会中坚是新一代更具包容性的年轻人,那时候白宫国会再处理这个黑人问题就容易的多。

杜鲁门是这样,艾森豪威尔也是这样。

但艾森豪威尔没能拖下去,因为发生了乌龙。

黑人运动还能拖,是因为有最后一条线没有踏破,那就是最高法,美国是三权分立的,最高法大法官一旦任命终身任职,只要最高法不对黑人运动表态,不对各州种族歧视动作表态,不说这些规定是违宪的,那么面对黑人问题,白宫国会都能拖下去。

有鉴于此,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都坚持选用保守派大法官,保守派法官就是拖字诀,于是艾森豪威尔选用了保守派著称的沃伦大法官。

但没想到,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竟然叛变了,原来这个沃伦是隐藏的自由派大法官,他内心里一直想着解放黑人赋予黑人早该给的种族平等,他之前的保守言行都是装出来的,都是忍辱负重,艾伦当年在加州的时候配合罗斯福搞出日本集中营,将十多万日本人送进集中营,让美国以为他是种族歧视者,没想到这家伙被艾森豪威尔选为首席大法官后,他就露出本来面目了。

当时,在一些州,黑人儿童无法在白人儿童的公立学校上学,沃伦大法官宣布此行为违宪! 要求白宫必须立刻让地方停止此类违宪行为!

消息一出,艾森豪威尔的天都塌了,本来想拖下去的炸弹,在他手上爆炸了,而且将这个炸弹点爆的人,还是他信赖的沃伦小伙伴!

艾森豪威尔曾经非常后悔地说,提名沃伦为首席大法官,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愚蠢的决定!

但没办法,最高法说违宪了,最高法下场种族运动了,艾森豪威尔再也无法装作把头埋到沙地里的鸵鸟了,艾森豪威尔下令军方持枪护送黑人小孩进入校园读书。

黑人们一看,最高法支持他们闹运动,这下美国的种族运动更加风起云涌,种族平权问题彻底摆上桌面,成为白宫国会和社会各界无法回避的问题,成为那个时代美国社会的头号问题之一。

所以啊,瓜友不要骂杜鲁门,杜鲁门没奉行三大路线而已,后面的艾森豪威尔更是作死,他不仅没奉行,还多挖了两个大坑,一个越南战争,一个黑人运动,在美苏争霸的时候这两个大坑加一起,差点葬送美国国运!

最终,在后续两位总统一任接一任持续破坏罗斯福政治路线给美国挖坑之后,最终将罗斯福路线重新捡起来并拨乱反正想要拯救美国国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这个系列的主角。

让我们大声喊出他的名字——脑洞大开肯尼迪!!!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

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

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bus2100 (每日最新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