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youxia露面了。

这是一个很好很积极的消息,恭喜恭喜,大家心都安了。

毕竟,在这梧桐谈判的关键时候 ,内部团结大于天。

特别是高层内部团结。

从去年开始,枪杆子就震荡不已,甚至最近还传武警一号都出事了,团结高于一切,大于一切。

大家也不要担心中基层会因此人心浮动,军改多年,反腐多年,中基层官兵对这种事情已经很有觉悟很有原则了,绝对的拥护,绝对的忠诚,问过好几个中基层,他们说这是乱上面不乱下面,他们还觉得反腐空出位置有利于军队流动性呢。

而且现代战争不比古代那样全局系于主将一人,现代指挥体系是参谋团制定的,高层乱中基层依然能按部就班的备好战打好仗,主要是高层可能人心浮动,中基层是稳定且乐见的。

但是有一个坏消息。

那就是合肥一号,张同志,今天好多时政自媒体都关注他是否露面。

可惜,还是没能露面。

听说其秘书也失联了,听说是去北京后失联的。

这些不清楚了,但这么多天没露面的确是个坏消息。

这个就导出了三个可能。

可能一,张同志只是陕西人,不是什么侄子,没那么大背景,所以他出事被调查很正常,不要多联想。

可能二,可能是亲戚关系,但他出事和亲戚无关,是自己航天任期内的事太大,就算亲戚也兜不住。

可能三,在失联一段时间后回回归大家视线,一切照旧,平安无事。

我们吃瓜群众当然是最希望可能三的。

这对枪杆子好,对合肥也好。

毕竟,合肥最近有些太震荡了。

对了,合肥的yu爱华同志也露面了.

这个很合理,因为传的时候就说他是走读生。

走读生的意思是,纪委同志喊你去问问题,没有双规你控制你,你问完问题后还可以回家或者工作,但纪委同志接着要问你话, 你必须立刻到,这就是走读生。

对一些性质不恶劣证据不确切的同志干部,纪委有时候就采取走读生这种处理方式。

爱华同志的确是走读生,前几天他还去上海了,不知拜哪位大佬的码头。

对爱华同志,合肥干部群众的评价很高,我个人的评价也很高,笔杆子出身,理论水平不用说,还一路实干上来,理论实际结合的很好。

而且最重要的是,爱华同志身上有一种现在很罕见很珍贵的匪气。

举个例子,王海打假三只羊的时候,大小杨找爱华同志,爱华同志的原话是,他么的,共产党的天下,他翻不了什么风浪。他平日里对一些干部的训话也是人狠话狠,看不出来是笔杆子宣传部的书生出身,他特别喜欢加班让身边人一同加班,做他的手下压力很大,他是很实干的一个人。

看不出来吧,书生背景的他竟然有如此匪气, 他还是安徽大学哲学系出身啊,左手马克思右手他妈的,真是少见。

其实这类匪气干部,在江湖时代比较多。

因为那时候党纪法规和纪律监管不太完善,官场内人人散漫工作不较真,你要镇住下面的人,就要较真,就要让人怕你让人爱你,要懂威逼利诱。

威逼就是匪气,千万不能文绉绉不能让人说你是书生干部技术官僚,那容易被下面忽悠,要那种骂起来能把手下人骂的狗血淋头的干部,才能镇住官场老油条。

还有利诱,就是下面的人你该骂的时候骂,该罚的时候罚,但办好事了你就该赏的赏,保证让跟从你路线的干部升官,跟你的人即使出事了你也保证能护住他们。

这一套是把干部同事当江湖兄弟一样处了,与其说你是领导首长,不如说你是一群人的带头大哥,共富贵同患难。

江湖时代,最吃香的就是这类匪气干部。

康师傅情妇那个电视台主持人就回忆说,康师傅对他的嫡系手下都称呼兄弟,说你有什么需求想要什么,直接和我手下一帮兄弟说,我的兄弟都是多年一起拼杀出来的,我一句话他们就会赴汤蹈火。

老同志也略带这一点,老同志有骨气有傲气,还是基层的时候去县城调研,县太爷让一群人劝他酒老同志都不喝,有个人跪下头顶酒杯逼老同志喝酒,全场人都劝他喝酒,老同志说他跪他的管我屁事,坚决不喝酒,有骨气有傲气,老同志个人魅力很足,任职经历又多,有很多人对他心悦诚服甘执马鞭,不过老同志不搞康师傅人身依附一套,据说他卸任后曾摆酒请了一二十个这么多年的嫡系,说自己要彻底退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大家了,以后就不必见了,他不能也不会为大家遮风挡雨了,各人有各人的命运祝福大家,巴拉巴拉的,然后那天喝酒的人里头,事后真有好几个出事被判死缓的。

这就是老同志的原则。

匪气狠劲干部,在新时代就不太吃香了。

因为党纪法规更加完善了,纪委的工作力度也加强了,有明切的党纪管着,你过多搞这一套就是用官威压人,就是不团结同志。

而且这一套很容易发展成人身依附,搞成山头主义码头主义,这是新时代我们所深恶痛绝的。

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有个国企一二把手平日里明争暗斗,上面人都知道但争争斗斗都很正常嘛,不要过分就行,一次重要会议二把手迟到,故意给一把手难堪,一把手肯定发作为难他啊,于是气场全开说了一句骂人的话,说滚出去,没想到二把手更狠,直接当着众人的面真的滚了出去,然后在门口站起来立正,认认真真的说我遵从书记指示已经滚出去了,现在申请参会请书记同意,搞的一把手更难堪不得不让他参会。

然后一把手这辈子就没升过官了,每次上面讨论他升迁的时候,他的反对派都会说,一个能逼自己搭班子的同志现场滚出会场的人 ,怎么能再加担子呢?

这就是互相比狠,那个一把手终结没有二把手狠,因为一把手是对别人狠,二把手是敢对自己狠。

官场是这样的, 没有一点狠劲没有一点匪气玩不转的。

新时代宣传鼓励干部要有斗争精神,而斗争精神的前提基础就是匪气就是狠劲,现在带点匪气狠劲且肯实干的同志太少了,爱华同志是一个很好同志,希望能逢凶化吉,以后必然更进一步。

毕竟,我很欣赏的美国沙利文,就是典型的书生+匪气的结合体。

沙利文有理论有实践,还胆大心黑,敢冒险敢搏命,炸北溪2搞叙利亚各种下黑手,我们最怕的不是沙利文的谋略水平,而是他的胆大心黑。

只有谋略才华,那就是一个智囊,只有匪气狠劲,那就是一个莽夫。

有谋有略还有匪气狠劲,那才叫枭雄之资。

瓜友经常感慨说中国怎么没有沙利文这种人才,其实现在的爱华同志也有一点点沙利文的影子。

这也让是安徽省委会让一个笔杆子宣传部出身的他,去管政法委的原因。

镇得住下面,抓的了工作。

希望他能逢凶化吉,更上层楼。

这样合肥也安定着。

之前说过,合肥今年是大动荡,问过了,也分析了,发现有两个原因要动合肥。

一个是合肥创投模式,的确要一定程度上整顿纠正。

我们将合肥模式和深圳模式放一起比较大家就懂了。

这是一位深圳瓜友的专业分析,十分精辟,我特意原文奉上。

——“合肥是合肥市政府主导下的资本招商的玩法,就是通过股权投资+补贴等方式把企业拉过来落地产能,贡献产值,最终诉求都是要落产能在合肥的。

深圳国资下面有很多国资控股主体,反而深创投是国资委唯一没有绝对控股的企业,深创投的投资理念一直是全国布局,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以帮深圳市招商引资为核心KPI,就是单纯的追求投资收益,每年要向国资委上交利润的,所以深创投的投资管理决策相对目的更单纯(可能因为深圳没有富裕土地想肥水不流外人田也做不到,干脆就做这个顺水人情了)

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合肥招商引资用的钱都是安徽省政府或者合肥市政府的财政的钱,而深创投的投资资金来源是全国各地募集来的,管理谁的钱,就要帮金主爸爸完成任务和返投诉求,所以深创投经常要帮基金的出资所在地招商引资,或者找返投项目,这种情况基本发生在全国各地,不像合肥,只考虑在合肥落地。”

所以,放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考虑,深圳模式是契合共同富裕的,是可以缓解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而合肥模式其实还是老一套的地方竞争,只不过合肥将地方竞争做到了一个普通省会城市能做到的极致。

还有一个大不同。

那就是深圳模式以符合国家战略为第一追求,而合肥模式以符合合肥战略为第一追求。

——“深创投一直以来的宣传的就是国家需要什么就投什么,企业愿景是发现并成就伟大企业。

而合肥的产业战略规划,别说符合国家战略了, 就是和南京也常常打架,之前写过了,合肥南京高度产业高度同质化,两城是近身搏杀,国家是不太乐见合肥南京这样玩下去的。

“合肥产业,以新兴产业为主,有家电、液晶显示器、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业等。用合肥政府的话说就是集终生智,芯屏汽合。南京因为是省会,所以多为国企和事业单位,主要是电子、石化、钢铁、汽车、电力产业种类。一开始南京只有部分产业,和合肥重叠,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但两座城市还不是完全的竞争对立,如果南京不折腾,合肥还是可以和南京差异化共存,愉快的做朋友的。然而,南京身处江苏怪物房,江苏十二太保各个不是省油的灯,南京不能落于人后,特别是近在眼前的合肥崛起, 严重刺激了江苏省府的神经,江苏这些年也开启了强省会战略。

举个例子,合肥重金押注半导体产业,早于南京4年搞半导体集群,本来南京没有半导体产业的,两者差异化共存,结果南京请动了台积电来南京。南京这个动作严重打脸合肥,南京直接将晚于合肥4年的半导体产业,拔高到两者平行的地步,现在每年半导体大会都要在南京举办,南京投资中科院系,把剑桥唯一的海外研究所都整来了。还有lg化学,还有新能源锂电池全球四大巨头齐聚南京,南京甚至在新能源产业上对合肥都产生了竞争压力。

南京和合肥,最好的情况当然是产业错位,搞差异化竞争。然而眼下的经济风口,就那么几个,半导体新能源啥啥的,风口就那么几个,南京不可能后知后觉的看着合肥搞这些无动于衷。

看合肥和南京的十四五规划就知道,两座城市均对下一个五年的产业进行了规划布局,产业同质化明显。下个五年,合肥南京,将形成高强度竞争关系。

综合来看就是,深圳模式利己又利全国,合肥模式利己不一定利全国,而且还和南京同质化竞争严重。

国家要搞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缓和区域发展,要整顿行业内卷,要管控地方同质化竞争,那合肥模式就一定会挨批,一定要整顿纠正。

这是没办法的事。

以上,是合肥模式挨整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但合肥之所以早不整晚不整,偏偏今年挨整,可能是因为第二个原因。

2023年10月27日,安徽合肥人的老二号辞世。

合肥干部群众对这位家乡首长表现出了很强烈的情感。

甚至有点过分强烈,被外媒做文章说,合肥干部群众如此怀念祭奠故人,是为了否定现在的人。

合肥模式因为不太符合全国统一大市场整顿地方内卷等一系列大原则大战略,本来就已经是被整顿纠偏的讨论对象了。

比如南京就肯定想让合肥倒霉。

但合肥模式还是安安稳稳发展了这么多年,整顿合肥是被讨论过,但还没到真要下手的地步。

你看看同样和老二号有紧密关系河南郑州,那是第三个五年开始立马就挨锤的,过去几年是锤郑州没锤合肥的吧。

岁月静好的合肥看看江河日下的郑州,就应该知道一些分寸的。

结果那件事突然发生, 情急之下合肥还是没能掌握好分寸。

23年10月老二后去世后合肥发生的一些事情,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有了24年合肥的挨锤。

最后,我个人,送给合肥干部群众三句话。

能缓解乃至拯救合肥命运的三句话。

能让合肥不至于落到郑州下场的三句话。

第一句——“向深圳模式学习”

第二句——

“和南京差异化竞争”

第三句——

“看齐核心”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

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

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bus2100 (每日最新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