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_那年股灾丨一壶煮酒喜相逢
文章目录
全球经济的货币是美元,全球经济相当于一个美元循环系统,然而资本主义的内生性危机周期性发作,我们不提前几个世纪,单是从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到次贷危机,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依然无法解决全球资本主义根源性危机。
全球经济这种根源性危机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
一面是政府。
一面是资本。
通货膨胀相当于政府对人民隐性加税,对自身的财政负债隐性减轻。
任何国家的每一任政府,都有天然的冲动去通货膨胀。
包括社会主义的中国。
这个是单纯的财政范畴和公共选择论,和社会制度无关系。
思想家们提炼出权力的三大特性:
唯一性、畅通性、扩张性
任何权力从诞生一刻起,都遵循这三大特性,不管这个权力的帽子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货币主义理论指出的,信用货币天然有扩张的冲动,背后的本质就是政治学中权力天然带有扩张性的具体化体现。
而最能能制约政府无限制通货膨胀的因素,不是顶层的道德,不是领袖的自我要求,而是人民被加税加的活不下去官逼民反,是社会动荡政权更迭。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美国的美联储也好,中国的央行也好,各国的主要央行也罢,主要职责就是两个:
一个保证本国人民的底线,不发生高通胀不社会动荡。
一个保证本国人民的上限,促进经济更好发展保证社会稳定。
而且,随着以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全球化铺开,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得不面临囚徒博弈,你不印钞美国印钞,用白印的绿票换你真金白银的国内资源,怎么办?
再加上美国占据经济理论制高点,对外输出金融观点,搞货币主义和自由主义,让更多国家有样学样。
全球货币超发有多严重?20 年美国翻 4 倍,欧盟 3 倍,日本 16 倍。这样,一部分外因,一份内因,综合产生了全球经济体系的大bug——
核动力印钞机永不眠
这是政府打下的基础。
而在这个基础上建起危房的,是资本。
和权力有三大特性一样,资本也天然就有属性 。
马克思论述的资本有四大属性:
一、资本的社会性
资本要在社会上得到认可,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以物为中介的社会关系。
资本的具体代表,也即持有资本的各个企业家资本家和屏幕前的你,此刻已经不存在了,你们是资本的拥有者,也是资本的工具人,在
资本世界中,你们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结合,而不是一个具体化的社会个体。
二、资本的垫支性
生产者为了取得剩余价值,必须先垫付一定的货币资本用于购买各种生产要素,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
岱岱读资本论,将其概括成一句话“欲要剩余价值,必先原始积累”。
三、资本的运动性
它处在无休止的运动中,不断地从流通领域进入到生产领域,再由生产领域进入到流通领域,资本这种不间断地运动是资本取得价值的增值的必要前提和条件,一旦停止运动,资本就不能增值。
可以用一句俗话概括:“资本永不眠”
而资本最重要的,是这个属性。
四、资本的增值性
资本运动的目的是为了价值增值,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增值性是资本的本质属性。
所谓利息不过是资本的租金罢了。
-[英国]达德利·诺思 《贸易论》
关注岱岱备用号
如果说政府天然有扩权的冲动,那么资本就天然有增值的欲望。
人类个体会说出“不自由、母宁死”冒着炮火反抗强权,资本也会喊出”不增值、母宁死”的将卖掉亏钱的牛奶宁愿倒进下水沟也不卖。
古典经济学的根基是理性经济人,它假定人是始终理性且自利的,并以其本人能采用的最优的方式追求自己的主观目标。
而货币理论的根基也类似理性资本,它假定资本始终是理性且自利的,并以最能采用的最优方式追求自己的增值目标。
这就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
到底先是人性是天然逐利的,然后导致人口袋里的资本自带逐利的增值属性;还是先是资本是天然逐利的,然后资本的工具人每个个体成为逐利的理性经济人。
这是政治经济学中,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有趣论题。
当然,马克思技高一筹。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资本也不是一种物,其本质是以资本为中介的社会关系。
换言之,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发展过程,就是将这个社会的围绕点从人,变成了资本。
类似你我喝酒聊天时的牢骚话,以前的人啊,谈感情不谈钱,现在的人啊,只谈钱不谈感情,哎呀我算是看透了,来,兄弟走一个。
在马克思看来,没有鸡生蛋蛋生鸡的纠结,他洋洋洒洒 230 万字的资本论,结果和盘托出了这样有点搞笑的话:
人对资本说:“我是鸡,我要繁衍发展,所以有了你,你是帮我繁衍的蛋。”
资本对人说:“我是鸡,我要繁衍发展,所以有了你,你是帮我繁衍的蛋。”
是的,人和资本都觉得自己是鸡,对方才是那个蛋人把自己看成鸡,把资本看成工具的蛋,这个过程,经济学家称之为:
“理性经济人的资本增值”
资本把自己看成鸡,把人看成工具的蛋,这个过程,马克思名之曰:
“资本对人的异化”
潜伏
发作
为了反对这种异化,反对资本把我们当成工具人,马克思提出了“阶级斗争”的具体方案。
读过马列的瓜友,看到此处,是不是灵光一闪,恍然大悟?
当然, 西方经济学后来发展出了行为经济学,这是对传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修正,或甚至否定的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说,这是很大的进步。
狭义而言,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的产物。
广义而言,行为经济学把五类要素引入经济分析框架:
1、“认知不协调-C-D gap”;2、“身份-社会地位”;3、“人格-情绪定势”;4、“个性-偏好演化”;5、情境理性与局部知识。
然而在政治经济学范畴上,马克思对资本属性的指出和定义,依然无法推翻。
甚至,还有进步。
那就是这本神书——陈平有个著名的不等式。
在上海月收入 2000 比在美国收入 3000 美金要好。
史称陈平不等式:2000rmb>3000usd这位大佬也有个不等式。
《21 世纪资本论》用准确翔实的大数据和逻辑验证,科学的指出,金融本身是服务于实业的,以实业为基础,然而资本的回报率远远高于劳动的回报率,甚至远远超过社会整体的经济增长率。
社会整体的经济增长率,是 g。
社会上资本的回报率,是 r。
这个著名的 21 世纪资本论不等式就诞生了要知道,经济增长或者说 GDP 之所以能够增长,一部分是靠资本流动产生的收益,剩下的就是劳动所产生的收益。所以当资本的收益率高于整体经济增长时,就说明劳动的收益率低于整体经济的增长。而且,这个不等式论证了人类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下去,有资本的人或者说富人,就更多地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因此,富人和穷人的财富虽然都在变多,但是富人的财富增长速度更快,穷人的财富增长速度变慢,贫富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是的,科技和经济再怎么发展也好,也不能缓和贫富差距,甚至科技经济越发展,贫富差距反而会越来越大。
21 世纪资本论,更讨论了通货膨胀对财富的影响。
通货膨胀在某种程度上更有利于富人而不是穷人,因为在通胀时代,这会凸显财务经理和理财专业机构的重要性。通货膨胀的影响不是降低资本的平均收益,而是重新分配资本收益。
大量证据都表明,由通胀造成的财富再分配基本上是“劫贫济富”。
作者最后讨论了隐匿在避税天堂里的金融资产。有人估计瞒报的金融资产接近全球生产总值的 $10%$ 。
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索洛撰文指出,其实这种关于富有者更富的现状,许多社会学者都尝试讨论过,但是皮凯蒂的这本书是第一次把这个问题通过严肃的整理和推导,变成了严谨可信的研究成果。
而这,就产生了两个方向上的矛盾。
一个社会矛盾。
贫富差距等于社会矛盾,科技经济越发展矛盾反而会加深,这个不用多说很简单。
另一个是经济矛盾。
金融追求的是资本回报率。
实业追求的是劳动回报率。
实业是金融的根基,金融却以远高于实业的回报率运行着。玩虚的比玩实的更赚钱,这玩虚的还可以持续的玩下去吗?
是的,无源之水无土之木,可持续吗?
不然不可持续,金融吸血实体的高回报,必然是“残暴的欢愉带来残 暴的结局”
是的,资本主义周期性金融危机,就自然而然在这个 $r>\mathsf{g}$ 的不等式下,诞生了。
虽然马克思主义左派人物,认为 21 世纪资本论太过温和,寄希望于全球税率一体化通过加税来弥合差距,抛弃了马列历来主张的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主张,被骂是投降派,是忘记了马列老祖宗的劣徒。
但是在岱岱看来,这位大佬皮凯蒂,却是实实在在马列的正统继承人。
因为马列主义最重要的是两个理论论证。
一个是资本论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剩余价值论论证资本主义不行了,内生性经济危机无法解决,还异化我们把我们当蛋蛋,我们跟着资本主义走一定吃苦的。
你以为你给老板打工你要感谢老板?
错了 !你是被老板剥夺了剩余价值,而且这样一直剥夺下去不仅你要死老板也要跟着一起死。
提出剩余价值论和论证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经济危机,这就解决了“我们为什么要推翻资本主义”的问题。
另一个是唯物史观解决的问题。
论证人们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唯一正确选择,是阶级斗争,是建立共产主义。
你看人类社会就是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以前奴隶主剥削奴隶,后来奴隶造反部分人化身变成封建主继续剥削,然后人民造反成功部分人化身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人类历史就是这样演化过来的。
所以,未来当然是我们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反对压迫然后造反成功当家做主!跟我造反跟我革命!
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说马克思一辈子就两个伟大发明。一个剩余价值论,一个唯物史观。
岱岱读完马列著作后,才真正意识到恩格斯这个评价是如何的一针见血。
因为马克思剩余价值论,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论证这句话:
“革命有理!”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论证这句话
“革命必胜!”
当一个人,用科学缜密的理论,告诉你“革命有理”和“革命必胜”这两句话,请问,你能不被折服到一起去革命吗?
斯大林的感受代表着当时马列风行全球下那代人的真实体验:
“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说真的,岱岱读完马列著作,岱岱都有斯大林一样的感受。
恩格斯不愧是最了解马克思的人,他把马克思理论的要害点出来了。
而 21 世纪资本论的皮凯蒂,和马克思异曲同工。
马克思用剩余价值论,来论证资本主义必然苦逼,资本主义必然完蛋。
而皮凯蒂用 $r>\mathsf{g}$ 这个不等式,一样的告诉大家,资本主义必然贫富分化,金融泡沫必然完蛋。
这两个不同世纪的人,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出发,得出了相同的观点:
“资本主义无法解决自身根源问题,必然苦逼必然完蛋。”
当然,区别还是有的,马列想用革命斗争,皮凯蒂想用全球合作加税,这就是差别。
但是,皮凯蒂延续了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历史贡献,岱岱依然愿意将他们称成一条线上的人。
好了,今天岱岱有点掉书袋之嫌,知识炫富般和大家聊了这么多理论方面的东西,涉及多门学科。
那么,交代完这些宏观的背景,也该进入具体的案例了。
一个政府,难以克制的不断印钞。
一个资本,难以克制的不断吸血实体。
而最终,印钞终有上限,欢愉迟早剧终,以股灾为具体代表的全球经济危机,周而复始就成了人类不改变既定发展模式就无法摆脱的梦魇。
而在过去 45 年中,一个典型的美元趋势周期往往会持续 6-7 年左右。
然后——
2001 年,美国互联网泡沫危机。
七年后——
2008 年,美国楼市的次贷危机。
而不同的是,七年后的经济危机,没有再度发生在美国。
而是发生在了中国。
是的,2015 年,中国股灾。
千股停牌满屏绿,百万股民遍地哀
为什么要写 15 年股灾?
15 年的股灾,是所有经历过的人,终生的梦魇。
这一次,岱岱选择复盘这个梦魇,不是为了重温一次,而是为了不再有下一次。
因为,请不要忘记,2015 年后的 7 年,是什么时候?是的,2022 年。
是的,美国不得不再度加息的 2022 年。
美国在次贷危机后并没有解决根源性问题,或者说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必然无法解决根源性问题,但美元在 08 年走完一个 7 年周期后,并没有“残暴的欢愉残暴的结局”。
可能,就是因为 15 年那场灾,没发生在美国,发生在中国了吧。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如今,又是一个七年过去了。
眼下所有的经济数据和金融指标,已经无可置疑的指向了 2022 年。
2022 年,是会重演 7 年前中国的 6.15 大屠杀,还是会复刻 08 美国的金融火葬场。
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身处时代旋涡的中国人,深思。
所以,在 2021 年的末尾,在 2022 年的前夜,岱岱回望这个梦魇,就是为了在迎面而来的 2022 年,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我们这些可爱的同胞,不要再重温这个梦魇。
下一篇
一壶煮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
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
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十群聊信息等
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sevenmona (每日最新圈文)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