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聊聊大家最关注的国内,特别是经济楼市。

楼市之前写过很多了,岱岱坚持这些判断未来还会有各种重大利好政策出台,让最后一批人上车消化库存,房价会短暂企稳乃至微涨,但长期依然调头往下,直到国家队下场收房那个点,就是国家放水救市的政策底。

其实香港已经给我们打样了。


数运:

香港楼市2月28日撤辣之后,房地产经历一波反弹,效果仅维持一个月,4月开始中原香港领先指数再次掉头向下,目前已经接近撤辣前地点。

国家在下场前会尽可能让观望的老乡冲进来接盘消化部分库存,也就是抄底站岗,而库存天量还是过剩,最后依然需要国家出手消化大头,而国家设计的新房改是双轨制的,就算放十万亿的水到保障房人才房,也流不到楼市去,而是兜底楼市+挤压楼市。

页团购 灵川关注 推荐

浙江多地政府出手回购商品房

收购价约为备案价7折

将用作公租房每套面积不超过70m

多家房企已报名参加

资料画

作为杭州首个启动政府回购商品住房的城区临安已于5月14日正式发布公告 1.1万备

未来大部分房子剥离金融属性,特别是刚需小户型会被天量的保障房人才房给打死,还有投资赚钱效应的,就是三大类,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改善房,豪宅。

学区房则是个很因人而异因城而异的点因人而异说的是你的孩子,你孩子如果生在新生儿最多的那几年,比如放开二胎那几年的高峰,那直到你孩子高考的时候,学区房都是有存在的现实基础的,除非你城市教育规划失败导致学校配学生失衡提前开始放弃学区房政策,如果你孩子是在新生儿开跌后,那等你孩子上学的时候,学区房政策基本入土了。

因城而异说的就是每个城市的教育规划,比如深圳教育资源短缺前些年狂建学校幼儿园,限于城市面积不大深圳人口锁死2500万左右,加上城市自带避孕绝育效应,深圳未来大概率放开学区房政策,而天津这个城市很特殊,天津是高考困难省份学生走捷径的一个路子,学区房有全国家长撑着,天津为了卖房为了利益也会坚持学区房的投资效应。

现在新房改路线是大概定了,上面拿出5千亿给下面练手,之前以为是给地方政府,但这次给的是地方国企。

一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看这个利率。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规模是3000亿元,利率 $1.75%$ ,期限1年,可展期4次

中国房子租售比很低很低,北上深平均住房租售比为1 $92%$ 重点27个一二线城市平均为 $2.22%$ ,潘石吃说他都不好意思谈房子的租售比。

因此国家给的利率很低, $1.75%$ ,而且可以展期4次。

这之间是存在利差的,地方国企买来房子,加装修费和中介费租出去,只要合理规划运营,依然能有赚钱的空间,但是利润空间小了,可能都跑不赢通胀,而且国家的房子要租出去,价格肯定低于市面价格,不然就是领涨租房市场了,所以这个一来考验地方国企的运作水平,二来需要银行降低存款利率的同时将这些房租打包成金融产品。

开7月大会后,国家正式铺开新房改后,定多少利率吧。

围绕新房改,会有一系列商机在里面。

还有最近不动声色的山东企业家座谈会,为了7月大会的一次配套会议,网上已经有人分析的很不错了,岱岱分享下。

吴真_2024

南阳商祺数贸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关注482丨粉丝17.9万

2024/05/2411:24

昨天的座谈会,算不上多“重要”,但看得懂的,基本能知道一个多月后的“极其重要”在哪了。

一、决策程序

这个座谈会,不是特意而为之,是决策程序的一部分。决策程序中还有其它的座谈会、讨论会、书面会签等,有的已经走完了,有的还没走,有的不会公开报道。总之,我们的决策程序,完全当得上当年对美国民主制度的那个评价一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所有制度都有“坏”处,但民主集中制是所有制度里最好的。

二、会议作用

在程序环节中,这种座谈并不是吸收建议、而是命题作文。既不是自下而上的反映,然后吸取。也不是自上而下的布置、落实。是居中的一个环节。大致是,已经综合了基层各种情况、各类实践,形成了“讨论稿”,并且“议”了一次或几次。再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征求”一次。但这种征求,就是定向的细化和深化了。

三、代表发言

结合以上,这几个代表的“类别”选择,就是很有目的性的了。当然,他们也必须是某方向的标志性人物。但是,并不是他们说了什么,“我们”才会改什么。而是我们准备改什么,选他们来说。不是谈改什么、为什么,而是谈怎么办。

1、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明胜

虽然他才54岁,是所有央企掌门人中最年轻的之一,也是我以前多次讲过的“那种”履历。而且他上任之前和之后,有过一些格局很大很深的讲话,但这种座谈会上,他的汇报,一定是十分钟、3000字以内,而且,轮不到他讲别的,他只讲、只能讲一点: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如果是我写汇报材料,简体仿宋3号字、不能超过10页。而且第一部分最多五行字。重点在第二(怎么改)和第三部分(怎么协同)。第四部分(难点)也要提三点。没了。

上面这句是吹牛的,因为电力产业我不太熟悉。但知道一些电网和发电的堵点、发电几大“门派”的塞点。这事,我能想到有多复杂。拿这个行业动刀,是需要巨大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的。同时,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要认识到一点一过去的世界,支撑是石油。今后的世界,是电。电,很可能会成为新货币的锚定物。

2、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左丁。

该企业号称“中国风投黄埔军校”,敢叫这个名字,利弊兼半。左董比刘董还要年轻,而且是和刘董同时接了上任。而两个人的前任,目前都安全退休。

无论是两年前的报告、还是最新的讲话,都重点提到了风险投资。深圳这家国资委的二级子公司,参投过的企业数量居全中国第一。当今中国很多赫赫有名的企业,都由它领投。“发现和成就伟大企业”、“国家需要什么、深创投就投什么”这两句话左董上任几个月已经讲了多次,深得上意。 微博

他的汇报,新闻稿中是“发展风险投资”。这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方向。也涉及到极复杂的一些制度设计。就不展开说了,一展开说,就成了股评了。我一贯反对炒股,只提醒一句,左董是监管出身,他对深创投的定位是“灵敏噢觉 $^+$ 风险共担 $^+$ 长期支持 $^+$ 融资带动$^+$ 综合服务”。他一直强调,政府类资金要支持科技创新、陪伴科创企业成长,要当“耐心资本”。个中意

思,自己体会。

3、安踏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

哎呀,王一博是聪明,正好代言安踏三周年,掌门人居然作为民营经济的代表参加了这种座谈会。红色题材以后不愁了。

安踏这位年轻的丁主席的汇报重点是“用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指明了民营企业的“生产力”方向。这一点,我前面的课程讲过很多次了。我在微博上写过一次。数字技术 $^+$ 衣食住行,现在的实践其实都很LOW,其实有很多空间(数字技术 $+$ 衣,我已经讲过一课了)。看准这个,当然不能让你炒股挣到钱,却能让你明确自己的创业、就业方向。

4、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徐董事长谈的是“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治理体系”。这指明了民营企业的“生产关系”方向。由他来讲,最汤姆的合适。高,实在是高。徐董的名言“企业不仅仅是赚钱的工目更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休”比95%的

大企业家要高了很多。

另外,徐董比丁主席大十岁。但徐董的儿子已经执掌乡村振兴版块。怪不得王教授也参加了座谈会。因为个事,很大很大。不过就不好公开多写了,只能在群里讲讲了。浙江徐董家族的创业起点、变过程、目标设置,都很有意思。

5、德国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徐大全此人虽毕业于安徽芜湖第一中学,但已经是标准“外籍”人土。并成为上海市荣誉市民。由他来讲“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你别说,很合适。

而且请一家德国企业、德国“车企”、世界级的车企配套企业、以智联网为方向的技术企业、中国是其第一大单一市场的企业来发这个言,很有深意。

6、香港冯氏集团主席冯国经他的发言重点是“推动香港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这一听像是特首的发言稿。但此人45年的,不可能了。也许,74年出生的冯裕钧才是79出生的霍启刚最大竞争对手?

而针对香港如何融入这个事,有了去年和今年一系列重大现实变化(港珠澳港大桥开始车流如织了),实践的推动已经很容易了。科技与金融,正是冯氏集团的“供应链”管理的强项。这些资本家们,聪明得很啊。

7、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

周教授的参加,是被误读最多的。也是检验是否真懂中国政治逻辑的试金石。周教授,不是自由派、右派,最多有点偏市场派。他也没有被禁过声。连张维迎都不禁,禁他干嘛?请他而不请林教授,不是林教授失宠,恰恰是林教授不需要参加了。

请注意,周教授只谈了一点“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大部分所谓财经自媒体,只看到周教授的名字就嗨了,就觉得要放水了、要上杠杆了。你们以为,这种座谈会,周教授有一个小时时间,从顶层设计、到产权制度、到宏观政策,大谈一番?呵呵。他也只有十分钟,正好够他讲一讲他提了多年的“社保”问题。哎,对了。正好,沿着他的发言,有了一段新闻用语: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

黄院长是正宗的“红顶”经济学家。是有职务、有级别的哈。67年的,还挂职过副市长。一直在发改委工作。所以,他讲“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政策建议。他也不敢在这种场合说建议,很有可能,他说的旱应该怎么设计制度让哪此项日和资全到实

时定应以心公议计丽反,让咖三项口怕贝亚浴到天处。

他的一贯学术观点是,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业是现代经济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是乡村产业振兴必然选择。过去的经济增长赖以发展的模式(就是大家常说的“房地产-王地财政-金融”循环模式)不会再出现了,必须进入到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9、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如果他是最后一个发言,那就有意思了。因为所有的发言,都是器、术一级。只有他的发言,有些“法”的影子。他的发言是“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这种发言,让一个新锐的学者来做。就更有意味了。因为,他也是有级别的哈。这个单位(社科院)的另一名学者,我以前提过多次,历史研究所的所长卜宪群。张斌、卜宪群这一批60后,显然是跳出了“西方”和美国逻辑的学者。对一些名词、概念和叙事有了中国式的解释。很多话,需要他们先说。

四、总的感想

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该博主还有1373条精彩内容

快来微博一起看看吧

这个人虽然顾左右言他的水了一些段落,导致信息不密集干货不多,但还是有一定水平的。

看下岱岱的分析吧,岱岱放狂言说内政岱岱领先同行两个段位,上面这个人已经是内政同行里难得的水平了,而你看完下面就知道岱岱是不是吹牛了。

首先是电力系统的发言。

这个系统串起来两个老大难问题一个是他说的电力为锚的人民币国际化可能。

这个岱岱之前说过,人民币国际化有几个路线,国债为锚和电力为锚竞争挺激烈。

比如云南就希望以电力为锚,因为云南的电力是过剩的,只能卖给广东等省份,但越南急缺电力,外国工厂在越南一年是必然要停工几个月,因为没电,越南很想买云南的电,云南也很想再开这一条财路,但国家不肯养虎为患。

未来我们主导东亚,越南可能就开这个口子了,电力系统要做好技术能力和整合能力的储备。

另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光伏产业的过剩。

光伏产业是中国杀手的产业,全球优势第一,但过剩问题导致这个产业一边红红火火一遍在死亡线挣扎,难点就是光伏储能技术没有攻克。

攻克这个问题,光伏产业的过剩问题就能得到极大的缓解。

有意思的是,这个座谈会是企业座谈会,但没邀请王牌的光伏民企发言,反而电力系统第一个发言。

这本身就释放了几个信号:

1、让电力系统代表整个光伏产业的发言

2、之所以能代表,是因为解决光伏过剩的关键,光伏储能这个,无论是技术攻坚还是大规模铺开储能,都是要国家下场搞,民企已经无力推动了

3、七月大会上,关于光伏的产业战略这块的重点,自然呼之欲出了。

电力系统发什么言不重要,选他不选民企发言,这点才重要。

第二个是地方投资发言。

之前30年,地方政府有各种竞争。
一开始是改革初期的招商引资竞争
然后是城市建设经营竞争,也就是基建和卖房子中间穿插了高铁兴起后的地方高铁竞争
新时代后,多了3个之前没有的竞争。
一个文旅兴起的地方文旅竞争。

文旅爆发,是在新时代第一个五年就爆发的,这个市场天然和地方有巨大关系,短视频时代之前各地还是暗斗,争高铁争机场争高速啥的来争客流,短视频时代后就是明争了,各地百花齐放的文旅宣传,乃至各地文旅局有个隐秘工作就是让人上网灌水黑竞争城市。

一个地方举债竞争。

重庆开的这个头,被贵州发扬光大,各省借着国家财税制度的设计漏洞和城投制度的监管空白,各种举债开启军备竞赛,不借白不借,借了也白借。

一个地方投资竞争

这个最早可以追溯到汪洋在广东腾笼换鸟,派出懂产业懂科技的干部入驻企业乃至入驻车间,深圳作为广东腾笼换鸟的第一线给了最多机会和试错机会,深圳的产业升级后来也是最成功了,才有了“中国风投黄埔军校”的深创投,加上后来合肥一鸣惊人,连续投中京东方和蔚来等企业,产投之城合肥名声大造,全国各地也开启了产业投资竞赛,当然也有成都投资锤子科技这类败笔,有珠海国资委和格力撕逼的丑闻。

但之前上面各路神仙,对地方自发卷产业投资赛道这个趋势,是不怎么认可的的。

有一些在地方历练上来的神仙觉得,产业投资门槛高,全国也就几个城市能做,其他城市有样学样可能投的血本无归,而且导致资源浪费,要么就国家下场搞,部委下场搞,不让地方搞,要么就圈定几个最懂行的城市做这样损失最小试错最少。

有一些涛哥派系也不认同,他们不想发达城市一家独大,全国产业都集中在那几个城市,当年就搞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希望全国统筹兼顾发展的发展格局,放开地方卷产投会更加导致区域分化,强者是通吃的,你看深创投一家成了全国半壁江山就知道,这个派系出于涛哥全国均衡发展理念而不认可这个模式。

还有一些则是朱相派系从历史教训出发不认可,朱相当年头痛的就是地方和企业绑定紧密导致一系列问题,朱相重塑中央权威时地方制造的阻力巨大,今天我们也提倡搞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朱相思想的一脉相承,而地方卷产投会变相导致地方山头主义(上海为捧特斯拉不许五菱mini上牌,北京为抢新能源逼小米造车等等),这个地方卷产投,就算搞好了,也是中短期内解决产业升级的燃眉之急,但长期来看是个巨大的政治经济隐患。

还有一些派系则坚决反对地方资本下场投资赛道,这个派系是亲美派系,他们经济思想秉持市场化的西方思想,认为投资应该让市场发挥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不是让地方带着政治立场扭曲市场机制,而且过去中国最大的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都是美元资本和民间资本,美元资本占了大头,特别是对互联网赛道的投资,美元资本和上层亲美派系有紧密的合作联系,地方资本卷投资赛道,不仅把同行的地方卷了,也一并把美元资本也卷了,因此出于理念和利益,亲美派系都不认同地方卷产投。

既然上面有这么多派系的神仙都不认可不看好乃至反对地方卷产投,为什么新时代坚持这个,还是让地方产投的人第二个发言呢?

2个原因。

第一个,中美关系恶化了。

中国产业升级需要资金和技术,中美关系恶化后,美元外逃技术封锁,这两个外部的助力都没有了,我们又不能放弃产业升级,而民间资本又是扶不起的阿斗,小头能胜任大头无法胜任。

因此我们就需要国家下场出钱助推产业升级了。

而国家下场有两个模式,一个国家下场,一个地方下场。

新时代一开始是第一个模式,搞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搞半导体。

结果我们也知道,几年来白白浪费万亿,养了一窝硕鼠。

这个模式第一步就玩砸了,砸的离谱,导致上面信心动摇。

虽然现在也有国家下场搞产业升级,但采取两条腿走路,开始放手地方去卷产业投资了。

不是有个段子嘛,说之前创业群体打交道最多的是美元资本或者美国取经过来的民间资本,他们和投资者最多的交流就是打德州扑克,这个具有美国特色的玩法。

现在创业群体不打德州了,改打蛋了,因为美元资本走了现在是地方资本,地方政企大佬打的损蛋,他们就从德州改成蛋了。

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岱岱之前说的,股权财政。

地方土地财政模式,已经肉眼可见的不行了,续命都续不上。

房地产税又困难太大,难度太高,上面讨论用股权财政取代或者部分取代土地财政。

而股权财政和地方卷产投又是息息相关,乃至相辅相成的。

总结下,就是内外两个原因。

外部原因是中美恶化美元撤走技术封锁,内部原因是地方财政模式转型需要。

有内有外,基本全了,而且都是战略性的,特别是第一个原因中美恶化。

这个也导致了反对声音最大的亲美派影响力急速衰落,反过来成全了新时代的决心。

是的,岱岱说了,这次企业家座谈会是给7月大会配套的,而且本来按照之前惯例,出席的应该是民企为主,但第二个发言的却是深创投,这就释放了隐晦却强烈的几个信号

1、上面对这个地方卷产投擦长期以来意见不一,但新时代在7月大会上要一锤定音,肯定鼓励这个模式了

1、之前国家下场和地方下场两大模式,新时代打算地方模式为主了

2、之前是地方自发卷产投,7月大会上改为国家助推地方卷这个赛道,也就要给地方立各种规矩搞监管了

3、其实可以选合肥创投发言但还是选深圳了,选合肥发言更能兼顾和激励非头部城市的积极性,这个选择可能意味着上面在效率公平之间,选择了效率优先

4、如果追求极致效率,可能上面会设置一些门槛,比如地方财政没有富裕的城市不允许搞这个或者之前投资失败率高城市要把成绩单做好了才能搞,就像库存房太多城市不许再卖地一样,上面也可以只圈定几个证明能搞的城市搞产投,上面是否追求极致效率,这个还情况不明

后面两个发言的企业代表,是安踏和浙江传化,这个是有点无奈了。

这么重要的一个企业座谈会,排到第三第四,才有民企发言,和之前大不一样啊。

这本身就是中国经济国进民退的一个信号而且还是我们在7月会后还会继续强化国进民退这一趋势的信号。

这才是座谈会最深刻的分析重点,但同行却没能敏锐看到。

岱岱对国进民退,也看得开的,也早早判断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微博上就聊过。

是的,新的技术革命来了,才有希望国退民进很简单,新技术革命来了,国企肯定不如民企能干能有高效率的,抢占新技术肯定让民企捷足先登。

但现在是信息革命周期的末尾,红利吃的差不多了找不到多少增量了,而且还叠加严重的结构性危机,现在就要国家下场发挥定海神针作用,这也算是我们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优势吧。

从这两个仅有的中国民企(外企和港企不算)看,上面对民企的态度很明显。

安踏,卖鞋的,民企在竞争十分充分的领域继续搞,在民生相关产品的领域继续搞,浙江传化,一颗红心向太阳,一听就是红色企业家,我们扶持这类信得过的企业在重要领域发展。

不是重要领域,民企放手搞,是重要领域,民企必须唱红歌。

岱岱其实很期望这类企业能上新时代的座谈会民营航天公司,民营水电站公司, 民营银行。

是的,什么时候,这三类公司的企业家能坐在新时代面前侃侃而谈,那就是中国真的打破限制发展民企,比什么提振民企信心的21条更具有意义。

然后几个发言的,德国博世和中国港企业,就是政治意义了。

我们没让比亚迪蔚小理出席,让德国博世发言,我们很聪明。

我们都知道,新能源和光伏一样过剩了,解决光伏过剩的关键,是光伏储能,而解决新能源过剩的关键,是出海。

而汽车出海最大的困难是贸易壁垒,别人觉得打不过我们会被中国汽车横扫完全无利可图,我们就要对他们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也是你们的机遇,大家可以一起发财的。

但我们不好见bba吧,毕竟他们被问界m9打的节节败退,见德国博世就很好了,德国博世是做配套的,不做整车的,就是释放中国汽车产业的壮大也是外国车企(可能仅限于配套车企而不是整车车企)的机会,大家不要搞贸易壁垒啊。

所以我们想解决光伏产业过剩,选的电力系统的人发言。

所以我们想解决新能源产业过剩,选的德国博世发言。

这都是有讲究的。

岱岱年初不是说了几大产业的过剩吗,然后耶伦来了也说过剩,看来上面是很关注这个过剩问题,而且有了清晰明确的解决方法,7月大会上会有动作。

这方法不是耶伦主张的去产能,而是光伏储能和加大出海。

今天看到一个很精辟的论断,bba等外国车企想赶上电车化和智能化,自发革命是不行了,只有走捷径。

选择和华为合作,选择华为整车解决方案,用华为现成的三电和智能驾驶系统,不仅可以稳住中国市场,还可以在全球市场降维打击。

这个的确。

香港企业那个发言,同行解读的完全不行,太浅了。

岱岱告诉同行,香港企业的发言要怎么分析解读吧

要跳出香港看香港。

中国四大区域,京津冀,西三角,长三角,大湾区。

我们去年年末到今年上半年,先后去了上海,去了雄安,去了重庆。

也就是四大区域,已经去了三个。

唯一近期没去的,就是大湾区。

而7月大会对这四大区域必然都要有论述规划。

所以,我们这次才叫上香港企业发言的。

之前几次座谈会没叫香港的,今年叫了,无非是因为我们最近没去大湾区其他都去了,所以香港企业才有这个荣幸出席。

搞大湾区找香港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什么信号,看香港企业的发言:“推动香港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是的,上面在改心思了。

大湾区以前是香港为龙头,深圳广东看齐香港,现在上面在改换心思,可能是深圳为龙头香港搞看齐了。

这次座谈会是7月大会的前瞻,深圳谈产投,香港谈融入,大湾区战略重心渐明,深圳才是最大赢家啊。

然后就是下面几个经济学家的发言。

这个就是扣题了。

座谈会的全名,是企业和专家座谈会。

本来我们之前开座谈会,是企业座谈会和专家座谈会,开两次的。

岱岱之前就分析过一次中南海专家座谈会,那篇文章很多干货、

但这次是两个会连起来一起开了。

我们很忙啊,就不开两个会了。

岱岱也累,都马上10点了,估计是写不完了,下一篇再写这几个专家的分析和我们暗藏的信号吧。

反正上面的内容够了。

够大家看清“岱岱内政领先同行两个段位”是不是吹牛的话了。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

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

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

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bus2100 (每日最新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