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上一篇企业家专家座谈会。

有瓜友问了,为什么这次是去山东开会呢?

之前历次企业家座谈会和专家座谈会,都是在北京,甚至又一次开在了中南海。

岱岱得到的消息是,这次去山东视察的重点不是地方,而是战区。

和历次视察地方不同的是,张又侠陪同我们山东之行,我们在济南接见了战区的人。

5月23日上午, 在济南亲切接见驻济南部队上校以上领导干部,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驻济南部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并同大家合影留念。张又侠陪同接见。

来源:新华社

山东是北部战区,北部战区是针对日韩朝的。

而此时此刻,我们在渤海是有军演的。

串起来了。

而且,现在这个时候,我们的二号,正在和日韩会。

也就是说,一号二号是在打组合拳,一个文一个武,我们视察山东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东北亚也。

视察山东的行程是定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回北京再开企业家专家座谈会呢?,为什么要在北京之外开?

有两个可能。

一个是我们行程安排很紧密,不容易空出时间,这次山东之行有时间就召开了。

毕竟,之前就有过在海南博鳌开座谈会的惯例,去外省顺便开座谈会是有惯例的。

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出席人员的考虑了。

之前两次座谈会,20年和18年,陪同出席的都是政协大海,书记处王教授,副总理不歪。

是的,之前老二号都没有出席,之前定于一尊的信号很明显。

而这次是其他大佬都没陪同,就蔡奇出席,还是以中办主任的党内身份。

去山东开这个会和北京开这个会,导致的最大不同,就是陪同出席的大佬变少了,变得更加突出定于一尊。

7月大会前搞这样,可能是偶然成之,也可能是故意为之,瓜友自行选择吧。

然后,是三个专家。

周其仁黄汉权张斌

首先,大家告诉瓜友,哪些专家能出席,都是上面精心挑选的。

同样的,这些专家的发言主题,也是命题作文,是上面要求这些专家围绕这个主题发言的。

并不是说国家定了这个专家出席,这个专家就可以随心所欲在座谈会上讲自己喜欢的话题,讲自己认为眼下最重要的议题。

不是的,发言人和发言主题,都是上面定的,甚至发言内容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通过,这个专家才能发言。

这个在体制内的瓜友都很好理解,毕竟体制要的就是可控。

首先,是争议最大的周其仁。

这个人,的确是右派经济学家。

他虽然师从杜润生的九号院,搞农业改革起家,但后来他学了西方经济学那套,特别是学科斯,更认可西方,他追求自由市场,认为国家干涉不要太多,支持民企坐大。

而且他因为是九号院出来的,很敢说,很多话说直白大胆,比如这句

一经验证明,出错不可免,问题是纠错能力强不强。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个优点,但前提是决策要对。决策错,又集中,那错误也大,且纠错比较困难。

周其仁的观点最出彩的地方,就是秉承了西方科斯产权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思想,用这一经济学理论去分析政治改革。

周其仁问:你咋衡量是不是真在改革,或者改革有没有达到目标?标准就是“体制成本下降”。这个问题和这个答案是绝大多数御用经济学家不敢提的。

从内部看我们现在面临的经济形势是成本在变化,并且核心是#体制成本#的重新上升。我们的经验已经证明,体制成本降,经济就会很好地发展;体制成本上升,整个国家民族就会被拖住。中国经济的出路靠两点,一是体制改革,二是创新。

(周其仁)

周其仁过去曾批评我们过于左转,因此他被很多左派攻击过。

-乌有之乡曾经批判过周其仁的学术观点,司马南也做过几期节目,对周教授的某些看法进行部析,估计他们都没想到周教授能参加这样的座谈会。

过去十年我们的确是左转的,这导致周其仁淡出了很多年。

周其仁是市场派,但并不是亲美派是的,他思想是西方,但他并不亲西方并不太亲资本。

一周其仁:土地财政功不可没,但不能忘了农民利益。从农民手里几万块钱拿来土地,变成建设用地,转手就卖上百万。这就是过去这些年士地市场的发展逻辑。

最典型的就是,他还写了一本书《货币的教训》,批评08年的金融政策是卖国政策,认为人民币不应该跟紧美元,这战略上的错误导致了美国08年危机顺利转嫁给中国,让中国失去了人民币战略的提前布局的机会,也让中国失去了金融改革的机会。

毕竟是杜润生九号院出来的,还是有些情怀良知的是的,九号院出身的周其仁,之所以能常年处于高层视野,就是因为他虽然是市场派,但他比其他市场派都好,至少不跪舔西方,不跪舔资本。

可以说,周其仁其实是个温右,但在左派眼里,温右相比极右更具危险性,因为会把广大中间派的人吸引过去,加上周其仁说话大胆和高层影响力不错,所以周其仁被左派攻击那么多,也可以理解了。

周其仁淡出十年了,现在出席,左派很震动,业界也说让周其仁出来是继续深化市场改革,是利好企业家。

但上面设计的很巧妙

上面没让周其仁谈他最拿手也是呼吁最久的市场改革或者民企自由,也不是让周谈他最具有创新的体制改革降成本理论,而是让周其仁谈人民改革的获得感。

这个就是上面设计的巧妙了。

周其仁关于人民改革获得感,早期聚焦农民群体,而现在则是聚焦年轻人群体

周其仁,现在是更年轻的人群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对体制、政策以及自己所处环境的评价,有不同于上一代人的新参照系,也有他们对理想社会更高的预期。

比如说,对经历过1959-1961年大饥荒,经历过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的这代人来说,看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变化,再怎么说也觉得进步巨大。

但是,对“80后”、“90后”来说,他们的参照系生来就有所不同。他们生活在较开放的中国,对世界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那样的,要是不达标,他们就不满意。

现在社会人口的主体,也就是产业结构中最活跃的人口、消费结构中最活跃的人口、文化活动中最活跃的人口,他们的参照系究竟是什么,他们的预期值又是什么?他们对社会公正、对现代文明的标尺是不是比过去更高了一点,对改革不到位带来的负面现象觉得更不可容忍?

要看到,中国经济总量已是全球第二位。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对自己国家的期望,比过去更高。我们不能动不动就讲改革前怎么样,更不能讲新中国成立前怎么样,老靠“忆苦思甜”来维系人们的满意度。

一个国家有希望,一定是一代一代对自己社会的期望值更高所以改革还要和正在成为主流人口的期望值相匹配。

要是改得过慢,跟不上年轻一代对社会的期望,也会出问题,也可能让失望情绪弥漫,那就无从动员一代代人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周其仁也纳闷,我淡出江湖这么久了,这次上面让我重出江湖,竟然谈的是这个,谈如何让年轻群体更有改革获得感。

我们这样设计周其仁,其实就是想对外释放对企业市场利好的信号,但又不想释放的太多,让周其仁谈市场谈企业,到时左右两派又要打架了,谈年轻人的改革获得感,就少了很多争议。

周其仁这个人选和发言主题,上面的精髓,就是点到为止。

换言之,就是在不引发左右斗争的情况下,有限进行市场企业的改革。

其实,老大后来的总结发言,也是从这点出发总结的

要坚持守正创新,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总结来看,我们是妥协了,在经济不好改革不行的情况下,对西方派市场派部分安协。

然后,是黄汉权。

这个人主攻的是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他曾经去甘肃挂职过,地方部委学界三重履历,一直对区域发展很有研究。

一【南北差距有多大,这2张图说明白了!】国家发改委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13日在徐州表示,2012年以后南北经济差距逐渐拉大。南方有效专利数量是北方的2.51倍。南方研发人员数量是北方的1.75倍。南方高技术企业数量是北方的2.18倍。

这次让黄谈城乡融合发展,就是专业对口的发言了,不是周其仁那种专业不对口的发言。

这个人单纯来看,好解读,但要想解读的深,要想看出更多东西,需要和之前几个专家放在一起对比分析。

历次专家座谈会,都请过专家谈城乡结合,比如18年就请过樊纲,请过陆鸣。

同样是城乡问题,这两个专家专注点都不同,一个主在户籍改革发力促进城乡融合,一个主张大城市圈发展带动小地方发展。

而黄汉权的专注点,在新质生产力,特别是农业有关的新质生产动力。

18年那次,我们围绕城乡问题,一口气请了樊纲陆铭两个该领域的大佬,而这次,我们只请了黄一个人发言。

信号就很明显了。

上面已经酝酿了城乡融合新的突破方向,就是小地方除了融入大城市外和户籍改革给大城市输血这两个之前讨论实施过的方法外,还可以有另一个破局方法一小地方应该有自己的产业,也可以有自已的产业,而且这个产业还可以是先进产业,是新质生产力。

小地方竟然能有产业,还是新质生产力?会是什么产业?大家想到了什么?

岱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预制菜产业

主研领域

社会兼职

(国家生态立活承例)专家专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导H坊专家工信部有品工业专车国家开发银行咨询专家国家地真限黄的主研领域和预制菜产业,契合吧心思活泛的瓜友已经懂了。

从黄本人分析,只能分析出城乡融合,但将黄和别人对比分析,就能分析7月大会,预制菜可能榜上有名。

这就是分析视角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所以岱岱也觉得有点好笑,三个专家出席,时政界最关注的是争议最大的周其仁,而实际上含金量最高的,是预制菜行业黄汉权的出席。

而关于用预制菜破局小地方的发展问题,岱岱已经预判过了。

个人认为,马云是想搞好预制菜,预制菜这么乱人民不放心,马云想搞出合规优秀的,然后换取民心挽回自己名望,对国家也换取信任

国家对预制菜是有大局考虑的,第一次在国家级文件中出现预制菜是涉及三农

2023年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文件中,首次出现了“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并提出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等指导方向。

但已有外界猜测认为,其或将配套多地渔业养殖产业园,开展更多食品深加工投入。从农业产业链发展角度来看,预制菜深加工模式可以有效链接生产和消费需求,协助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价直链向中高端迈进培育农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 =-5.4 $$

国家是出于扶持三农的角度,才想搞预制菜的

以前是农产品本地种,运输到大市,大城市来销售加工,农民没有议价权钱都被中间商赚了

未来可以农产品本地种,本地加工成预制菜,运输到大城市,中间商少了,本地不仅可以种菜还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工业化

这样工业化标准化,配合我们提倡的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

马云外滩事后就一心钻研农业,去兰以色列泰国都是研究农业,仙搞农业的那几家公司完全独立于阿里是他本人的另起炉灶

他搞农业就是挽回自己社会声誉,取信于国家,这波国家在研究如何通过预制菜扶持三农,马云也就躬身入局了,知道预制菜水深搞不好会声名狼藉,也入局了,因为马云知道,只要他把预制菜做成可口可乐肯德基那种地步,完全合规乃至优秀

马云就能重新取信于民,取信于国

@吃瓜岱宗岱

微博时政群

预制菜的话,农民没有技术最后定价权为什么会在农村

微博时政群

群主是怎么分析这点的,没太明白!

没有说农村有定价权

微博时政购

加工权不还是在资本手里面吗

只是相比之前,能在农村县城搞工业化

能带动区经济

之前运出去搞工业化打门,现在可以在农村县城搞加工

资本依然肆大头,农民赚小头

但之的是资本在城市肆大头,未来是洛大分流到农村县城,还赚大头但提辰了小地方的经济

最后一个专家,是社科院张斌。

他的主要主张是要加大政策力度,包括降低政策利率、增加公共投资支出、稳定房地产等,以此来打破“恶性循环”,让各部门有钱花、愿意花。

但他那天的发言主题是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这个主题太大太广,而且是年年谈月月谈,上面选这个发言主题,对发言人要求挺高的。

岱岱看了张斌历史发言,懂了。

上面其实不是让张斌给出整体思路,而是看中了张斌身上两个信号。

一个是张斌主张的央行财政部合力。

张斌:财政、货币政策及其协同

中江之位管建50人名

张斌认为在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同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走出需求不足,需要更大力度逆周期政策。(2)货币政策可以排序更靠前,特别是优先利率政策总量,让它更充分地发挥作用。(3)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和政府基金支出要充分完成年初制定的预算支出目标,不拖累总需求增长。(4)要特别把握好地方政府的化债节奏,要避免私人部门和政府同步去杠杆。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中国宏观调侃两大最重要的手段,但两大政策配合的一般,甚至经常打架,央行和财政部几年以来已经撕逼多次了。

直到去年,国家正式削弱央行,增强财政部,才让两家的撕逼告一段落。

看来,上面对央行财政部现在还是有不满的,选张斌谈宏观,其实就是选张斌来谈财政货币的政策合作。

我们的总结发言说的很模糊。

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肘的现象。

但一看选的是张斌,岱岱就知道上面说的就是央行和财政部打架问题了。

张斌另一大标签,就是张斌今年年初以来,就尽力吹风说大放水。

中国社科院张斌:走出需求不足还应充分降息

“货币政策是最灵活、威力最大、最该被充分使用的政策。”张斌认为,充分降息可以节约利息成本支出,同时股票资产价格会有非常明显的提升,这对房地产价格也会形成支撑。如果利率能够充分下降,将会对企业、居民、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带来较大量级的资产负债表改善。

张斌补充道,降息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利率下降,能够改变消费和投资的相对价格关系,激励居民去消费、投资,而不是储蓄。在更低的利率环境下,会使得汇率贬值并刺激出口,对政府支出也会形成支撑,这是因为在同样赤字水平的情况下,能够有更大的支出规模。

大放水有两种大放水,一个是央行降息降准印钞大放水,一个是财政部发债化债投资大放水。

张斌主张的是货币政策主导的大放水一“货币政策是最灵活、威力最大、最该被充分使用的政策。”

在7月大会前选张斌发言,是否意味着上面打算用央行大放水而不是财政部大放水?

并不然。

因为4月社融数据出来了,央行不仅没大放水,反而缩水了。

4月社融增量为何出现罕见负增长

4月新增社融暂时转负,专家称“挤水分”和“降准降息?并不冲突

受社融等因素影响,货币供应量增速下滑。4月狭义货币(M1)同比下降1 $4%$ ,广义货币(M2)增长 $7.2%$ ,处于历史低位。

针对4月新增社融为负和M1、M2增速回落,多名受访人士表示不必过度解读。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近期存款向金融市场“分流”、资金空转和手工补息被规范治理、金融业增加值核算优化调整是主要因素,即数据被挤出“水分”,对此央行也早有预判。

可以说是有各种偶然因素,但4月数据的确难看,央行放水力不从心也明显可见。

这个时候选主张央行放水为主的张斌发言,并不等于说我们7月打算这样搞,更可能是对外释放利好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毕竟,央行这两年来,已经在政治地位人事布局上各种被削弱了。

财政部为主导的大放水还是更有可能的。

总结下三个专家的分析。

周其仁

一经济压力下,我们对西方派对市场派部分妥协,要搞市场要鼓励民企,但选这个九号院出身并不跪舔西方的市场派,讲的还是年轻群众改革获得感,就说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为主,坚持民企发展不能影响共同富裕大局,妥协有,但有限。

黄汉权

一城乡发展问题有了新的突破口,小地方除了融入大城市圈除了给大城市输血外,有了新的出路,搞产业,而且是搞预制菜这种新质生产力。

张斌

一央行财政部你们还是不给力,要给我好好配合,4月数据不好是一时的你看张斌都出席了大家不要慌,给出了我们会大放水的积极信号,各界要坚持要相信啊。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好了,大家可以去找同行写的专家座谈会解读,来货比货一下了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

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

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bus2100 (每日最新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