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_27_最近一些事
文章目录
最近内事比较多
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坏消息里,最突出的,就是地方财政困难下,搞出各种骚操作了。
土地财政的确越加困难。
帖子
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个中国典型的县级市的财政情况:山东省烟台市下辖的栖霞市,一个非常普通的县级市,没有什么特殊资源也没什么知名产业。下图是来自它的财政局官网的直接截图。
今年1-5月份,它的公共财政收入下降了37.9%,无论是税收收入还是非税收入都在猛烈下降。而为了应对这种财政收入的猛烈下降,这个县级市政府的办法是:大幅削减教育、医疗方面的投入,以及对农业的补贴,降幅在20-40%之间。也就是说,教师、医生和农民的收入因此大幅下降。
这个县级市,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地区的真实财政情况。中国有超过七成的人口,就生活在这样的县城里。呵呵,不要总盯着几个特大型城市CBD地区的灯红酒绿。在县城里,才有最真实的中国。
栖霞市2024年1-5月财政收支及增减变化情况原因
2024年1-5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表
目 | 年初预算 | 本月支出 | 累计支出 | 占年初预算% | 上年同期 默计支出 | 比上年同期 增减额 |
计 | 477140 | 24308 | 149738 | 31.4 | 164124 | -14386 |
础 | 34505 | 2132 | 13219 | 38.3 | 14857 | -1638 |
111 | 150 | 135.1 | 63 | 87 | ||
12968 | 741 | 4126 | 31.8 | 5310 | -1184 | |
131632 | 6632 | 36381 | 27.6 | 45676 | -9295 | |
500 | 29 | 172 | 34.4 | 185 | -13 | |
传媒支出 | 3753 | 199 | 1214 | 32.3 | 1365 | 15!- |
皮出 | 148066 | 11393 | 58533 | 39.5 | 55809 | 2724 |
39656 | 1184 | 7319 | 18.5 | 12144 | 4825 | |
5620 | 6625 | 117.9 | 3492 | 3133 | ||
4952 | 290 | 3770 | 76.1 | 3068 | 702 | |
70085 | 663 | 6235 | 8.9 | 11282 | -5047 | |
3986 | 171 | 5227 | 131.1 | 2110 | 3117 |
1300 | 341 | 1878 | 144.5 | 1569 | 60E | 19.7 | ||||||||
值税 | 4500 | 26 | -28 | -0.6 | 497 | -525 | -105.6 | 信息等支出 | 102 | |||||
耕地占用税 | 5600 | 171 | 813 | 14.5 | 882 | 69- | -7.8 | 皮出 | 29 | 28 | -28 | |||
00 | 42 | 55 | -13 | -23,6 | 汽象等支出 | 3859 | 167 | 1274 | 33.0 | 1693 | -419 | |||
敬入 | 55200 | 6681 | 18508 | 33.5 | 30659 | -12151 | -39.6 | |||||||
时加欢入 | 1800 | 110 | 555 | 805 | 772 | L1z- | -28.1 | 13256 | 665 | 3650 | 27.5 | 4784 | -1134 | |
业性收费收入 | 3700 | 125 | 720 | 19.5 | -1424 | -66.4 | 隐管理支出 | 1890 | 42 | 541 | 28.6 | 818 | -277 | |
2200 | 138 | 2994 | 136.1 | 461 | 2533 | 2170 | 1194 | 55.0 | 1194 | |||||
入 | 100 | 11.0 | 25 | -14 | 108 | 1440 | -1332 | |||||||
效入 | 47400 | 8059 | 14228 | 30.0 | 27257 | -13029 | -47.8 |
发布你的回复
一个骚操作,是为了去房地产库存,盯上了农民的宅基地。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www.guancha.cn)官方微博关注1284|粉丝1997万
2024/06/2321:13
#多地出台鼓励退出农村宅基地#【鼓励放弃、退出农村宅基地,多地出台相关政策】近日,安徽凤阳、江苏南通、湖北鄂州等地出台鼓励放弃、退出农村宅基地相关政策,引发市场关注。
这个是由来已久的传统骚操作了。
历史最早的,是2010年,房地产行情一路看涨时候,有地方为了快速低廉的将城市近郊的土地收回改为商品房,搞了宅基地。
多省市强行撤村圈地发土地财失去宅基地农民被上楼
这个当时被中央叫停了,上个十年很看重三农。
然后到了2020年,当时楼市也不危机,依然稳涨,但我们搞端稳粮食这个饭碗,一下加大了对土地的监管,地方没有足够的土地指标去建房子,就盯上了宅基地,想收农民的宅基地改为农业用地,然后城市就多了建设用地可以建房,当时是山东搞的最大,而且是强制性的。
岱岱那个时候还写过文章批判。
存量博弈,财富挪移。
一一题记
瓜友,大家晚上好。
在写深圳扩容和可能的试点房地产税之前,岱岱觉得,有必要交代清楚下另一个事情一一最近十分惹起争议的山东合村并居。
因为,在存量博弈的当下,中国有两种财富挪移的道路可供决策,深圳扩容和可能的试点房地产税,是道路其一,而与之对应甚至方向有点相反的,就是山东合村并居。
因为高了强制性的一刀切,的确没怎么搞好。
落在地上的白云铁:强制性的并村很多人刚开始就是不愿意,但看到政策一家只需交3万4万或者5万就能住楼房和享受宽阔干净卫生的环境,还有统一的燃气,大伙都可愿意了,都说好别问我为啥知道,因为我们村就是合村,村里老头老太太现在可开心了。
24-6-2712:43来自山东
吃瓜岱宗岱主:你是遇到了好地方政府,我记得是德州还是哪里,因为财政困难,向农村居民收取建设成本,而且靠贷款建设社区,甚至还降低了建筑质量,勉勉强强通过验收就交付使用,当地民众肯定不满意啦,闹的很大,你这个例子有幸存者偏差
24-6-2712:45来自广东
S@吃瓜岱宗饰
小巫U4ep5
我老家德州齐河的,村里建的楼房。建了六七年,到今年才交房,一平方一千多了,一百二的房子加车库20万,房子质量差,下水不合格,地砖不合格防水没做好,窗户的玻璃没做好,小区的围墙下雨倒了俩次,一栋楼的房顶去年雨季場了一次,就这质量的我们能往楼上搬?再说了合并村,拆了我们原有的房子,能补偿多少?家里种地的家伙事放哪?以后住楼房的物业费要不要交?有钱的在村里买楼了,拆村后没钱买楼房的住哪?
2020-06-18
吃瓜岱宗岱
2小时前来自微博网页版
前几年的合村并居,又有卷土重来之势,不过前几年是为了凑用地指标,现在是为了赶农民进城接盘买房去库存,主要出发点变了,盯上宅基地没变,温铁军鼓励资本下乡是为了搞活乡镇企业县城经济,但温铁军说的更多的是宅基地不能被土地兼并,不然又要搞出历史周期那样的大问题
最后,以山东挨批停止一刀切告终。
吃瓜岱宗岱
2小时前来自微博网页版
那是因为几年前山东搞强制性的合村并居,被上面批了,还去北京做了检讨,现在地方哪里敢头铁再去搞强制啊,都说是软性的自愿的鼓励的//@围观制杖:鼓励又不是强制,最后说得好像政府强拆盖个几百万的房子了
现在2024年,情况又不一样了,地方又盯上了宅基地。
不过这次换成了房产去库存。
上面开了大大小小很多会,要求下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去库存,地方就重新搞了这个,想着把农民的宅基地收回,给一些金钱补贴,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补贴,只给城里买房的优惠,想让农民去接盘楼市。
不过还好,因为前几年山东一刀切搞这个挨批,地方不敢头铁去触这个霉头,所以还是鼓励还是软性的。
但是,后续难说。
如果7月大会还是不给出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的方案设计,加上一直紧催房地产去库存,有些地方可能键而走险,不是鼓励,而会变成强制了。
这个希望上面能敏感关注地方动态,毕竟是动摇国基的大事。
宅基地这个问题,目前说的最清楚的就是温铁军。
温说别看现在城市居民比农村赚的多,实际上城市居民上班族,是真真的无产阶级,是没有生产资料的,农民再穷,村里也有一亩三分地有宅基地,是属于小有产者,这是他们保证饿不死的最后的退路。
发生经济危机发生大失业,城市居民就只能指望低保保证饿不死,但只有低保没有住的地方的保证,农民就算城里失业了,回老家还有宅基地可以住,还有田可以种或者出租田保证饿不死。
所以温铁军说,中国几次经济危机的失业潮,最终都是靠广大农村去消化,过去的上山下乡就是典型例子。
如果宅基地被兼并,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兼并流民四起的王朝周期论,然后就是经济危机的底线思维。
目前看,问题不大,地方还没一刀切没搞强制性,加上7月必然会有重大财税改革计划提出,地方财政一旦缓解,宅基地也就大大缓解了。
财新周刊
云酿新一轮财税改革
地方财力出现拐点以后,如何重新找到高质量发展之路?增长与公平如何兼得?
第二个骚操作,就是查税。
上面说加大而已,但下面有些人搞的很过,倒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查税。
第一财经日报
06月17日11:56
【#税务人士称目前没有全国性查税#】#多家公司被要求补税#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
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
我4月份的时候税务通知我在22年接受的4张进项发票有问题,说对方出逃了,税务要求我做进项转出,补进项税,我那时候和上家是正儿八经的业务往来,我和税务解释了也交了当时的交易凭证并要求申诉,税务局的老师和我说,申诉没问题但成功率很低,这种事只能自认倒霉,国家肯定要找人兜底的,如果我不兜就是我下家兜,就看谁是倒霉蛋了,这样下去做生意风险太大了,还要时时刻刻盯着上家不要不交税,而且这还不是实时的,一般都一两年以后才会发现,心里真的一万个草泥马。就这样下去谁还敢做生意 321
还有这个比较少见的案例。
@兽爷
没收违法所得591.63元,罚款18638995.5元。看不懂,但有点震撼
收起旋转查看大图
靠着这种查税,地方的确收上不少钱。
单位对1078户企业未及时退还或多征收保证金、消费税、增值税等65.47亿元 三是人为调节征收进度影响财政收入真实性 有的税务部门为完成当年任务,多征收或提前征收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等542.9亿元;有的税务部门完成当年任务后,延压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等入库947.9亿元。
特别是青岛。
???//@工人要为郭家想:回复 $@$ 一平匠:南方周末发布的,标题为"山东省青岛市2021年罚没收入增加24.51亿,位于111个统计城市之首”,可以参考//@thrivenosurvive:青岛这个地方罚没收入全国名列前茅,谁敢去经商?
这个事,综合各种信息,其实很简单。
我们的综合税率,其实是全球前列的,美国曾经出过分析报告说我们企业综合税率是 $30%$ ,我们反驳说不可能这么高,只有$25%$ 什么,但实际上业界也承认很高。
税法是过严的,真正按照税法来缴税,中国中小企业要死一大半,更多人要失业了,过去几十年的潜规则,都是执法机构睁只眼闭只眼,少收税或者不收税,放水养鱼,各企业也心照不宣,花点钱打点人情来过关
这就导致了严格立法, 普遍违法, 选择执法。
以前还能选择执法,但现在财政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的地方,就无法选择执法了,就搞的比较过,出现最近这些事。
任泽平
24-6-2317:24来自Xia0miMlXFold2 发布于北京
以前经济有压力都是减税降费,休养生息,共渡难关,这是经济学常识,也是世界各国经验。这次倒查税是怎么了?财政有压力,企业也有压力啊,不宜涸泽而渔。税不是查出来的,是发展出来的,只要经济繁荣,税自然就有了。全力拼经济,放水养鱼,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
如果说宅基地的事,上面是表态过一次,不许一刀切不会搞强制性,那么这个查税的事,上面还真没如此表态过。
虽然税务总局出来澄清说没有倒查30年的文件要求,但出了一个严查税收补贴优惠的文件。
6月起,国家出手整治!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要小心了!
关于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清理工作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4/05/11 来源:法规司 [打印]
一违法违规在财政补贴、要素获取、税收、环保标准、排污权限等方面给予特定企业优惠政策;违法违规安排财政支出与特定企业缴纳的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违法违规减免、缓征特定经营者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税金等
这个不是查税,而是查之前拿过补贴的企业,有不合规的要把钱还回来。
这个文件本意是好的,因为有太多骗子企业去套取国家补贴了。
但在目前这个大环境下,如果为了财政创收搞执行走偏,变成正当企业享有的补贴都被各种找理由挑毛病的追回,就很不好了。
唉,说到底,地方没钱,才有这么多的乱象破事。
好在7月一定会谈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破事乱象就会停止。
让我们期待7月的财税改革吧。
至于股市,目前是真的糟心。
连胡锡进都亏死了。
胡锡进今年亏损的心路历程:
1月5日,沪指2929点,亏5.6万
1月22日,沪指2756点,亏7.1万
2月23日,沪指3004点,亏3.1万
3月27日,沪指2993点,亏5万
4月25日,沪指3052点,亏近7万
4月29日,沪指3116点,亏4.2万
5月31日,沪指3086点,亏5.85万
6月24日,沪指2963点,亏7.75万
马上要开会了,能稳住就算不错了,因为这波巡视组入驻中信这类金融机构,没交出多么亮眼的成绩单。
前不久中信是落马一个高管,不过那个人是之前搞技术的,后来才去中信,不是大鱼。
加上易会满也平安落地了,这次金融反腐有点虎头蛇尾啊。
7.12日巡视完毕,如果还没有抓到大鱼,也就意味着我们没能掌握到足够的威,足够的筹码,股市继续震荡吧。
金融方面我们必然是严查的,但结果不尽如人意啊。
可能这次搞党管金融,得罪了金融广大群体的根本利益了。
教员教育我们,要把朋友搞的多多的,要把敌人搞的少少的,要分化敌人,要统一战线。
但目前这个金融路线,降薪倒查压实责任,似乎是把广大中基层金融人士都打击到了,不分体制内外的金融人士,几乎把整个业界都打击了,导致阻力很大很大。
中美金融战已经是白刃战的关键阶段,对金融领域要重拳出击严肃整治,但也要讲究斗争方法啊。
还有两个不太好的消息,一个是民企躺平,一个是就业很差。
这两个是连起来的。
毕竟民企才是中国提供主要就业岗位的,不是国企不是央企。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2小时前来自微博网页版
民营企业,几乎已经不投资了!
最近,和身边的老板聊天,没有一个想要扩大规模的,都是缩减甚至完全退出后躺平了。看看5月的民间投资数据,同比增速只有 $0.1%$ ,几乎已经停止,大家都不投资了。
主要是投资回报率下降,而且对未来的预期也不好。唯一能够解决的,就是推动CPI温和上涨,对抗通缩,否则企业利润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收起
市面上比较极端的说法是,应届生失业率都有三分之一了。
失业去干嘛呢?
只能选这些了。
2024失业了怎么办
1、体力好身板硬的,参加铁人三项 (外卖、快递、滴滴)
2、年龄大还能动的,参加吉祥三宝 (保安、保洁、保姆)
3、心不甘爱折腾的,参加创业三部曲 (摆摊、开店、自媒体)
4、追求生活品质的,参加伪中产三部曲 (咖啡,奶茶,烘焙)
5、年纪小怕工作的,参加学习三部曲 (考公、考研、考编)
6、有资本能躺平的,参加享受人生三部曲 (收租、啃老、理财)
2024 悲惨程度排行榜 满贯8星
1、失业 ★
2、失业 $^+$ 房贷 ★★
3、失业 $^+$ 房贷 $^+$ 负债 ★★★
4、失业 $^+$ 房贷 $^+$ 负债 $^+$ 养娃 ★★★★
5、失业 $^+$ 房贷 $^+$ 负债 $^+$ 养娃 $^+$ 炒股 ★★★★★
6、失业 $^+$ 房贷 $^+$ 负债 $^+$ 养娃 $^+$ 炒股 $^+$ 生病 ★★★★*★
7、失业 $^+$ 房贷 $^+$ 负债 $^+$ 养娃 $^+$ 炒股 $^+$ 生病 $^+$ 房子烂尾 ★★★★★★*
8、失业 $^+$ 房贷 $^+$ 负價 $^+$ 养娃 $^+$ 炒股 $^+$ 生病 $^+$ 房子烂尾 $^+$ 屯茅台 ★★★*★★★★
也有两个好消息。
一个是楼市,危而不倒。
北京上海深圳不讲武德,各种放宽限购,的确对二三线城市造成巨大压力。
比如杭州彻底放开限购后,微涨一两周又跌了。
惠州本来就跌惨了,深圳这一放开更是彻底凉凉,深中通道本来利好中山这波也没能起来。
但目前中国楼市还是撑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危机的底线
至少,楼市撑到了7月。
期间主要是财政部央行,各种定向放水给银行给楼市,终于撑到7月给出新房改方案和国家放水方案,楼市就能从容很多了。
当然西方肯定是咬牙切齿的,前不久摩根就有小作文造谣我们楼市,说要危机啥的。
还有个好消息,不过这个好消息争议比较大。
就是二号在国际社会的表态,不放水。
15:21
返回
微博正文
早报网
24-6-2515:09来自微博网页版
【李强:中国经济这个时候不能下猛药】中国总理李强说,中国政府正借鉴中医中的固本培元理念,精准调理经济,改善中国经济的基础他以中医的固本培元概念介绍中国政府的做法说,经过疫情几年的冲击,经济就像一个人大病初愈,“按照中医理论,这个时候是不能下猛药的,应该精准调理、慢慢调理,使它的基础逐步得到恢复”。(到联合早报网看全文)
有人嘲讽,别人都用凯恩斯哈耶克搞经济,就我们用张仲景华佗搞经济。
但没办法,经济从来都是政治经济学。
美国强撑着不先放水,我们这样也只能强撑着。
美国最大的问题是大选,大选10月,9月不放水的拜登很难有好选情。
我们估计是自信拜登会妥协,在9月妥协先放水。
那我们7月的表态当然会硬一些,不给拜登侥幸心。
毕竟二号并没有前几任那样的地位和话语权,他能在国际讲这话,可以视为奉旨发声。
代表着我们的态度。
这里要说下岱岱个人的态度。
岱岱认为,7月给出最好的方案,是现在就全民发钱的放水。
其次是不放水,继续精准滴灌熬到美国放水再放水。
然后是现在就放水,放给楼市,但不是16年的涨价去库存,而是新房改的降价去库存。
然后是现在放水给股市,努力共同富裕并部分缓解地方财政问题。
最后是现在就放水给地方政府,解决财政危机。
最后最后,才是16年涨价去库存那样的放水。
这是岱岱从利国利民角度,认为的优先级。
现在就全民发钱放水 $\ngtr$ 不放水继续精准滴灌熬到美国放水再放水〉,放水给楼市新房改降价去库存丶现在放水给股市丶现在放水给地方政府丶放水给楼市涨价去库存
岱岱最支持全民发钱和新房改这种,其他放水方式岱岱个人认为不太利于共同富裕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
但问题是,7月大会在即,放水的呼声各界是最高的,里面给地方放水的呼吁最多,给股市楼市放水的呼吁其次,全民发钱几乎没多少人提了。
风向如此,没办法。
还有产能过剩的问题。
之前耶伦估计是听鹤真人的建议,访华对我们打这个牌。
一开始我们是嘴硬不承认有过剩,后来改为有过剩但不能用耶伦那样去产能的办法。
现在呢,欧洲又对我们电车制裁了,根本谈不拢,甚至给出 $1%$ 的羞辱性报价。
受欧洲因素激化,产能过剩问题,又要摆在大会上讨论了。
鹤真人那套方法可能会有很多人重提(虽然一直在传他出事了)。
退而求其次的话,也是减少国家对几大产业的补贴力度,好减轻财政压力。
这个点的争论,目前没公开化,没多少风向可以观察,7月要好好关注下,毕竟这方面的影响会很大。
内事闲聊一下,继续等后续的公开信息,等后续的风向。
七月流火啊,人就容易心浮气躁,希望七月能开一个冷静客观的大会。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
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
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bus2100 (每日最新圈文)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