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_2_暑期与共识
文章目录
今天,科普一些事情。
第一个,北戴河。
河里会议,从建国初期就开始了,主要是北京到了夏天太热,就去那边避暑,顺便开会。
外面的说法叫夏季峰会,内行的说法叫务虚会,官话叫zy暑期办公制度。
这个会,除了那个十年运动中断外,基本每年都开。
开会的顺序,按照管理是先7月开局会议,吹风,然7月末到8月初到河里开务虚会,如果当年还有三中全会,那当年的暑期会就在全会前,就会针对全会要谈的东西先一步充分讨论统一认识。
参会人员比较多,首先是在野的,居委才能去,或者点名让非居委参加搞扩大会议。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不在野的也会参加,也就是退休的元老们。
后者是最关键的变量,甚至可以说,一年里元老们说话最顶用的时候,也是聚的最齐的时候,就是暑期的这个时候了。
一代二代时期,开的暑期会还是务实的会,讨论具体,当年教员统一共识作出了炮击金门的决定,大跃进大炼钢,二代的15th报告,朱相决定西电东送战略,都是在这个暑期会讨论决定的。
后来在四代时候,有了变化,因为参会的有很多退休元老,特别是三代,难免有老人治国的捕风捉影,慢慢在四代时候开始逐渐务虚,谈一些d内建设人事梯队啥的,不谈具体的政策方针,尽可能务虚了,也就是那个时候传出务虚会的名头。
所以,到底是务虚和务实,也是因时而动的。
这次谈务实的可能会比较多
而且最关键的是,三th这个会啊,一般是秋天是9月,惯例是暑期会过后开,这次因为延期到7月,顺序倒换了,是先三th后暑期。
我们三th当然会是胜利团结的大会,要相信会是,因为不够胜利团结的话,后面那个暑期会就更难开的胜利团结了。
这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另一个,也是历史。
当年十一届三中,为啥能起到改天换地的作用?
因为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局势困难,都认为要改变了。
四人帮等一系列通过造反起家的干部,已经被排除出去了,剩下的人,除了汪东兴等少数几个老顽固还坚守不变外,其他都认为局势困难,难受得很,需要改变。
即使是华gf本人,都是有改革倾向的,只是改的多或少的问题而已。
当时,内部是达成了最大的共识的。
有共识,才能推出改革推出开放。
现在局势下,也逼出了很多共识。
最大的共识,目前可能有两个,一个财税改革,一个稳住楼市。
财税改革,各个地方诸候都觉得要改,不改不行。
没钱的地方,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还背负着几十年都换不清的地方债,财税一定要要改,不改都活不下去了。
有钱的地方,光景也不好过,地主家都没多少余粮了,财政收入为正的那几个地方,基本都输血穷兄弟了,输血一个不及时,就被穷兄弟堵上门,比如去年云南一个副市长就去魔都堵门要对口支援的钱了,他们也难受,想着中央有上杠杆的空间,中央要是给钱他们就能轻松很多。
财政部更觉得要改,财政纪律强调十年了,没用,现在还有穷地方挪用学生营养餐补贴的破事,还有财政部提出纪律规则但没有审查监督权,那个是中纪委的事,和地方强藩打交道财政部也矮人一头,上面又迟迟不表态到底是倒查呢还是兜底,财政部也窝囊。
上面也觉得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方,分税制下半场迟迟不改革,导致现在有40万亿到60万亿的地方债窟窿,以及一系列衍生的乱象,必须改,不改没法这队伍没法了。
目前已经有影子了,就是中央让出消费税给地方,补上2万亿的窟隆。
C财联社电报
2024070216:27:01月廿f
【万亿级消费税改革将近 侈品高档服务或率先试点
财联社7月2日电:审计著受国务院委托,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面,报告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地方税体系是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在我国四大税种中、消费税是唯一尚未实行央地共享的税种,因此在新一轮改革中被给予厚望:分析师普遍认为,扩大征收范甫,、后移征收环节、稳步下划地方是未米消费税改革的三大看点,近年来关于进一步改革消费税的呼声很高,其中一个原因是现行的《消费税暂行条例》最后一次修订是在2008年,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环境.比如.针对高档甚至奢侈消费品的税目不足.大量奢侈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如私人飞机、马术、高档会所娱乐休闲等未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高档手表、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等监管条件成热的品目可能会率先试点,而其他相关品目在未建立成熟的监管制度之前征收环节不宜后移. (界面新闻记者王珍)
吃瓜岱宗岱
3.1万 推 阅读
2小时前来自微博网页版已编辑
现在消费税是中央税,也就是会改为,地方税,或者央地共享搞分成制但是,可能还是不够
去年消费税是16118亿,一万六千亿,而地方土地财政收入锐减2021年全国卖地收入8.7万亿,2022年降至66854亿元,2023年只有57996亿元,相比21年下降了3万亿的卖地收入,就算中央把消费税全部转给地方,还是有1.5万亿的缺口消费税还能想办法再提,估计能提到2万亿一年,但这样也还有1万亿的缺口这个1万亿缺口,就得花心思,从别的税种或者央地事权分配或者缩编来找补了收起
还有一个楼市,其实也是达成共识了,这点很多人没看到。
岱岱只提几个信息。
1、最具遏制房价作用的政策,是三条红线,不是我们提出的,是不歪提出的
他本来不分管楼市,但让他放手搞了,搞的很好,当然端也不少。
但说到底,不是三条红线搞的过严,而是搞的过晚了,应该16年暴涨后就搞三条红线,那时候反噬作用最轻,或者口罩前搞三条红线,那时候都还没事不会逼出恒大危机。
我们2020年8月搞的,还是晚了一些没办法,上个二号没有这个共识,不愿意啃硬骨头,不愿意得罪人。
因为搞晚了些,所以红线必须下猛药,必须严格的搞,不然刹不住。
恒大的事就完全是恒大自己太疯狂了,债务率太高了,神仙难救加神仙打架。
既然不歪都搞三条红线了,就说明是同意支持认可我们房住不炒。
2、三条红线严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但最后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过
这个不歪要严查,绝对地动山摇,对国内银行金融系统的打击,绝对比恒大危机还大。
建行可能是最高的,你懂的。
但是没有,让银行自查,报一个不离谱的数,抓了几个人就过关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做事有分寸,知道敦轻熟重敦先熟后知道分化对方。
更重要的是,说明楼市搞到这个地步,我们不会连带问责到金融派系那帮人。
那帮人是松一口气的。
包括后续的措施,都是上面压着银行鼓励银行给白名单的房企融资贷款输血,严查也有,就是严查和恒大有关的,属于个例。
3、烂尾楼我们对地方是高高举起轻轻放过岱岱写文章解读过,一开始局会议里关于烂尾楼的表述,是严查政治责任,房子都没建好没封顶,地方为什么违规把账上的钱给企业让企业继续搞窟窿,一开始的表述是严查地方。
但是几个月后的局会议,谈到烂尾楼,表述就变了。
没有相关的字眼了。
放下旧文:
更别说烂尾楼了,恒大在当地的企业是要交一笔钱在银行存着的,要掌到地方的批示后才能提取,恒大为了快速周转为了填屋隆,几乎都是在没干成的情况下,直接拿到了地方绿灯,烂尾楼风潮中,银行代表对群众就解释过,烂尾楼每笔从银行转走的钱都要有部门盖章,说有他们没办法卡着这边钱,你们烂尾楼你们去找有关部门,恒大烂尾楼遍全国,这么多地方的有关部门你觉的有几个是干净的?
还有个去年没有的点
去年写的是“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今年变成了“防止其无序扩张”。
前者范围很大,除了无序扩张高杠杆负债拿地外,还可能是挪用账户的钱搞出烂尾楼,是恒大宝这种投资理财爆雷事件。
后者的这个范围是缩小了,语气也变缓和了。
这对心里有鬼的各路房企乃至地方政府,是一个好消息,我们没有去年那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那种杀无救态度了。
毕竟烂尾楼问题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严查烂尾楼查到最后有地方政府的锅怎么破?对房企杀无赦对地方政府也杀无救吗?
所以,“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在今年只剩下“防止其无序扩张”一一我们对他们高抬贵手了。
“只要完成保交楼,烂尾楼的事不追究!”烂尾楼的几个城市官员,可以松口气了。
岱岱则是,一声轻叹。
甚至保交楼都弱化了。
最后,说一个坏消息
4月份乃至去年,我们局会议都提到了,保交楼,将保交楼提的重之又重
6月份的局会议,我们保交楼的论述没了。
很简单,烂尾楼多的城市太多了,法不责众啊。
很简单,地方财政困难到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哪里有钱投给烂尾楼啊,顾不过来,上面有战略定力不大放水不自己出钱搞这批烂尾楼,也就不好意思在烂尾楼上紧逼地方。
岱岱给出这三个信息,聪明的瓜友相信已经懂了。
是的,楼市搞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因为这四个主要对象。
十恶不救的房企
权钱勾结的地方政府
违规房贷吹大泡沫的银行
十恶不赦的炒房客
而这四个主要对象,我们已经放过两个了。
不严查违规经营贷,银行没事,朱王金融那派系的人就会接受配合我们。
不严查烂尾楼的政治责任,地方没事,各地实力派本土派就会接受配合我们。
所以,岱岱为什么自信楼市已经达成共识了。
因为我们放过了最能提供阻力最能搞事反对的两个对象,金融体系和地方政府。
剩下两个,都是软柿子,好捏的很
什么房企,你看恒大什么下场。
什么炒房客,到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这两个在大会上有投票权吗?有几个集团军啊?没有,啥的没有,那就可以放心针对了。
总要人为楼市的烂摊子付出代价吧,就这两个吧。
毕竟楼市搞到今天这个地步,银行地方没有十恶不赦,就他们两个是十恶不赦的。
所以说,很多人没意识到,楼市其实已经达成共识了。
在我们放过银行放过地方后,表示对他们既往不答后,这个共识就达成了。
大家也就皆大欢喜,会拥护我们的楼市政策,也就是我们提出的新房改。
如果我们严查银行违规房贷严查地方烂尾楼,那7月会上,关于楼市阻力就会很大,那共识就大概率没法达成了。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瓜友们要记住这句话,理解这句话。
不理解也没事,你们以后会慢慢加深理解的。
所以楼市共识,已经达成,上面意思很明白,楼市不可能再大涨了,但不能再大跌了,大涨大跌都会出大问题,能局部慢跌局部小牛搞成分化就不错了,大家不必惶恐。
所谓的分歧,无非就是新房改央地怎么出钱,以什么方式出钱,然后因城施策给地方画多少自主空间。
这个就让他们讨论去吧
这两大共识算是难得的共识,阻力不大,可以充分讨论,给出方案,落地执行。
至于有没有达成其他共识,可能就比较少了,有也是小共识没那么大。
反而是没达成共识但有剧烈分歧的事啊,有很多很多。
来日方长,那些事我们就慢慢聊吧。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
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
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
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bus2100 (每日最新圈文)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