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_31_山西锅炉房_是怎样练成的
文章目录
现在的山西,就是一个锅炉房。
中国的锅炉房。
是的,发展不起来,有一个最前提的大背景
就是国家的态度。
对国家来说,山西并非少民省份,人口很少仅有三千万,深居内陆交通不便,没有多少统战价值。
同样一百亿的投资,国家投在东南沿海,或者哪怕投到隔壁的河南平原,获得的经济效益和民生效益,都比投到山西好。
对国家而言,大力气发展山西,并不具有多少性价比,所以你能看到,西部大开发没有山西,中部崛起没有山西,东北振兴也没有山西,山西人苦笑山西是不东不西,不是东西。
而山西本身人口少,历史遗留工业多条件还可以,改开前期山西经济维持了35年的全国15名左右,并不是一个穷省。
比如贵州同样是三千万人口,但有66个国际级贫困县,山西几乎同样的人口只有36个国家级贫困县,只有贵州的一半,在山西看来山西自己可以自救,贵州则需要国家花力气拉一把。
山西的转移支付不仅总量全国倒数,就是人均都是倒数。
2022年,山西财政收到的一般公共预算的国家转移支付+是2152.96亿元,是北方所有省份的倒数第三,倒数第一是天津,倒数第二是北京。山西经济自给自足率惊人的高,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国家投一百亿到山西,不如投一百亿去别的地方更有效率更有回报。
国家给一百亿给山西,还有比山西穷的多的省份更需要这一百亿。
很尴尬,山西如果一穷到底还能倒逼国家花力气发展,山西不上不下是最尴尬了。
所以在全国一盘棋的考虑下,大部分时间里国家对山西就是放养状态,费力谋山西发展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寄希望山西能充分的自立自强。
而且比较无语的是,山西要不到国家多少好处,但国家却经常需要山西做奉献。
一个是给能源做贡献。
山西要搞客运铁路,国家不批,要搞太原地铁,国家不批。
但是,涉及到煤炭运输的运煤铁路,国家是秒批的。
山西要提高太原的首位度,想让太原合并部分晋中,国家不让。
而t明明和济南前后角上报的,国家却让济南吞并莱芙,太原就不让吞并。
陕北和内蒙,同样是煤炭资源丰富,但这两个省保供需求不强,主要是山西保供。
其他省都是一省援助一省,山西厉害了,一省援助十四省山西经济学家孔祥毅说:“第一是机制原因,这个不必多说。第二是价格问题。直到现在,这仍然是山西经济的祸根。山西(煤炭)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到现在都攻不下来。国内大的发电厂用煤还是计划价。全国用电一紧张,中央领导就到山西来下井。这是规律。只要山西哪一天出煤少了,国务院的电话就直接打到山西省省长办公室。整个华北电网是靠山西能源支持的。国内的电价是国家控制的,电价不能涨,煤价也仍然是计划价格。第三是国有煤矿大多为老矿,地下资源挖了多年,现在要往深的、远的地方挖,采煤成本越来越高。”
“忻州的国营大矿一—轩岗煤矿,原有的资源挖完了,职工发不下工资。几万名工人去铁路上卧轨,拉煤的火车走不成,各级政府都急了。后来不知从哪儿弄钱发了工资,然后又没钱了,工人又去卧轨。直到两年前发现了新煤田,工人又有饭吃了,才不再去卧轨。
山西卖煤这么多,卖不足就要被问责,但定价权不在自己手里,有时候必须低价卖煤,然后老百姓高价买外省运过来的煤炭….
一个是给北京做贡献。
山西坐拥两座大型火电厂,夏季竟然拉闸限电,原因是….. 保首都供电
又过了几年,北京缺水了,中央紧令密云水库停止向山西河北输水,仅限北京使用。山西那可是黄土高坡啊,和甘肃并列全国最缺水的省份,结果山西要自己掏钱搞水利,国家不给钱支持。
所以,在山西发展上,国家其实并没有帮上太多忙,除了涛哥,这个岱岱后面说。
当然,山西瓜友会说,我山西有难的时候你不帮,凭什么我山西要帮你呢?
山西也可以不帮,比如山西这个胡富国
胡富国要给山西修路修水利,国家不批,胡富国就山西全省举债自己修。然后穷则思变,胡富国又搞起了轻工业和新农业,大刀阔斧转型山西煤炭主导的经济。没想到,生产出来的产品居然出不了山西。一问铁路,原来为了保证外煤的运送,车皮是稀缺资源。对煤国家有死规定,少运一车都不行。胡富国三怒!集满了怒气槽,通令全省,外省想要山西的煤可以,先把打的白条还了再说。在拖欠款项结清之前,停止向任何欠款地区或单位供煤。
结果呢,胡富国大大得罪了当时的李鹏总理,李鹏以维护班子团结为名,被迅速调到京中一部委,任扶贫开发小组第七副组长。主要职责是起反面典型的作用。郁郁寡欢四年后,胡富国像所有老干部一样退二线了。
其实胡富国得罪的不仅是一个李,还有乔石。
当时山西有个黑社会,叶涛,外号叫红人,他姐姐是乔石的秘书,乔石是当时权力仅次于水工的大佬,曾经一度被元老们云酿上位取代水工的强大存在,江湖流传“水落石出”,借这个关系,红人在山西呼风唤雨。
一据说胡富国在太原一家高级酒店吃饭,就听大堂里有人传话,说红哥来了,全部出来欢迎。然后那些官员就都跑出去欢迎红人,富国搞不清这位红哥是谁,只是看他的同僚这么急着出去欢迎,以为是什么上面的大官来了,于是也赶快跑出去欢迎。心里正嘀咕没听说哪位上面人物今天要来山西视察呀,红人已经走进来了,所有人都鼓掌欢迎,高官边鼓掌边思索,可是思索了半天,也没想出眼前这位被人拥簇的年轻人是哪个上面领导,或者领导的儿子。等红人走过,他一问旁边的人立马傻了眼,没想到他堂堂的政府官员,刚才欢迎的竟然是一个黑社会老大!这一下他的脸上挂不住了,再加上一个黑社会有这样的排场,简直威人民,于是下定决心,要除掉红人。
因为得罪了两位大长老,这个为山西谋福利的胡富国,最终黯然去职。
当年李搞完这个不安分的胡富国,到山西考察,给山西干部群众留下一句经典的话
山西对全国的贡献是巨大的,给予口头表扬:山西目前的处境是困难的,要想办法自己解决…
从此,李家就和山西结仇了,若干年后我们想恶心李家儿子,就让小鹏同志去山西任职了,在山西那几年小李可谓是如履薄冰。
是的,山西必须给国家做奉献,不奉献不行。
说到底,山西的发展,主要还是靠自己奋斗,还得靠自己奋斗。
但历史进程,往往不以山西个人奋斗为转移,山西的奋斗历史是一个哭笑不得的奋斗史。
让我们用时间顺序,授一授山西发展史。
首先,山西在近代都是很牛逼的。
因为煤炭丰富,丰富到路上几铁铲下去都能挖出煤,洋务运动时期山西就搞煤炭工业了。
然后发展到阎锡山时代,更是历史一个高峰。
阎锡山时期的山西,大部分时期割据称霸免于战乱,山西不仅有煤炭工业,还有重工业兵工厂,还有一定的轻工业,完全自给自足还有富余,当时山西号称海内一富,是民国模范省。
但是后来,日本人打进来了,日本人在山西大规模抢劫工业设备,运回东北,是山西工业历史上的一大浩劫。
好在日本就那几年,后来建国了,因为山西抵抗解放很顽固,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二五计划,山西有份,但分量一般。
然后是重头戏的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中苏交恶后,中国把工业布局从沿边迁移建设到内陆,被誉为新中国给各省发工业筑基丹。
很多省份的工业底子,就是三线建设里打下的,特别是湖南重庆成都陕西,都是靠三线建设成果筑基,然后酝酿结丹的。
山西也有分,但只分到半颗筑基丹。
因为三线分小三线和大三线,小三线就是山西这种,苏联威胁还是很大,可以通关内蒙南下直接打进山西,所以小三线的工业建设不如大三线。
但好列是分到了半颗筑基丹,加上之前的一五二五,山西还是吃到了时代红利的。
一五计划时期太原和大同都属于八大重点工业城市,给了不少项目。
二五计划重点发展“三大五中十八小"中的太原太钢和临汾临钢。
三线建设时期在太行吕梁等山区规划投资以“三枪两弹"为主的23个工厂。
山西在改革前夕,都是中国中游往上,没有掉队,但改开后的历史进程里,山西却一再哭笑不得,里外不是人。
首先,是山西自我定位出现了问题。
改开第一年,也就是1979年,山西自己就摁不住发展的心思,主动给中央报了一个发展规划,
-1979年9月19日,山西省政府正式向中央呈报了一个名为《关于把山西建成全国煤炭能源基地的报告》。1980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尽快把山西建成强大的能源基地》的社论,分析了山西煤炭资源的优势和发展能源工业的有利条件,指出尽快把山西建成强大的能源基地。此后,国务院技术研究中心就山西煤炭开发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1982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
一自此,山西煤炭产业风光无限,诅咒也随之而来,其实所谓的“资源诅咒”是一个经济学的理论,指资源型产业的繁荣会抑制其他产业的发展。山西煤炭行业的特许经营和暴利特征对当地其他行业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尤其是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最终消费品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造成了营商环境的急剧恶化,煤炭已然绑架了山西经济
改开初期,山西是不仅有煤炭业,还有一定体量的轻工业的,但山西并没有保住这些轻工业留作火种,反而allin煤炭,结果是山西仅存的那点轻工业在几年后就烟消云散了。
同时,山西能源基地的定位把,也让水电铁路运力等等工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从山西剥离了,山西的运力建设,就限于运输煤炭,其他运货运人,都免谈了国家不怎么给钱,这给山西后来挖了巨大的财政大坑。
而且,国家在改开初期也是摸索改革,是走过弯路的,山西承担了改开初期的弯路代价。
按理说,一个能源区要发展,首先就是靠出卖能源完成资本积累,然后用钱发展能源产业的上下游产业,用钱去大修特修基建交通,这是国际惯例,也是德国鲁尔区等地方成功的经验。
但是,中国国情不同。
鲁尔区卖煤的钱,鲁尔区能自己经手自己截留,能完成本地区的资本原始积累,但山西的煤炭,不是山西的,是国家的。
-1981年,时任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到山西大同、朔州考察,看到当地老百姓穷得厉害,但那里的煤炭埋藏很浅,一锄头就能挖出来。胡耀邦问你们为什么不挖煤呢?当地政府官员回答:煤是国家的,私人不能挖。
胡耀邦说:“有水快流嘛。大的矿山国家开采,稍大一点的集体开采,贫矿和那些国家、集体不值得投资去开的,就让群众自己去开采。”
一这是改革开放后,山西煤矿开采权演变的第一个阶段。
一其背景之一是:1980年代,正是全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蜂拥而起的乡镇企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很难从国家控制的大型煤矿得到满足,便只好求助于社队煤矿。在这种形势下,山西省也意外地迎来了乡镇企业大发展,因为山西有煤炭资源,而山西搞得最红火的乡镇企业便是乡镇煤矿。那时整个山西的煤炭供不应求,江浙等经济开放地区都派人驻到乡镇煤矿上,等着要煤。
改开初期,摸石头过河,山西提出要搞煤炭,那国家也放手让山西搞,耀邦提出的有水快流,开了政策的口子,但结果并不怎么好。
首先,山西国营的煤矿,必须低价卖出煤炭,无法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一八九十年代山西低价煤出口都清楚,带来的结果是山西国有资本入不敷出,本省缺乏资本积累不能有效发展本土,山西卖煤十年却连建一条高速公路都要举债。
国营官方的煤矿,必须低价卖,那私营的煤矿,总可以借助煤炭牛市大赚特赚,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吧。
的确,私营煤矿的确可以不按照行政价格卖,这也的确是暴利,但这不是山西的暴利。
因为山西早年失去远见,私营煤矿早早就被外省商人承包了。
-“有水快流”作为中央政策的正式出台,标志着国家对矿业开采权的控制出现松动,煤炭资源之“水”悄然从国有煤矿的地盘流向了集体经济的农田,而由于“集体”是由“社员”组成的,这股“快流”之“水”,很快就几乎是必然地流向了私人资本的自留地。
一乡镇煤矿的大量出现,必然要引起矿业开采权的流转。1986年,中国第一部《矿产资源法》出台。这部法律规定“采矿权不得买卖、出租,不得用作抵押”。
一但在当时,山西的乡镇煤矿大量出现“承包经营”,以此来规避采矿权流转的法律风险。许多小煤矿生产水平不高;分散开发的局面也不利于集约利用煤炭资源;若干大型煤田被分割成许多小煤矿,更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但这股势头一旦开始,就控制不住了。以后山西省搞了几次“关井压产”,都是前关后开,还抓了不少人,无奈利益驱动的力量太大了,制止不了。
一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随之而来的经济大发展又造成了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山西煤炭之“水”“流”得更快了。
法律规定采矿权不得交易、出租,但地下交易频频发生,地方政府睁一眼闭一眼。除了乡镇煤矿之外,山西的劳改农场也有煤矿。当地驻军也开煤矿,与地方上争夺资源。“有水快流”变成了“有水乱流”。当时的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为此曾专门向中央反映情况。
煤矿,真正发家都在80年代90年代初山西问题能源省份不让发展重工业。8090是山西辉煌时代,90年代贪腐开始全挖集体产业,我知道的,几千块,就可以买那时价值百万的矿,一分钱不掏就可以拿集体一座盖好的工厂。再后来打压重工业,产业往内蒙,陕西迁移。在迁移产业时才出现煤老板梗。当产业迁无可迁了,有钱的都搬到北京,河北后,煤老板一下销声匿迹了。
1998~2000年,山西省不少乡镇煤矿停产。没停产的小煤矿企业产权名为集体,但层层转包现象严重,产权不清,实际上成了私营煤矿。有些新建煤矿付不起井巷工程款,地方矿主便将采矿权交给大部分是来自温州的井巷工程队,以此顶替工程款。也有的乡镇、村集体将煤矿低价转让给温州人,十几万元就可以拿下一座10万吨/年的矿。第一代“温州炒煤团”由此诞生。
山西历史上第二批温州煤商是在2002年后入晋的。随着煤炭市场逐步复苏,以及全球能源危机,电荒、煤荒困扰全国,煤炭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大量温州商人把商业经营的兴趣转移到了山西煤炭。
-山西以煤为主要产业的县,本来都是“吃饭财政”,自顾不暇,哪儿有钱来投资煤矿?而来自大型国有煤矿的财政收入,当地县政府也没资格参与分成,因此只能鼓励民营企业搞小型煤矿、租赁经营地方国有煤矿,以此来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县级财政困难。这是造成私挖滥采久禁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果就是小煤窑数量超过国有煤窑,煤炭产能和国有产能对半分。外省资本和劳工拿了钱都流回到外省,资源“主权“流失,资源收益未能回馈本土发展本士。本地晋商拿到钱自然或存着或去外地投资,主要是去北京消费投资,也就不愿意投资本地。
一言以蔽之,山西挖煤卖煤方向是对的,山西按理说应该在80年代90年代就完成资本积累的,但因为改开初期我们的政策不成熟,没有完成山西本地的资本原始积累,反而是完成了南方商人的资本原始积累。
山西的煤炭,的确扎扎实实推动了南方省份的发展,只留下山西一地鸡毛和异常繁荣的权钱交易和消费经济。
山西直到2005年后,才真正实现原始积累,
这个要感谢涛哥。
山西:传达贯彻胡锦涛视察山西的重要讲话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10:33人民网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西后,在回去的飞机上,询问国家发改委官员:煤炭行业能不能可持续发展?你们先研究一下山西。
经过将近一年的调研后,2006年6月16日,国家发改委拿出了《关于山西能源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通过建立煤炭开采综合补偿机制、完善资源型企业税费制度,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能源经济政策体系。”
从2006年开始,山西省财政也才渐渐开始恢复元气,一是售卖资源开采权,中央政府没再抽一分钱,全部归还给了山西,那些年大概卖了有6000亿元,全部都是省级自主财政:二是煤价上涨,省里每年能多收入150亿财政。
煤炭有偿开采山西率先起步:1个采矿证要交千万
山西采矿权卖给煤老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09:07 大众网-齐E晚报
在中国,在矿产资源所有权依然属于国家的前提下,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将过去属于国家与集体的采矿权转移给矿业公司或者煤矿老板:近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开始为全省产权改革后的煤矿分地区分批换发新采矿权证。
-2006年山西首次公开拍卖煤矿采矿权。16座铁矿的探矿权全部成功拍卖,成交价共达2672万元,其中成交价最高的一座达825万元。
这意味着,推进了两年的山西煤炭资源产权改革在几经曲折后迈出关键的一步。也就是说,继生活资料、土地与国有企业改革之后,中国庞大的煤炭资源存量资产的产权市场化变革终于得到了法律确认。
山西人真得感谢涛哥,从90年代拖到05年,挖煤十多年,山西这第一桶金都没有积累成功,是涛哥送上重大红包,山西才有了能改变本身发展命运的资本。
现在看,05年后,山西发展也的确迎来了一个极端重要的时期。
在当时,至少有三大历史级别的红利机遇,发生在广的中国大地上。
2004-2014十年的狂钢猛进高铁时代
08年08年次贷危机导致的沿海产业内迁时代机遇
2009年-2014四万亿大放水全国大基建的强省会窗口期可以说,涛哥是给足了山西机会,在三大时代红利到来之前,涛哥给了山西一笔千亿级别的省级自主财政,以及一年增幅百亿的煤炭财政,山西枪支弹药可谓是十分充足,可以大千一场。
涛哥也的确看重山西,当时山西连续两任一把手,都是团派出身。
一个张宝顺,一个袁纯清,都是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出身。
而且涛哥大内总管令狐狸是山西人,就可以看出,涛哥对山西是寄予厚望的,涛哥是想让山西发展起来的,是花了真金白银想让山西起来的。
能给山西6000亿的省级自主财政,涛哥已经仁至义尽了,重庆不厚那么牛逼,也是不厚出事后涛哥为了维稳善后才给了重庆几千亿的中央拨款兜底债务,而在给重庆几千亿前涛哥已经给山西几千亿了。
但很无语的是,三大历史机遇,高铁、产业内迁和强省会,枪支弹药充足的山西,却一个都没有捞到。
你说山西地形不便吃不到高铁时代的红利?贵州林树森也没钱也不便怎么就让贵州逆天改命修了贵广高速成了高铁枢纽?
你说山西只有煤炭产业吸引不了其他产业落地?陕西是怎么花了一千亿举全省之力从重庆苏州手里抢到三星产业落户西安的?
你说山西盆地太多支离破碎强省会战略行不通?那些年全国各省基本都在搞强省会南宁济南合肥都在搞太原怎么就一个劲装死?
这三大历史机遇,山西是一个都没抓住!
不仅是团派无能,而且是山西整体干部无能,是整个山西政经都无能。
我们一条条往下看。
第一,是山西的财政制度问题,导致涛哥给山西的财政大礼包,一开始就缩水。
学者孔祥毅说:“山西的财政问题,我喊了20年了。一是收入高度集中,主要依赖煤炭,竭泽而渔;二是支出高度分散,不全部由财政厅支配。比如你挖煤挖坏了林,林业厅要求补多少钱;挖坏了地,农业厅要求补多少钱;挖坏了水,水利厅也要求补多少钱,等等。只要财政上一有钱,各个厅局都伸手来要。”
据一位知情人士说:今年山西煤价统一上涨多收的150亿元还没到手,各厅、局长们便都来要了,气得分管副省长一拍桌子:“分赃的问题,今天会议上不讨论!”
第二,是涛哥这个卖矿权力下放,本意是在不用国家拨款支援建设的情况下,让山西利用政策红利解决自身财政问题,但涛哥低估了山西腐败的更治。
这个巨大的政策口子,导致了巨大的权钱勾结,导致了巨大的贱卖腐败。
山西煤炭“黑金”掘进30年:开采权和经营权混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2日10:15运股近区一孔祥毅回顾说“煤炭开采权和经营权的混乱,带来好多问题。工业税收好控制,煤炭行业不好计算:你今天生产不生产谁知道?煤老板们究竟有多少钱谁知道?这是一个圈地运动,煤老板一个人是吃不了的一采矿权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拿到的,得政府有人支持你。煤老板吃的不是大头。能源经济,腐败空间肯定会有。官煤勾结从有采煤时就有了。”
以上两条总结就是,涛哥给山西的红包是很大,但涛哥在山西没有大规模反腐以及财税改革,导致红包极大缩水,真正能用到实处,落实到本省人民福社上的很有限。
涛哥时代的山西案例,已经证明了不反腐不改革,光给政策给红利,是不可能切实拉动地方发展的,只是肥了硕鼠和苍蝇。
第三,是山西当时已经意识到了高铁时代到来,但山西玩砸了,以邻为壑想拿捏内蒙陕西但玩砸了。
实在不理解山西领导的脑回路
先说背景,众所周知,山西是煤炭大省,产辞占全国四分之一,为了运输煤炭,国家投资在上世纪80-90年代在山西修了北中南三条电载铁路,21世纪以后,陕西内亲的煤炭得到开发,其实陕西内蒙煤炭主产区也靠近山西,一直以来也在用山西的重载铁路外运,大秦铁路顶峰时货运毕占全国铁路货运量的 $25%$
因为谋炭运输巨大,所以在二零零几年的时候,山西省去国家要政策,争取到了建设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机会,当年这也是能源市场的一件大事,交易中心计划从煤炭现货交易起步,逐步开展煤炭期货交易,获得煤炭定价权。交易内容上也以动力谋热力煤起步,逐步拓展到煤化工产品,甚至到电力。为了打开煤炭交易中心局面,山西省邀清了全国几乎所有煤炭生产企业入股交易中心,大有发成能源交易中心的趋势。
后来山西省政府摆平了外省煤炭企业却自己后院着火。2014-2016年,煤炭价格下跌。本来山西煤炭开采成本就比陕西内家的高,煤炭价格再一下降,直接击穿了山西煤企的生产成本,本来这事多补贴一下或者信贷支持一下熬过去就行了,结果山西直接涨运费,试图提高陕西内蒙的煤炭运输成本显的自己煤炭有竞争力,顶峰时期,包头到秦皇岛万吨机车使用费占内蒙煤炭秦皇岛港到岸价+的 $40%$ ,引i发了让外媒都关注的110围道大堵车。
啥事都是被逼的,煤炭产业对山西重要,对陕西内蒙也重要,既然走山西这么贵,那就不走山西吧,于是内蒙把一条160公里时速的客运快速铁路改成重载铁路绕过山西到唐山出海,陕西挑头在自己境内修了蒙华。
结果就是内蒙陕西的煤炭这下不用从山西走了,交易毕下来了,太原的煤炭交易所变成了山西煤企自娱自乐的东西。
这只是件小事,全国没达到预期效果的交易所比比皆是。拆开来看,山西的每个步骤都是当时环境下的最优解,但组合来看就暴露出了政策缺乏长远性和长期性,新政策轻而易举就毁掉了老政策的成果:结果就是总是在走新路。
当年林树森是怎么用一条贵广高速,拿捏四川重庆广西的,林树森是利用邻居们的利益矛盾,近乎空手套白狼的白。
山西操盘的人,想拿捏邻居省份直接玩砸了,山西领导该好好学学林树森的博弈智慧。
第三,山西没有去抢沿海产业而是忙着接盘
07年后全国内陆各省,都在抢沿海内迁的产业,抢这个历史机遇
但当时,中国只有两个省份在装死在昏睡一个是南方的江西,苏荣当政,在忙着种树忙着搞绿化,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都被湖南安徽抢过去了,甚至河南都抢到了珠三角的富士康,江西还在种树。
一个是北方的山西,连续两任团派当政,山西在忙着搞煤矿国有化整合。
你说山西搞错了?也没有搞错,因为山西煤炭整合,不仅具有经济意义,更是政治任务。
经济意义是涛哥放了口子,一度允许山西涨价保供煤炭,加上那几年正好是煤炭的牛市,国有资本控制的煤炭也能在保供价上盈利,有利可图,国有资本就想做大做强吞并私人小煤炭,多赚钱。
政治任务就更直白了,上个十年常年高发的就是煤矿死人,被海内外批评攻击为带血的煤炭,以及衍生的黑社会现象和黑金腐败现象,更是和谐社会的巨大污点,山西是团派当家,当然要帮上面消除煤矿死人的负面政治影响,就要搞国有资本整合小煤矿,就要让民营资本退出山西煤炭行业。
一乡镇的小煤矿不断地野蛮生长,而这段时期山西煤矿最大的特点就是层层转包,因为当时政府不允许私人经营,于是人们只好从乡镇当中去承包煤矿,接下来就是层层转包,而转包的层数之多,直接导致后来发生许多起矿难,都无法找到真正应该负责的人,这就是当时山西私人煤矿的状况。
有两部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在国内上映的电影,一部叫做《盲井》,由王宝强主演,故事背景就是在那段时期的山西小煤矿,两兄弟骗取外地人信任,在下入煤矿之后,将其杀害,骗取死亡赔偿金,由此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一另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天注定》,电影当中的一个桥段,是姜武饰演的胡文海,因为村长阻碍其承包煤矿,被欺负的难以压抑心中的愤薄,拿起家里的猎枪,将包括村长在内的十几人杀害。这些都是当年山西煤矿的真实状况,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全都是来自于真实发生的案件。
正是在这两个大背景下,山西那些年根本没心思去竞争承接沿海产业,都在忙着整合煤炭产业。
-2008年8月,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规划方案和实施意见已经拟就,今后两到三年,该省将通过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形成大企业办矿体制。
然后,本文中最搞笑的地方来了。
首先,是山西拿着圣旨并购整合私人煤矿,吃相有点不好看,得罪了浙商闽商群体。
当时山西规定是9万吨以下的煤矿不准民营,民营要搞只能搞规模化要达到多少规模标准,而当时浙江商人福建商人在山西承包的主要就是6万吨年产量的煤矿,一刀切之后基本都要被吞。
这导致双方扯皮,南方商人眼看煤炭牛市,不愿意被强行吞并,山西不肯。
这个事在当年闹的很大,浙江商人甚至请动了浙江省领导去和山西省领导交涉不要一刀切,但山西省领导并没有卖浙江省领导的面子,继续一刀切整合了浙江商人的煤矿。
当年和山西交涉的浙江省领导,不知道是省长还是书记了,是省长还好,如果是书记就好玩了,因为当年的书记就是现在的…
我们能知道的是,2008年山西煤改,浙江交涉失败后,山西被拉入浙商全球投资黑名单一山西在那波沿海产业内迁的历史机遇前,基本洗洗睡了
然后,是山西整合好本省煤炭后,正想大赚一笔时,煤炭暴跌了!山西高位接盘了!
2008年的金额危机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大批制造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但山西省政府非但没抓住这个机会,反倒强行推动煤炭资源国有化,将全省的煤炭资源集中到几大国有煤企之下,但不料2012年时煤炭价格突然暴跌,比2011年高点直接跌去了近 $60%$ ,到2015年全省煤炭企业工资拖欠35亿,社保欠额109亿,煤炭企业亏损94.25亿元。
-对于整合主体企业,在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煤矿时,动需要成百亿上千亿的资金投入,待到煤矿建设期,又是数亿数十亿的投入,造成主体企业资金困难。例如,通过资源整合,2010年底山西形成了七大煤企的格局,虽然七大煤企资产和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由于在整合中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导致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
-16年山西省属七大煤企累计负债1.2万亿,虽然16~20年煤价稍微稳定了点,但是负债额却增到了1.44万亿。
这次不合时宜的国有化,事实上让山西省成了在煤炭价格高点时的接盘者,山西本来想大赚一笔的,结果不仅没赚,反而大亏一笔。
这个堪比48块钱买中石油的高位接盘行为,好处就是日后山西省自己控制了本省约 $80%$ 的煤矿产量,坏处就是不赚反亏并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上面写了历史三大机遇,高铁时代,还有一个大放水大基建下的强省会战略。
前两个历史机遇山西没抓到,岱岱分析了,第三个机遇为啥山西没抓到,就是因为那次高位接盘煤炭导致山西财政压力极大。
-2016年,山西七大煤企负债总额达1.3万亿,甚至超过了山西省当年的GDP。
山西在最需要财政资金大基建强省会的时候,因为高位接盘煤炭,导致根本无力搞大基建强省会。
甚至因为财政无力,当时山西好不容易引进的少部分企业,也因为无法优惠补贴而逐渐消亡
其中以西门子特种电机和成功汽车最具有代表性,二者都是2008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之后培育、引进的转型产业,但都没有发展壮大而不得不退出(煤炭高位接盘导致山西没钱落实当年谈好的优惠补贴)。在山西推进产业多元化的背景下,2012年西门子与山西路安集团共同出资成立西门子大型特种电机有限公司,但是却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到2019年已经注销退出生产。
于是乎,当年的三大历史机遇, 山西完美的一一错过!
山西终于还是成为了中国的锅炉房,山西省委书记也荣登为中国锅炉房主任!
看完上面,相信瓜友们心里有底了。
山西为啥没能靠卖煤炭成为德国鲁尔成功中国沙特,就是个人奋斗和历史进程都出了问题。
第一个时期,改开初期给的政策导致山西没能顺势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山西没有煤炭定价权,广大中小煤矿又被低价外卖给南方商人,埋下了若干年后的地雷。
第二个时期,在三大历史机遇前夕,涛哥给了山西巨大礼包,山西完全可以大千一场,却因为内外原因全部完美错过。
从战术上看,是团派干部的确不能成事,有政策有资金都干不好。
一句话,涛哥绝对是对得起山西,但团派干部对不起山西!
但从战略角度上看,是山西面对高铁产业强省会三大机遇,重点只盯着眼前的煤炭整合做,但山西并不能决定煤炭的牛熊市,导致在竞争沿海产业的时期山西失信于商人群体无缘产业竞赛,并上演49年参加国军的剧本耽误后续大基建强省会。
如果山西高位接盘后这个高位还能持续几年让山西多赚几年的暴利,山西都不会是今天这幅半死不活的样子。
山西要是拿的是这个剧本,那山西就完全打开居局面了,山西可以用本省财政大修基建交通,贵州还要白山西只会更有钱,山西可以巨额补贴抢沿海产业,陕西抢一个三星产业用了一千亿,山西扔个几千亿也能抢来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太原更是有资金去大修特修搞强省会。
但是没有,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山西不能决定煤炭的牛熊,山西高位接盘后立马煤炭大跌,同样三大历史机遇就是那几年,地方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错过了车门就关上了无法再上车。
山西前不能决定煤炭价格,后不能决定煤炭牛熊,三大历史机遇又不可能等着山西来上车,这是山西最可惜的地方。
说句实话,看了一遍改开到现在的山西领导,都是没什么远见的,只盯着眼前的一步,看不到两步三步,就算走了眼前这一步,也往往因为这第一步连累后面两三步都没办法走好。
改革初期只盯着煤炭产业舍弃了轻工业,因为本省没钱就乱卖贱卖煤矿,想拿捏邻居结果玩砸了,国家一给资金礼包就忙着分肥分赃没想着民生福祉,国家一给政策口子就忙着权钱暗箱交易,煤炭高位接盘就更不用说了。
胡富国算干的最好的了,也因为贸然断供逼中央这种不讲政治纪律一时义愤行为,被放逐,搞的山西领导越来越保守。
盆地山地地形封闭,干部视野狭窄,决策不科学不可持续。
山西吏治有很大问题,贪腐都不是首要的,而是没能力,贪就算了,贪还不能干事是最无语的。
这不是几个团派领导的问题,是山西整个系统的吏治都有很大问题。
今天这篇,写山西写到了涛哥时期,山西瓜友估计很破防了。
2013年,山西迎来了新时代新篇章,而新时代的山西,更加一言难尽。
下一篇还要不要写呢,怕山西瓜友更破防啊….
文章整理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吃瓜群众2023
也可加入微信群小瓜圈
小瓜圈同步岱岱官群每日圈文+群聊信息等
小瓜圈会有象征性付费
V: bus2100 (每日最新圈文)
文章作者 吃瓜群众岱岱
上次更新 20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