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如何将模型实现为微服务?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徐昊。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将 8X Flow 模型映射为微服务。
经过 14-16 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使用合同上下文、履约上下文和领域上下文对业务进行建模了。那么当我们希望在云平台上将业务模型实现为软件系统时,就需要将合同上下文、履约上下文和领域上下文作为系统天然的边界,并将它们放置到不同的弹性边界中,从而在满足业务扩展与需求变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有了弹性边界,我们自然很容易地想到可以将不同弹性边界内的内容,实现成微服务架构风格(Microservices)。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将 8X Flow 的模型实现为微服务架构风格。
微服务还是伪微服务?
在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重申一下什么是微服务。关于微服务,现在有诸多迷思,以及很多看起来像是微服务,但实则南辕北辙的伪微服务风格。
在 James Lewis 和 Martin Fowler 的名作《微服务》中,将微服务定义为一种架构风格,并总结了它的九种特质:
- 通过服务实现组件化;
- 服务按照业务能力划分组织;
- 服务以产品而不是项目研发;
- 逻辑集中在服务中,编排简单;
- 每个服务自主决策(技术栈、语言等等);
- 每个服务自主管理数据(不强制使用统一数据源);
- 基础设施自动化;
- 将服务失败当作常态纳入设计考量;
- 演进式设计(不求一步到位)。
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考 James 和 Martin 的文章,其中有三个特别关键的点,我需要专门提出来说一说。正是对于这三点理解的偏差,从而形成了三种典型的伪微服务风格。
第一点是服务按照业务能力划分组织。这个架构特性说的是,微服务中的服务应该以业务能力(Business Capability)为粒度。其实这也间接回答了“微服务到底多微合适”这个问题:既不是单纯的技术能力(比如查询、获取系统时间),也不是完整的应用(Application),而是用以支撑构建应用的业务能力。
所以微服务的“微”是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也就是说,与单体应用(Monolithic Application)相比,微服务是微小的。这就好比说,对比银河系,太阳连尘埃都不如。但是太阳就很小吗?并不是吧。
说句题外话。在我看来,软件行业中存在一个神秘的“恰当粒度”(Appropriate Size)。比如很多年以前,当我们使用用例(Use Case)捕捉用户需求的时候,出现过这样的争论:到底用什么样的粒度去捕捉用例最合适?而转换到用户故事(User Story)之后,它直接把“粒度恰当”(Size Appropriated)当作特性之一了。技术上也是一样,但凡出现分布式架构,每一个分布式组件多大,永远是讨论的焦点。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基本上就是被这个争论给搅黄的。现在热门话题不又是“微服务到底应该多微”吗?
对于用例的恰当粒度,Alistair Cockburn 在《编写有效用例》(Writing Effective Use Case)一书中给出了最佳实践。他将业务和技术比喻为天空与大海。天空中有云彩(宏观目标)、风筝(目标),大海里有鱼(功能点)和扇贝(实现细节)。而恰当的粒度恰好在天空与大海的交汇处:用户目标。它既有业务上的含义,也有技术上的支撑。
到了用户故事就更明显了,它必须包含用户价值与实现价值的行为,也就是说,用户故事必须在业务和实现上都具有指导意义才行。而对于 SOA,最佳实践是能力建模(Capability Modeling),以业务能力为粒度进行 SOA 的服务构建。从某种意义上说,微服务这个词被发明出来,本意就是为了将使用能力建模的 SOA(当然还有利用 RESTful API 而不是复杂的 WS-*)与其他 SOA 风格分离。
你会发现,通常所说的“恰当粒度”是在业务与实现两个维度上平衡的结果。并不会存在“只从单一维度入手,越怎么样就越好”这么简单粗暴的结论。所以微服务并不是越小越好,当小到不能表示业务能力,就不再是微服务了。
**如果不顾及服务是否按照业务能力划分组织,就是一种典型的伪微服务模式,我称之为分布式服务(Distributed Services)。**要注意,分布式服务并不是反模式,它有其特有的用处,只不过它并不是微服务而已。也可以这么理解,微服务算是分布式服务的一种特例。与其他分布式服务相比,微服务特有的优势,大半都源自按照业务能力划分组织服务。
对于微服务,我要说的第二点是,以产品而不是项目研发。产品和项目的差异体现在团队结构和生命周期上。
从团队结构上来讲,产品团队包含产品研发和产品运营。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产品团队负责产品的一切。而项目团队的职能通常会更简单一些,不包含运营和运维部分。快速说一句题外话,DevOps 是需要产品团队才能实现真正的研发自运维。
从生命周期上讲,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始、稳定、支持和结束生命这么几个阶段。那么产品的不同版本,可能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比如我们熟知的 Windows 操作系统,在 Windows 8 发布之后,Windows XP 依旧有官方的延期支持。
所以产品团队也可能需要在同一时间内,支持多个处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版本。比如 1.0 是支持阶段,1.5 是稳定阶段,2.0 是初始阶段,等等。而项目通常假设只有唯一的产物,随着项目生命周期的进展,项目化服务一直在改变。
那么产品化服务的生命周期,实际上相当于承诺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服务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只要 1.0 不结束生命,那么我们就可以一直使用它。哪怕你发布了 1.5、2.0、3.0,只要 1.0 能满足我的需要,并且还在生命周期内,那么作为消费者,我可以无视你的后续版本。**那么对于产品化服务的耦合,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可以看作是稳定的,**并且可由消费方选择是否升级。
但项目化服务通常做不到这一点。项目化服务通常都只有唯一的产品,当服务出现新版本后,之前的版本就默认消失了,对应的消费者也都会受到波及。这就带来了服务间紧密的耦合和修改的传播。
因而微服务需要服务间不仅在接口上松耦合,还要在生命周期上松耦合。也就是微服务可以自主发布,其他服务不应受到影响。产品化是实现这一点的根本途径。**如果服务缺乏产品化生命周期,那就是另一个典型的伪微服务模式,我称之为微工作组(Microstreams)。**这个模式会产生一组在生命周期上紧密耦合的服务,从而完全丧失微服务的意义。而且随着服务数量变多,这种生命周期的耦合还会带来难以承受的沟通成本。
说句题外话,判断是不是微工作组,有两个特别简单的办法:
- 你可以去看看每个服务团队之间的会议有多少。真正的微服务团队,很少与其他团队沟通(都在契约里);
- 你可以去听听团队里会有多少次用到“集成”或者“整合(integration)”这个词。用得越多,就越是微工作组。
对于微服务,我要说的最后一点是,逻辑集中在服务中,编排简单。逻辑越在服务中集中,所需要的编排就越简单,通常通过 RESTful API 或者轻量的消息机制即可完成。而如果服务中的逻辑简单,那么就会有大量的逻辑泄露到编排逻辑中去,此时就需要使用复杂的编排工具辅助我们的工作,比如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
选择编排复杂的逻辑,听起来很有道理:既然我们希望在不同场景下复用服务,那么总有一些需要改变的订制代码,我们需要将它们与服务本身分离。分离之后,就能通过编排引擎,帮助我们在不同的场景下重用这些服务了。
然而你会发现,按照这个逻辑走下去,**服务往往会变成对于数据的 CRUD,然后大量的逻辑存在于编排引擎中,这也是典型的伪微服务模式,我称之为傻服务(Dumb Service)。**当服务没有封装业务能力,而架构师又对复用充满雄心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傻服务。这不光服务傻,人也不太机灵。
除了上面三种典型的伪微服务之外,最近还流行起了一种伪微服务架构风格,被称作分布式单体(Distributed Monolith)。正如微服务本身一样,我们很难给出分布式单体的确切定义,但是可以描述它的特质。
分布式单体也是通过一组分布式服务构建的应用,但是却具有单体应用的特质:修改其中某个服务,会引发修改很多其他服务;无法有效地水平扩展。
微服务的核心思路就在于将业务能力封装成独立的松耦合的服务。通过这样一组服务,构建企业内的能力生态系统。除了能满足当前应用的需要之外,也为未来可能的新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而分布式单体虽然是分布的,但在逻辑上仍然是一个单体应用。这一组分布式服务的首要目的是高效地服务于所构建的应用。这种观念上的差别(虽然可能不是主观故意的),也造成了我们对技术的不同评价和偏好。比如“用 RPC 还是 RESTful API 来设计服务的 API”,就能分辨出你是不是真的在做微服务。
使用 RESTful API 描述微服务 API
通过前面的讲解,我们可以发现微服务架构风格与分布式服务、分布式单体架构的关键区别在于三点:
- 服务封装业务能力,以服务构成企业内生态;
- 以产品的角度管理版本和集成策略;
- 服务富含逻辑,编排简单。
其实理解了这三点关键差异,很多关于微服务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什么样的粒度是合适的?服务之间存在耦合怎么办?我需要多复杂的编排工具?前台的逻辑传递到服务要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只要变成:微服务会怎么做?分布式服务会怎么做?分布式单体会怎么做?然后互加比较,自然就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方案了。
接下来的问题更偏技术性一些,对于每个服务我们要如何设计它的 API?虽然有一些新的思潮涌现,但我个人认为,**以目前而言,分布式超媒体仍然是微服务 API 的最佳方式。也就是说,RESTful API 仍然是微服务 API 的最佳选择。**主要有这么三点原因。
首先,我们需要将微服务构成的企业内生态看做一个整体。套用我前同事 Ian Robinson 的名言 _Be the web , not behind the web_(成为互联网,而不是躲在互联网之后)。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将企业能力构造成一个 web,而不是仅仅将 web 作为对外暴露服务的接口。
那么怎么才能描述这构成企业内生态的一组服务呢?自然是分布式超媒体。也就是通过超链接表示服务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指导客户端完成它对其他服务的调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超媒体描述,来表示完成支付的不同方式:
....
client"/>在这段超媒体描述中,我们指明了可以用于完成订单支付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线直接支付,一种是使用企业支付。
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情况,就是如果以分布式超媒体方式去描述服务间的关联,那么其实我们不太在意它到底是单体应用还是微服务结构。所以一旦把眼光放到,通过服务构成企业内生态,并使用分布式超媒体去描述这个类似于 web 的生态系统时,会发现微服务不过是实现上的细枝末节。
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真正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就需要让服务可以融入到分布式超媒体中。所以 RESTful API 仍是目前将服务融入分布式超媒体的最佳方式。
第二,URI 在表示服务编排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模型之间的关系。除了通过超链接,将关联的服务与资源联系在一起之外,URI 也可以用于表示服务之间的编排。这是因为符合 RESTful 风格的资源 URI 可以看做是函数调用。比如,如下的 URI 和代码是等价的:
GET /users/1/subscriptions
(subscriptions (users 1)) //LISP 函数风格
getSubscriptions(getUsers(1)) // Java
我们可以将这个 URI 看做是对 Users 和 Subscriptions 这两个服务的编排。那么按照对照函数式编程,不同的求值策略(比如惰性求值)也就变成了对于服务不同的编排策略。如下图所示:
对于同样的 URI,在不同的场景下,最合适的编排策略可能并不相同。但是 URI 帮我们封装了这些细节。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users/{uid}/subscriptions
引用了 Users 和 Subscriptions 服务的编排。无论编排方式怎么改变,只要 URI 仍是/users/{uid}/subscriptions
,那么对于消费方来说,就没有影响。而妙就妙在/users/{uid}/subscriptions
是从模型而来的,因而是稳定的。这一点是其他 RPC 风格微服务 API 所不具备的。
说句题外话,URI 可以看作求值,是我在我司技术委员会上做的一个闪电演讲的主题。当时听众里有 Martin Fowler、Neal Ford、Scott Shaw、Rebecca Parsons 等人,他们都是函数式编程的狂热信徒,于是我就讲了函数化 URI、Continuation 与服务编排等话题。Rebecca 和 Martin 说这个话题在我所有的闪电演讲里可以排进前三(截止到 2017 年)。有兴趣的同学可自行推导,反正讲之前我只想了 20 分钟。
第三,RESTful API 也可以表示异步。这是一个对于 RESTful API 常见的误解,就是 RESTful API 都是同步的。那么如果需要异步调用服务,就无法使用 RESTful API 了。
然而在 HTTP 的状态码中,有一个专门为异步设计的 202,表示请求已接受,然后我们只需要在 header 中指明对应的 URI,或者设计成特定的返回结构,就能支撑异步结构了。
比如,你想创建一个新的用户,那么 API 可以返回 202 表示请求已接受,然后返回对应的创建任务,供你查询创建进度:
POST /users
HTTP Status 202
{
“task”: {
“href” : “/user-tasks/12345”
}
}
因为之前讲过的原因,我一般会使用分布式超媒体来描述整个服务生态,而将异步机制放置在分布式超媒体之后。也就是说,哪怕服务间完全以消息机制通讯,在 API 层面上,也仍然是以资源为主体的 RESTful API。如下图所示:
综合来看,如果 RESTful API 设计得合理,那么微服务只是在实现层面给予了更好的弹性调配空间;而如果 API 设计得不合理,那么就算把微服务玩出花也没什么用。我的建议一直都是:比起微服务,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通过分布式超媒体表示由服务构成的生态,更应该关注如何 Be the web。
将 8X Flow 模型实现为微服务
当我们捋顺了思路,那么将 8X Flow 得到的模型转化为微服务,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让我们再看一下第 16 讲中得到的模型:
首先,先不管微服务不微服务,以不同的合同上下文和领域上下文为 URI 的根,将其中模型映射为 RESTful API(方法与第 10 讲、第 11 讲相同),并构造分布式超媒体表示这一组服务构成的生态系统。
接下来就要拆分不同的服务了。通过 8X Flow 建模,业务能力有三种表现模式,分别是:合同上下文表示的业务模式,履约上下文表示的业务能力,以及合同前上下文表示的合同签订流程。
理论上讲,每个不同履约项都可能具有不同的弹性边界,而以履约项为单位拆分成细小的服务,仍然可以表示业务能力。然而我会建议你,从合同上下文开始,先将不同的合同上下文作为服务边界,然后再看看是否需要将履约项拆分成独立的服务。
由于合同上下文与履约项通常会处在相同的 URI 根上,我们可以按照通过 URI 编排服务的方式,对它们进行编排。示意图如下:
需要再次强调,你并不需要把每一个履约项拆分成独立的服务,这样不一定有什么好处。只有在履约项真的需要独立的弹性边界时,才需要这么做。至于其他两种业务上下文,比照合同上下文处理即可。
另外,对于每个领域上下文,我建议做成一个服务就行了。毕竟在面向对象设计中,弹性边界不是很容易切分。但是只要使用 RESTful API,无论服务如何拆分,接口都是稳定的。
小结
今天我们先讨论了什么是微服务,什么是伪微服务。然后讨论了如何使用 RESTful API 通过分布式超媒体来描述由微服务构成的企业内生态。最后描述了怎么将 8X Flow 的模型转化为微服务。
你可能会发现,这篇有点文不对题,通篇 5000 多字,只有最后 500 字讲了怎么从 8X Flow 映射到微服务。
首先,在我看来,行业内做伪微服务的人多,而做真微服务的人少。很多问题不值得去解决,因为没有将问题定义清楚。而一旦明白什么是真微服务,大多问题都变得不言自明。
其次,如果对比微服务和如何使用 RESTful API 构建企业内生态,显然后者重要得多。微服务可能仅仅是我们通向后者的一种方式而已,我们需要更关注后者。
一旦明确了,我们要实现的是真的微服务,并且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使用 RESTful API,并通过分布式超媒体来描述企业内生态。那么“正确的微服务”的做法也就变得简单直接了。所以我在这门课快要结束的时候,给你一个例子,看看怎么样通过定义问题,来简化解决方案。
思考题
请你思考一下,除了组织结构之外,产品化的服务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挑战?
很期待你能把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分享在留言区,我会和你交流。我们下节课再见!
文章作者 anonymous
上次更新 202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