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相伴,千金不换。你好,我是天博。

开篇词中,我们聊到了读懂一首诗是一种能力,从这一讲开始,我想和你聊一聊,该怎么读懂一首诗。

你可能会想说,读诗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哪里来的标准方法?但是我考虑到,很多朋友已经很久没有读过诗了,所以我把自己的读诗经验总结成了三步读诗法,希望能给你一个捡起诗词的抓手。

三步读诗法顾名思义一共三步:读诗句读诗人读诗意。读诗句是要研究诗词表面的形式;读诗人是探索诗词内在的精神;读诗意是体会诗中超越文字的感发。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三步读诗法的第一步读诗句。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读诗句有什么难的呢?只要认识汉字,直接读就行了呗。别急,我们先看一句诗: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这句诗出自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其二就是我们学过的名句“铁马冰河入梦来”。在我们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提三个问题,你可以先停下来想一想答案。

  1. 这句诗前半句读起来非常拗口,为什么陆游当时不调整文字顺序,改成顺口的“火软溪柴蛮毡暖”呢?
  2. 这句诗读的时候该怎么断句呢?是“溪——柴火软——蛮毡暖”吗?
  3. 诗中和陆游一起不出门的“狸奴”是谁呢?

这三个问题,你都答得上来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一起看看,如何读诗句。

格律之美:读诗就是唱歌

你可能听过这么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你知道其中的“吟”指的是什么吗?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是诵读的意思,但“吟”其实是指吟唱,也就是说很多诗词是可以唱出来的,古人读诗就像唱歌一样,而诗词之所以可以唱出来,是因为“格律”的存在。

格律指的是诗词中的平仄运用。平仄,其实就是音调。根据宋朝《广韵》记载,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读音 shǎng 同“晌”)、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起伏变化,就统称为仄声。

我们汉语普通话也分为四声,但与古时的四声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古时候平声分成了现代拼音的一声和二声,上声变成了三声,去声变成了四声,入声消失了,入声字现在混在拼音四声中

这样导致有些入声字,本来是属于仄声的,现在却归到了平声里,比如常见的“白”“独”“屋”等等,不过这些我们稍作了解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拼音的一声和二声理解为平声三声和四声理解为仄声

关于诗词格律的知识有很多,而我们只需要记住一句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行了。就是上下两句诗中,每句诗的第“一三五”个字你可以不用考虑,但是第“二四六”个字,要保证“平仄”对仗。

比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第一句诗“风卷江湖雨暗村”的第二个字是“卷”,是普通话的三声,是仄声,那么下一句诗的第二个字就应该是“平声”,“溪柴火软蛮毡暖”,“柴”是二声,是平声,平仄相对,我没有骗你吧!

同理,第四个字“湖”和“软”也是如此,“湖”是平声,“软”是仄声。第六个字也是如此。“溪柴火暖蛮毡软”虽然拗口得像个绕口令,但是它符合平仄的规律。

正是格律,让诗词的读音充满了特殊的美感。古代的“吟诵”方法现在虽然已经几乎失传了,但诗词中读音的平仄交错,仍然和唱歌一样有音调变化,只要你把诗句读出来,就能感受到一种音律上的抑扬顿挫之美。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读诗就是唱歌的原因了。

结构之美:断句,这还不简单吗?

当你简单了解了格律之美后,我们就可以来讨论诗句的基本结构了。你可能会想,我又不是专门研究诗,为什么要了解诗句的结构呢?

李清照有一句诗,“九万里风鹏正举”,说的是长空九万里,狂风烈烈,大鹏展翼的壮美画面。很多人由于不懂诗歌结构,把它都读成“九万里——风鹏正举”。你来感受一下,是不是有种微妙的差别呢?把“风鹏”连在一起读,“风”成了“鹏”的形容词,直接删去了画面中的烈烈狂风,也让整句诗都失去了力量感。

听到这你可能会觉得,嗯,结构是很重要,不过不就是断句吗?有什么难的呢?

一般的情况下,断句确实不难。五个字或者七个字的诗词,肯定是“二三或者二二三,最后三字在一起”的断法,比如“家书——抵万金”,又比如“溪柴——火软——蛮毡暖”。

实际上,诗用这种断句方法应该不会有问题,但是词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说,我之前有次参加一个诗词爱好者的饭局,有个老兄说他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还当场朗诵了一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这老兄朗诵得激情澎湃,我听了以后不禁笑了。饭桌上其他人也笑了起来。这位兄弟还不知道我们在笑什么,他说他从小念书的时候就是这样断句的。

其实,这里的断句就不能按照“最后三字在一起”的方法来断,应该读成“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意思是七八颗星子在天外闪烁,两三点雨滴在山前漂浮。这句词省略了两个“在”字,显得更加轻盈飘渺。

不然像那位老兄的断法,“七八个——星天外,”,“七八个”还可以理解,但是“星天外”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东西就叫做“星天外”吗?还是一个典故呢?

所以读词的断句,要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用典之美:古人为什么这么爱用“梗”

解决了格律和结构的问题,我们开篇所提的三个问题,只剩下一个了:陆游的“狸奴”到底是谁呢?

其实这里的“狸奴”指的是小猫咪。“狸奴”最早出自唐代张沁写的《妆楼记》。而“奴”在古代不是特指奴隶,也指女子,女子有时会自称“奴”,比如“奴面不如花面好”。把猫比作女子,在古代是很常见的。宋代还有“聘猫”的习俗,就是用盐和鱼当做聘礼,像娶亲一样去把猫接回来。

陆游这诗就是说:外面又刮风又下雨的,我还是在家撸猫吧。与同系列的“铁马冰河入梦来”相比,这一首诗是不是非常温暖可爱呢?“狸奴”这个典故,就是解读这首诗的“题眼”。

诗人用典,其实和我们现在用各式各样的“梗”是一样的,不了解“梗”的内涵,你就可能没法 get 到诗人要表达的点。比如“李白 yyds”,不懂“yyds”你就完全不知道这句话在说啥。同样地,你如果不知道“狸奴”是指猫的话,很容易产生一些奇奇怪怪的联想。

我们一起来看李白的一首因为典故太多,而被很多人忽略的好诗:《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这首诗比较长,我们看其中的一段:

其中,“狸膏”、“金距”和“歌舒”这三个词就代表着三个典故。

这里的“狸膏”指的是斗鸡时候为了让我方战鸡沾上狐狸的气息,使对手畏战,而涂在鸡头上的狐狸油脂;“金距”指的是斗鸡时候为了让鸡爪更加锋利,套在鸡爪上的金属。

因为盛唐时期贵族阶级流行斗鸡,所以很多人为了逢迎这些权贵的喜好,就极尽所能,去琢磨斗鸡的技巧,狸膏金距就是其中的代表。

“哥舒”说的是唐朝大将哥舒翰,他曾率大军强攻吐蕃的石堡城,战争极其惨烈,尸骨成山,哥舒翰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因此获得了皇帝唐玄宗的重赏和提拔,即所谓“取紫袍”。要知道,唐代三品以上的高官才能穿着紫色制服。

知道了这三个典故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段诗:

整首诗是李白给好友“王十二”的答诗,上述那段你可以想象成是李白拍着朋友肩膀,说:

“王十二啊,你当不了那些去琢磨狸膏金距这些斗鸡技巧而溜须拍马的人,你看他们那样,恨不得把鼻孔朝天吹出一道彩虹来;你也学不来哥舒翰,他带兵横行青海,石堡一战牺牲万千军士,才换来那一身官服啊!”。

李白在这里说了两种人,一种是溜须拍马,媚上欺下的小人,另一种则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什么都敢牺牲的狠人。这里李白运用典故,不过短短数十字,却“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传递了丰富的信息,同时还留足了联想的空间,这就是用典的第一个作用。

这两种人在现实中很常见,下次见到他们,该怎么“吹捧”他们,就不用我明说了吧~

那听到这里有人会觉得,不就是用典吗?我百度随随便便就能找出一大堆典故,堆在一起,岂不是就能凑个千古名篇,比李白还厉害啦?

其实,古人诗词中的“梗”可不是随便用的,其中是有技巧的。我来举个我心中真正的用典大神李商隐的例子,来给你介绍用典的技巧。

《锦瑟》你肯定学过:

这首诗李商隐一共用了四个典故,“庄周梦蝶”、“望帝啼鹃”、“鲛人泪珠”、“玉暖生烟”。这四个典故你大概已经非常熟悉了。可是你知道,李商隐用完了“庄周梦蝶”之后,为什么接着要用“望帝啼鹃”,而不是“鲛人泪珠”吗?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直接交换“庄周”和“望帝”这两个典故的顺序吗?

其实啊,这四个典故是层层递进的。初期,“晓梦迷蝴蝶”是迷茫,而后,“春心托杜鹃”是执着;虽然已经很执着了,但美好的事物看似触手可及,却永远也得不到。所以,在“望帝啼鹃”之后,就到了虚幻的“月明珠有泪”和“日暖玉生烟”。

《锦瑟》是李商隐作于晚年的诗。在整首诗里,李商隐没有用直接描述情感的文字,而是用典故的层层递进,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暗示,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诗人的情绪所感染。我们会不禁思考,是不是世间感情都是这样,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自己的理想情怀,都会经历“迷茫”、“执着”,进而“哀怨”?而后,细细回忆,只剩下惘然叹息。

李商隐非常喜欢用典,后人吐槽他是“獭祭鱼”,说李商隐写诗前要先找出一大堆古籍放在桌子上,就像水獭抓到鱼后,摆在水边祭祀一样。

这自然是个玩笑,但是,李商隐的典故有时确实多到了让很多人读不懂的地步,尤其是《无题》、《碧城》系列。那他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典故呢?

其实,这和李商隐的个人经历有着莫大关系。李商隐的恩师和岳父属于当朝两个不同的党派,两党每天在朝堂上争得你死我活的,李商隐在夹缝中,说话、写诗不得不含蓄谨慎,再加上他写的爱情诗总是描绘一些当时的禁忌之恋,总是写一些不可说的心情——就只能借用典故了。

这也是运用典故的第二个作用:隐晦地表达,避免事端

在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学习典故不要太容易。这里我给你推荐一个网站,叫搜韵,上面把诗词相关的典故全部都整理了出来,还会解释典故的多种意思,和运用了这个典故的其它诗句。我们查找一个典故的时候,后面就会牵出一串诗句。解读典故,是不是很像挖宝游戏呢?

天博说

这一讲我们讲了三步读诗法的第一步——读诗句,通过读诗句剥开了诗词的第一层壳,感受了诗句中韵律、结构和典故之美。

我们讲了诗词的韵律本身的美感和什么是平仄,以及“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又讲了一下诗词的结构和断句,二三或者二二三,最后三字在一起;最后讲了下诗词中用典的两个作用,言有尽意无穷、隐晦的表达。

其实诗词并不是一定都是在讲大道理,就像读陆游这首撸猫诗一样,读诗,也可以读出生活中的小情趣。

前面在讲李商隐用典的时候,我们稍微提了一下李商隐的背景。你可能已经发现,要读懂一首诗,诗人背景在其中的重要性了。下一讲我们就来讲三步读诗法的第二步“如何读诗人”。

煮酒论诗

今天的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我想找首诗来和你深入聊一下用典:

李白在《梁甫吟》中写道:

这段诗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呢?可以谈一谈你读后的感受吗?

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一起煮酒论诗。

如果你喜欢这节课,也可以分享给你的朋友。我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