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相伴,千金不换。你好,我是天博。

我们前面“见天地”的主题,讲的是诗词里万物和人的关联。诗词中的诗意表面是浪漫的想象,实质是对人性的探索。读诗的核心其实在于读人。所以从这一讲开始,我们将开始“见众生”的主题,看一看诗人笔下的众生相。

说到诗词里的众生,有一位诗人我们是必须要提的,那就是杜甫。杜甫你肯定不会陌生,很多人都把他当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前咱们在《读诗人:连李贺生平都不熟,又怎能懂他的诗呢?》里就提过,杜甫的绰号是“诗圣”。

那么你知道杜甫是怎么成为“诗圣的吗?今天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讲的诗是杜甫的《阁夜》:

讲诗之前,按照惯例,我们先介绍一下杜甫的经历。杜甫非常喜欢写诗记录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讲的时候会结合按照杜甫的诗。

“诗圣”养成记

杜甫的经历主要分为五个阶段,我们可以用他的五句诗来概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杜甫的祖父是初唐时期的大诗人杜审言。受祖父影响,他从小就喜欢写诗。

杜甫从小就才思过人,用他自己的诗来说,就是“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意思是他七岁就文思泉涌,可以吟咏凤凰了。

而小时期的杜甫还是很调皮的,他回忆自己“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十五岁的时候还跟个孩子一样,像个小黄牛一样跑来跑去的。等到八月份梨和枣都熟了的时候,恨不得一天能上树千回。

由于家庭条件优渥,杜甫的童年过的是非常开心的。而且他还受了很多高雅的艺术熏陶,比如看了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舞,听过乐圣李龟年的演奏,看过画圣吴道子的画作。这些经历都开阔了他的眼界,影响了他的诗词创作。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和所有的世家子弟一样,杜甫从十九岁开始出门游历。他先是在吴越一代游历了几年,后去洛阳参加进士考试。虽然没考中,但杜甫并没有沮丧,他又继续游历去了。这段逍遥的日子大概持续了四五年。

杜甫那个时候描写骏马,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说骏马多么勇猛,所向无阻,真的可以把自己的生死都托付给它;他那个时候描写雄鹰,是“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说如果让这雄鹰和那些平凡的鸟战斗,那些鸟的羽毛和鲜血会洒满草原;而在他登上泰山之后,写的《望岳》更成了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这句诗里不难看出,青年时期的杜甫是充满年轻人的激情和抱负的。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怀揣着雄心壮志的杜甫,在他三十五岁这年,来到了国家的中心,咱们之前提过的长安。本来唐玄宗在这一年召开了一场盛大的考试,要大量选拔人才。结果这场考试却变成了一场闹剧。

因为当时的宰相李林甫专权,他嫉妒贤能,在这次考试没有让任何人通过,还上报皇帝说“野无遗贤”,就是朝野之外已经没有遗漏的贤才了。

满怀理想的杜甫被当头一棒,便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长安生活。

他自己评价这段时候,就是“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说自己骑着驴在长安行走了十三年,寄居在这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新春。早上去敲富豪的门请求别人赏识,晚上还追着别人的肥马以至于被扬得满身都是灰尘。吃别人剩下的残汤剩饭,无时无刻不觉得悲伤和艰辛。

后来,杜甫还是得到了玄宗的赏识,进入了集贤苑。可这也仅仅是具备了当官的资格,相当于是等待分配工作。

因为李林甫的存在,杜甫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被分配到有意义的岗位上的。经过杜甫几次申请,他最终被授予了一个兵曹参军的官职,就相当于是武器库的保管员。此时的杜甫已经四十四岁了。为了生计,他不得不接受了这个官职,离开了长安,准备上任。

在这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也许杜甫的生活上还不算太不如意,但是他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他不断地去拜访权贵,渴求能获得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但是在一次次拜访中,曾经的少年锐气渐渐被现实磨平了棱角。杜甫的人生态度开始发生了转变。

他评价李白“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意思是这京城到处都是出门的时候坐着华车的大官,可独独只剩下才华盖世的李白你,却容颜憔悴。这句诗评价的又何尝不是杜甫自己呢。

这段时间,杜甫见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场景。他知道人民在受苦,他热爱人民,但是他却无能为力,没有入仕救民的机会。他很难过,很痛苦,开始思考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就在杜甫被任命为武器库保管员的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先是带着全家避难,后来一个人去投奔南逃的朝廷。结果中途杜甫就被叛军俘虏,押回了长安。同时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可杜甫因为官太小,并没有被囚禁。

第二年,杜甫逃出长安,经过了两军交战的战场,投奔了朝廷。此时皇帝已经是唐肃宗了,鉴于杜甫多次投奔的举动,唐肃宗封他为左拾遗。可还没等这官当几天,杜甫就因为直言进谏,得罪了皇帝,直接被贬去了华州。虽然杜甫中途被短暂召回过,但他最终还是到了华州。

这段经历中我想强调的是,在战争期间,杜甫曾经到过很多战乱的地区,亲眼见到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他因此写下了不朽的史诗——“三吏”和“三别”。

这组诗里杜甫是非常矛盾的。他一方面细致地描写横征暴敛的士卒,支离破碎的家庭,底层人民的凄惨。他说“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替天下苍生发出感叹,说如果人活在世上却无家可别,这老百姓究竟该怎么当呢?

但是另一方面杜甫却又一边写“仆射为父兄”,说这些当官的人会像父亲和哥哥一样照顾这些被抓走当兵的人,把士兵当作自己的亲儿子。你觉得这可能吗?杜甫也应该觉得不可能吧。他明明知道这战争多么让人痛苦,但身为一个传统知识分子,他却不得不歌颂这种战争的正确性。杜甫这种矛盾的心理,充斥在“三吏”“三别”中,我真建议你去把这组诗读一遍。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后来,杜甫对政治终于死心了,辞官了。他几经辗转,最后定居四川,在成都建了一座草堂,也就是著名的“杜甫草堂”。

杜甫的成都生活也并不富足,寄人篱下,生活困苦。但他的精神世界是超越物质生活的。他在自己全家都食不果腹的情况下,想的却是全天下的老百姓如何能够吃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在这期间他发出的宏愿。

后来杜甫离开了成都,四处辗转。晚年思想和艺术技巧都成熟了的杜甫创作了大量千古流传的作品。最终,公元 770 年,一代诗圣杜甫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正是因为,杜甫的个人经历和时代以及人民是紧密相连的。所以杜甫才会用诗记录人民实实在在的真实生活,他的诗也因此称为“诗史”。

了解了这一层,现在我们再来看这首《阁夜》,去看一看什么叫做记录人民历史的诗。

野哭千家闻战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夔州写的: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这里的“景”字读作“影”,是日光的意思。这句诗说的是到了年末时节,日夜变换的时间提前了,也就是白天越来越短了。而今天这个夔州的夜晚,刚刚下过雪,在漫山遍野雪光的映照下,黑夜却如同白昼一般明亮。

杜甫写诗注重“炼字”,自称“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说他写诗不找到最精准、最精妙的字就不罢休。比如这一句“岁暮阴阳催短景”中这个“催”字,说黑白交替提前了,是因为被催促着。这个字包含了一种主动性,还有一种力量感。天地万物是没有时间的概念的,只有人才有时间的概念。一个“催”字把景变成了写人。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句是承接上一句而来,继续写诗人所见之景,所闻之声。五更时分,天已经快亮了,在寂静的夜里,响起的鼓角声分外突兀,也格外悲壮。而霜雪过后,天空分外澄澈,繁星明亮,星星的倒影在奔腾不息的江流中,随着江水而飘忽不定。

你初读之时可能觉得这仅仅是写实而已。也就是说现实中就是五更时分还响着鼓角,而长江之中也确实是繁星的倒影。但“五更”是时间,“三峡”是空间,鼓角是两种乐器,星河则是两种自然事物。杜甫把这些完全不同的事物,在“影”的这个介质里,统一了。这种巧妙的手法,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这一句中隐藏了几个细节,一是此时的西南地区正值军阀混战的阶段,鼓角声其实是战争的标志,为下文做了铺垫。二是星河倒影看似很美,但随着江水荡漾不停,也是在隐隐暗指国家不定,江山破碎,战乱不已。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句紧接着上一句隐隐露出的战争意向,写到了战争中的真实场景。战乱不止,千家万户的痛哭之声响彻四野,无论是水边还是山上,连本该是最逍遥的渔夫和樵夫都哼唱起了悲戚的歌谣。

其中的“夷歌”指的是少数民族的歌曲。据考证,夔州这个地方的民族成分非常复杂,所以当时杜甫很可能是真实地听到了“野哭”和“夷歌”。“野哭”是时代背景下的大悲剧,“夷歌”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小细节,这两种声音的对比,将大到整个中国,小到一个夔州百姓,生灵涂炭的场景精准地表现了出来。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最后这句从场景写到诗人自己的感慨: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最终也只是化为一抔黄土,曾和我杜甫共同出游、互相慰藉的好友,如今也都离我远去,只能留下我自己空自寂寞了。

这里的“卧龙”,指诸葛亮,是杜甫心中的治世良臣,“跃马”,指西汉末年,乘乱据蜀称帝的公孙述。“卧”对“跃”,“龙”对“马”,这是一种诗句内的对仗,和“渚清沙白鸟飞回”一样。这两个人虽然一贤一恶,但都是曾在蜀地掀起风云的大人物,可如今他们都已经终归黄土。

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已经死了。知己零落,空自寂寥,可和家国沦丧,战事未休,生灵涂炭相比,自己的事,或者说,哪怕是某个能卷动天下大人物的事,又还算得了什么呢?

这里的“卧龙跃马终黄土”的“终”有一种宿命感,同时也带有哲学意味。如果用的是“皆”字或者“全”字,就变成了“卧龙跃马皆黄土”,说的是只是前面的两人成了黄土,而“终”却有“尘归尘,土归土”,万物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意思。这就和《红楼梦》里的“如何心事终虚化”一样,都是在给人一种无能为力的宿命感。

“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漫”,指的是“徒然”的意思。刘禹锡有“自古逢秋悲寂寥”,孟浩然有“岩扉松径长寂寥”,都在写寂寥,但杜甫的“漫寂寥”,则更有一种无奈的感觉。无论怎样的努力,都是徒然了,寂寥这个结局似乎是注定的,这也和前面的宿命感呼应上了

明代胡应麟称赞此诗为:“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称此诗为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

你可以闭上眼细细回味一下这首诗。杜甫这首诗一方面对于文字的运用炉火纯青,无论是格律上还是对仗上都非常工整,每个字、每个词单独拿出来都无可挑剔。

更重要的是杜甫虽然身处夔州西阁,思路却宏大无比。这一首诗仅仅八句,从昼短夜长写到寒宵雪霁,从鼓角争鸣写到星河江水,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俯仰古今。

郭沫若先生说杜甫的诗是“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意思是,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上悯国难、下痛民苦的圣人之心。杜甫的诗之所以冠绝古今,除了对于文字的运用外,更在于他俯瞰天地众生的视角和心系黎民百姓的大爱。

天博说

我们今天详细地讲解了杜甫的生平,又细细品读了他晚年作于夔州的这首《阁夜》。

今天我对于杜甫生平的讲解,应该是所有诗人中讲地最细致的一次了。因为对于杜甫而言,他的经历、他的胸怀成就了他伟大的诗作。

他的诗词是基于他的经历不断进化的。从早年时的少年锐气,渐渐地到了中年时郁郁不得志的感慨,而直到他真正走进民生疾苦,走进战乱之中的百姓生活之后,他的诗词才升华了。虽然他还是那个穷困潦倒的杜甫,但他的诗却连成了一幅气贯古今的历史画卷。

都说无论一个人开始读诗的时候读的诗人是谁,但最后等着你的诗人一定是杜甫。我和很多人一样,小时候都喜欢李白,并不是很欣赏杜甫。其实,未经世事的时候,是难以体会杜甫诗中的真味的。

潇洒飘逸的李白,虽然人人向往,但世上千百年来也就只有一个李白,杜甫的沉郁顿挫,才是人生的主基调。他的诗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奇思妙想,而是我们身边真实的生活,有雄心万丈,也有黯然神伤,有悲欢离合,也有人生苦乐。

很多诗人遣词造句也独到精妙,但终其一生,写的都是自己的情感得失,永远局限在一个“小我”的个人认知当中。杜甫因为有着一颗怀念天下苍生的心,让他的诗走向了一个代表时代的“大格局”。胸怀苍生,让杜甫成为了“诗圣”。

煮酒论诗

结合今天所讲的内容,今天的煮酒论诗,我再分享一首杜甫写的咏古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对于这首诗,你读完了有什么感受呢?杜甫的哪些诗词又让你印象最为深刻,感触最深呢?欢迎写在评论区,和我分享。

如果你也喜欢杜甫的“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欢迎你把这一讲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我是天博,我们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