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四火。

孙子兵法中,有句话叫做“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胜利的军队总是先制造胜利的态势然后向敌方挑战,失败的军队则反过来,先发起交战,然后在作战中求得侥幸的胜利。

招聘和面试的过程,就如同一场大战,在我们正式开始讨论招聘和面试过程的话题之前,我们需要把初衷搞清楚,把对于软件工程师候选人考察的策略大体订立清楚,做到心中有谱,以“先胜后战”。

大公司也好,小公司也罢,招人,就需要面试,这我们都知道。可是公司和团队,到底需要怎样的技术人才?这就是我们建立整个面试考察评估体系的时候,最最基础的那个问号。

常见答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常见的答案。

  1. “能干活的,能加班的”

我相信给出这个答案的大有人在,我听过这样的说法:“软件的架构都已经做好了,设计都已经完成了,现在需要的就是普通劳动力,把代码填上。”

在我看来,这种初衷可以理解,但实施起来却非常困难。也许在某些行业这的确是可行的,但是在软件工程的世界里却恰恰相反。

究其原因,是持有这个观点的人,把软件工程这个复杂的行为,使用简单的劳动分工来划分了。在历史上,这样的做法并非没有人尝试过,只不过大多数的尝试都失败了,或是最终令它的其它环节成本,高到失去了这样做的意义。

这是为何?

让我来进一步解释一下。比方说,我们可以把软件工程的流程简单地分为需求、设计、实现、测试、维护等几个步骤。当我们将“实现”环节的人员要求降低,也相应地将质量要求降低,那么我们就将迫不得已在其它环节投入更多的人力去平衡,最终导致研发成本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善,反而在实现环节埋下隐患,比如糟糕的代码设计为未来的维护和扩展挖坑。

这样的平衡,可能是花更多时间来完成更细致的设计文档,可能是添加更多的测试人手和执行更全面的测试,也可能是花更长时间试运行版本和 bug 修复,还可能是招更多的、专门的管理人员来盯着这些程序员严格遵守流程。

说白了,就是在软件工程的其它环节做更多的工作,然后给糟糕的实现环节擦屁股和买单。

  1. “算法好的”

这是第二个常见的答案,但有意思的是,这个答案却很少从有经验的团队负责人或者招聘人员那里听到,而更多地是从踏入职场没多久的候选人那里听到。在我见到的面试实践中,这也确实是一个普遍现象。**好端端一个软件工程师的面试,最后变成了刷题成果检验会。**这个现象,你是不是也觉得似曾相识?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原因很简单,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以偏概全”。

软件工程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的行为,代码实现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算法,更只是代码实现的其中一个部分。单纯的算法牛人离真正的软件工程师,其实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问题,那既然单纯的算法面试如此片面,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公司如此频繁地使用它?别急,我在这里先卖个关子,因为我会在这个专栏中慢慢展开来讲,详细告诉你这是为什么。

  1. “牛人”

这也是一个常见的答案,我不能简单地说这是一个错误的答案,因为“牛人”二字的定义实在是不明确。如果我们把这里的“牛人”理解成“技术杰出的人”是否就正确了呢?

我觉得,这依然不正确。相较于“牛人”,团队更需要的是“合适的人”。

先从技术角度来说。**理想的团队,技术层面上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互补的。**比方说,在一个全栈的团队中,有的成员擅长系统底层,有的擅长 Web 应用;有的系统思维严谨,有的产品直觉敏锐,那么无论在系统设计还是在问题定位的时候,团队的决策就可以因为取长补短而达到一定的平衡。

再从非技术角度来说。即便在技术层面候选人已经无可挑剔,我们都还有很多非技术因素需要考虑;即便在个人的非技术层面已经无可指摘,我们依然需要考虑候选人和团队风格的契合程度。举例来说,某些技术特别出色的人,个性更为鲜明,或者说不易相处。我们应该对这样的候选人说 yes 还是 no?

这就要牵涉到一个公司的文化,以及团队的接纳程度了。显而易见的是,一个团队里面,如果全都是“刺儿头”,到处是激烈的观点碰撞,这肯定是一个糟糕的状况,很可能经理每天要忙于摆平冲突;而一个团队里面,如果全是“老好人”,只有赞美和观点认可,这其实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状况,因为缺乏观点往往就意味着决策力的缺乏。

  1. “聪明、有潜力的”

这一类回答,主要是针对职场经验尚浅的候选人来说的。

一家公司也好,一个团队也好,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有潜力的工程师,需要在构成上达成一定的平衡。

有的团队相对技术成熟,架构稳定,流程确凿,而有经验的工程师可以有一定的时间来指导和帮助新人成长,团队可以培养自己的骨干,那么这样的候选人可以说是再好不过了。

而有的团队则相反,特别是某些创业团队,或是产品初创团队,每个人都要挑大梁,甚至大家都忙于救火,那么这种情况就特别需要自我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和经验皆备的老兵,这时这样的候选人就不适合。

你看,团队需要怎样的技术人才?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好回答的。

考察角度

那么,不回避问题,公司和团队到底需要怎样的技术人才?或者说,反映在面试中,我们应该从怎样的角度去考察和甄选人才?

我将分两个部分来回答这个问题。在这一讲我将谈谈,从宏观上怎样去把握软件工程师候选人甄选的维度;而在下一讲我将结合实际案例来分解面试计划,讲解在操作上的要点。

好,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职位,这里面既包括职位在普遍认知中所具备的共通部分,也是主要部分;又包括特定职位特殊的要求,这有时只占小部分比例,但也不可或缺。

共通部分

共通部分,说白了,就是对于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普遍的、客观的理解。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以下是一段来自某互联网公司的职位描述:

1. 扎实的编程和数据结构算法基础,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

2. 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善于沟通合作。

3. 具有音视频、直播、OpenGL 相关开发经验者优先。

非常精简,但也很有代表性。短短的几条描述,就已经包含了下面我要讲的关于人才甄选共通(第 1、2 点)和特殊(第 3 点)这两个部分,并且也包含了技术和非技术这两个对立的范畴。

技术层面

技术层面上,我们要考察软件工程师的基础技能。包括: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代码设计和实现能力,系统分析设计能力,测试和验证的能力。

首先是关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工程师毕竟是要做工程的,做工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赞成面试中,较多地使用单纯的算法和数据结构问题。不是因为它不具备考察性,而是它的覆盖面太窄,具体说,一个典型的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包含两个部分:

1.把具体问题抽象成若干个可解决的软件问题;

2.使用软件工程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这些问题。

而单纯的算法和数据结构问题,不但只能解决上述两点中的第二点,而且这第二点还必须得是一个落得到编码层面、甚至数学层面上的问题,足见其覆盖面之窄。至于怎样的问题才是一个好的面试问题,我们在专栏的后文中会去专门讨论。

其次是代码设计和实现能力,这是软件工程师的基础技能,就如同厨师切菜和钢琴师读谱一样,都是看家本领,技术面试要花相当比例的时间来验证这一点。

但请注意,即便只讨论这一点,它涵盖的范围也比单纯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广泛得多了,像是有些公司特别喜欢考察的面向对象就属于这个范畴。

再次是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包括是否能够针对问题给出合理的系统估算、架构设计等等。这一部分是和经验密切挂钩的。

对于代码实现层面,可以简单地认为,无论是刚工作 1 年的新手,还是工作 15 年的老兵,预期上当然会有差别,但并不那么大。

但是,如果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就截然相反了,一般来说,丰富的工作经验,理应意味着一定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我们可以简单这样认为: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系统”是泛指的“软件系统”,而不是“分布式系统”。

这么强调是因为我觉得,如今的互联网的浪潮,给技术人也带来了一些不太好的影响,比如过度追捧“分布式”这样的热门词汇。仿佛谈及系统,就是大数据、海量、高吞吐,一些简单的系统都不太瞧得上了,我觉得这是很不妥的。

对于系统的理解,就如同数学的基础是初等算术一样,还是要把根基打扎实。

剩下的共通的技术层面的部分,我觉得可以叫做“其它综合工程能力”,比如测试与验证的能力等等。不是说它们不重要,也不是说不考察,而是说,在面试中,对于软件工程师的技术考察,我们要有所侧重。比方说,我们可以简单地约定只把 20% 的技术考察时间,放在这部分。

你也许会问,**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考察在哪里啊?其实,它就蕴藏在上述的考察项之中。**对于这些分项的考察,是不可能脱离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来进行的。

比方说,要设计一个网站系统,要有对于网络协议,特别是 HTTP 协议的基础认识吧,要有对于中间件、容器的基础知识吧,还要有对于数据库的基础理解吧。

在实际面试和考察的过程中,专业技术层面的指标相对容易辨别、容易执行,也往往是作为一个“技术人”的考察重点,我们也确实会花很多时间、设计很多方法在这一部分。但是非技术层面,却容易被具备软件工程师背景的面试官所轻视。

非技术层面

那我们就再来说说非技术层面。我们关注工程师的基础品格、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任务管理能力等等。

在非技术层面,单纯地分项考察有时候会比较困难,也很难覆盖所有我们关心的点(但并不是不能做,我在后续会介绍一些方法)。但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带着我们对于职业素养的基本认知,如果某一点上出了问题,我们会察觉到的。因此多数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对于技术面试中发生的一切,保持敏锐。

举例来说,面试中,如果你发现与候选人的沟通存在很大问题,那么你不可能不留意到这一点,而根本不需要特别地去问一个“专门”考察沟通能力的问题。

综上,对于软件工程师的候选人来说,面试的轮次要保证大部分都以技术面试的形式覆盖,而允许少部分以非技术面试的形式覆盖(比如 5 轮中有 4 轮技术面试,1 轮非技术面试)。但是每一轮技术面试拿到的数据,却应当同时覆盖二者。

举例来说,技术面试中,候选人被要求设计一个短网址系统。候选人二话不说,上来就开始绘制系统组件图,既不确认功能性需求,也不讨论非功能性需求。

面对这样的情况,面试官可能会觉得,候选人缺乏良好的问题澄清和沟通的习惯。也就是说,我们在技术面试的轮次中,也会得到一些非技术层面的数据。即我们并没有在这个轮次的考察中特别地规划这个非技术考察项,但是我们却得到了关于它的考察数据。

在技术层面,我们谈到了针对不同工作经验的候选人,我们考察项的不同侧重,而在非技术层面,这里也有一样的情况。

对于踏入职场不久的工程师,要更关注潜力相关的素质,比如是否能够听从建议并加以思考,以及是否具备兴趣与热情,因为这是学不到的东西。

而对于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要更关注视野,技术理解的深度,以及职业素养。

也就是说,“经验”,不是体现在年头上,不是体现在更复杂的算法和更高级的数据结构上,也不是体现在记忆那些晦涩难懂的参数配置上,而是对于软件系统的理解,对于团队和产品的理解,对于软件工程的理解。

这有点像足球俱乐部的建制,引入年轻球员更多考虑的是未来和潜力,而引入老兵则是要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特殊部分

特殊的部分,指的是不同的团队和细分职位,对于软件工程师候选人,有着不一样的要求。

技术层面上,比方说有一些职位要求具备前端技能,有一些职位要求具备 AI 背景,而有的团队则要求云计算方面的工作经验。

在非技术层面,很多大厂都会设置几条特定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就像纲领一样,指导对于候选人非技术部分评估的过程。比如亚马逊的领导力准则,这几年来讨论的人很多,在亚马逊每一轮面试都会被要求覆盖其中的一到两条。

好,上面就是我们从宏观上,从公司和团队的需要出发,对于面试的考察角度,所应具备的大体认识。

你可能注意到了,即便某一特定的细分职位,对于技能有着较为细致和明确的需求,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对于大厂的面试,往往共通部分所占比例就越大,我想在这里解释一下原因。

显而易见的是,越细分的职位,越特定的要求,就越能够提高候选人的匹配度,但是这也降低了人才筛选的普适性,让招聘变得无比困难。因此,这些大厂,给出了模糊的招聘标准,而选择在招进来以后,做进一步地培养。这既是刻意为之,也是无奈之举。

但请注意,这里面也蕴含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面试中在“共通”部分表现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更可能就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优秀的软件工程师,那么就算他并不立即具备特定职位的某项技能,但是经过较短时间的学习和融入,他也很可能可以很快地胜任这个职位。

关于职位细分,我还想拓展一点,谈一下我对于开篇词中那个“培养起来跑掉了怎么办”担忧的看法。

在前文中,我已经提到,对于任何一个公司和团队来说,都不是要招“牛人”,而是要招“合适的人”,我们大的目标是和候选人一起共赢,而不是单纯的劳动性价比。

无论是领域、薪酬,还是工作内容,大家接触到的信息都是开放的,候选人和公司如果各自都能够在大体上得到想要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担忧,你也可以不用太担心这个跑路的问题。

总结与思考

面试就像打仗,在打仗之前,我们要高屋建瓴,预先做好规划。因此,作为第一讲,今天我们介绍了,从团队需要的角度出发,宏观上该从怎样的角度去考察软件工程师候选人。这同时包括了技术层面以及非技术层面的关注点。

在最后,我想知道,你的团队又是从怎样的角度招人的呢,能否分享一下?欢迎在留言区一起讨论。

好,我是四火,我们下一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