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百炼智能联合创始人兼 CTO 姚从磊,上一篇文章中,我与你分享了 AARRR 模型同吸引优秀技术人才的关系,而这个模型奏效的前提必须弄清楚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优秀技术人才,即目标用户画像;二是这些优秀技术人才需要什么,即目标用户痛点。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讨论完「目标用户画像」这个关键问题,今天,我将详细分析目标用户痛点,尝试讨论清楚优秀的技术人才需要什么这一关键问题。

虽然不同阶段的公司对优秀技术人才的定义会有所差异,但从「目标用户痛点」的角度来看,优秀技术人才的痛点往往共性更多,差异更少。最基本的痛点有二,一为「成长」,二为「成就感」。

「成长」痛点

每一位立志于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人,都渴望能够在技术和相关产品业务领域快速成长。而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需要满足三个支撑条件。

1. 牛人环境

首先,成长环境非常重要,需要有「牛人环境」。如果周围的人都比自己要强,耳濡目染下,自己也会有不错的成长。如果周围有行业中一流的牛人,有了牛人作为参照,自己成长为牛人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并且,这里的「牛人」,不仅指自己专业领域的牛人,其他相关领域的牛人,也是多多益善。

从我这些年组建打磨优秀技术团队的经历来看,「打铁首先自身硬」,团队中必须要有一些真正的牛人,这样才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久而久之,团队水平越来越高,也会吸引到能力水平远超现有团队的「大牛」,毕竟「大牛」也是喜欢与优秀的技术人才群体一起工作的。

2. 成长路径

「牛人环境」之外,每位技术人才的「成长路径」也非常重要。每个人在职业路径的关键节点上,大都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往下走。这时,清晰可执行的「成长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有了清晰的路径,技术人才们就可以时刻对照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然后根据现实情况实时调整。

因此,为了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我们必须结合每位人才的成长诉求和现状,为其量身定做成长路径,并提供相应的条件使其快速成长。在每一位技术人才成长的路径中,「牛人」又会起到非常关键的指导和帮助作用,结合「成长路径」的 mentor 制度,为每位技术人才在团队内匹配可以长期指导其工作的 mentor,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在豌豆荚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大牛老师——邓草原老师;当时我每周都会有跟邓老师的固定聊天时间,主题不定,聊聊技术,聊聊人生,或者聊聊天下大事,每次聊天都是收获良多,既开阔视野,也使得自己更加自信。

3. 技术氛围

好环境和成长路径之外,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技术氛围」。团队有没有好的技术氛围,有没有好的技术导师及时解答每一个人的问题,有没有高水平的技术分享使大家可以有更多沉淀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业务压力多大,技术氛围的打造都不能松懈。打造良好的技术氛围,并适时向行业输出成熟技术方案,提升技术影响力,是每个公司都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打造「技术氛围」的过程中,有两点需要避免。

  • 一为闭门造车,仅停留在团队内部技术分享的阶段,虽然有助于技术沉淀和锻炼口才,但很容易坐井观天。好的技术氛围,应该是开放式的,既有团队内部的技术沉淀式分享,也有同其他公司团队的交流分享,更要经常邀请行业大牛来进行高水平分享和讨论。
  • 二为脱离业务,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最忌「为了技术而技术」,在保持技术敏感性的前提下,除了聚焦于团队目前的技术方向构建技术氛围外,也需要适当扩大技术领域的外延,为将来的业务工作进行准备。

好环境、成长路径、技术氛围都是技术人才获得成长的支撑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实战」,必须有足够高难度的目标来挑战,他们才可以在实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在设定技术人才的目标时,一个建议的原则是「一定要蹦起来才可以够到」,人的潜力永远都比自己想象的大,不给自己挑战,又如何能成长呢?

在对实战结果进行考核时,需要考虑好技术和业务的平衡。所有的技术人才,首要的是要完成业务目标,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考核其技术方案的优劣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技术人才的考核是一个较大的话题,在此仅给出两个建议:

  1. 分别考核业务目标完成情况,和业务过程中技术水平的提升情况;
  2. 技术水平提升的前提是,业务目标必须达成,否则技术水平提升无从谈起。

「成就感」痛点

成就感对于每个人都必不可少,没有成就感的工作,是无法吸引任何人的,优秀的技术人才更是如此。

成就感之一为「业务增长成就感」

技术人才虽然从事的是研发相关的工作,但最终目标是为了服务产品、服务业务。只有他们的贡献真正对业务增长提供了支撑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工作的价值才会真正体现,个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才会足够强。这一点,即使是在纯技术部门也是如此,如果跟业务没有关系,个人很难收获真正的成就感。

为了达到「业务增长成就感」,每位技术人员都需要是业务人员,从属于具体的业务团队,扛具体可衡量的业务目标。在这个前提下,利用「牛人环境」、「成长路径」和「技术氛围」确保每位技术人才能够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取得技术上的成长。

有朋友可能会认为,这样容易造成不同业务团队重复造车等各种研发资源浪费问题,这是明显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看法。一方面,重复造车的问题可以利用日常的技术手段(比如技术方案评审、Code Review 等)加以避免和控制;另一方面,很多好的技术方案往往是经过了很多次「重复」/「重构」才真正形成的,适当的「重复造车」会形成技术团队间的良性竞争,反而益处更大。事实上,这种方式可以类比为「市场经济」的方式,通过适当的「调控」,可以最大化个体的积极性,最大化生产力的发展。

成就感之二为「技术提升成就感」

在贡献业务增长的同时,技术人才的技术得到了磨练,技术能力得到了提升,有了更多的积累和沉淀。这时,公司应该及时通过技术职级晋升的方式对他们的提升进行肯定,并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分享机会,帮助优秀人才打造自己的行业技术影响力。

技术职级晋升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最忌讳领导制定等暗箱操作方式,必须确保标准明确、过程透明、结果公正,在合理设计技术职级体系的前提下,通过精心设计职级晋升的评审过程,确保相关信息对所有参与人均保持及时和透明,并利用机制确保最终的投票过程可以消除少数人的偏见,最大程度确保结果的公平和公正。对于处在业务快速发展阶段的公司,技术职级晋升以半年为周期为宜。

在打造行业技术影响力方面,公司应该积极提供各种支持,并对核心技术人才提出特殊要求和支持;在实操过程中,需要摒弃「他 / 她在行业中出名了会被别家挖走」的不自信想法,真心实意地帮助技术人才构建行业影响力,这样公司的技术影响力才会水涨船高,才会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

成就感之三为「现实收益成就感」

多劳多得,能力越强得到的也应该越多。现实收益,不仅仅局限于现金以及股票等现金等价物,也包括更好的学习机会(比如参加 Google I/O 等世界一流的技术会议等)、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重要的职位等)和更高的目标及背后更高的现实收益等。

在现实收益的设计上,一定要明确对技术人才能力水平的期望,并设计相应的现实收益水平。例如,如果期望技术团队平均技术水平超过行业中 75% 的人,那薪酬 / 股票体系的设计需要确保在行业 75 分位以上;对于团队急需且非常合拍的「牛人」,则要不惜代价,以最大的诚意和现实收益来吸引其加入。与现实收益平行,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也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同现实收益打包形成有竞争力的人才吸引手段。

下篇预告

在解决了「目标用户画像」和「目标用户痛点」两个关键问题后,我会在接下来的两篇文章中详细分析吸引技术人才的 AARRR 模型每个阶段的主要目标和策略,以及一些对应的实操型建议,敬请期待。

最后给你留一个思考题:在你的公司中,经常出现「不同团队重复造车」的情况吗,这些情况真的都是不好的吗?

作者简介

姚从磊,百炼智能联合创始人兼 CTO,致力于利用深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无结构的公开互联网信息结构化,构建以商业机构和商业人物为核心的知识图谱,服务于各种商业场景。2008 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天网”实验室,师从李晓明教授。毕业后,先后在惠普中国研究院、腾讯负责文本挖掘和搜索引擎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2012 年加入豌豆荚先后负责技术团队和搜索、营收等业务,主导建设的技术团队成为当时国内最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团队。2016 年加入 Kika 任 CTO,负责 AI 技术团队打造、输入法 AI 引擎、语音识别等业务,大幅提升 Kika 的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