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讲|于艺: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动力
文章目录
你好,我是贝壳找房店面平台及客户赋能平台事业部总经理于艺,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分享了 B 端产品定位方面的一些经验与方法论。
在我看来,B 端产品不是用于娱乐或消费,而是让经营者、工作者更好的收获利益的,因此,B 端产品定位的关键是生存,一切相关的判断与决策都可以围绕这个关键点来思考。而在方法论层面,我们可以用财务结构定位、组织结构定位与实施模式定位等方法来做产品定位。然而,对于产品定位,我觉得只有方法论还不够,还需要提升我们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准确的对产品进行定位。
B 端产品经理的人才模型
要提升,就要先找到提升的方向和路径,我们先来看 B 端产品经理的人才模型,如下图:
首先,显性的是知识与经验,知识的来源可以是业务可以是互联网,经验则来源于工作及项目等经历中的积累,二者都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刻意积累获取到。
比如,我接触经纪人招聘这个系统的时候,对招聘这种业务只是参与过面试,但在专业角度一无所知,所以从招聘的知识角度,我不但调研了专业招聘团队的工作场景,访谈了招聘的上下游用户,还关注了大概 10 多个人力资源公众号,阅读了不少人力资源基础的书籍,甚至还有经纪人行业研究方面的报告和书籍。从经验角度,我开始自己尝试着招募经纪人,研究各种招聘网站,一个月在 boss 直聘上沟通了 2000 多个人,推荐了 100 多次面试,还亲自面试了很多人。从一无所知到一个多月过去之后,和一些城市的 HR 总监聊招聘业务时,对方会很惊讶,你一个做系统的怎么这么懂招聘业务。
其次,隐性的部分,藏在冰山海面下的是能力与动力,这两点是在面试过程中比较难衡量的,也是在自我认知中比较模糊的方面。因此,我们就针对能力与动力这两个点,就知己这件事分析它的方法论。
识别自己的能力适配性
先来看能力这个维度,我们可以记住这个公式:能力 = 实践 + 学习 + 洞察,在这个公式中,实践与学习可以得到知识与经验,因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经验可以通过实践积累,就像我从招聘小白到被行家称赞懂业务,获取知识与经验并不难。那洞察又该如何理解呢?
“懂业务”浅层的理解,只是我可以像一个招聘专员一样作业,其实伴随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思考,我发现其实很多招聘专员也说不清楚业务的本质,而这种“发现本质”的行为就是洞察。
当然洞察本身也有深浅之分,如上图所示,我们看待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业务时,都有一个渐入的层次结构,由感知到角色到资源到能力最后到业务价值。再以前文提到的那个最初失败的招聘系统产品为例,首先我们获得了最表层的感知,也就是接到了要做一个招聘管理系统的需求,其次,我们知道了由谁来实现这个产品需求,以及有哪些角色参与。但我们当时的洞察就到此为止了,并没有更深一层地去判断这些角色能够利用的资源有哪些、在哪里,也没有去探究资源背后的能力是什么,以及最后核心的业务价值,也就是生存的源头在哪里。
这其实就是我们当时理解事情的层次不够,但老实讲,大多数普通产品经理的认知也就是到角色这层为止了,因此,普通产品经理很多时候就等同于功能经理,就是接功能、做功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如果我们利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方法论,利用组织模型定位方法,我们可以洞察到资源、能力这一层,也就是用户所拥有的资源给他带来的能力是什么,他们能做成什么事;而利用财务模型定位方法,我们可以洞察到最核心的业务价值。
我们回忆一下组织模型定位法,是观察用户所在的组织形态,用户的部门结构,他的上级是谁,上上级是谁,能拍板的人是谁,能决定他们绩效规则的人是谁。而在我们的例子中,招聘团队的上级就是招聘经理,一般向人力资源总监汇报,而人力资源总监是向城市分公司汇报,城市总经理对城市规则绩效有决定权。这就决定了招聘团队的“资源”最终是由城市总经理决定,或者实际上由城市的人事总监决定。那我们做产品的时候,必须搞清楚,招聘团队做什么、怎么做,其实和集团总部人事关系并不大,而是和城市人事总监关系最大,要从他们的需求出发,解决他们的痛点。
再说说财务模型定位法,我们分析招聘项目的时候,会从房产经纪行业的成本结构去看,原来人是房产经纪业务中最大的成本构成,也是最容易流失的生产资料——房产经纪行业的年流失率超过 100%。那么招聘肯定是每一个城市分公司非常关键的事,除非系统能明显的给招聘业务带来提效,否则仅仅从简单的实现线上化管理、规范招聘流程的角度看,城市总经理一定会掂量,规则和生产效率的轻重,决定是否参与和支持系统的建设。但如果我们的产品定位是主打提高招聘效率,那根本不用什么推广,城市总经理都会自己找上门来希望合作。
总之,你的能力越高,能够到达的层次就越深。如果你需要衡量自己的洞察能力,可以参考这个分层结构度量自己能够到达哪一层。如果你想刻意练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我特别推荐一本书,是日本作家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术》,书中提供了一种全新可借鉴的思考方式。
大前研一指出,我们能看到的事物大多只是现象,而非原因,原因一定是思考后产生的。而思考是一门技术,是可以刻意练习和提升的。例如当他在乘地铁时,看到地铁拉手上的广告,就会刻意去思考,这个广告一年市场规模和利润率应该如何测算,并且在一周内真的找到了在拉手广告公司的朋友验证自己的猜测。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刻意思考和验证,锻炼了自己的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识别自己的动力适配器
再来看动力这个维度,我认为动力 = 热爱 - 恐惧,因为动力源于发自内心的热爱,但很多时候这种热爱都伴随着恐惧。举个例子,我热爱演讲,可我并没有成为一个演讲家,就是因为虽然我发自内心的热爱公众给我的正向反馈,享受这种成就感,但是我也害怕在公众面前做演讲。所以,当我们内心不再恐惧,就能够有动力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动力是最难改变的底层价值观,但是在职业生涯中,当我们在进行行业的选择时,这个底层动力还是比较容易被改变的,它的逻辑就是按照动力公式,缩小恐惧,扩大热爱。
我们首先需要清楚热爱和恐惧二者的来源,再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热爱源于视野,我跟很多朋友聊,发现没有具体爱好的人是大多数。工作中,和同事聊,发现大部分人除了爱好成就感、有挑战之外,很难讲出更具体的细分的行业、职业或者某类行为。例如,到目前为止,接触了十几位招聘岗位上的从业者,很少有听到人说,我把做好招聘当作自己热爱的事业。
那我们到底热爱什么呢?一定会有,只是我们没有体验到而已。小朋友选兴趣班的时候,父母都会说试试看,舞蹈、围棋、美术、击剑、足球、篮球……尝试了很多后,一般都能发现一个喜欢的。而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并没有再抱有这种目的去体验不同的事物,所以也越来越不知道自己热爱的到底是什么。
但归根到底,不论大人还是孩子,眼界越宽,体验的事物越多,就越容易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相信只要识别了自己动力的源泉,拥有热情的必要性,刻意的去开拓视野,你也可以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或工作。
而恐惧源于能力的不足,为什么我害怕在公众面前演讲呢,表面原因是害怕被笑话,其实根本原因是认知到自己不专业、能力不足,因此恐惧,那我就需要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来缩小恐惧。最终,动力等于热爱减去恐惧,不是光看你爱什么,还要看你看你怕什么。
总结
本文分享了 B 端产品经理的人才模型,以及如何在能力和动力两个维度提升的方法论。其实,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正确的方法论加刻意的实践,这两点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能力,若是再扩大视野,就可以让我们不论是选择 B 端产品、C 端产品,还是选择技术方向,都能获得不错的提升与成就。
感谢收听,我们下期再见!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也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作者简介
于艺,贝壳找房店面平台及客户赋能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致力于用互联网的产品技术帮助贝壳平台上的加盟商更高效的开店,更高效的招人育人。之前在链家负责链家网上海 app 的研发工作,在经营分析系统、楼盘字典、真房源和 O2O 的行为追踪方面有诸多创新。
文章作者 anonymous
上次更新 2024-03-26